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廣榮
摘? ? 要:探究性教學,即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創(chuàng)設(shè)適當?shù)慕虒W環(huán)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進去,并促使學生展開自主探究。然而,當前語文教學過程中,多數(sh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舊會使用陳舊的教學方式,致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失去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探究性;教育教學
如何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是每一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思考的問題.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探究中來,會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也能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一、何為探究性學習
探究性學習,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shè)置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有很大提升,且在小學階段使用此種教學方式,能很好的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為他們之后的長遠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诖?,本文擬分析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探究性教學的方法。
二、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性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必要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設(shè)置符合班級中學習現(xiàn)狀的問題,促使學生積極投入到探究知識中來,促進學生學到更多的語文知識。
(一)結(jié)合生活,融入情感
語文教學中,教師設(shè)置的各種任務(wù)應(yīng)該符合班級中學生的生活實際,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將語文知識與自己現(xiàn)實生活中的經(jīng)歷結(jié)合起來,這樣能夠營造比較輕松的環(huán)境,進而使得學生更好的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
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文章的時候,筆者給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學習任務(wù):在小組內(nèi)探究自己讀書的意義。實際上,為什么讀書?是學生從小到大都會接觸到的問題,為何要讀書?讀書的意義在哪里?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自然能夠有所收獲。且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也能夠拉近,這樣便很好的促進了教師教學的順利進行。
學習《假如沒有灰塵》這一篇文章的時候,筆者詢問學生:“同學們,你們覺得灰塵到處可見嗎?”多數(shù)學生會說不常見,的確,窗明幾凈的教師與家庭,會讓學生忽視了灰塵的存在。所以,筆者又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現(xiàn)在告訴你,你正被周圍的灰塵包圍著,你會怎么想呢?如果現(xiàn)實生活中真的沒有了灰塵,整個世界會是什么樣呢?”據(jù)此,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文學習中去,那么他們的探究欲望就會得到很大提升。
實際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起到一個良好的引導作用,即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知識的樂趣,這樣,他們便會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來。
(二)自主探究,獨立思考
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教師只起到引導作用,想要提升教學效率,學生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便必不可少。
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這一篇文章的時候,在教學開始之初,筆者首先要求學生將本文認真閱讀了一遍,這篇文章的教學重難點內(nèi)容在于讓學生體會到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信任,基于此在教學過程中,筆者便著重講解父與子二人之間相互信任的事情。
筆者首先布置了這樣一個學習任務(wù):文章中哪些文字描寫了父親的了不起?哪些文字描寫了兒子的了不起?在這樣的描述過程中,父與子之間的相互信任,你是否有所感知?多數(shù)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將其勾畫出來,那么在教學過程中,筆者便要求進行閱讀,確保他們在讀的過程中,對這些文字產(chǎn)生新的認知。
首先,讓學生回答,文章中怎么樣的描寫能讓讀者感受到這是一場大地震?”30萬人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這句話,就足夠說明這場大地震的嚴重傷害以及其的突發(fā)性。班級中多數(shù)學生沒有經(jīng)歷過地震,所以筆者借助多媒體給他們呈現(xiàn)了一些震后的照片,讓他們對文章中“廢墟”有更為準確的認知。在這樣的鋪墊之下,筆者要求學生閱讀文章,并回答文章中描寫的感人畫面是什么?實際上,父親在廢墟中挖掘,想要挖出自己的兒子,這樣的描寫就已經(jīng)感人至深了。所以,要求學生找出文章中描寫這一感人畫面的文字,則能夠讓學生體會到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而兒子此時,則在給自己的同學打氣,告訴他們,自己的父親一定會找到我的!正是這種信任,兒子與他的同學才始終互相鼓勵,直到父親找到他們。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始終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尋找作者好的描寫中去,讓學生通過研讀文字,感受父子之間深深的愛與信任。
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自然能夠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難點內(nèi)容,這樣便很好的促進了教育教學的更好發(fā)展,進而完成了教學任務(wù),達成了教學目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當?shù)氖褂锰骄啃越虒W,確保學生能夠在這樣的課堂上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使用探究性教學的課堂上,多數(shù)學生在”探究任務(wù)“的引導下,與教師進行良好互動,并積極展開探究活動,這樣便促進了學生學習語文知識興趣的提升。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使用此種教學方式,促進學生更好的進步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趙菊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J].學周刊,2013(1):84.
[2]陳大治.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25):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