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曦
80 后青年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張遠所著《戒日王研究》,是近年來我國印度學研究的重要收獲。
《戒日王研究》于2018 年4 月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是作者在博士論文的基礎上,又深入研究而成書的。學界評價,此書是近年來中國印度學界,尤其在青年學者中,分量最重的成果之一。
當然,這和本書研究的核心人物也有關系。正如作者在本書代前言中所提到,“戒日王是印度歷史上的著名君王,梵語戲劇史上的杰出劇作家,也是中印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救肆粝铝懳摹⑷胯髣?,是波那所撰歷史傳記小說《戒日王傳》的主人公,在印度銘文和梵語文論中被一再提及。不僅如此……在玄奘的求法紀行和漢地的官修史書中都留下了有關戒日王的記載。所有這些使得戒日王成為印度古典時期獨一無二的史料‘豐富’的國王。”印度學者對這位本國歷史上的著名君王,著力不少,僅七十年代以來,就有四五部專著面世。至于中國方面,北京大學南亞語言文化系王邦維教授,本書作者的博士生導師,在為本書所作的《序》里點明:“戒日王……與中國歷史上兩位同樣也很有名的人物有過密切的交往,……一位是唐代的玄奘法師,一位是唐太宗?!庇墒?,中國保存的有關戒日王史料,僅次于印度本國;對戒日王的研究,會引起中國學者對較多數(shù)印度古代人物的研究興趣。本書應該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有關戒日王的中文學術專著。
那么,這部相對于此前印中學者研究,具體能夠提供哪些創(chuàng)新呢?鑒于此前漢語學界對戒日王的研究尚處于零散或旁及狀態(tài),所以不妨先從和印度學界研究成果比較入手。
由本書第一章《導論》對七十年代以來印度研究戒日王專著的介紹情況可見,首先,本書相對印度學者的研究,作者對相關漢文史料的掌握范圍和閱讀理解之深度準度,無疑要超過印度同行。其次,印度學者的研究視野,多集中于政治史;文學領域對戒日王作品的研究不是沒有,但相比歷史學領域,無論數(shù)量和質量都有差距,且這兩個領域的研究,基本是各自分離的。而本書作者主要是采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正如作者所言,戒日王研究,涉及文獻學、古文字學、歷史學、文學、宗教學、考古學等諸多領域。僅資料掌握方面,梵漢原始資料就涉及文學與史學兩大領域。而具體路數(shù)則大致可歸納為三種:“文史互證”,文獻細讀,文獻研究與闡釋并舉。后二者是現(xiàn)代學術普遍的發(fā)展方向,而前者則是以陳寅恪為典范的中國現(xiàn)代史學重要成果。在史料卷帙浩繁的中國文史領域早已廣泛成功運用,但在中外交通史方面,運用頻率就明顯不如單單討論中國境內話題;至于用在外國,尤其非漢字圈文史領域,就更加鮮見。故此,作者將它運用到印度文史研究中,無論對中國的印度學界,還是對印度文史學界而言,確實均可謂一項創(chuàng)舉。當然這也得益于戒日王本人的獨特情況,即和他相關史料之豐富,在印度古典時期,應屬絕無僅有。
