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 旭
(聊城大學文學院,山東聊城 252000)
在古人眼里,秋天是萬物凋零、蕭瑟寂寥的季節(jié)。秋天的涼澀冷寂原本就使人倍感惆悵,與親人的生離死別更帶給人無盡的悲傷。因此,秋天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意味著凄楚與悲涼?!白怨欧昵锉帕取?,每到寂寥的秋季,詩人心中總是會蒙上一層淡淡的憂傷。將“悲秋”作為一種文學主題固定下來則要得益于詩人們的創(chuàng)作,他們總是自然而然地選擇秋天帶有悲情色彩的物象作為凄苦情感的寄托[1]。白居易是中唐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其中詩歌創(chuàng)作成就最為突出。白居易的詩歌主要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其內容往往能反映社會黑暗和民生疾苦。白居易因生活遭際的變化,他的創(chuàng)作風格也有所改變,而被貶江州則是他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轉折點。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因宰相武元衡被殺害而上疏言事,得罪了朝廷中的某些官員,一些平日里忌恨白居易的人誹謗他,中書舍人王涯更是落井下石。最終,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成為沒有實權的閑官[2]102。在被貶江州的四年中,白居易內心倍感苦悶與矛盾,對自己的命運充滿感傷和悲嘆,然而江州壯美秀麗的自然風光和厚重濃郁的文化氛圍使白居易苦悶的心靈得到了些許慰藉。他將江州豐富的自然景物和富有地方特色的事物置于秋天的背景下,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悲秋詩,傳遞了自然與社會帶來的種種悲涼,也表達了他在貶謫期間的種種凄苦。筆者試從分析白居易的悲秋詩主題入手,感觸白居易貶謫江州期間的悲苦心境。
白居易出生于亂世,生活在安史之亂后的動蕩余波中[3]。他曾憑借著自己的能力和才干進入政治領域,希望能為國家效力??墒?,統(tǒng)治者的昏庸、奸佞的誹謗使他成了政治斗爭的犧牲品。在無辜遭貶的生活中,他空有一身抱負卻無法施展,內心充滿了懷才不遇的苦悶。
白居易貶謫江州期間共創(chuàng)作了288首詩歌,可以分為諷喻詩、閑適詩、感傷詩和律詩四類[4]49,其中有大量反映自己境遇的詩歌,主要抒寫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情懷。秋天因其固有的悲涼氣息而成為歷代文人墨客感傷人生的最佳寄托,被友人贊為“深于情”的白居易自然不例外,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悲秋詩。白居易善于將詩歌吟詠的對象放置在寂寥蕭瑟的秋日里,借助對秋天客觀景物的描繪和多種表現(xiàn)手法,生動形象地表達了他的苦悶與無奈。白居易的悲秋詩善于借助秋天特有的物象表達自己的情感。他在《潯陽三題東林寺白蓮》中寫道:“欲收一顆子,寄向長安城。但恐出山去,人間種不生。”白居易游東林寺時觀賞了白蓮花,它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質使白居易想要寄一顆種子到長安,可是他擔心這純潔的蓮花難以在長安城污濁的環(huán)境里生長。白居易以蓮花自喻,表明自己是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君子。白居易還善于在詩歌中用典,通過對有同樣貶謫經歷的歷史人物的歌詠,抒寫自己身處貶謫之境的痛苦和無奈。他的《端居詠懷》云:“賈生俟罪心相似,張翰思歸事不如。斜日早知驚鵩鳥,秋風悔不憶鱸魚。”西漢賈誼因受排擠而被貶長沙,張翰在亂世中毅然回歸故土,白居易在凜冽的秋風中追憶這兩位文人懷才不遇的遭際,并反觀自己的貶謫處境,流露出壯志難酬的凄楚苦悶之情。白居易還有一些詩歌直抒胸臆,字里行間滲透了他悲苦的心緒。如《謫居》:
