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呈現(xiàn)
對我們身處的校園、村莊或小區(qū)等,也許你已經(jīng)非常熟悉了,但很可能其中還有你未曾留意的一小塊天地;對同一處景物,你也未必能觀察到它在不同時間的變化。
以“我仿佛第一次走過? ?”為題,寫一篇散文。寫完之后與同學交換閱讀,互相品評,提出修改建議。
我仿佛第一次走過老屋
◎張瑞霞
我是在黃昏時回到故鄉(xiāng)的。
自從老屋被劃為危房整頓翻修后,我就不大回家了。每次看到那冷峻的鐵門,高高的門檻時,我就陷入了迷茫,這不是我熟悉的老屋。
老屋原本的墻是土胚磚,瓦是黑瓦。黑瓦薄,而青苔郁郁,一下雨,苔蘚吮吸了雨水,膨脹開來,黑瓦便是綠瓦,青翠之色欲上人衣。土磚上常能抽出麥秸來,我經(jīng)常往下扯麥秸,麥秸斷了而土磚除了被我蹭掉的表皮,毫發(fā)無損。后院種著七八棵麻椒樹,兩棵蘋果樹,西北邊的墻角還有一棵俗稱“癩蛤蟆杏”的杏樹——大概是此樹底下常有癩蛤蟆偷食落下的杏子吧。
樹是我們家的寶貝。麻椒樹刺尖銳,我在樹下玩時衣服常被勾爛,奶奶不免要嘮叨,又不能不許我到后院去。到了摘麻椒的日子,全家都要忙活起來。麻椒成熟的樣子是很好看的,顆顆如紅豆,紅亮亮地扎堆簇成小團,仿佛在竊竊私語著什么。葉子被陽光照得通透,隨著風搖動,一忽一忽地打著亮閃。空氣里彌漫著麻椒獨有的香氣,又帶著“臭板蟲”爬過的辛辣氣息,讓人忍不住打噴嚏。彼時我還沒有樹高,戴個帽子避開刺,小心地摘下那紅亮的小顆粒,看到哥哥姐姐摘得比自己快許多,便索性脫了手套。不一會兒,手指又麻又癢,自然又是一番哭鬧。
蘋果樹在幼小時便被我們壓“彎了腰”,摘起果子來極方便。哥哥姐姐總能三下五除二便爬上杏樹摘杏,而我只能蹲在蘋果樹上,咬著青澀的果子,牙酸倒一片還要裝作很好吃的樣子,以求心理平衡。蘋果成熟時則不一樣了,我們騎在枝丫上,隨手摘下一個,一口下去,汁水飽滿,清脆爽口,甜中帶著微微的酸,讓人欲罷不能。
杏樹我不常爬,一來癩蛤蟆和“臭板蟲”實在令我生畏,二來是因為我恐高,不敢爬樹摘杏子。用竹竿搗杏吧,被砸到臉上后就不肯再嘗試,何況搗下來的杏子并不好吃。于是,我“明目張膽”地竊取哥哥姐姐的勞動成果。杏子熟了,滿院子都飄著果香,混雜著熟透后發(fā)酵的酒氣,總能勾起小孩子最原始的食欲。果肉綿軟的留給爺爺奶奶,大而硬的放在被褥里“窩”著以后吃,其他的要么直接下肚,要么捏了核曬成果脯……將杏核仔細洗干凈曬干了,等收購的人來檢驗,這是我們家的一大筆收入。
朦朧的視線中,我再一次看見我們一家人在那些煙熏火燎的日子里吃飯、休息、學習。墻上貼滿了獎狀,爐子上的水壺冒著熱氣,人臉蒙在一片煙霧中??墒侨缃瘢以僖部床坏搅恕?/p>
【甘肅靜寧一中青春文學社,指導老師:李新平】
互評:
我仿佛第一次走過我的家園
◎任林鵬
一
大門緊鎖。院內(nèi)的杏花獨自絢爛地開著。晚歸的燕子飛入屋檐,昔日的家園落滿歲月的風塵。燕子輕啄細泥,斜飛而來,婉轉(zhuǎn)的啁啾像熟悉的鄉(xiāng)音。
泥土開始泛濕,柳樹選擇從最高的地方變黃,村莊里麻雀嘰嘰喳喳地叫著,向人們訴說秋夜的寒冷。深深的巷子寂寞不堪,消瘦的路面坑坑洼洼,高高低低的如誰也不愿觸及的傷痛。那只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園,在黃昏里變得寂靜,尥蹶子的馬匹,反芻的黃牛,斷斷續(xù)續(xù)的狗叫怎么聽都像流浪的旅人在吟唱久遠的歌謠。
村頭的柳樹、白楊、榆樹、椿樹、槐樹,都像親人的目光,向那些遠行的人久久注目。何時才是歸期?我不知道,麻雀不知道,年邁的親人也不知道。
二
睜開眼。窗外的天空飄過一絲遠方的風,淡淡的白云,藍藍的天空。
