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諾
(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100088)
教育的終極追求是讓每個受教育者都能夠得到全面且充分的發(fā)展,即“促進生命意義的獲得、生命價值的實現、生命理想的形成,使人的生命不斷走向超越、輝煌和永恒”[1]。這是我國絕大多數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教育時所采取的常規(guī)且普遍的做法,也是對生命所包含著的生存意識這一維度的追求,契合儒家傳統的“未知生,焉知死”的生命教育觀。然而,隨著當代大學生學習、就業(yè)壓力的持續(xù)增大及心理、情感挫折愈發(fā)強烈,生命教育觀對大學生的教育效果也盡顯窘態(tài)。近年來普遍發(fā)生的大學生自殺事件成為其有力佐證。這表明,單一地從生存意識維度對大學生開展生命教育已經無法滿足當下教育教學的需要,因此,從生命的另一個維度,即從死亡教育入手,打破傳統的死亡禁忌,開展死亡教育課程,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已經成為高校開展生命教育的新方向。
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東方還是西方,對于“死亡”的思考和研究所產生的論述及著作都不勝枚舉,但是,關于“死亡教育”的研究則相對薄弱和匱乏。死亡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國,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在美國蓬勃發(fā)展,并且逐步擴展到英國、法國、日本等發(fā)達國家。據統計,1985年全美已經有60%的大學提供至少一個學時來研究有關死亡教育的問題。[2]到了20世紀90年代,死亡教育被引入我國的臺灣、香港地區(qū),并逐步得到傳播。關于死亡教育的內涵,簡而言之,就是從心理學、生理學和社會學等不同層面對“死”進行全方位的認識,從而增進大學生對于死亡的理解,認清死亡在生命中的地位,并在此基礎上引發(fā)大學生關于善始善終的探討,促使大學生更加熱愛生命,實現生命的價值。[3]
在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未知生,焉知死”傳統生命哲學的不斷影響下,不僅僅是大學生群體,就連全體國人對死亡問題也大多采取擱置一邊、不加處理的“鴕鳥式”逃避策略。在古代社會,由于科學技術的不發(fā)達,人們對于生命和死亡這個問題更多的是采取迷信的方式進行消極的防范,因此,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形成了許許多多的死亡禁忌。比如,在死亡相關物上,忌各種與死有關的物品或地點;在死亡方式上,忌非正常死亡;在年齡上,忌“明九”和“暗九”(即九的倍數)。[4]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雖然國人對不少禁忌的神秘感逐漸消除,這些禁忌也被禁止或廢除,但仍有不少禁忌遺留下來,依舊對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國人有著或多或少的不良影響。
因此,高校開展和普及死亡教育,有助于從理論層面使大學生認識到死亡的本質,從觀念層面打破對傳統死亡禁忌的避諱,從實踐層面消除對死亡禁忌的恐懼。盡管目前,我國多數高校在死亡教育方面仍處于起步階段,沒能夠形成完整的死亡教育體系,但是隨著高校教師不斷翻譯引進國外相關著作及理論,部分高?!吧勒n”“死亡教育課”的開設以及大學生對死亡教育知識的學習,死亡禁忌對大學生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將會逐步削弱。
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談起死亡教育,極易引起大學生的誤解乃至非議,在對死亡的未知和恐懼之下,他們不肯也不敢去接受死亡教育,因為在他們的直接理解中,死亡教育似乎是在“教育”大學生有意識地去死亡。這些擔心與疑惑的根源則是大學生在死亡教育的理解上出現了偏差,因此,搞清楚死亡教育的真正內涵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所在。
高校要教育大學生理解死亡教育的真正內涵,而不是讓他們簡單地望文生義。死亡教育并不是教導大學生如何結束自己的生命,而是采取教育引導的方式讓大學生了解死亡是怎樣一回事,讓大學生在與死亡相關的挫折、打擊和損失面前有所準備。此外,死亡教育還要讓大學生意識到生命的有限性,要關愛生命、珍惜生命和尊重生命,不浪費人生中的寶貴時光,積極從事各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在有限的生命時光中努力實現無限的生命價值,培養(yǎng)大學生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5]
死亡教育是大學生生命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開展死亡教育讓大學生正確合理認識生命和死亡,是高校進行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高校開展死亡教育要注意因地制宜,即把中國的文化傳統與現實狀況結合起來,實施本土化、漸進式的策略,并建立起具有中國特點的高校死亡教育體系。[6]
