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 晏子
編前話:
2019年8月20日,《兒童藍皮書:中國兒童發(fā)展報告(2019)》發(fā)布,報告顯示,“在上學日,平均每個兒童的校外生活時間分配中,花費時間最多的類別是做作業(yè)(包括學校作業(yè)、課外班作業(yè)、家長布置的作業(yè)、其他作業(yè)),占時87.85分鐘(近一個半小時)?!毖芯咳藛T建議,各層面都要更加關(guān)注兒童校外生活,準確把握減負的科學內(nèi)涵,強化協(xié)同育人。
曾幾何時,網(wǎng)上流傳這樣一個段子:不寫作業(yè),母慈子孝;一寫作業(yè),雞飛狗跳。每晚都和孩子“斗智斗勇”,最后孩子哭了,自己也快瘋了。說到陪孩子寫作業(yè),每一對身為家長的父母都是一把辛酸淚,紛紛使出了洪荒之力,然而我們達到了期待的結(jié)果嗎?
不久前,一則“最硬核輔導作業(yè)”的視頻火了!強巴是一個孩子的爸爸,也是西藏圣山登山探險服務公司的工作人員。他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營帳里,通過手機視頻輔導兒子做語言作業(yè),他這樣做不是一天兩天了,而是只要有信號,他都會給孩子輔導。微博下面,網(wǎng)友們點贊一片:“這個爸爸好負責啊。”“為這樣的爸爸點贊!”硬核爸爸趴在珠峰上輔導孩子作業(yè)的樣子很讓人感動,這哪是輔導孩子寫作業(yè)啊,這就是拼爹拼媽??!然而并非所有陪娃的畫面都如此溫馨動人,我們隨處可見的是“雞飛狗跳”。很多人感慨:陪孩子寫作業(yè),是一件要命的事情,聽說有氣得心臟需支架的,敲桌子把手弄骨折的,聲嘶力竭,把嗓音喊劈叉的……
在網(wǎng)上看到這么一個段子:如果一個女性朋友不再聯(lián)系你,那么只有三種可能:一是她死了,二是她當媽了,三是她孩子到學齡了??瓷先ノQ月柭?,但確實很多真實的故事讓人觸目驚心。 2019年6月20日,江蘇常州市武進區(qū)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一起特殊的家庭傷害案件:一對小夫妻因為兒子做作業(yè)的事情大打出手,丈夫一氣之下將妻子打成重傷,妻子的脾臟和胰腺均被打裂。導致這起慘劇的根本原因在于夫妻倆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妻子認為對待孩子從小就要嚴格要求,這樣才能慢慢讓孩子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而丈夫卻認為孩子剛上一年級,家長太過嚴格只會讓孩子產(chǎn)生厭學情緒,可以先玩后學。夫妻倆誰也說服不了誰,每天晚上,就誰陪兒子寫作業(yè),三天一大吵,四天一小吵,矛盾不斷激化,最終釀成慘劇……
陪娃寫作業(yè)引夫妻混戰(zhàn):
誰來解開這世紀難題?
林華,江蘇常州人,剛剛?cè)鲱^,是一名超市收銀員。丈夫趙偉在一家工廠做技術(shù)員,兩人結(jié)婚十余年,有個7歲的兒子軒軒。軒軒即將升小學一年級,一想到兒子即將成為小學生,林華就覺得緊張。她得趁暑假趕緊給孩子補課?!巴MM?!”林華的話還沒說完,趙偉就打斷了她,“我看你是自尋煩惱,他才多大啊,會背詩寫字有什么?不過是把以后的知識提前學罷了?!闭煞虻膽B(tài)度讓林華稍有動搖。
2018年9月,軒軒正式入學,家長會上,班主任的一番激情演講,讓所有家長打了雞血般斗志昂揚,而林華剛剛消減的緊迫感很快又一波一波涌上腦門?!耙荒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起點,是打基礎(chǔ)的關(guān)鍵,我們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檢查作業(yè),希望家長不要覺得辛苦?!薄?/p>
林華將班主任的話復述給趙偉,趙偉嘆了口氣,有點氣惱地說:“咱們都把作業(yè)的活包了,老師干嘛?你我都是上班族,上一天班就夠累了,回來還得幫孩子改作業(yè)?老師這不是無形中把他的工作量加給家長了嗎?”看到丈夫一臉的不以為然,林華只有嘆氣。軒軒開學沒多久,林華發(fā)現(xiàn)自己沒給孩子補課是大錯特錯了。班上的孩子幾乎都在暑假上了幼小銜接班,拼音和簡單的數(shù)學完全無壓力。老師一看這陣仗,直接開始教授更復雜的課程了。
林華氣呼呼地對丈夫說:“都怪你,不讓兒子補課,現(xiàn)在好了吧,兒子剛開學就要墊底!”趙偉思考了片刻說:“要不我去跟老師說,麻煩她再教一教?!绷秩A一聽連連擺手:“不行不行,你讓老師單為你兒子一個人放慢進度,到時候不光得罪老師,連班上其他家長也一起得罪了。自己補!”
