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強
(許昌學院 文學與傳媒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是我國普通高等教育中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tǒng)學科,也是普通高校專業(yè)構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礎專業(yè)之一,而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呈現(xiàn)出諸多值得思考的問題,如何發(fā)揮自身的學科優(yōu)勢和課程特點,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適應中國高等教育的轉型和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是地方高校面臨的普遍問題。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地方高校古代文學的教學因為主客觀因素(如課時壓縮、培養(yǎng)目標變化、社會需求),出現(xiàn)了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戴建業(yè)將古代文學教學現(xiàn)狀歸納為以文學史為中心疏于對文學作品的講習、側重于文學史常識的教學而忽視對作品的精微體悟、偏重于治學方法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基本功的訓練等方面。[1]韓國良則將我國高校古代文學教學存在的問題總結為:固守于知識本位,缺乏審美性、文學性的教育;囿于專業(yè)藩籬,缺乏與相關專業(yè)的聯(lián)系;缺乏服務現(xiàn)實的自覺;缺乏與西學的對話。[2]李新宇也提出古代文學教學中存在壓縮教學時間、分段講授文學史、割裂文學史與作品選等問題。[3]也有學者從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時數(shù)的減少、中學課程改革與高校古代文學教學的銜接等方面對古代文學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了研究與反思。[4]這些研究大體上揭示了新時期古代文學教學實踐中所存在的普遍問題。
針對古代文學教學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研究者提出了解決辦法。王洪泉提出以教師為主和以學生為主的兩套教學法,前者包括討論式教學法、講讀與示范式教學法、興趣教學法、比較教學法、還原式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后者囊括再創(chuàng)作式教學法、自學指導式教學法、鑒賞式教學法、研究式教學法、自我教育式教學法等類。[5]吳在慶認為古代文學教學應與歷史相結合,以解決在教學與研究中所遇到的視角狹窄,不能深入了解相關問題的弊病。[6]吳大順贊同在古代文學課程教學中,正確認識文學研究與文學鑒賞之關系,合理安排二者比重,不能顧此失彼。[7]
現(xiàn)在多媒體技術、網(wǎng)絡技術對教育的影響日益顯著,部分基層教師試圖借助多媒體技術以解決古代文學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高春花從原典重現(xiàn)、詩詞朗誦、劇作欣賞等幾個方面肯定了多媒體教學的正面價值。[8]尹楚兵認為多媒體手段因其客觀的優(yōu)勢,故在古代文學教學實踐中引入多媒體技術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9]甚而有人認為信息化是古代文學教學改革的根本路徑。[10]王衛(wèi)波認為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受到巨大沖擊,而古代文學教學實踐中的教師角色需要重塑,教學內(nèi)容需要重新豐富,而授課模式需要推陳出新。[11]
古代文學教學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不一而足,而學界提出的解決辦法亦五花八門,得失亦在伯仲間。有的研究與古代文學教學的客觀規(guī)律脫節(jié),并不十分嚴謹;有的研究過分集中于“技”的探討,而漠視“術”的重要性。綜合看起來,因為對古代文學課程的學科屬性與任務尚缺乏普遍清晰的認知,由此引起在教改相關問題上的混亂與紛爭?,F(xiàn)有的研究及結論,不能讓人滿意。
康震認為中國古代文學作為古代文化的重要載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文價值體系。而古代文學教學中應當完成的,就是人文主義的導向。[12]趙解放認為愛國主義凝結在自先秦以來的文學作品中,在古代文學教學中,應該借勢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13]這些學者擺脫了古代文學教學中“技”與“術”層面的糾纏,從古代文學學科屬性與其任務角度,為當前的教學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鑒。
那么,古代文學教學改革到底該如何推進,應該遵循什么標準?
