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
我是一名從事幼教工作近二十年的老師。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讓我意識到,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有三個要素:同事、幼兒和家長。老師處理好自己與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是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礎。
理解與包容,創(chuàng)建和諧默契的同事關系
幼兒園因其工作特點,每個班級一般由三位老師負責,即班長、配班老師和保育員老師。在這樣特殊的工作環(huán)境中,同事間和諧、輕松的工作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工作當中,同班級老師要共同創(chuàng)造和諧、默契的工作氛圍,老師之間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相互補位是和諧相處的關鍵。學期初,三名老師剛組建班級時,會有一段磨合期,這就需要我們在工作中多換位思考。我們班三位老師是集老、中、青三個年齡階段于一體,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都是互相幫助的。經(jīng)常是保育員老師在擦玩具柜,我和配班老師便做一些其他的班級衛(wèi)生工作。同樣,在我和配班老師忙著帶孩子們游戲、講故事顧不上喝水的時候,常常能聽到保育員老師對我們說:“水溫正合適,你們快去喝兩口,要不該上火了!”有了這樣的相互體諒與包容,我們便是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級,同事間相處如家人、似姐妹,班級工作自然水到渠成。
愛心和耐心,打造寬松溫馨的師幼關系
小班幼兒在入園初期有著強烈的分離焦慮,這就需要老師為幼兒營造溫馨、寬松的家庭式氛圍,讓他們逐漸適應幼兒園生活。記得兩年前我剛接手小班時的情景:每天,班里都有孩子哭鬧不止、不吃飯。這時,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個可愛的貼畫都成為關愛孩子的“法寶”。妞妞是個不愛說話的小朋友,初來園時雖然不大聲哭鬧,但也不和其他人玩。為了讓她盡快融入集體,每天在她獨自玩的時候,我都會上前和她說說話、聊聊天。漸漸地,她也開始回應我的話,早晨可以主動地跟我說“老師早上好”,聲音雖小,但是我能感受到妞妞已經(jīng)逐漸接受我這個好朋友了。
尊重對于幼兒來說意義重大。怎樣才能做到尊重幼兒呢?尊重幼兒,就要促進幼兒富有個性化的發(fā)展。要發(fā)展幼兒的個性,尊重幼兒的心理發(fā)展。孩子們升入了中大班之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能力有所提升,我們在繼續(xù)給幼兒創(chuàng)設溫馨、和諧的精神氛圍之外,更加注重幼兒個性的發(fā)展。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讓孩子們自己做,以此來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能力。
尊重、平等與合作,構建和諧的家園關系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要做好家長工作,首要前提是要與家長建立和諧的信任關系。小班剛開學時,由于老師和家長之間沒有接觸過,有的家長對老師產(chǎn)生了不信任感。面對這種情況,我每天放學后,都會抽出一定時間來與家長交流孩子在園的表現(xiàn)。
家園合作中我們虛心聽取并尊重家長的建議和意見,接受家長提出的合理、科學的教育方法,使家長感受到自己在幼兒園教育中的作用、價值,激發(fā)家長的主人翁精神。
幼兒園要召開親子運動會,在征求了全班家長對幼兒班服樣式的意見后,我們將購買任務交給了兩位志愿家長。在家長會上我重點對幾位熱心家長提出了表揚。這樣的做法不僅給了家長主人翁的感覺,也大大提高了家長為班級做事的主動性。
(作者單位:北京市大興區(qū)瀛海鎮(zhèn)第一中心幼兒園)
責任編輯:歐陽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