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階段的學習對于學生而言是一個課業(yè)繁重相對枯燥的漫長過程。在這一階段,學生面對著升學的壓力,難免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動態(tài),進行分組合作學習,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與他人合作的方式,由他人帶動學生進行學習,活躍課堂氛圍。同時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發(fā)現(xiàn)其他人身上的長處,以此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優(yōu)化競爭意識,推動學生之間共同進步。
關鍵詞:高中生物;合作學習;應用;效果
1實行合作學習的策略
1.1合作學習生物課堂的構建
首先,教師要合理設置教學目標,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由此才能確保設置的教學目標具有針對性。在確定教學內容時,要根據教材以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才能確保學生能將學到的知識充分應用。其次,設置教學重難點,學生只有充分掌握重難點,才能夠深入了解生物知識。最后,利用合作學習,分小組時,教師要合理思考學生的能力,確保班級小組成員能力綜合,避免出現(xiàn)更大的落差,由此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yǎng)。以“細胞的增殖”為例開展合作學習,促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教學目標的確定在一定程度上能確保課堂教學的針對性,促使學生能夠了解真核細胞的有絲分裂以及有絲分裂的細胞周期概念與特點,同時也要了解無絲分裂的過程與特點。教學重點為真核細胞的有絲分裂特點,教學難點為真核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教師設計的教學內容要緊跟教材,在課前根據學生的座位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組。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由此,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識,并能有效應用。
1.2合作完成作業(yè)任務
在生物課程中會涉及到部分的生物實驗,需要學生分組合作完成。教師可以利用這一機會,讓學生分組合作完成作業(yè)任務。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增進學生之間的了解,互相之間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比如我們在學習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走進細胞第二節(jié)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時,在這一節(jié)的學習中涉及到實驗問題,我讓學生自由結組進行“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的實驗。在學生結組進行實驗的過程中,互相借鑒、學習經驗,兩人共同合作來完成這次的實驗。我也會給予學生適當?shù)闹笇В瑏韼椭鷮W生更好地完成實驗。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來提高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
2實行合作學習的效果分析
2.1增強學生的抗壓能力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也能使學生的抗壓能力增強。失敗是一種挫折,會使個體喪失斗志,缺乏希望,但是,失敗也能夠激勵個體,挖掘潛力,最終獲得成功。由此可見,個體提高承受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承受能力越強的人才越有可能獲得成功。在高中生物課堂上,通過運用合作學習的模式,小組成員可以進行交流和溝通,不同小組之間可以展開互動和競爭。此外,教師可以舉辦小組比拼活動,讓學生意識到比賽的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競爭,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通過吸取他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缺點。此外,小組還可以吸收他人的優(yōu)秀經驗,總結自身失敗的原因等,從而更好地進行自我發(fā)展,進一步培養(yǎng)個人素養(yǎng),鍛煉心理承受能力。
2.2全面提升學生的生物水平
從本質上來說,在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學過程中采取教學措施的最終目的就是提升學生對生物專業(yè)知識的掌握度,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分組教學的方式不僅能夠使學生選擇與之相對應的教學任務,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各小組還會自發(fā)地產生一種競爭意識,同時這種競爭力也是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動力。這也就使學生在分組合作學習的狀態(tài)之下發(fā)揮自身最好的學習狀態(tài),并且逐漸產生一種團隊榮譽精神,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除此之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發(fā)現(xiàn),在這樣教學環(huán)境之下的學生會發(fā)揮自身最大的能力去完成教學任務,并且久而久之,學生會養(yǎng)成一種自主學習的習慣,各小組在比較之下也會暗自較勁,學習的更加賣力。作為教師,為了能夠達到理想化的教學狀態(tài),在此過程中一定要對學生態(tài)度的轉變引起高度的重視,對于學習效率較低的學習小組,要適當?shù)亟o予鼓勵,保證全員不掉隊,全面提升學生生物專業(yè)知識的水平。
2.3知識拓展,強化學生自學能力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除了要在課堂上理解老師給出的知識點以外,還要學會總結規(guī)律并拓展規(guī)律。學生是信息的加工者,通過小組合作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愛好,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小組拓展。例如,在學習完《DNA復制以及基因指導蛋白質合成》后,教師引導學生分組進行表格設計,要求表格中體現(xiàn)復制、轉錄、翻譯的各項區(qū)別。以往我們都是教師設計表格讓學生去填空,小組分工后可自行分組設計多張表格,每位組員要積極參與設計的過程,在過程中對知識點進行鞏固。組長與副組長選出最科學的表格,在下一節(jié)課供其他小組學習點評。學習《減數(shù)分裂》后,小組合作整理出精子與卵細胞的形成過程,每位學生以繪圖形式進行展示,由組長推薦一至兩份張貼到學習園地,供其他學生參考,互相學習交流。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提前預習生物選修三的《胚胎工程》,對卵細胞減數(shù)分裂的場所和時間進行深入探究。
結束語
總而言之,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在互相交流之間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從而幫助學生鞏固課堂知識,開拓視野。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也能夠讓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每一個人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通過合作的方式才能夠取得更好的發(fā)展,學生也才能有更好的進步。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小組合作的環(huán)境和機會,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黃文凱.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J].教書育人,2020(7):55.
[2]金志文.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探析[J].學周刊,2019(35):40.
代志?江蘇省東臺創(chuàng)新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