摘 要:在當前的小學教育形式來看,心理健康教育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使得小學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一個社會性的嚴峻形勢。因此,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來,是適應當今社會發(fā)展需求的一項重要舉措。語文閱讀與心理健康表面上看起來是關系不大的兩個體系,但實際上他們中間卻存在著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因此,教師不要繼續(xù)保持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認為只要通過多看書來加強學生的閱讀訓練就行,而忽略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而要以將學生打造成一個高素質水準的社會適應性人才為教學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心理健康教育
一、 引言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也是越來越高,要求在開展專門的心理學課程的基礎上,還要注重各個課程當中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模式,將知識的傳遞與學生的心理健康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實現(xiàn)知識能力水平提升的基礎上又能帶動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對其今后未來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進步性的意義。
二、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是學生初次接受系統(tǒng)的、全面的義務教育階段,它與幼兒園里輕松、游戲化的學習方式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在對從幼兒園剛開始步入到小學學校里的小學生來說,面臨著學習方式、環(huán)境以及學習內容等方面的巨大轉變,難免會使得很多小學生出現(xiàn)不適應的情況,不僅對小學生的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影響,更甚至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其今后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是極為不利的。目前小學階段缺乏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yè)指導,也沒有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室來提供服務,因此,為了重視起心理健康和教學的有機結合,可以從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作為切入點。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的基礎內容,采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能夠幫助小學生緩解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各種不適應,既能改善學生的心理問題,同時也能為教學的效率提供動力。另外,新時期教育改革的要求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最終目的,而心理素質就是其中的基礎部分之一,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教育改革的要求,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引起重視,在提高自己個人素質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當中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
三、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則
(一)因材施教的原則
教師要從學生自身的心理發(fā)展水平出發(fā),明確每個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彼此之間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性,并針對他們每個人的心理發(fā)展差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即通過因材施教的原則,實現(xiàn)從學生個體到整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循序漸進的原則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并不能在短時間內就能實現(xiàn)的,它是一個長期通過不斷思考、總結、完善的過程。由于每個學生以及他們不同的年齡階段的心理歷程和發(fā)展情況都是不同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的學習狀態(tài)也是不同的,有的學生閱讀能力強,有的學生閱讀能力弱,不能對閱讀的中心思想進行很好地把控。因此,在每個學生每個階段發(fā)展水平不同的基礎上,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差異性,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一步步地落實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三)尊重主體的原則
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每個學生個體的個性化發(fā)展,明確學生間的差異性,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及心理發(fā)展情況出發(fā),提高師生間的交流與溝通,豐富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情感體驗,鼓勵每個學生都能擁有自己的獨特想法,并尊重每個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為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提供動力。
四、 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以及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教師還沒認清學生才是學習中的主體,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僅僅只注重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掌握,而沒有強調對學生自主思維的培養(yǎng)和鍛煉。小學生在低年級時的學習任務和內容往往還是比較簡單的,因此,小學生在這個學習階段的情緒還表現(xiàn)得不太明顯。但隨著年級的增加,面臨的學習任務和壓力也越來越大,從而學生產生的消極、怠慢的心態(tài)也越來越大,課堂上注意力也不太集中,比較容易分心,從而導致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不高?,F(xiàn)階段,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因其方式比較呆板和單一,使得難以帶動起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有的語文教師沒有對閱讀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引起足夠的重視,缺乏將心理健康教育與語文閱讀教學結合在一起的新時代教學理念,他們的教育觀念還停留在傳統(tǒng)的教育階段,認為在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時,只要教會學生如何去理解文章,并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即可,而忽略了在閱讀過程當中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有的語文教師不能夠很好地找準閱讀教材里的心理健康內容,從而使得教師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沒有研究出好的方法,導致滲透的方式比較單一和傳統(tǒng),從而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沒有取得良好的成效。