沒有打好基礎(chǔ),軒軒的作業(yè)進展得很艱難,這讓林華越來越急躁。她小則河東獅吼,大則拍桌子摔本子。每次作業(yè)結(jié)束,林華都覺得兒子和自己的距離又遠了些,她后悔內(nèi)疚,可是下次,仍會重蹈覆轍。趙偉看不過去,勸妻子對兒子心平氣和些,林華沖丈夫吼:“你別站著說話不腰疼,這事說到底是你的錯,要不你來!”妻子的暴怒讓趙偉也來了脾氣,他一屁股坐到床邊,瞪著妻子道:“我來就我來?!?/p>
趙偉進房間不過十幾分鐘,他和兒子就結(jié)束了作業(yè)。林華不可思議地看著他倆,問:“作業(yè)寫完了嗎?”趙偉打發(fā)兒子洗漱,自己得意地對妻子說:“寫完啦?!绷秩A還是難以置信:“我平時都要一兩個鐘頭,你這才多久,你認真檢查了嗎?”趙偉信心滿滿地說:“不用檢查,我相信兒子。”林華覺得一股熱血嗡的一下直沖腦門,她一個健步就往兒子房間里沖。趙偉一把抱住她,說“哎,說好了今天我陪兒子寫作業(yè),你不能干涉?!绷秩A氣得咬牙切齒,她猛地推開丈夫,指著他的鼻子說:“好,我不管,我以后都不管了,我看你怎么培養(yǎng)他。”
果然第二天,林華和趙偉在班級群里被老師點名了?!败庈幖议L,如果你們的態(tài)度也這么馬虎,那孩子也會變得馬虎,希望家長們認真配合?!绷秩A隔著手機臉燒得發(fā)燙,群里其他的家長陸陸續(xù)續(xù)地發(fā)信息。有人說,老師辛苦了,一個人要管全班幾十個學生,家長只管一個真的輕松多了;還有人說,其實作業(yè)并不難,只要仔細點準確率都會百分百;林華看著不斷更新的信息,使勁捶了丈夫一拳,惡狠狠地說:“咱被老師點名了!”說完摔門而去。
趙偉拿起手機翻了翻,越看臉色越沉,忍不住跟老師理論起來,老師說:“讓家長改作業(yè)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你們第一時間了解孩子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如果您執(zhí)意認為批改作業(yè)是老師的工作,只要大家都同意讓老師把時間放在批改作業(yè)上,而不是其他更重要的教學問題上,我聽從大家的意見?!崩蠋煹男畔⒁话l(fā),家長們異口同聲地回復說:“不同意。”還有家長頗有深意地說:“如果家長自己都對孩子不上心,那又怎么能指望別人對他的孩子上心呢?”趙偉看著群里已然是公敵的自己,正要反駁,林華發(fā)了一條終結(jié)戰(zhàn)火的信息,“老師我們錯了,以后一定改正。”兒子的作業(yè)又重新由林華負責了。
每晚八點吃完晚飯,趙偉的家里必然是雞飛狗跳的。只是當林華一次比一次凄厲尖叫的嗓音劃過他的耳膜時,趙偉獨自生悶氣。
“7-3=5?你告訴我你怎么算的?”林華指著本子,軒軒發(fā)出小聲的啜泣,“跟個木頭一樣,掰著指頭算你不會嗎?”林華怒吼,軒軒用手背擦了擦眼淚,開始用手指頭計算??蘼暆u漸大起來,手在本子上寫了一個歪歪扭扭的4。林華一把扯過本子,喊道:“重新寫!寫成這樣卷面分你還要不要!”軒軒哇的一下哭出了聲。
趙偉實在聽不下去了,和妻子吵起來,林華蹭地立起身:“你的態(tài)度倒是好,三十多歲的人還被老師點名批評?!壁w偉被激得漸漸失控,他伸手就給了林華一個耳光。林華“啊”地一聲尖叫,剎那間,兩人廝打成一團。一旁的軒軒哭得驚天動地。趙偉氣不打一處來,抬腿向林華的肚子踹去……
看著倒地的妻子,趙偉嚇壞了,趕緊叫救護車將林華送到了醫(yī)院。經(jīng)檢查,林華的脾臟和胰腺都已破裂。2019年6月21日,常州市武進區(qū)人民法院以故意傷害罪判處趙偉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從醫(yī)院出來后,林華已下定決心和趙偉離婚。軒軒雖然留在了她身邊,但變得自閉、敏感,甚至不愿意與人交流。一切本來是為了孩子,可結(jié)果卻害了孩子,也害了他們自己。
