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松
摘? 要:調(diào)查高職院校在校學生的手機使用情況、手機細菌污染狀況,提高學生的衛(wèi)生意識。選取某高職院校230名在校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手機使用情況采取問卷調(diào)查法進行調(diào)查,其手機細菌污染狀況采取局部檢出法進行檢測。應用不同方法對手機進行消毒,觀察其消毒效果。每天使用手機3~7h者多于<3h、7~12h、>12h者;偶爾亂放手機者多于從不亂放手機、經(jīng)常亂放手機者細菌污染超標率58.69%;指紋區(qū)域細菌數(shù)量明顯高于屏幕、按鍵、兩側(cè)區(qū)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普通濕巾的消毒效果明顯低于免息抑菌洗手液、一次性酒精棉片、75%酒精消毒液,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高職院校在校學生手機細菌污染現(xiàn)象普遍,且超標率較高;指紋區(qū)域細菌數(shù)量最高,兩側(cè)最少;75%酒精消毒液對手機的消毒效果最好。
關(guān)鍵詞:高職院校? 學生? 手機? 細菌污染
中圖分類號:G645.5?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12(b)-0127-03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use of mobile phones and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of mobile phones among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o as to improve their health awareness. 230 students in a vocational colleg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use of mobile phones was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and the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of mobile phones was detected by local detection method. Different methods were used to disinfect mobile phones, and the disinfection effect was observed.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used mobile phones for 3~7 hours per day was more than those who used mobile phones for less than 3 hours, 7~12 hours and more than 12 hours; the number of bacteria in the fingerprint are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creen, buttons and two sides (P < 0.05). The disinfection effect of ordinary wip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non breathing antibacterial hand sanitizer, disposable alcohol cotton tablet and 75% alcohol disinfectant (P < 0.05).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of mobile phones is common among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rate of exceeding the standard is high; the number of bacteria in fingerprint area is the highest, and the least on both sides; 75% alcohol disinfectant has the best disinfection effect on mobile phone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s; Mobile phones; Bacterial pollution
當今社會,手機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但手機在為人們提供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隱患。有研究指出,手機上的細菌多達7 000余種。同時,有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每天使用手機的頻率、時間不斷上升,甚至出現(xiàn)了“手機依賴癥”。手機經(jīng)常接觸人體的手、臉、嘴巴、耳朵等身體部位,且為直接接觸,因此,有必要認真研究手機細菌污染狀況?,F(xiàn)對某高職院校230名在校學生的手機使用情況、手機細菌污染狀況進行調(diào)查,旨在為高職院校衛(wèi)生保健工作提供有效的數(shù)據(jù)支持,提高學生的衛(wèi)生意識。
1? 調(diào)查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某高職院校230名在校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男127名,女103名;年齡16~22歲,平均(18.62±0.57)歲。調(diào)查時間為2019年10~11月。本研究經(jīng)本院校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方法
采取問卷調(diào)查法對學生的手機使用情況進行調(diào)查。使用自制調(diào)查問卷,內(nèi)容包括性別、年齡、專業(yè)、手機使用時間、手機使用習慣以及對手機細菌的認知情況。其中,手機使用時間包括<3h、3~7h、7~12h、>12h四個選項;手機使用習慣包括經(jīng)常亂放手機、偶爾亂放手機、從不亂放手機三個選項。
采取局部檢出法對手機細菌種類、細菌總數(shù)進行檢測。參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衛(wèi)生學檢測(GB 4789.2-2016)》,采取涂抹采樣法,分別對手機指紋區(qū)、按鍵區(qū)、屏幕中央?yún)^(qū)、兩側(cè)區(qū)進行采樣。使用經(jīng)無菌生理鹽水濕潤的無菌棉拭子,在每個區(qū)域進行5次涂抹采樣,面積約100cm2。將棉拭子頭放在裝有10ml滅菌生理鹽水的試管中,編號、搖勻,及時送實驗室進行接種。將試卷放在37℃的恒溫箱中,培養(yǎng)18~24h后取出,檢驗菌落總數(shù)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菌群數(shù)量。菌落總數(shù)=(采樣液稀釋倍數(shù)×平均每皿菌落數(shù))/100cm2,單位為CFU/cm2。參考《公共場所衛(wèi)生檢驗方法(GB 18204.4-201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餐(飲)具大腸菌群檢驗方法(GB 14934-2016)》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菌群進行檢測。參照《醫(yī)院消毒衛(wèi)生標準(GB 15982-2012)》的要求,手機細菌污染超標的評估標準為手機表面細菌超過10.0CFU/cm2。