五、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抓住學生的閱讀心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整個閱讀教學過程中,閱讀心理往往對閱讀教學起到了非常關鍵的支配作用。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時,首先要明確每個學生的閱讀心理,然后通過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多種閱讀心理,采取多種有效的方式,讓心理健康教育能夠靈活地在教學中進行滲透。教師可以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動機的前提下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他們在閱讀中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閱讀的水平。教師還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不同的問題情境,讓學生保持著疑問來進行閱讀,更能提高他們的思維拓展能力和想象力,提高他們對閱讀教材內容的理解。例如在對《大瀑布的葬禮》這一課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來營造氛圍,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是否有親眼見過瀑布的樣子,然后利用多媒體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將塞特凱斯達大瀑布的場景、畫面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思考,鼓勵學生說出自己所看到的瀑布與展示出來的瀑布有什么不同點或相同點。最后,教師再向學生展示塞特凱斯達大瀑布逐漸枯萎的圖片,通過與之前的壯麗作對比,激發(fā)學生的不同情感,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保護環(huán)境、愛護環(huán)境的責任心的作用。因此,通過采用多種教學方式,以抓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心理感受,往往更能激活他們的思維,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
(二)加強師生間的交流,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師生之間由于缺乏足夠的溝通和交流,導致師生間的關系不太和諧,從而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與進行起到了很大的阻礙作用。之所以師生間的溝通交流不能有效進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多數(shù)小學生對教師存在著一定的遠離以及畏懼的心理,導致他們在課堂上不敢正面回答老師所提出的問題,教師也不能準確地了解到學生的閱讀知識掌握情況與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從而影響了閱讀教學的質量,也阻礙了心理健康教育在閱讀教學中的滲透作用。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充分了解學生學習進程和心理狀況,從而構建起和諧的師生關系。例如在對《快樂的小燕子》課程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搭配,對課文的內容進行每人一句話的閱讀朗誦,降低小學生對教師的心理防線,縮短與教師的心理距離,對師生間和諧關系的構建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另外,教師為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應當多創(chuàng)造與學生互動的機會,因此,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進行思考生活中見到的鳥類都有些什么品種,并對鳥類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的習性進行積極的探討??傊處熞ㄟ^積極、有效的手段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互動,通過改善他們的畏師心理,以達到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目的,也更方便心理健康教育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間的積極滲透。
(三)充分挖掘閱讀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小學語文的閱讀教材里包含有多種語文體裁,如詩歌、散文、記敘文、寓言故事等,在這些體裁里的閱讀內容里往往都包含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內容,因此,教師要樹立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充分挖掘小學語文閱讀教材里的心理健康內容,從而達到為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心理的目的。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詩歌閱讀教學時,引導學生通過詩歌營造的意境、典故的引用以及詩歌的歷史背景等方面學會理解并領悟詩人想要表達的思想,能夠陶冶學生的詩意情操。因此,在對小學古詩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加強學生對詩歌的朗讀訓練,讓詩歌的韻律美感染學生情操的同時,讓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有效的滲透。
(四)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課外閱讀中
在對小學生進行閱讀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方向作為他們閱讀學習的動力,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從而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動力。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能拓寬學生的眼界,開拓他們的視野,讓他們獲得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識。教師還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實例或開展專業(yè)的心理健康課程以及社會媒體中出現(xiàn)的一些正面或負面的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新聞來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充分了解到積極與消極心態(tài)的作用和影響,為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心態(tài)提供依據(jù)。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及如何進行壓力的正確排解和有效釋放。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興趣來選擇閱讀的書籍,將里面有與心理健康教育有關的內容書籍推薦給學生,例如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話等。通過讓學生在進行自主閱讀的過程中,達到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的目的。
六、 結束語
在素質化教育改革的今天,要求的是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其中就包括心理健康層面。而小學階段正處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的塑造時期,因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通過采取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滲透,讓小學生從小就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及整體素質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秦紹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7):20-21.
[2]王六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好家長,2017(31):37.
[3]劉長月.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8,640(20):42.
[4]孫媛.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7(10).
[5]李興賢.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滲透[J].課外語文:上,2017(9):135.
作者簡介:
魏傳春,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哈峴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