趙偉家的事真不是唯一。微博上有個視頻,正好描述了爸爸陪寫作業(yè)的狀態(tài),題目叫“爸爸漸崩式輔導作業(yè)”。微博下面就是老爸陪寫作業(yè)的視頻。視頻中的爸爸們,剛開始還好,沒多大一會兒就一個個漸漸崩潰……有個老爸被自己的娃兒氣樂了,這個算是風度最好的。第二位就不一樣了,抱拳向孩子求饒:“你還沒把我氣成腦溢血,我感謝你呀大哥!”最不淡定的是另一位爸爸,被氣到抓狂了,狂躁地在房間里直劃圈兒,語氣激動:“這題怎么弄?。砍朔?,九九四十五?你生氣不?九九四十五!”生命如此美好,為啥當?shù)攱尩妮o導個作業(yè)就如此狂躁呢?
到底陪娃寫作業(yè)有多難?毀掉親子關(guān)系的陪讀,還要不要繼續(xù)?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副教授田宏杰,是一位小學三年級女孩的媽媽,她的《高效陪讀,讓孩子愛上學習》的課程,輕松收獲了三百多萬的播放量。她常年深入各大中小學校,為北京市中小學校長研修班、中科院心理所研究生班授課,她的經(jīng)驗無疑會給我們帶來啟發(fā)。
在“陪學”中做智慧的父母
陪學,真的不容易,這是我的切身體會。研究兒童心理學多年,一直以來,我被稱為“老師們的老師”,可你一定想不到,我也曾為自己的孩子寫作業(yè)發(fā)愁過。2016年,我的女兒剛上小學。她之前在幼兒園一直表現(xiàn)很好,我以為小學也不用多操心。可孩子磨蹭、分心、馬虎、寫作業(yè)大開腦洞……分分鐘讓我崩潰。疲憊之余,忍不住自嘲:我可是教育心理學專家啊,如果我連自家孩子作業(yè)問題都解決不了,還怎么去教全國的校長和老師呢?種種壓力之下,我不得不去尋找一套讓孩子高效寫作業(yè)的方案。從前,我是站在專家的角度去教書;現(xiàn)在,我必須站在家長的角度去教小孩。
我翻遍市面上兒童心理學的書籍,調(diào)閱無數(shù)專家學者的文獻,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孩子有問題是正常的。他們所有的行為背后,都有對應的心理原因。
比如,孩子多動易分心,不是他們調(diào)皮,而是在14歲之前大腦額葉沒有發(fā)育好,神經(jīng)的抑制功能不強。再比如,孩子抗拒寫作業(yè),也不是他們偷懶,而是人性本能的戰(zhàn)斗逃跑反應。了解孩子的心理后,就可以對癥下藥:“20秒啟動法”,讓孩子的大腦神經(jīng)先預熱,再進入學習狀態(tài),而不是一味催催催;“目標分析法”,讓女兒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不再討厭寫作業(yè);“小步子原則法”,讓她專注的時間越來越長,不用家長盯著,也能自覺完成作業(yè)……
兩年下來,女兒的進步有目共睹。不僅能自覺完成作業(yè),而且正確率超高,偶爾需要我輔導,她也是一點就透。最讓我欣慰的是,女兒已經(jīng)慢慢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專注力特強。班主任老師也說,“欣欣上課時,小眼睛放著光一樣,直跟著我走。我總?cè)滩蛔?,讓她多回答些問題?!鼻?,連老師的溝通成本都省了。而且,女兒閱讀也不用我陪,自己抱著書就能看一整天。前段時間我買了一套書回來,有10本,沒想到不到一個月她就全部看完。每每看到女兒現(xiàn)在的學習狀態(tài),我就想到約瑟夫·坎貝爾提出的“英雄之旅”:每個英雄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他會遇到挫折、災難。在這個旅程中,會有一個智者帶領(lǐng)他不斷成長,跨越挫折。而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成為給孩子指路的智者。