應用普通濕巾、免息抑菌洗手液、一次性酒精棉片、75%酒精消毒液分別對50部、60部、60部、60部手機進行消毒處理,自然晾干后,采取上述方法進行細菌培養(yǎng)、菌落檢測。觀察、對比分析其消毒效果。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例(%)]進行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高職院校在校學生的手機使用情況
調(diào)查230名學生的手機使用情況,每天使用手機<3h者30例,占比13.04%;3~7h者130例,占比56.52%;7~12h者54例,占比23.48%;>12h者16例,占比6.96%。經(jīng)常亂放手機者35例,占比15.22%;偶爾亂放手機者117例,占比50.87%;從不亂放手機者78例,占比33.91%。
2.2 高職院校在校學生的手機細菌污染狀況
調(diào)查230部手機的細菌污染狀況,細菌檢出率100%;細菌污染超標的手機有135部,超標率58.69%。手機指紋位置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的數(shù)量明顯高于屏幕、按鍵、兩側(cè)位置,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不同消毒方式的消毒效果
普通濕巾、免息抑菌洗手液、一次性酒精棉片、75%酒精消毒液的消毒合格率分別為6%、91.67%、93.33%、96.67%,普通濕巾的消毒效果明顯低于其他三種,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他三種的消毒效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當代人對手機的依賴性正在與日俱增。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加快,高職院校教師、學生之間使用微信、QQ等即時通訊軟件進行交流、溝通,已經(jīng)成為一種必然趨勢,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對手機的使用率、使用時間。手機長時間使用之后,溫度上升,為細菌的生長、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導致手機細菌污染程度加重。而手機直接接觸人們的手部、臉部、耳部、嘴唇等,一旦遭受細菌感染,則可能出現(xiàn)皮膚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影響身體健康?;诖?,有必要調(diào)查、分析在校學生手機細菌污染狀況,提高學生的衛(wèi)生意識。
本次調(diào)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高職院校在校學生中,86.96%的學生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超過3h,66.09%的學生存在亂放手機的現(xiàn)象。提示,高職院校在校學生的手機使用時間普遍較長、手機使用習慣有待改善。
本次檢測結(jié)果發(fā)現(xiàn),230部手機的細菌檢出率100%;細菌污染超標的手機有135部,超標率58.69%。提示,高職院校在校學生的手機普遍存在細菌,且大部分處于細菌超標狀態(tài)。可能與學生對手機細菌污染的認識不足、使用習慣不當?shù)纫蛩赜嘘P(guān)。對手機細菌缺乏必要的了解,未建立對手機進行定期消毒的習慣,導致手機細菌超標率上升;使用習慣不當,如長時間使用手機、經(jīng)常亂放手機,便會給細菌的感染、繁殖提供了可乘之機。同時,手機指紋區(qū)域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的數(shù)量明顯高于屏幕、按鍵、兩側(cè)區(qū)域。原因可能是,指紋區(qū)域是使用最為頻繁的區(qū)域,且是手機清潔時比較容易忽視的區(qū)域。
手機細菌超標是人體健康的潛在危害。因此,應提高學生的衛(wèi)生意識,使其形成定期對手機進行消毒的習慣。為確保消毒效果,必須選擇有效的消毒方式。本次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普通濕巾、免息抑菌洗手液、一次性酒精棉片、75%酒精消毒液的消毒合格率分別為6%、91.67%、93.33%、96.67%,普通濕巾的消毒效果明顯低于其他三種。鑒于此,在為手機消毒時,可選擇免息抑菌洗手液、一次性酒精棉片、75%酒精消毒液。
為減少手機細菌污染給學生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有必要提高高職院校在校學生的衛(wèi)生意識,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其一,盡量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其二,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做到不在用餐時用手機、不將手機帶進衛(wèi)生間,養(yǎng)成勤洗手的習慣;其三,定期對手機進行清潔、消毒,日常保潔時可用普通濕巾或潮濕的軟布,定期用免息抑菌洗手液、一次性酒精棉片、75%酒精消毒液等清除手機上的細菌、微生物,或用紫外線照射。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在校學生手機細菌污染現(xiàn)象普遍,且超標率較高;指紋區(qū)域細菌數(shù)量最高,兩側(cè)最少;75%酒精消毒液對手機的消毒效果最好。
參考文獻
[1] 霍雨艷,朱輝,吳悅,等.醫(yī)學生手機衛(wèi)生及消毒效果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20,41(7):1106-1108.
[2] 吳悅,王曉靜,牛文俊,等.大學生手機細菌污染狀況調(diào)查與消毒效果分析[J].科技視界,2020(3):136-138.
[3] 劉晗,呂婷婷,薛怡潔,等.大學生手機帶菌狀況調(diào)查分析[J].科技視界,2020(2):149-151.
[4] 劉妹,陳金鳳,李丹,等.廣西醫(yī)科大學在校學生手機細菌污染狀況[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9,40(6):944-946.
[5] 劉奔,陳俊偉,孫杰,等.手機觸屏多重耐藥菌的分離鑒定[J].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2019,31(6):656-660.
[6] 黃藝文,閔星,王妍,等.大學生手機微生物污染狀況調(diào)查[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8,39(12):1422-1424.
[7] 周春碚.重慶市市級醫(yī)院醫(yī)務人員手機帶菌狀況研究與手機清潔消毒效果觀察[D].重慶:第三軍醫(yī)大學,2017.
[8] 王珊.STEAM教育理念下中職學生的手機編程課程設(shè)計[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