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楊
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也像一個小社會,每天有層出不窮的事務,班主任即使有再多的愛心、細心、耐心,有時也很難應付。班級成員是班集體的主體,是班集體的小主人。如果讓學生們都來參加班級的管理,一方面能減輕班主任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能給予學生鍛煉才干的機會,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呢?下面談談我的做法。
一、設(shè)立小雷鋒體驗崗位,人人爭當班級主角
只有讓學生在集體中充當合適的角色,使他們真正感受到自己是集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員,學生才能充分施展才華,班集體才能充滿生機和活力。因此,在推進班集體工作中,班主任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充當主角,要給學生提供自我管理、施展才干的舞臺,廣開各種渠道,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以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在參與過程中學會合作,學會管理。
在我們班,我結(jié)合學校的“小雷鋒”實踐性課程,將班級事務責任到人,分工明確而具體,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衛(wèi)生有問題,“教室衛(wèi)生崗”成員就會出面,讓每一位值日生都做好本職工作;“圖書管理員”會負責做好班級圖書的借閱記錄和雜志發(fā)放工作;“紀律監(jiān)督員”每天維持班級的紀律;“慢步輕聲崗”負責監(jiān)督走廊里的紀律;“游戲安全崗”負責提示同學們在操場的指定范圍內(nèi)活動……飲水機、工具擺放、窗臺、關(guān)燈鎖門、飯箱整理等都有學生專人負責。實行“小雷鋒”體驗崗位責任制后,每位學生有了具體任務,他們體會到集體需要他們,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對集體的責任感,也培養(yǎng)了他們獨立工作的能力。實踐證明,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學生的參與越多,他們的責任感就越強,自我管理能力也會很快提高,班級的面貌也會越來越好。
學生人人都有參與管理的意識和欲望,設(shè)立崗位,讓他們成為班級的主角,與班級榮辱與共,對于形成學生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圍,促進學生主人翁責任感養(yǎng)成是十分有效的。
二、下放權(quán)利,個個學做“小班主任”
我的班里沒有固定的班長,而是實行“小班主任”制?!靶“嘀魅巍痹诎嘀邪凑諏W號輪流擔任,如果有事請假則往后順延,由中隊委員督促進行,并有專人負責,每天在黑板的一角提示第二天由誰擔任“小班主任”?!靶“嘀魅巍睂ν瑢W們的學習、生活要進行全面管理。從晨讀領(lǐng)誦、收交作業(yè)本,到午餐分發(fā)以及最后的清理保潔,都要全面負責。如遇到重大問題, “小班主任”就召集班委會研究決定處理辦法,并及時向班主任報告,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
每天, “小班主任”針對班級一天的情況認真做好一天的班務工作,記錄好“班級日記”。第二天利用晨會課時間做小班主任一天的工作小結(jié),發(fā)揚先進的,指出不足的。這一嘗試出臺后,很快就收到了學生的響應。在整個實施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那些參與的學生十分珍惜這一實現(xiàn)自我價值、發(fā)揮自我潛能的機會,即使是平時貪玩成性,常有紀律問題的學生也十分認真,他們在管理班級和他人的過程中,自己也明辨了是非,接受了一次自我教育。這遠比教師空洞的說教,家長簡單的施壓有效得多。
“小班主任”工作制讓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管理班中事務的辛勞與樂趣。教師要放手讓學生管理,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做學生管理班級的助手。這樣做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yǎng)管理能力,同時也能起到自我約束,提升主人翁責任感的效果。
三、創(chuàng)設(shè)條件,自主開展班級活動
班級活動是班級為達到具體的教育目的而開展的活動。我從學生們的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深入挖掘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素材,積極創(chuàng)設(shè)條件,引導孩子參加各種有意義的活動,開闊他們的視野,增長他們的才干。在活動前,我讓學生自主制定活動計劃,充分調(diào)動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針對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和能力特征,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孩子們各自依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參加各級各類比賽。班級里先后開展了“故事大王”比賽、猜燈謎活動、“永恒的雷鋒”演講比賽、“小小金話筒”朗讀比賽、“我的原創(chuàng)繪本”展示活動等各種活動。孩子們盡其所能,為班級添光彩,參與的積極性提高了,活動效果也有了明顯的提升。孩子們在活動中,主人翁意識得到加強,個性得到張揚,能力得到培養(yǎng),真是一舉數(shù)得。
要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教師就必須充分信任學生,放手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即使有不足的地方,教師也不要急著去幫他們,只需借機點撥他們,引導他們。只有讓學生有事可做,讓他們感到自己有真真正正的決定權(quán),他們才樂于做班級的主人,才能做好班級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