用錯力的陪讀,還不如不陪
現(xiàn)在的孩子特別辛苦,讓人看了心疼。我媽媽常說,你看你小時候我們都沒怎么管你,你不也讀博士了?那時候的教育大家都沒有發(fā)力,奉行的是自然成材,但現(xiàn)在所處的教育環(huán)境變了,所有的家長都在用力,孩子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如果用孩子天生的、自然的速度去成長,那他就可能落后于其他孩子,因此,需要家長去幫助孩子。很多家長就很著急、很焦慮,沒啥好方法,那就用蠻力。為什么一些孩子從小學就開始厭學?提到學習就會哭?這里很多都是家長的錯。所以我認為,家長用錯力,還不如不用力,會導致孩子對整個學習都是抵抗的。每個人天生都是愛學習的,但是孩子受神經(jīng)發(fā)展水平的限制,在小學階段他的注意力還不夠好,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僅要學知識,更要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如果家長懂教育,能經(jīng)常恰到好處地拉孩子一把,幫孩子科學搭建階梯,經(jīng)常鼓勵、適當引導,孩子的學習能力就能得到顯著提升,自信心更強,變得更愛學習。反之,家長半懂不懂,在該鼓勵的時候批評,壓不住火,偏執(zhí)、強制,孩子不斷碰壁受打擊后,學習的興趣不斷降低,終至厭學。家長也要學習、也要提升。
做錯了的家長,如何拯救自己?
我們需要系統(tǒng)地學習,尤其要懂點兒童心理學,才能當個好家長。孩子學習難,通常有這樣的幾點原因:一是他的心理發(fā)展水平和認知水平不夠,他搞不懂,就會退縮;二是孩子沒有掌握學習方法,他老走神,不會管控自己的注意力。家長要根據(jù)孩子的心理特點,在方法、認知和動力三個方面同時去推動它,才能跟孩子達成真的共情,從而幫到孩子。沒有一種教育方法能嚴絲合縫地適合你家孩子,所以家長需要不斷反思和反省,不斷地和孩子去磨合,讓自己的教育智慧升級。
“一慢二快法”快速滅火
熱愛學習的家長不少,可是道理懂得了很多,和能教好孩子卻完全是兩回事。大人經(jīng)過多年的學習,效率很高,看孩子做題,就覺得他特慢,看著著急。孩子天性就喜歡磨蹭,我女兒就是這樣,催她也不改。有次我急了,女兒就跟我說,你急也沒用,你就讓我自己學,你去客廳看書,我做完了來找你。女兒認為,她自己能管好自己。我按她的方法一試,結(jié)果她自己的學習效率更高。后來陪學的時候,我就不再盯著女兒。
家長壓制發(fā)火的核心方法是一慢一快。慢就是快要發(fā)火趕緊對情緒喊停,可以在心里數(shù)1、2、3、4……讓頭腦冷靜下來??炀褪强焖俚卣业浇鉀Q問題的好辦法。陪學讓很多家長崩潰,但怒吼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糾結(jié)痛苦時,家長更要理智,要細心觀察,自己的方法對孩子是否合適、是否有效,如果孩子在往好的方向變,那就對了,微笑著鼓勵孩子;如果孩子沒有變好,家長要有肚量,承認自己還沒找到好方法,放低姿態(tài)去跟孩子共同探討什么樣的方法合適他?難在哪兒?如何解決?所以,我一般建議家長們可以在遠一點的地方靜心看書、學習,孩子就會靜下來開始學。如果看到孩子走神,就輕輕問一句,怎么樣?將孩子從走神中拽回來??吹胶⒆幼龅煤茫图皶r鼓勵他。
