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 應璇 董揚 王文標
(金華市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浙江 金華 321000)
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類型之一,其發(fā)病率為1%~2%〔1〕。房顫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是體循環(huán)血栓栓塞,特別是腦卒中。房顫可引起運動耐力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心動過速心肌病和心衰等并發(fā)癥〔2〕。目前房顫的藥物轉(zhuǎn)復并維持竇律療效差,射頻消融術(shù)對于持續(xù)性房顫患者單次成功率也僅有37.5%~55.0%〔3〕。目前國內(nèi)外持續(xù)性房顫藥物治療及非藥物治療療效差,而房顫的基因治療可能尚需較長時日方能成為現(xiàn)實,建議還是強調(diào)房顫的一級預防,早期發(fā)現(xiàn),個體化治療及預后判定等〔3~5〕。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和人類基因組研究的深入,引起房顫的分子機制仍未明確,雖家族性房顫相關(guān)的遺傳學研究已取得一定進展,但并未確定哪種基因突變是最常見的致病基因〔6,7〕。 本研究探討KCNE1、KCNE2基因多態(tài)性與家族性房顫的相關(guān)性。
1.1一般資料 納入的62例房顫患者選擇于金華市人民醫(yī)院2017年1~12月。納入標準:①根據(jù)24 h動態(tài)心電圖或體表心電圖診斷;②年齡65~85歲;③獲得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瓣膜型心臟病、肺心病、先天性心臟病、心包炎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等;②精神疾病者。62例房顫患者中,男38例,女24例;年齡65~78〔平均(71.54±3.97)〕歲;其中家族性房顫39例,非家族性房顫23例。另選擇同期健康體檢者30例作為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67~79〔平均(72.18±5.46)〕歲。各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采集各組受試者外周靜脈血3 ml,進行DNA測序,以天根生化磁珠提取DNA試劑盒自動化提取外周白細胞基因組DNA,且以PCR重測序法測定KCNE1基因rs1805127位點A/G和KCNE2基因rs1805120位點C/T基因多態(tài)性。引物序列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術(shù)有限服務有限公司提供,引物序列為:KCNE1基因rs1805127位點上游引物5′-AGGAGACAGTTCAGCAGG-3′,下游引物5′-TTCAACGACATAGCACGAC-3′;KCNE2基因rs1805120位點上游引物5′-CAGAGATGTCATCGCTCCTG-3′,下游引物5′-TCCACCCCACTACCTCCCACC-3′。PCR擴增條件:采用95℃條件下預變性5 min;反應循環(huán):采用95℃條件下變性30 s、58℃條件下退火30 s、72℃條件下延伸30 min,循環(huán)35次;最后采用72℃條件下末端延伸5 min后,冷卻PCR產(chǎn)物至4℃。PCR產(chǎn)物瓊脂糖凝膠電泳,凝膠成像分析儀中拍照檢測;回收PCR產(chǎn)物,測序上機。
1.3觀察指標 ①觀察各組KCNE1基因rs1805127位點A、G等位基因分布情況;②觀察各組KCNE1基因rs1805127位點AA、AG、GG基因型頻率分布情況;③觀察各組KCNE2基因rs1805120位點C、T等位基因分布情況;④觀察各組KCNE2基因rs1805120位點CC、CT、TT基因型頻率分布情況。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t、χ2檢驗。
2.1各組KCNE1基因rs1805127位點A/G等位基因分布比較 家族性房顫組和非家族性房顫組KCNE1基因rs1805127位點A等位基因分布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而G等位基因分布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家族性房顫組和非家族性房顫組KCNE1基因rs1805127位點A和G等位基因分布率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2.2各組KCNE1基因rs1805127位點AA、AG、GG基因型頻率分布比較 家族性房顫組和非家族性房顫組KCNE1基因rs1805127位點GG基因型分布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家族性房顫組和非家族性房顫組KCNE1基因rs1805127位點GG基因型分布率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各組AA、AG基因型分布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2.3各組KCNE2基因rs1805120位點C/T等位基因分布比較 各組KCNE2基因rs1805120位點C和T等位基因分布率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3。
2.4各組KCNE2基因rs1805120位點C/T基因型頻率分布比較 各組KCNE2基因rs1805120位點CC、CT和TT基因型頻率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4。
表1 各組KCNE1基因rs1805127位點A/G等位基因分布率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1)P<0.05,下表同
表2 各組KCNE1基因rs1805127位點AA、AG、GG基因型頻率分布比較〔n(%)〕
表3 各組KCNE2基因rs1805120位點C/T等位基因分布比較〔n(%)〕
表4 各組KCNE2基因rs1805120位點C/T基因型頻率分布比較〔n(%)〕
家族性房顫患者發(fā)病年齡相對較輕,無明確基礎(chǔ)心臟疾病,占房顫患者的2%~16%〔8~10〕。家族性房顫相關(guān)基因通常主要是編碼某個離子通道,并且基因表達異常會造成組成某一種離子通道的蛋白缺失及結(jié)構(gòu)異常,從而導致離子通道功能受到影響〔11~13〕。因此,針對家族性房顫基因定位不僅是明確了突變的位點,同時還需明確房顫時離子通道異常的原因所在〔14~16〕。
心肌細胞上分布眾多離子通道,而其中這些離子通道上相關(guān)基因多態(tài)改變,從而導致出現(xiàn)離子通道重構(gòu),進一步導致心房肌細胞動作電位受影響,而增加房顫的易患性〔17〕。其中認為在眾多離子通道中,鉀離子通道相關(guān)基因多肽改變與房顫發(fā)生關(guān)系緊密。KCNE1基因不僅能夠編碼β亞單位,同時還能夠與α亞單位基因共同構(gòu)成緩慢激活延遲整流鉀通道〔18~20〕。本研究表明,房顫發(fā)生與rs1805127多態(tài)性具有相關(guān)性,并且認為等位基因G可能為家族性房顫易感基因。KCNE2基因為一種瞬時外向鉀離子通道編碼基因。研究報道顯示,短QT綜合征患者家族中心室及心房的有效不應期明顯縮短,且經(jīng)程控電刺激誘導出室顫和房顫,且經(jīng)基因分析顯示KCNE2基因第1 764位胞嘧啶核苷酸被鳥嘌呤核苷酸替代,并且相應的其所編碼的第588位天冬氨酸變?yōu)橘嚢彼幔识J為KCNE2基因N588K突變與房顫發(fā)生具有一定的相關(guān)性〔21〕。本研究表明,KCNE2基因位點rs1805120多態(tài)性與家族性房顫無明顯相關(guān)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