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都知道,音樂的藝術性其實是非常強的,在陶冶人的情操方面有重要作用。音樂教師的教學職責除了必須的教學任務外,其實更應該關注學生的音樂陶冶思維培養(yǎng),使學生能在音樂課程中能豐富自己的想象力,給思維更加廣闊的徜徉空間。這里通過中學音樂教學的現狀觀察和教學培養(yǎng)重要性的理解,進一步分析中學音樂教學學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策略。
關鍵詞:中學音樂;創(chuàng)新能力;音樂教學;
音樂教學在中學課堂中對學生的陶冶培養(yǎng)作用應該要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出來,而不是空洞的講解,浪費了音樂課程對學生的培養(yǎng)作用。但是在課程的教學時,教師往往不自覺得讓自己成為了教學的中心,以自己的講解需要出發(fā),將自己的理解出發(fā),不在意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喜好。
1創(chuàng)新能力現狀分析
1.1教學模式沒有更新
在教學任務的指向下,部分教師往往會為了完成教學的目標,給學生發(fā)布一些機械學習的任務,分析音樂知識,甚至把音樂的一些音樂作曲家的相關信息作為考核的一部分。這些較為枯燥的知識使學生不能很好的投入其中,課堂教學效率低,不能發(fā)揮中學音樂課對學生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作用。當前,在社會與國家的呼吁中,有部分的中學音樂教師已經注意到了這些問題并做出了一些改變,不再是教師想講什么就講什么,而是充分了解了學生對音樂課程的需求,根據他們的知識水平能力調整教學安排。這些改變后的中學音樂課程相信會使學生的上課體驗提高不少。
1.2中學生現狀分析
由于中國經濟的發(fā)展,中學生能接觸到的事物變得多了起來。音樂在大部分中學生看來,就是玩玩架子鼓、小提琴、鋼琴,唱唱歌之類。但知道一件事,不等于了解。中學生們沒有經過正規(guī)的學習或者自主的學習,往往都不會看五線譜或者簡譜。而學生在上音樂課時往往是把音樂課堂當做一個娛樂的項目,而又由于他們對音樂的淺薄認知使得他們對于音樂課總不是那么放在心上。
2創(chuàng)新培養(yǎng)的作用
2.1提高學生的音樂覺悟
要想讓學生對音樂課程有強烈的想深入理解的沖動和堅持學習的決心,教師就應該改變自己原有的觀念,更新自己的認識,不斷在音樂課上拋出能加深學生認識的知識。把學生放在課堂的第一位,教師只是作為教學階段中的提點人,通過教師的生活指點,使學生能提高對音樂課程的興趣,讓學生能在音樂課程中也能深入思考,對音樂的理解也不再是只認識到最基礎的層面,而是對音樂有了自己更深的感悟。
2.2創(chuàng)新思維的最大可能性
中學音樂在新的課程標準要求中,是要使學生的對音樂有更深的情感體會,對音樂課程的學習有更大的積極性,從而能通過中學的音樂課堂給學生開拓他們深層的想象空間,引導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做到這些,最主要的就是能讓音樂課堂主觀性的東西變成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課堂。教師在上課時,不用在意學生給出的個人感受的答案是否符合“名人”的答案,因為每一個人的經歷等都是不完全相似的,得出的感受只有“不同”沒有“對錯”。在每一位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答案中同方向引導他們進行更系統的思考,并且能表揚他們的積極回答。中學音樂課堂中教師的積極作為,積極改變,能讓學生更有自己的想法,更加積極主動的思考,創(chuàng)新思維的可能性。
3中學音樂創(chuàng)新培育策略
3.1轉變觀念,創(chuàng)設氛圍
課程中教師對學生的鼓勵,能讓他們通過課程中教師的鼓勵培養(yǎng),有更大的解決問題的信心。教師在音樂課堂上不需要過于嚴肅,而是能和學生“走在一起”,體會他們的感情與思考,了解他們在音樂上的想象,給課堂氛圍“解壓”。
通過對教材內容的深入挖掘與豐富拓展,充分利用好多媒體、組織小游戲等教學手段,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活躍中學的音樂課堂。如,教師在課堂中段學生視覺較疲憊的時候,可以邀請他們一起玩一個歌詞接龍的小游戲。在多媒體設備上播放課程教材的歌曲,讓學生深入感悟,再隨機點一位同學讓他們按學號逐個逐個進行歌詞的上下句接龍。當其中一位同學“卡殼”的時候,可以選擇一個小小的獎勵,獎勵這位同學和教師共同演唱教材中的歌曲。
如此,不僅僅活躍了課堂,也給了更多學生在音樂上的鼓勵。
3.2從抽象走向具象
教師在音樂課程教學中可以根據歌詞內容,用豐富的語言給學生描繪歌詞中的景象,讓學生跟隨的教師的思維隨著歌詞慢慢把零碎的意象組成一幅腦海中更具象的畫面。如,當在教導《大海啊,故鄉(xiāng)》這一歌曲時,教師可以從歌詞中“媽媽”“大?!钡纫庀舐o學生勾勒出一幅媽媽和“我”在海邊玩耍、生活的景象,再給學生播放一些在海邊生活人家的視頻,可以是宣揚對美好故鄉(xiāng)眷戀的動畫,也可以是網絡上關于“大?!焙汀肮枢l(xiāng)”意象的熱門視頻。通過教師的描繪和視頻試聽結合的帶動,更好地使學生加深對音樂的感悟。
由于音樂不是應試的必要科目,教師在進行音樂課程的教學時,其實可以讓課堂的教學任務不要落在學生的肩上,只把課程的教學當作是一個發(fā)揚學生情感與想象,提高學生音樂感悟的過程,不僅僅給課堂解了壓,也讓課堂的形式能更加自由不受束縛,從而更好地放飛學生的想象。
4結束語
中學音樂在學生的創(chuàng)新培養(yǎng)上,離新的課程目標要求還有很多需要優(yōu)化解決的地方,但希望能通過教師的努力,給學生的創(chuàng)新培養(yǎng)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l]高璐.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yè)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基于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視角[J].黃河之聲,2016,(17):46.
[2]邵冬梅.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背景下高校音樂學專業(yè)學生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J].黃河之聲,2016(18):24-25.
[3]趙曉霞.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音樂課堂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6,(S2):427.
楊燁?昆明市第三中學滇池星城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