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70年來,新中國廣播語言研究大致可分為“十七年”“十年”及“新時期”三個時期,經歷了初現生機、相對停滯、日趨繁榮三個階段。新中國廣播語言研究承前啟后,在廣播語言要素及應用諸方面,取得了豐碩研究成果。
關鍵詞: 新中國? ?廣播語言研究? ?分期? ?特征? ?承前啟后
中國廣播語言研究百年歷程的大部分時間處于新中國成立至今70多年內。新中國廣播語言研究大致處于百年中國廣播語言研究的“發(fā)展后期”[1](5)及“復興期”[1](8)。新中國廣播語言研究首先傳承了民國時期廣播語言研究,同時在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方面均有明顯的獨特性,較以前有所豐富與發(fā)展。新中國廣播語言研究根據內部發(fā)展各階段的獨特性,可分為“十七年”“十年”“新時期”3個時期。
一、初現生機的“十七年”廣播語言研究
新中國成立(1949)至“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1966,以下簡稱“文革”)前,這段歷史時期俗稱“十七年”。此期間廣播語言研究承前啟后,初現生機。除意識形態(tài)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外,廣播語言要素、廣播語體、廣播語言規(guī)范化等方面,也多見研究成果。
(一)意識形態(tài)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
正值新中國成立之初,自解放區(qū)人民廣播①語言研究形成的意識形態(tài)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這種引領作用成為貫穿70多年來新中國廣播語言研究全程的一根紅線。代表作有梅益《政治是廣播大躍進的統(tǒng)帥》(1958)、向隅《文藝廣播怎樣為政治服務》(1958)等、夏青《做一個紅透專深的廣播員》(1958)等。對廣播語言研究意識形態(tài)引領作用的強調還體現在領袖題詞上。1965年9月5日為紀念中國人民廣播事業(yè)創(chuàng)建20周年②,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先后為之題詞。毛澤東同志發(fā)表題詞——“努力辦好廣播,為全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務”。這些題詞指明了包括廣播語言研究在內的新中國廣播事業(yè)發(fā)展的方向——為全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務。
(二)廣播語言要素研究承前啟后
較之民國時期,“十七年”時期廣播語言要素研究承前啟后。葉圣陶《把稿子念幾遍》(1958)新提“讀改法”,是對茅盾《對于時事播音的一點意見》(1937)所倡導“說新聞”廣播播讀理念的豐富和發(fā)展。此“讀改法”至新時期仍廣泛運用于廣播語言應用實際中。徐起《從播音工作看精簡異讀問題》(1965)等研究《普通話異讀詞三次審音總表初稿》在廣播語音要素應用中存在的同義異讀音等問題,對后世同類研究具有啟迪作用,如彭紅《播音規(guī)范與〈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1997)就消除播音中存在的異讀現象提出了建議。
雖然數量相對較少,但“十七年”不乏廣播詞匯、語法研究之成果,如程天民《我對于新聞語言和廣播語言的一點意見》(1953)、李義《關于廣播的口語化問題》(1959)及葉圣陶《要寫得便于聽》(1960)。
(三)廣播語體研究更加注重媒體特征
十七年時期學者對廣播語體及風格的研究較民國時期更深化,更注重廣播主要靠說聽傳播和接受語言信息的媒體特征。葉圣陶《關于廣播語言的一些簡單的意見》(1953)主張“廣播稿完全是讓人家聽的”,要“上口順耳……就是意思明白通暢”。此類研究成果還有梅益《廣播語言的準確、鮮明、生動》(1958)、李義《關于廣播的口語化問題》(1959)、楊兆麟《改進廣播文風問題的研究》(1959)等。
(四)廣播語言規(guī)范化研究依據從新
民國時期雖已有學者論及廣播語言規(guī)范化問題,但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廣播語言規(guī)范研究依據有較大變化。要而言之,由國語規(guī)范化轉化為普通話規(guī)范化③?!冬F代漢語規(guī)范問題學術會議決議》(1955)、《人民日報》社論《為促進漢字改革、推廣普通話、實現漢語規(guī)范化而努力》(1955)、《關于推廣普通話的指示》(1956)等都成為此期廣播語言要素規(guī)范化應用與研究的重要依據。相關研究成果有葉圣陶《廣播工作和語言規(guī)范化》(1955)、鄭林曦《讓廣播語言成為普通話的典范》(1955)及王茂松《從漢語規(guī)范化談到廣播語言》(1956)等。