面瘦頭斑四十四,遠謫江州為郡吏。逢時棄置從不才,未老衰羸為何事?;馃疂舅蔀闋a,霜降春林花委地。遭時榮悴一時間,豈是昭昭上天意。
元和十年(815年)秋,白居易來到江州。面對貶謫這一意外打擊,他困惑不解又深感苦悶,于是寫下了這首謫居詩。這首詩抒情真切,反映了詩人被貶江州、遠離政治中心的現(xiàn)實處境。白居易把自己描繪成身體瘦弱、頭發(fā)斑白的衰弱形象,他苦苦思考著自己的命運與際遇。詩人眼前看到的是山松被山火燒為灰燼、繁茂的花草經寒霜而凋零的凄涼景象。面對榮華與衰落的劇變,詩人忍不住感慨,這難道真的是天意!如果細讀該詩,我們還能理解詩中的隱喻意義。白居易以“火”與“霜”來隱喻使自己遭受貶謫的外力,以“松樹”與“花草”來隱喻自身的境遇,并將自己的衰落看作是一種天意,由此可以看出他內心的無奈,他已經意識到自己為國效力的機會將越來越少。
長安是白居易與家人幸福度日的地方,是他與朋友交游唱和的地方,也是他滿懷壯志、渴望實現(xiàn)人生抱負的地方。在被貶江州的日子里,白居易深深懷念著他曾經生活與奮斗過的長安。深受儒家積極入世思想影響的白居易在貶謫之地渴望著能夠重回長安,得到朝廷的重用,從而施展才干、建功立業(yè)[4]26。不僅如此,白居易還將回歸長安與朝廷的愿望融入詩歌,創(chuàng)作了大量以寂寥蕭瑟的秋天為背景的詩。這些詩作描繪了萬物凋零、凄楚悲涼的秋景,抒發(fā)了詩人渴望回到長安而不得的悲苦之情,堪稱詩人書寫離別思歸之情的絕佳載體。白居易的這類悲秋詩,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表達思歸之情。
一是對長安生活的回憶。如《秋日懷杓直》:
攜持小酒榼,吟詠新詩句。同出復同歸,從朝直至暮。
詩歌以淺易的筆法回憶了昔日與好友李建在長安終日飲酒作詩、快樂無憂的交游生活,襯托了眼下知音難覓的孤獨處境,表達了對美好故園生活的深深懷念。
二是對建功立業(yè)的渴望。如《憶洛下故園》:
潯陽遷謫地,洛陽離亂年。煙塵三川上,炎瘴九江邊。鄉(xiāng)心坐如此,秋風仍颯然。
這首詩作于淮西叛亂時,其時天下戰(zhàn)火蔓延,社會動蕩不安。白居易雖然被貶到偏遠之地,但是他仍然心系國家、憂國憂民。他將江州視為“炎瘴之地”,表達了對貶謫之地的厭惡之情;用“煙塵”來描述“洛陽”,表明他對國運的擔憂。他渴望有機會再返朝堂,卻始終等不到被召回的消息,只能獨自一人在這冷澀的秋風中任憑憂慮孤寂的苦悶情緒隨風飛揚。
白居易在創(chuàng)作這類悲秋詩時,常常選用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如“蟬鳴”“大雁”“月亮”等,表達自己的思歸之意。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間緊緊相連又與詩歌的意旨融為一體,寫得富有真實情感。如《早秋晚望,兼呈韋侍郎》:
九派繞孤城,城高生遠思。人煙半在船,野水多于地。穿霞日腳直,驅雁風頭利。去國來幾時,江上秋三至。夫君亦淪落,此地同飄寄。憫默向隅心,摧頹觸籠翅。且謀眼前計,莫問胸中事。潯陽酒甚濃,相勸時時醉。