大地升騰起一層薄薄的霧靄,似爬著行走的炊煙。喜鵲從不喜歡成群結(jié)隊地尋覓糧食,偶爾撞見也是一方耀眼的白和深沉的黑相間著,從不改變孤獨傲立的姿態(tài),像極了一位行走在大地上的詩人。參天的白楊把所有的枝丫向四面八方舒展開來,壓抑了一冬的天空被輕而易舉地推遠,嫩嫩的葉子,仿佛流動的綠水搖搖欲墜。三三兩兩的柳樹,枝條柔軟,在風中如青絲萬千,一日日脹大的芽包,如同一夜夜長大的思念。
陽光的馨香彌漫著整個家園,一扇明凈的窗深深為我鎖住了這一方美好的風景。
天地之間,萬物生機盎然。
三
我的家園,在千山萬水之間。
溫文爾雅的親人和黃牛一樣固守著那一方寧靜的天地。山上山下,村前村后都是熟悉的日子。春天耕種,秋日收割,反反復(fù)復(fù)的日子如詩歌的斷句,在不經(jīng)意間把所有的生活寫出詩意。掬一捧家鄉(xiāng)的月光,喝一口冰涼的山泉,躺在村后的那塊坡地上,看滿天的星星,點綴親人們沉沉的夢。折一枝開滿桃花的枝丫,銜在嘴里,卷起褲管在田野之上奔跑,碰落一地的露水。
太陽升起的時候,我仿佛第一次在我的家園迎風而立,大聲歌唱,和打鳴的雄雞一樣贊美我的家園。夕陽落下的時候,我仿佛第一次站在村口,迎接晚歸的羊群,那青草彌漫的路上,到處都有露珠般晶瑩的往事。
【甘肅靜寧一中青春文學社,指導老師:李新平】
互評:
我仿佛第一次走過張家界
◎秦 潮
張家界——一座神奇而秀美的城市,這里的景色真的挺別致。
談及它,不得不說到一條河,一條張家界人家喻戶曉的河——澧水河。這條河給我的印象跟其他河流不一樣。它既不如黃河、長江般浩蕩,也不像彎彎小溪之蜿蜒?;蛟S有人會覺得它很普通,但我卻不這么認為。這條河貫穿了張家界整座城市,孕育了張家界的本土文化,可以算得上是張家界的母親河。
張家界的山,應(yīng)該是最有特色的,這大概也是游客們慕名前來的主要原因吧。張家界的山有什么特點呢?首先就是險峻奇特。它們形態(tài)各異,高低不一,有的像背著背簍的老人,有的像采藥的少女,有的又像是深思的學者……這樣的山,誰會覺得沒有特色呢?其次就是雄偉。不需用過多的語言來修飾,你只要登上山峰,俯瞰四周,一種居高臨下的豪情就會油然而生。秋天將盡,山石會突然變得頑皮起來,它們撕破身上的綠衣裳,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只留下了頭頂上的“一點綠”。如此的山,你是否會心生愛意?
張家界的自然風景固然美,但它“現(xiàn)代化”的景致也很值得一提。
近些年來,在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的同時,張家界的城市建設(shè)也迅速推進。“遍地高樓拔地起”,張家界的發(fā)展令人驚喜。這座城市逐漸變得時尚。夜晚絕對是展現(xiàn)城市魅力的最佳時段,當你閑來無事,不妨在河畔散散步,我相信,你的目光一定會被河對岸那美麗而絢爛的燈光吸引。盡管我在這里生活許久,但每次散步至此,還是忍不住拿出手機拍下來,仿佛第一次看到它一般,充滿了新奇。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周邊的農(nóng)村也煥然一新。家家蓋起了新房子,開上了小汽車,路也變得平整了。這讓我想起了以往隨父母去鄉(xiāng)村老家看望爺爺奶奶的情景。那時的路窄得很,路面凹凸不平,把車上的我顛得直叫“腦瓜疼”。而今年再度回鄉(xiāng),道路變得又寬又平,一直修到了家門口。
這就是張家界,是我引以為豪的城市,我的家鄉(xiāng)!它總給我驚喜,每次都仿佛第一次見到它一樣!
【湖南張家界市雨露學校雨露文學社,指導老師:王偉安】
互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