十七年時期廣播語言研究雖然取得了不少成績,但也存在一些缺憾。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研究成果仍多為實踐經驗;至六十年代初,研究的理論性有所增強。后受制于社會形勢,研究生態(tài)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此外,研究的專門性論著較少,更多研究成果(結論)散見于相關論著;語言要素應用專題研究成果較少。
二、相對停滯的“十年時期”廣播語言研究
十年時期(1966—1976)即“文革”時期,廣播語言研究與社會科學領域其他學科研究一樣,處于相對停滯狀態(tài)。申啟武、安治民《中國廣播研究90年》(2010)甚至認為此期“廣播研究基本陷于停頓”[2](6)。齊齊哈爾師范學院中文系《新聞通訊的寫作(一)——寫作課教材》(1972)算是為數不多的相關研究成果。
三、日趨繁榮的“新時期”廣播語言研究
隨著政治上“撥亂反正”,經濟上改革開放進程加快,廣播語言研究與社科其他領域的研究一樣進入了日趨繁榮的新時期。
(一)“綜合研究”與“專題研究”齊頭并進
就整體而言,“綜合研究”構成了新時期廣播語言研究之總體框架,“專題研究”較之綜合研究更細化而完備。施旗等《廣播語言的運用》(1980)、林興仁《廣播語言教程》(1998)和唐余俊《廣播語言研究》(2015)等屬于“綜合研究”成果。“專題研究”成果幾乎涉及廣播語言研究各方面,如劉士勤等《新聞廣播語言的特點和詞語變化》(1980)、夏青《普通話廣播中的讀音問題》(1982)、林興仁《實用廣播語體學》(1989)、陳克嶺《廣播評論要慎用同音詞》(1993)、高歌東《廣播語體修辭學》(2005)、孟偉《聲音傳播:多媒介傳播時代的廣播聽覺文本》(2006)、董捷《提升廣播語言精密度的方法》(2015)。
(二)廣播語言要素研究仍為重中之重
1.語音研究熱度不減。
廣播語音(含播音)研究仍是此期廣播語言研究的最大熱點,研究涉及面較以往更寬。張松《談談播音的降調問題》(1979)、陳剛《談談評論播音的基本要求和語言表達特點》(1980)、吳為章《鏗鏘悅耳瑯瑯上口——談廣播稿中語音要素的運用》(1981)、王璐等系列論文《廣播語言的吐字發(fā)聲問題》(1982—1983)、范惠鳳《正確運用停連》(1984)、張頌《論播音語氣》(1985)、丁崇立《廣播語言的音樂美》(1986)、張一農《明白如話聽著順耳——談廣播語言的聽覺要求》(1993)、唐余俊《廣播語音應用的修辭學研究》(2018)等研究涉及停頓、重音、語速、語氣、聲韻與節(jié)奏、語調等方面。
2.廣播詞匯、語法研究更廣泛而細致。
新時期詞匯語法研究較之十七年時期更廣泛而細致,研究成果數量和涉及內容均已大大超前,取得多項突破性進展。
詞匯方面,秦旭卿《略論廣播語體及其用詞》(1986)與陳月明《從心理學角度談廣播電視廣告中的詞語反復及心理學解釋》(1988)分別從廣播語體特征及心理學角度研究廣播語言詞語選用問題。李守之《廣播稿要避免產生歧義》(1986)、張偉《怎樣處理廣播稿中同音詞》(1988)、趙輝《廣播語言的選用》(1994)等研究廣播語言中同音詞、雙音詞等的正確應用。顧光燧《模糊語言在廣播新聞中的運用》(1993)、唐余俊《廣播語言中的語義模糊現象》(2014)等研究廣播(新聞)語義模糊性等問題。
廣播語法研究方面,王海泉《廣播語言要變長句為短句》(1986)、余圣輝《代詞在廣播稿中的應用》(1987)、李載本等《廣播稿中標點符號的變通處理》(1994)等涉及詞法、句法研究乃至標點符號用法研究。
(三)廣播語體研究視角更寬
新時期較十七年時期以體現媒體特征為主,廣播語體研究視角更寬。林興仁《實用廣播語體學》(1989)論述了“廣播語體的滲透與創(chuàng)新、漢語廣播語體的類型、漢語廣播語體的五類分語體等問題”[3]。林興仁《廣播語體的定格、變格、排斥、滲透與創(chuàng)新》(1989)、葛浩《廣播語體的“八綱辨證”》(1994)、畢一鳴《“播音腔”與“主持調”———淺論廣播語體的適應性》(1996)、李強《廣播語言和文本語言應重修舊好》(2009)、畢一鳴《論口語文化中的廣播語言》(2010)等研究成果涉及廣播語體多方面論題。
(四)語言規(guī)范化研究更“有法可依”
《廣播、電影、電視正確使用語言文字的若干規(guī)定》(198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2001)等相關法規(guī)的頒發(fā),使此期廣播語言規(guī)范化應用更“有法可依”。研究者除依據自身實踐經驗或研究心得外,更多以相關法規(guī)為依據,使廣播語言規(guī)范化研究更“有法可依”。相關研究成果有江藍生《當前廣播電視語言文字應用中的幾個問題》(1997)、劉耀武《廣播語言規(guī)范化十大原則》(2002)、姚喜雙《播音員、節(jié)目主持人的語言評價》(2005)、陳寶瑞《廣播語言十不宜》(2005)、郭龍生《廣播也要重視規(guī)范使用祖國語言文字》(2007)、蔡成《全面掌握和正確使用廣播語言》(2016)等。