元和十三年(818年)秋,白居易登高遠望,思念著與自己有同樣遭遇的韋侍郎,于是寫下了這首詩。詩歌中,江水圍繞著孤獨的潯陽城,水居人家在煙波朦朧的江上乘船漂蕩,霞光透過云層照射下來,大雁在秋風中飛翔。面對此情此景,身在高樓的詩人心中涌起了對遠方友人的思念。這是白居易在江州度過的第三個秋天,在孤獨飄零的生活中,白居易常常獨自凝望,沉默不語。面對凄苦的處境,白居易遙望著遠方的長安,內心充滿思歸而不得的惆悵。這首詩以早秋為背景,前三句主要寫景,后三句主要是抒情,并通過對友人韋侍郎遭際的描述,表達了對友人在昏暗的政治環(huán)境中無法施展抱負的同情。因此,詩人在篇尾勸友人要和光同塵,以詩酒消釋所有的煩惱。此外,該詩使用了大雁這一意象,以其自由自在、不受束縛的瀟灑,與自己深陷貶謫牢籠不得自由的處境做對照,渲染了他在蕭瑟冷清秋日的悲苦心境。
正是因為身處孤獨寂寞、郁悶侘傺之中,白居易對時間的流逝變得十分敏感。他看到四季的交替、花草的盛衰、飛鳥的往來,感受到時光如白駒過隙,擔心自己在雄心尚在的壯年難以實現(xiàn)人生理想。在清閑的生活中,他往往由于身邊的人、事、物的感觸而詩思飛揚,無論是日益衰老的容顏、新增的白發(fā),還是萬物衰敗的情景,都能觸動他敏感的心靈,引起他感時傷懷的情緒。因此,他在江州創(chuàng)作的一些悲秋詩,常常將秋天衰敗寂寥的景象和自己年老遲暮的現(xiàn)狀并置一起,抒發(fā)對時光易逝的感慨,流露了對盛年不再的焦慮。他的《南湖晚秋》以“慘澹老容顏,冷落秋懷抱”描繪了秋天草木凋零、落葉紛飛、寒風驟起的景象,為大自然增添了一抹幽冷的色調。此地曾經生機盎然、萬物勃發(fā),一派壯美的景象,但一切在秋風中無聲地凋落了,這使他不禁想到了自己最終也會像這秋日里的萬物一樣青春不再。詩人以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方式突出了內心的苦楚和悲涼。白居易還喜歡使用白發(fā)這一意象,借以抒發(fā)對時光易逝、歲月蹉跎的感慨?!栋倩ㄍね硗箽w》中的“鬢毛遇病雙如雪,心緒逢秋一似灰”,以“雪”比喻白發(fā),點明了詩人已經步入華發(fā)蒼顏的年齡,頗有“美人遲暮”的心境,而詩人面對蕭瑟寂寥的秋天,心緒也變成了灰色。該詩以形貌與心境“一白一灰”“一明一暗”的反差與對比,將詩人對時光易逝的悲慨抒發(fā)得深沉含蓄,令人神傷。白居易還以秋天生命短暫的事物來映襯人生易逝,并由此感慨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難以施展抱負。有時,詩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時光流逝,內心充滿了焦慮。如《秋槿》:
風露颯已冷,天色亦黃昏。中庭有槿花,榮落同一晨。秋開已寂寞,夕隕何紛紛。正憐少顏色,復嘆不逡巡。感此因念彼,懷哉聊一陳。男兒老富貴,女子晚婚姻。頭白始得志,色衰方事人。后時不獲已,安得如青春。
黃昏時分,秋風、秋露帶來無限的涼意;庭院中的槿花早晨開放、夜間凋零,美好的生命是如此短暫。白居易由木槿的美麗易逝而聯(lián)想到人生苦短,哀嘆自己在衰老之際追求奮力前行已經失去了價值,如同女子遲遲出嫁已經難以獲得丈夫的歡心。因此,詩人自然發(fā)出感慨:人在遲暮之時難有作為,哪里比得上在風華正茂的歲月里更能創(chuàng)造人生價值!這首詩前兩句以秋風凜冽、秋露清冷渲染了凄涼的氛圍;中間兩句主要描繪了槿花生命的短暫,加重了孤寂悲涼之感;后五句由木槿而感慨時光易逝,透露了詩人擔心自己不能再被重用而產生的焦慮。全詩以“秋槿”為主體意象,寄托了詩人深沉的感慨。同時,詩人還以白發(fā)、色衰等意象的組合,反映了被貶江州給他身心造成的傷害,為詩歌蒙上了一種悲涼的色調。
白居易初到江州時,雖然內心充滿了愁苦與悲憤,但是他依然對朝廷充滿希望,渴望能夠再次受到朝廷重用??墒?,隨著時間的流逝,白居易內心充滿了矛盾。他看不到重回朝政的希望,意識到自己的忠誠之心在這個渾濁不堪的社會里根本得不到明鑒。于是,他改變了想法:既然得不到建功立業(yè)的機會,就遠離世俗和朝政,去尋找心靈的平靜和超脫。