像訓練肌肉一樣訓練注意力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通常有兩個表現(xiàn):一是他進入狀態(tài)慢,這可能因為題目較難,或是手邊雜事太多,他分心;二是他注意力時間短。怎么讓孩子快速進入狀態(tài)呢?先給他找小的容易的題目,讓神經(jīng)興奮起來,孩子就容易啟動,進入狀態(tài)就快。等到大腦啟動之后,家長要去觀察讓孩子分心的事情,喝水、上廁所、削鉛筆,等等,先別生氣,如果他連續(xù)三天都這樣,那就讓孩子在學習前先把這些事情都做了,把干擾項排除掉。孩子注意力像肌肉一樣是可以訓練的。比如舉重運動員剛開始只能舉起50公斤的重量,隨著不斷的訓練,最終可以舉起150公斤。此外,用清單法(將作業(yè)列成一個清單,做完一項就打個勾,讓孩子有成就感)、番茄鐘法(擰一個25分鐘的定時器,讓可視化的時間管理來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進行訓練,效果也很好。
孩子情緒來了,建議你用“同頻共振”法
孩子在面對學習困難時,鬧情緒很正常。孩子的天性,是通過哭鬧來解決問題,父母要看到孩子哭鬧發(fā)脾氣背后的動機。比如孩子他學不會,哭:班上別人都會,就我不會,我不想學了。家長聽到這兒,就勸他說,學習很重要,你必須追上。錯了!那你把孩子列為厭學狀態(tài)了。孩子并不是厭學,而是自己想和別人一樣好,但學不會,很討厭學不會的感覺。對待孩子壞情緒的最佳方法,是接納它,讓它流動。如何接納?要做到同頻共振,他說學習很難,你要迎合他說,真不容易。當孩子情緒釋放以后,你再提學習方法,孩子就會聽,就愿意采用你的方法去試,結(jié)果很好,他就更愿意聽,就不再發(fā)脾氣哭鬧了。情緒是比語言記憶更深刻的記憶,是人類最本能的記憶。其實我是個“心狠”的媽媽,會嚴格要求女兒,給她創(chuàng)造各種歷練機會,讓她體驗到豐富、真實的人生。每一個不容易、每一個艱辛,都積蓄著讓孩子成長的力量,讓他(她)在今后的人生擁有更多的選擇。
寫在后面:我們能擁有孩子多少年?
有一個統(tǒng)計讓人淚眼婆娑。3歲,他去上幼兒園,整整一個白天,都不能陪伴。6歲,他上小學,他已經(jīng)開始適應了集體的生活,放學后也更喜歡和小伙伴們玩。12歲,他上初中了,如果上的是寄宿制學校,只能一個月回家一次。18歲,他上了大學,一年只能回來兩次,一次寒假,一次暑假。大學畢業(yè)后,他留在遠方工作,一年都難得回來一次。等他結(jié)了婚,又會把不多的回家時間分一半給你的親家,此時,你最希望聽到孩子對你說:“媽媽,今年過年我回家過?。 ?/p>
終于明白,我們曾經(jīng)自以為對孩子付出了睡眠、時間、金錢、精力、耐心,其實,那不是付出,那是上天對我們的恩賜。我們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個時刻,都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享受。所以,不要抱怨輔導孩子寫作業(yè)累人,用不了幾年,你看著孩子的臺燈,會希望有一個熟悉的背影在那寫作業(yè),看著孩子的臥室,你都想尋找他的氣息。你開始懷念他小的時候,懷念你輔導他寫作業(yè)的日子……你終會明白,孩子帶給我們最大的歡樂不是成績,而是暖暖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