不過雖然本書涉及甚廣,但在具體篇章題目,內容分配,方法使用上,作者也并沒有搞平均分配。全書正文共八章,約360 頁,除去代前言與結語,第一章《導論》,尚未展開研究。下面七章,僅最末第八章《戒日王的文學創(chuàng)作》約80 頁,以文學為絕對主題,但從章下四節(jié)題目看,分析的主要目標,似乎仍不是戒日王的文學造詣,而是署名戒日王文學作品的著作權(第一節(jié)),這些作品與宮廷生活,與歷史的關系(第三節(jié)),以及他迄今唯一一部已有全書漢譯的作品《龍喜記》所體現(xiàn)的宗教傾向(第四節(jié))。第二節(jié)即使討論的是戒日王三部梵劇劇本的故事結構,下面的四目中,也仍然有三目涉及戲劇情節(jié)與史料記載戒日王時代史事之間的相似。由二至七章基本都是歷史題目。而這六章中,又以第三章《戒日王即位》和第七章《戒日王與中國》為最長,前者約60 頁,后者約50 頁,其余四章均在20-30 頁之間。全書最長的三章,從參考文獻看,部分內容以前曾經(jīng)作為單篇論文,在不同報章刊物發(fā)表過??梢哉f,這三章也是全書中最具原創(chuàng)價值,最體現(xiàn)作者研究能力的三章。而具體到“文史互證”的研究方法,以第三章為最重。畢竟第七章偏史,第八章偏文,而有關戒日王即位,中國方面玄奘等人的記載,屬于后來二手史料,可信度不免有疑。而印度方面,戒日王發(fā)布的銘文等材料,雖未經(jīng)轉手,但它們作為官方文告,其中是否有當權者為尊者諱,甚至徑自編造的內容,也必須經(jīng)過分析。這時,研究者的目光勢必會轉向戒日王宮廷文人波那所作的《戒日王傳》。雖然這主要是文學作品,不算嚴格意義上的史書,且與多數(shù)梵語文學作品一樣,充滿宗教奇跡內容,描寫雕飾鋪張,但它涉及歷史僅是戒日王即位前后的短時期,篇幅就有洋洋八章,在其他史料缺乏且需要做大量鑒別工作時,它的價值自然不能忽視。
作者延續(xù)了前人對此書的批判性閱讀分析思路,力求從華麗辭藻下,鑒別出更可能反映出的真實歷史,或作者對自己金主真實態(tài)度的蛛絲馬跡。又通過與《大唐西域記》等其他史料的比對,發(fā)現(xiàn)各種記載的不同之處,并進一步溯因探源。于是,中印記載中都是為挽狂瀾于既倒才登基,登基后立即為父兄復仇,興兵討罪的明君戒日王,在作者和此前幾位印度學者筆下,卻很可能是一代梟雄,玩弄陰謀,以指使暗害,或借刀殺人的手法,除去自己和姻親兩系家族中可能對自己權勢構成威脅的上輩和兄弟輩人,得以上位后,再借復仇之名,行吞并之實。這個思路在本書之前已經(jīng)出現(xiàn),本書作者在提出時,語氣并沒有此前某些印度學者一樣確信不疑。然而全章以中印史料比對,由其中矛盾處入手分析,再輔以對《戒日王傳》相關情節(jié)與描寫的闡發(fā)離析,其說服力,卻可能超過前人。
總之,此書綜合運用了戒日王銘文,《戒日王傳》,《龍喜記》,《大唐西域記》,《慈恩傳》,兩唐書等中印史料典籍,“文史互證”等研究方法,在主要章節(jié)中,第一次用漢語全面勾勒了一個不同于傳統(tǒng)記載中的戒日王形象。這個相較于史料中的英主,不如說更近于梟雄的形象,其歸納路線,全面程度及可信度,或許還有商榷余地。但作者的研究視野、思路,整體而言,無疑是有根有據(jù)的。且全書涉及話題多,大多均言之有理,體現(xiàn)了作者的多領域科研能力。本書在漢語學界中,為一個界內界外均易于引起關注,但具體研究工作卻又鮮有問津的領域,開了一塊新地。附錄部分,作者收錄了書中涉及的所有銘文漢譯文,及戒日王與波那二人作品的選譯段落,自然為后來者提供了方便。至于行文之老辣而又不失詼諧,就可算是額外福利了。本書出版前后,作者正在承擔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范圍研究及人才隊伍建設”課題《戒日王戲劇翻譯與研究》,也等于是在這個方向上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在此謹祝愿,并有理由相信,青年學者張遠在這個領域取得更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