白居易在被貶江州的四年中,除了游覽當?shù)貕衙佬沱惖淖匀伙L光外,還遍覽了具有濃厚文化氣息的名勝古跡,如廬山、鄱陽湖、陶潛故里、遺愛草堂、東西二林寺等。他廣泛交友,特別喜歡與僧人、道士和隱士交往,渴望效仿他們遺世獨立的精神風度,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4]24-25。這一時期,白居易創(chuàng)作了很多與釋道相關的詩歌,并通過描繪帶有悲情色彩的秋景表達對超脫境界的追求,傳達了無可奈何的悲涼心境,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在以遠離世俗為主旨的悲秋詩中,白居易經常敘說走訪寺廟僧侶的經歷,如《宿西林寺》中的“心知不及柴桑令,一宿西林便卻回”。西林寺是位于廬山北山的一座佛寺,白居易來到此寺游訪,他知道自己不像陶淵明那樣能夠完全置身塵俗之外,做到超然灑脫、無所牽絆,因而他的詩歌中充滿了矛盾。白居易有時在詩歌中融入禪宗思想,如《寄李相公、崔侍郎、錢舍人》:
榮枯事過都成夢,憂喜心忘便是禪。官滿更歸何處去,香爐峰在宅門前。
在白居易看來,榮華衰敗終是一場夢,能夠使人忘卻喜憂的只有佛家真諦,他希望離開官場后能到香爐峰上參禪悟道。白居易在寫給友人的書信中也表明了他對佛教超脫世俗、遠離凡塵的超然境界的向往。白居易還喜歡書寫寄宿道觀的體驗,并認為寄宿可以讓自己真正達到超然世外的境界。從白居易的這類詩中,我們能夠看到他渴望安寧平靜和脫離世俗的內心世界。如《宿簡寂觀》:
巖白云尚屯,林紅葉初隕。秋光引閑步,不知身遠近。夕投靈洞宿,臥覺塵機泯。名利心既忘,市朝夢亦盡。暫來尚如此,況乃終身隱。何以療夜饑,一匙云母粉。
遠處山巖高聳,白云仿佛屯聚在峰頂,樹林中的片片紅葉開始凋落。在秋日閑暇的時光中,詩人悠閑地在江州行走,不知道到底走了多遠。傍晚,詩人寄宿在簡寂觀,遠離了塵世的煩擾,忘卻了功名利祿之心和建功立業(yè)之志。他思忖著,將來終身隱居在這超然世界里,自己就可以像仙人那樣服食云母。這首詩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秋,從詩歌描繪他被貶江州后的閑適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出白居易無所事事的處境。該詩后四句流露了白居易夜宿簡寂觀的心理變化。簡寂觀是道教圣地,位于廬山南部的金雞峰下,是上清派大宗師陸修靜修道、傳教、整理道經、編撰道書之所。深受世俗牽絆的白居易在簡寂觀中深刻體悟了道家“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的思想,從而選擇接受道家超脫釋然的思想,力求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在這首詩中,白居易還表達了通過食用仙藥而得道升仙的心緒。但是,白居易并非真的希望歸隱山林,成為徹底超脫世外的仙人。所謂“歸隱”也好,“修仙”也好,無非是他在貶謫生活中為了減輕紛繁復雜的塵世重壓的遁詞而已。
總之,白居易被貶江州是他人生的重要節(jié)點,也是他詩歌風格轉向的重要節(jié)點。在被貶江州之前,白居易以創(chuàng)作諷喻詩為主,將批判鋒芒指向當時政治的黑暗,揭露社會現(xiàn)實的不公。貶謫江州之后,白居易從“兼濟”走向“獨善”。由于深受儒家積極入世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白居易盡管沉浸于游山玩水、求仙問道,卻依然難以達到真正的超然[4]26。因此,他只能通過詩歌創(chuàng)作來展現(xiàn)自己的矛盾心理。白居易與很多經歷了貶謫生活的詩人一樣,在貶謫后表現(xiàn)了壯志難酬的苦悶,渴望寄情山水、學佛求仙、超然世外。從這個意義上說,白居易的悲秋情結代表了貶謫文人的一種常態(tài),并為后世文人提供了抒寫悲情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