高校開展死亡教育,應將重點放在向大學生傳授死亡的相關知識,培養(yǎng)其正確的死亡意識上。對于大學生而言,死亡教育就是要幫助其樹立正確的觀點和態(tài)度,使之更加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綻放無限的能量。[7]高校死亡教育中正確的生死觀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樹立坦然面對死亡、戰(zhàn)勝死亡恐懼的教育理念。人類個體生命的有限性必然決定了死亡的不可避免,這是“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既然無法躲避,就不得不坦然面對,這就要求高校應從死亡恐懼入手,著力消除大學生對死亡的恐懼。一方面,高校要教育大學生破除對死亡禁忌迷信的盲從,要認識到人的生死如同花開花謝、春夏秋冬的自然現象一樣,認識到自身生命的消失亦是一種自然現象,不必引起無謂的恐慌。另一方面,高校要教育大學生去探究、思考死亡,去探究死亡所蘊含的人生道理,通過思考死亡來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
第二,樹立珍惜珍愛生命、提升生命價值的教育理念。馬克·吐溫在教育他的學生時說:“我們的一生要努力度過,等到死的時候,就連那殯儀館老板也會為此感到惋惜?!边@就是說,高校的死亡教育重心要落在提升生命價值上。在教育大學生上要從認識死亡方面著手,讓其知曉生命的唯一性和不可重復性,達到時刻保護和珍惜自己生命的教育效果;要從創(chuàng)造生命價值方面發(fā)力,讓其認識到生命的有限性和創(chuàng)造性,達到創(chuàng)造生命價值的教育效果。[8]
第三,樹立死亡憂患意識的教育理念。正如南宋詞人辛棄疾所言:“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贝髮W生正處在心理、思想和價值觀念變化劇烈的人生階段,這一時期的任何挫折和磨難都往往會成為其崩潰的最后一根稻草,這也是高校開展死亡教育的著力點。高校在死亡教育過程中應強化挫折教育,使大學生認識到苦難和挫折是生命中的一部分,生命只有在戰(zhàn)勝苦難中才會有生機和樂趣,這就是法國著名作家蒙田所說的“誰教會人死亡,就是教會人生活”[9]奧秘所在。
從大學生個體的發(fā)展需要、社會的發(fā)展需求及學科的發(fā)展要求來說,設立并完善生命教育中關于死亡教育的一整套課程體系是高校進行大學生教育的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當前我國在死亡教育課程設置中雖沒有專門的規(guī)劃,但并不意味著在這方面不用或者不需要一套體系,相反,高校應遵循一些基本課程設置的原則,為我國死亡教育的長遠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一是明確教學目標。目標明確才能有的放矢,這是學科設置所需遵循的首要原則,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確立:認知角度,幫助大學生認清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消除無謂的恐懼心理,培養(yǎng)珍愛生命的品質,從而幫助大學生建立起符合自己的發(fā)展規(guī)劃;情感角度,輔助大學生打破對死亡禁忌的避諱,直面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從而在大學生心中樹立起“向死而生”的正確生存觀。[10]二是細化教學內容。內容多種多樣、豐富多彩是課程建設的關鍵,是吸引大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細化教學內容可以從源頭和形式上多加注意。在源頭上,應堅持以我為主,選擇吸收中華優(yōu)秀文化中關于死亡教育方面的傳統和習俗,同時不忘吸收和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和教學方法;在形式上,應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課程內容不僅僅包含書本知識或圖片文字,還應結合音頻、視頻等多媒體方式進行教學。
專業(yè)師資力量建設是高校開展死亡教育的關鍵一環(huán),也是對大學生直接實施教育的主體力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國幾乎沒有專門從事死亡教育的專家學者,這對于高校開展死亡教育來說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從師資力量的培養(yǎng)著手,是從源頭上提升死亡教育質量的一個有力抓手,也已然成為高校進行改革的又一著力點。
一是抓緊配齊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對于教師的來源,高校需要放下原有的姿態(tài),不拘一格降人才,既可從一直以來從事死亡教育事業(yè)的醫(yī)學專家和教師入手,還可從高校輔導員隊伍、思想政治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入手,把各領域擁有豐富科研和教學研究經歷的教師聚到這一領域,通過各方面資源的優(yōu)勢互補,實現師資力量的提升。二是建立健全從事死亡教育教學研究的教師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相關制度。高校可以通過整合學校以及社會資源,為教師提供相關教學交流活動、學術會議,從而提升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通過各種有效渠道的提供,讓教師有機會去國內外各大高校繼續(xù)進修和學習,提升教師的職業(yè)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