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曉鳳
2020年春節(jié),荊楚大地打響了一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疫情滔滔,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為阻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向校園蔓延,確保師生生命健康,教育部發(fā)布了《關于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妥善做好假期的教育工作,做到“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武漢市第十一中學作為省級示范學校和武漢市領航學校,是武漢九大名高之一,更是武漢市對外開放的窗口,一舉一動都代表著武漢學校的形象。處于疫情重點地區(qū)的武漢十一中,在疫情大后方的教育戰(zhàn)線上,全力堅守陣地,為了不影響學生原本正常的學業(yè),開啟了“空中課堂”,向?qū)W生推送網(wǎng)絡課程,確保學生防疫期間能夠獲得足夠的學習支持,為其他學校做出了引領,更為孩子們吃下一顆“定心丸”。為此,記者采訪了學校黨委書記劉丹。
為了孩子,教師變“主播”
疫情的暴發(fā)讓人措手不及,按照“停課不停學”的要求,武漢十一中利用原本用于家校溝通和教學辦公的釘釘平臺,搭建了以班級為單位的學生群,開展網(wǎng)上授課活動,在線上為學生答疑解惑,提供學習資源,教育學生正確面對疫情的同時,保證學業(yè)同步進行。
“這次網(wǎng)上授課開始主要是針對高三年級,高一高二隨后啟動。全校師生、家長通過電腦或者手機打開釘釘,在家聽課。同時,還可以通過‘連麥像課堂上一樣互動?!眲⒌ぴ陔娫挷稍L中表示。
由于時間緊迫,學校對老師們進行短暫的培訓后,老師們便紛紛“走馬上任”,開始了在線授課。為使課堂具有儀式感,老師們收拾得整整齊齊,端坐在電腦前開始了自己有生以來的第一次“主播”。第一次上課,老師們既興奮又忐忑,直播是個新技術(shù),為了不在授課時“出糗”,老師們在正式授課前進行了多次試播,并且相互做觀眾,提問題,非常重視。
上課前5分鐘,老師把當天的教案發(fā)上釘釘群,面對屏幕,很自然地問候?qū)W生,學生們也紛紛給老師留言:“老師好!”“老師今天真漂亮!”“老師注意保重身體?!睂W生們一句句貼心的留言,在直播屏幕旁的留言區(qū)快速滾動。
新的課堂形式讓老師和學生感覺獨特而奇妙。老師表示,在傳統(tǒng)課程里,有些坐在后面的孩子可能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現(xiàn)在問題全部解決了。網(wǎng)上授課的效率還是非常高的,鏡頭里的孩子們聽得特別認真。當然也有弊端,比如有些孩子還不適應,或者受網(wǎng)速的影響出現(xiàn)卡課的現(xiàn)象;如果有些孩子不自覺,老師沒有辦法實時關注到。
除了直播講課,練習測試也是網(wǎng)課必不可少的一種形式。各科老師晚上將試卷發(fā)在家長的釘釘群里,打印或者下載電子版。第二天早上7:40學生開考,下午6:20考試結(jié)束,下發(fā)答案自行批改。第三天,全年級舉行了試卷講評。高三年級13個班,近700名學生在線看老師講評試卷的直播。群直播的多群聯(lián)播功能,只需要一名老師授課,全年級學生都可在線收聽收看,大大降低了老師們的工作負擔和教學管理難度。錄播系統(tǒng)每堂課還有錄播功能,學生可以隨時點開進行再學習,這個班級的同學還能點播其他班級老師的課。
“特殊時期只能特殊處理,學生有學習的需要,我們就要想辦法滿足。其實最重要的是讓高三學生安定下來,感覺有依靠,培養(yǎng)他們的自律性,養(yǎng)成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的習慣?!眲⒌娬{(diào)。
拿起麥克風,打開攝像頭,聽起來新鮮有趣,但操作起來很考驗老師的水平。為了解決講課設備問題,學校提倡因陋就簡,不拘一格,一切為了學生。有的老師拿著手機對著卷子或者電腦講課;有的老師回了鄉(xiāng)下,就用自己的手機完成線上教學。有一個生物老師因為手邊只有一部手機,就用手抄題到凌晨,白天再拿手機做解題直播。
