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姥山地處今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東南部,留存有“天姥古道”,為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從天姥門戶新昌縣班竹村出發(fā),植被蔥蘢,空氣清新,任繼愈先生題寫的“天姥山”三個大字立于路邊。攀天姥古道,登會墅嶺,可遙望天姥主峰,遠處群山綿延、比肩接踵,“連天向天橫”。古道旁有古泉眼,泉水清冽,沁人心脾。
天姥山得名來自“王母”,是新昌一邑之主山,由主峰北斗尖和撥云尖、細(xì)尖、大尖等群山組成,是一片連綿起伏、氣勢磅礴的群峰。天姥山在現(xiàn)代名不見經(jīng)傳,但在古代知識分子心目中卻是一座備受敬仰的高峰。早在唐朝以前,天姥山就已經(jīng)是中國文人向往的文化名山了。據(jù)《天姥山志》主編徐躍龍考證,晉宋時期,謝靈運與這座被賦予瑰麗神話色彩的天姥山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其《登臨海嶠初發(fā)彊中作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共和之》云:“攢念攻別心,旦發(fā)清溪陰。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還期那可尋?儻遇浮丘公,長絕子徽音?!?/p>
歲月流轉(zhuǎn)到唐代,李白初出四川即有《秋下荊門》,其云:“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fēng)。此行不為鱸魚鲙,自愛名山入剡中。”表達了對剡中的仰慕。李白想循著謝靈運的舊徑上天姥山,找尋“謝公宿處”,“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因為謝靈運和李白,天姥山聲譽日隆。實際上,李白之外,僅唐代就有幾百位詩人不吝對天姥山的贊美。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唐代以天姥山為題材的詩歌多達400余篇。
(摘編自“人民網(wǎng)”2018年10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