胡懷琛認為文學的實質是情感,但情感是蘊含在內(nèi)別人所看不到,而文學的表達必須通過某些工具及方法。[14]因此,文學是社會意識形態(tài)之一,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就中國古代文學來說,包含哲學、歷史、文學等方面,若僅停留在讓學生了解古代文學的發(fā)展流變及對重要作家作品的識記上,顯然是有所欠缺的。地方高校古代文學教學的目的,應逐步培養(yǎng)學生能看平易的古書、能作文法通順的古文、能欣賞古文學的能力,從而實現(xiàn)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人文精神的全面?zhèn)鞒?。古代文學教學應達到兩個層次:
其一,從根本層次說,接受系統(tǒng)深入的文學教育,經(jīng)由文學文本的閱讀、講解與接受,豐富情感體驗,獲得審美愉悅,培養(yǎng)語文能力,進而傳授人文知識、提高文化素養(yǎng)、陶冶情操。[15]郭英德從“文學發(fā)生學”“文學發(fā)展學”“文學傳播學”角度研究了三者與文學教育之間的密切關系。從“文學發(fā)生學”的角度來說,任何作家的創(chuàng)作與成就非憑空而來,而是不同教育內(nèi)容、教育方法與教育經(jīng)歷的最終產(chǎn)物。[15]地方高校古代文學教學是培養(yǎng)具有扎實的中國語言文學基礎和較高文學修養(yǎng),系統(tǒng)掌握中國語言文學的基本知識,具備較強文學感悟能力、文獻典籍閱讀能力、審美鑒賞能力和運用母語進行書寫、口語表達能力,能在相關教育機構從事語文教學和研究的高素質人才,而這種培養(yǎng)目標的達成,僅憑大綱式教學難以為繼。
從這個角度來說,首先應摒棄以文學史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文學教育的核心是在作品閱讀基礎上,對其內(nèi)在豐富情感的體驗與體悟,進而達到淘洗靈魂,感受美學的震撼。要理解司馬遷為何具有“廣博的知識”“深刻的眼光”“豐富的體驗”“雄偉的氣魄”“大量的同情”“有力的諷刺”“壓抑的情感”[16],《報任安書》無疑是一把鑰匙。其奇絕之文字,遒勁之風骨,充沛之感情,逼人之豪氣,激越之悲憤,滿腔之怨恨,縱橫馳騁,天馬行空,淋漓盡致展現(xiàn)了司馬遷“發(fā)憤著書”的初衷。此篇若能暢然解讀,則半部《史記》讀畢矣,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恰當結合相關文獻,與作品的解讀才能相得益彰。在講到南朝著名山水詩人謝靈運的創(chuàng)作時,僅從文學發(fā)展角度闡釋,總覺隔靴搔癢。《南史·謝靈運列傳》記載謝靈運“遂肆意游遨,遍歷諸縣,動逾旬朔。理人聽訟,不復關懷,所至輒為詩詠以致其意……穿池植援,種竹樹果,驅課公役,無復期度。出郭游行,或一百六七十里,經(jīng)旬不歸……尋山陟嶺,必造幽峻,巖嶂數(shù)十重,莫不備盡……嘗自始寧南山伐木開徑,直至臨海,從者數(shù)百”,這其中有“朝廷唯以文義處之,不以應實相許。自謂才能宜參權要,既不見知,常懷憤惋”[17]的緣故,結合這些,才可見謝靈運徜徉山水之間,醉心湖光山色,實乃真性情之體現(xiàn)。
此外,背誦相關篇目加深對作品的理解與感悟。教師可在課堂提問與討論環(huán)節(jié)完成后對學生背誦情況進行考察。布置作業(yè)時,讓學生寫出閱讀感想,或對某些篇目進行仿寫,完成整個文學教育的過程。
文學教育的基礎和核心是對作品的解讀。古代文學教學,應以文學史為線索,以文學文本解讀為核心。當然,近年來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課時被壓縮,增加了古代文學課程教學的難度。這就需要從教育設計層面,充分重視人文學科的重要性,給予該類課程足夠和充分的課時保證;老師根據(jù)不同的情況,調整教學計劃,以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其二,全面理解與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國古代文學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文學作品在古代典籍中比重最大;古代文學在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詩歌(《詩經(jīng)》《楚辭》)、散文(先秦散文、秦漢散文、唐宋散文、明清散文)、敘事文學(志怪志人小說、唐傳奇、明清章回小說以及歷代戲曲)皆取得了輝煌成就;中國古代文學以生動而具象的方式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
康震曾總結古代文學中的人文精神:崇高的人生追求和價值目標、以“道”自任的人格尊嚴與批評意識、高蹈曠達的人生之思與憂患意識、以民為本的至愛親情。[12]實際上,古代文學中所蘊含的內(nèi)容,可能更豐富。中華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天人合一、以人為本、貴和尚中、剛健有為等方面。就以人為本來說,古代文學中的現(xiàn)實主義一派,關注生活,抒寫現(xiàn)實人生?!对娊?jīng)》主要反映殷周時代的社會風貌,展示了現(xiàn)實生活中不同階層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漢樂府“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漢書·藝文志》),詩人的情懷表達緊貼社會生活;《金瓶梅》《紅樓夢》描寫普通人物的日常生活、戀愛婚姻、家庭關系、家族興衰,反映了廣闊的社會背景,勾連了從上層貴族至下層庶民無數(shù)人命運的跌宕。就剛健有為來論,《易傳·彖傳》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18],天道剛健,君子取之為法,故而自強不息。剛健有為是人們處理天人關系及各種人際關系的總原則,在遠古神話中便已成形。先民正視現(xiàn)實災難,通過鍥而不舍的勞作和斗爭,戰(zhàn)勝自然災難,諸如“精衛(wèi)填?!薄按笥碇嗡薄翱涓钢鹑铡钡缺闶巧羁腆w現(xiàn)。
當然,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如仁愛孝悌、謙和好禮、誠信知報、精忠愛國、克己奉公、修己慎獨、見利思義、勤儉廉正、篤實寬厚、勇毅力行等,則更是廣泛地體現(xiàn)在從先秦至于明清的詩、文、詞、小說、戲劇之中。
文學教育的根本與基礎在于作品。實施以作品解讀為中心,誦讀與寫作結合的教學法,有利于陶冶學生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有利于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發(fā)愛國主義熱情;有利于學生對傳統(tǒng)文學的學習、理解與傳承。正確認識古代文學學科的屬性,在教學實踐中貫徹以作品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課內(nèi)外配合誦讀與寫作,古代文學教學才可能從紛繁復雜的“技”之討論中解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