劉丹笑著介紹說,別看一節(jié)課才幾十分鐘,前期準備往往要三四個小時。從跟蹤情況來看,一個班50個孩子,90%打卡上線,上課節(jié)奏不像面對面那么強。每節(jié)課的打卡替代了熟悉的上課鈴聲。學??紤]到學生盯屏幕時間長對視力不好,除了開設文化課程的在線答疑,還設置了線上體育課,課間還有眼保健操、體育大課間等活動,讓學生在疫情期間,每天進行居家體育活動,增強體質(zhì)。如有未出勤的學生,班主任還可根據(jù)已讀、未讀等功能得知并通知他們,確保學生出勤“一個都不能少”。此外學校還進行線上疫情防控科普知識,老師們“點對點”對每個學生家庭進行防控知識宣傳。
劉丹坦言,線上授課和正常學校授課的方式效果肯定不一樣,網(wǎng)上授課的方式是特殊情況下的補充,學習狀況不太好監(jiān)控,老師對學情不能完全精確細致地把握,提問的方式也有所區(qū)別,雖然通過平臺提問互動性還在,但老師工作量特別大,需要反饋的問題很多,很花費精力,對老師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因為要運用技術(shù)平臺,教師網(wǎng)絡技術(shù)的熟練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對一些年紀偏大的老師來說難度更大,加上時間倉促,對教師的培訓不夠充分,常常是晚上培訓,開視頻會,第二天就匆匆上線了,但老師們都非常努力。
家校協(xié)作,家長當“助教”
空中課堂給學校教育開辟了一個新的途徑和空間,但同時,在線教學對家長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戰(zhàn)。“家校配合,家長當好‘助教很重要。學習內(nèi)容很豐富,但對于自控力差的學生來說,課程的學習需要家長大力配合。不單單是下載打印材料、拍照上傳作業(yè)等‘技術(shù)活,還要督促孩子預習、聽課、寫作業(yè)、訂正,給孩子講解錯題、錄制讀書背書的音頻等,幫助孩子保質(zhì)保量完成線上學習任務。”
有家長擔心,線上學習必然用到電子產(chǎn)品,手機、平板電腦一整天都在孩子手上,會不會網(wǎng)課沒上好,反而去打游戲看動漫了。對此,劉丹表示:“其實家長們是擔心自家孩子會落后。家長內(nèi)心要強大淡定,無須焦慮,按照孩子的節(jié)奏來。線上學習與在校學習肯定有很多不同,效果也不一樣,家長對此要有客觀認識,但也不要過多擔憂。線上學習主要以復習課、專題學習為主,新課預習為輔,直播的課程都可以重新點播。等正常開學返校后,學校會加強學情研究,復習鞏固延遲開學期間的所授知識,確保這學期教學任務保質(zhì)保量完成。”
這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嘗試,其意義遠遠大于教學的意義,特別是對穩(wěn)定學生的心態(tài),舒緩焦慮,樹立信心都很有意義。因為目前疫情下,家長和孩子都處于應激狀態(tài),線上教學最大的作用就是讓學生的學習正常化,老師對學生學習上的指導與引導,心理上的疏導,防疫知識的講解,學習的計劃性,都使得家長和學生都安定下來。說起線上授課的意義,劉丹反復向記者強調(diào)。
抓住時機,抗疫變“課堂”
“這次疫情,也讓我們看到了孩子們的擔當和成長。”劉丹欣慰地表示,孩子們聽從教導,戴口罩、勤洗手、多吃菜、多喝水、量體溫,與大人們一起共克時艱。深處疫情的中心,他們的感受比其他人更深刻一些,孩子們在作文中寫下的感悟,充滿了感恩和對生活的珍惜。孩子們的家長中,很多身在一線,默默守護著這座城市,默默影響著孩子們。武漢十一中的學生小毅,他的媽媽是醫(yī)院的護士長,身在一線。小毅很懂事,自覺學習,還在家里錄視頻為媽媽加油,讓媽媽放心。經(jīng)過疫情這一場身心的磨礪,孩子們對責任與擔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們看到了人生百態(tài),體會了人性中的真善美,也看到了科技的力量,體會了國家的強大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這些都是靠書本無法體驗到的。
“在疫情面前,我們雖然不是醫(yī)護人員,不能上一線救死扶傷,但作為人民教師,我們竭盡所能為學生提供線上的教學資源,以確保學生在家中也能夠享受優(yōu)質(zhì)的課程,汲取新鮮的知識。武漢是一座勇于面對困難,不斷戰(zhàn)勝困難的城市。病毒最終會被戰(zhàn)勝,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讓孩子們的精神世界有所收獲,懂得感恩、擔當和責任,這是教育的應有之義?!痹陔娫捓?,劉丹中氣十足,話語擲地有聲,“冬天一定會過去,春天一定會來。我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定能守得云開見月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