(五)廣播語言新晉研究層出不窮
1.廣播修辭(辭格)研究。
新時期廣播修辭(辭格)研究由隱到顯,漸成熱點,且出現了專門性的廣播修辭(辭格)研究成果?!跋麡O修辭”研究成果如林興仁《廣播的模擬語境和廣播的語體》(1987)、高歌東《廣播語體修辭學》(2005)、胡毅《淺談廣播語言與修辭學的關聯》(2011)等;“積極修辭(辭格)”研究成果如林興仁《廣播稿中比喻的運用》(1985)、沈九濤《廣播評論的對比手法》和陳佳敏等《廣播節(jié)目的獨特魅力:“通感”》(2011)等。
2.對廣播語言研究史的研究。
進入新時期,對廣播語言研究史的研究漸受學者關注。吳為章《廣播語言研究述評——為紀念人民廣播事業(yè)誕生50周年而作》(1997)較早研究1940年至1990年這50年間人民廣播語言研究發(fā)展狀貌;王文利《民國時期的廣播播音研究》(2011)重在研究民國時期的廣播語音史;唐余俊《百年中國廣播語言研究史》(2017)貫穿百年歷史研究中國廣播語言研究發(fā)展歷程。
3.全國新聞獎獲獎作品點評中的廣播語言研究。
1991年以來歷次全國新聞獎獲獎作品(廣播類)點評已成別開生面的廣播語言研究成果。如對廣播評論《脫貧攻堅擺不得半點“花架子”》(2017年二等獎獲得者)之“初評評語”為:“體現廣播的語言特點。語言干凈利索,語句短小精悍,沒有多余的字和話,聽起來俏皮生動;說白話不用形容詞,并采用排比手法,聽起來抑揚頓挫、韻味十足?!盵4]評語論及獲獎廣播評論語言語音、詞匯、語法要素及語體風格、修辭(辭格)應用等。這些獲獎作品點評中的廣播語言研究內容未必全面、系統(tǒng)和深入,但因為獎項等級高、影響力大,可大大增強廣播語言要素應用的有效性。
(六)新媒體廣播語言研究昭示新方向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至今,新媒體廣播(利用互聯網的網絡廣播及在線廣播電臺軟件等)大量涌現,使廣播語言信息傳播方式較之傳統(tǒng)方式有新變化。語言研究已開始基于信息傳播較易雙向及逆轉,以聽覺為主,且可輔以視覺等新特征。新媒體廣播語言研究昭示了新時期廣播語言研究的新方向,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成為學術界研究的新熱點,出現了諸多廣播語言研究新成果,如姚喜雙等論文集《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語言研究》(2013)、李勤《新媒體時代播音語言水平的提高方式》(2018)、姚茵《新媒體環(huán)境下廣播語言規(guī)范問題及解決方法》(2018)等。如何在“微時代”(微信、微博等)應用好廣播語言要素等也引起了學者們的關注,研究成果包括孫明花《試論微博在國家電臺少數民族語言廣播中的作用和應用》(2012)、彭慧蕓《淺析廣播播音主持的語言表現力——以廣播電視臺微信點歌為例》(2015)等。
新時期廣播語言研究時間跨度大,成果豐,但仍存在較多的研究空白點。如梅益于十七年時期提出的電臺“要千方百計做到能自己走路”的理念,直至新時期才真正落到實處;新時期廣播語言研究雖也走出了自己的路,但研究成果寥寥。又如在此期間廣播修辭(辭格)研究涉及的辭格種類偏少;新媒體廣播語言研究的深廣度有待拓展,成果總量有待豐富。
注釋:
①新中國成立前“人民廣播”指解放區(qū)廣播,新中國成立后代表整個中國的廣播事業(yè)。
②這是按1945年算的。另說應從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華廣播電臺日語廣播開播之日起算。
③國語與普通話在語音、詞匯、語法要素方面有較明顯差異。
參考文獻:
[1]唐余俊.廣播語言研究[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5.
[2]申啟武,安治民.中國廣播研究90年[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0.
[3]鐘廣社.讀林興仁《實用廣播語體學》[J].當代修辭學,1989(3):42.
[4]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評論《脫貧攻堅擺不得半點“花架子”》“初評評語”[EB/OL].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7-06/12/c_136359121.htm.
本文為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百年中國廣播語言研究史研究》(批準號18ZWD007)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