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福太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在初中階段的古詩文教學中,要重視引導學生積累古代漢語知識,感悟古詩文中的思想內涵,并且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中。在新版的初中語文課本中,古詩文內容的數(shù)量有所增加,從側面反映了國家對中國古代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重視。那么,怎樣才能提升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的有效性呢?本文以《桃花源記》為例進行了具體的研究。
一、古詩文朗讀教學策略
在初中古詩文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就是朗讀,學生只有在熟練朗讀的前提下,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思想內涵。學生在進行古詩文朗讀的過程中,能夠主動走進文章營造的情境中,去體會作者在寫作過程中的思想情感。教師在進行古詩文朗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兩方面的問題:首先要求學生將字音讀準。其次,要求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能夠讀出節(jié)奏。
在讀準字音方面,古代漢語中音韻學的相關知識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受地域因素以及朝代因素的影響,即使是同一個字,讀音方法也會存在很大差異?,F(xiàn)階段,針對古詩文中一些漢字的讀音,學術界也普遍存在爭議。針對一些特殊讀音,部分課本中有注釋,但也有一些漢字的讀音,學術界也沒有統(tǒng)一的定論,針對這種情況,就沒有必要拘泥于讀音的問題,只要不影響學生理解課文的大意,就可以依照現(xiàn)代漢語的讀音方法去讀。
在朗讀節(jié)奏方面,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學生在實際朗讀的過程中,停頓的方法不同,讀出的意思也會出現(xiàn)非常大的差別。在這一方面,古詩和古文之間存在較大的差別,學生在朗讀古詩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古詩字面的意思,還需要讀出節(jié)奏感,但是在朗讀古文的過程中,只需要明確句子本身的意思,讀出停頓就可以,不需要讀出節(jié)奏感。
學生在練習朗讀古詩文的過程中,需要能夠進入到課文描繪的意境中去,讀出感情。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上網(wǎng)搜索課文朗讀的音頻材料,在不斷的模仿中,學生的古詩文朗讀能力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二、古詩文注釋教學策略
學生在學習古詩文知識的時候,要避免望文生義。語言經(jīng)過朝代的更迭,時代的變化,很多詞語的意思都已經(jīng)發(fā)生了改變,如果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對于課文中給出的注釋沒有給予必要的重視,就非常容易出現(xiàn)理解錯誤或理解不到位的情況。初中語文課本中,學生通過相關的注釋,基本能夠掌握古詩文大致的意思,達到課標中要求的學習目標。
除此之外,學生在理解課文意思的基礎上,還要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主動走進作者的生活環(huán)境中,去體會作者在寫作過程中的思想情感。例如,在《桃花源記》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借助課本中的注釋來探尋文章的寫作背景,文章的作者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年,一個動亂的年代,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作者滿腔的政治抱負無法實現(xiàn),只能寄情于田園之間,本文就是作者渴望回歸田園生活的最真實寫照。提升古詩文注釋教學的有效性,能夠為學生之后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的思想情感打下良好的基礎,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
三、古詩文背誦教學策略
要想學好語文知識,閱讀、背誦、寫作是每個學生都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作為初中古詩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背誦方法,古詩文的相關知識才能真正融入學生的生活中,進入到學生的血液里,學生在運用的過程中,才能更加自如。
背誦教學中,教師要改變以往讓學生死記硬背的方式,在背誦的過程中要注意方法,有重點地背,學生的背誦效率才能得到提升。例如,學生在背誦《桃花源記》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的寫作脈絡,以事件的發(fā)展順序為基礎進行背誦。按照武陵人發(fā)現(xiàn)桃花源、進入桃花源、離開桃花源的順序背誦文章,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背誦古詩文,不僅能降低學生背誦的難度,還能深化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在提升背誦效果的同時,引導學生掌握古詩文知識學習的基本方法,提升學生古詩文的學習效率。
四、古漢語常識教學策略
雖然新課標對學生在古詩文學習方面的要求有所降低,不再單純強調學生的背誦能力以及學生逐句逐段理解古詩文的能力,但是對學生理解古詩文方面能力的要求有所提升,這一點,從近幾年中考的出題趨勢上也能看出來。針對這種情況,學生要想更好地掌握古詩文相關知識,就需要在日常的學習中,加強對古漢語常識的積累。有了豐富的古漢語常識積累,學生不僅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意思,還能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語言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為學生初中階段的古詩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初中階段的古漢語常識教學中,教師可以重點從古今異義詞、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方面著手。例如,在教學《桃花源記》一課知識的過程中,針對文章中出現(xiàn)的“交通”“妻子”“絕境”“鮮美”等詞,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引導學生重點關注,部分詞語的用法不僅出現(xiàn)在《桃花源記》這篇文章中,也會出現(xiàn)在其他文章中,今后再次遇到相關文言現(xiàn)象的時候,學生就不會再感到迷惑,舉一反三的能力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相應的提升。
五、古詩文翻譯教學策略
由于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在表達方式上存在非常大的差異,因此,學生在學習古詩文知識的過程中,要想理解文章的意思,一個十分重要的手段就是將古詩文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但是,學生在翻譯古詩文的過程中,采用不同的語言來進行翻譯,所產(chǎn)生的效果也會出現(xiàn)非常大的差異,這一點和學生翻譯英語句子本質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在翻譯古詩文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首先,學生在進行古詩文翻譯的時候,需要重點關注古詩文中存在的文言現(xiàn)象和重點詞語,包括文章中的通假字、重點句子、中心句等,要保證文章中的每一個字在翻譯的時候都能落實,避免在翻譯過程中出現(xiàn)丟字落字的情況。由于古詩文中很多是單音節(jié)的詞語,少翻譯一個字就可能與原文的意思產(chǎn)生非常大的差異。其次,要保證翻譯結果的流暢性和通順性,學生在翻譯古詩文的過程中,如果逐字逐句翻譯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語句不通順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學生能夠掌握相應的翻譯技巧,包括在翻譯的過程中為了保證意思的完整,適當?shù)丶幼只蚴钦{整詞語的順序等,使語言表達的意思更加明確清楚。
綜上所述,古詩文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點內容,同時,也是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一項難點內容,甚至有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了“談古詩文而色變”的情況。要想提升古詩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要重視策略,由以往的知識教學轉向方法教學,真正提升學生的古詩文理解能力。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山縣沿安初級中學(74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