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道德與法治》與《思想品德》教材的對比與思考
——以八年級上冊為例

2020-03-03 11:52:47
遼寧教育 2020年19期
關鍵詞:新教材道德與法治欄目

路 玲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中學)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將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的要求。自2016年秋季起,全國中小學開始陸續(xù)使用《道德與法治》教材。初中統(tǒng)編教材《道德與法治》與之前人教版《思想品德》相比,內容與特點都有很大的不同。

一、知識點的分布及教學內容的編排存在差異

以八年級上冊教材為例,舊教材強調在交往中學會做人,新教材強化規(guī)則與責任。舊教材主要涉及的內容有熱愛自己的家庭,與父母交往、與同學交往、與老師交往,與不同國家和文化的人交往,學會網絡交往,懂得交往的禮儀與藝術。整冊教材按照“家庭—學?!鐣鋈说牧己闷返隆钡捻樞蛘归_,由具體到抽象,引導學生在交往中學會做人。新教材基于學生身體發(fā)育普遍趨于成熟、邏輯思維能力有較大提高、參與社會生活的愿望不斷增強的發(fā)展階段特點,對其進行價值導向與行為指向的引領。新教材注重教育學生主動融入社會生活,樹立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以實際行動承擔起作為社會成員的責任;教育學生合理利用互聯(lián)網,做守法、理性、負責的公民;教育學生明確自己的多重身份,學會承擔各種角色帶來的責任,能夠把自己承擔的責任與社會的發(fā)展結合起來,遵守社會規(guī)則,強化法治觀念,提升自身道德修養(yǎng),不斷樹立學生的服務意識與風險精神;教育學生如何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的關系,端正自己的價值取向,積極地為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繁榮、人民的幸福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教材的側重點與呈現(xiàn)方式不同

(一)舊教材注重學科知識的掌握,新教材強化學習思維和行動

怎么與父母、同學、老師、社會相處,怎么進行國際交往,相比較于舊教材,新教材的時代特色更為濃厚,強調了與時代的緊密結合,立足于社會發(fā)展對社會公民的需求,融入了時代背景下最新的發(fā)展理念與思想。新教材的編寫改變了舊教材中對學科知識的偏向,而轉向了對學生學習要求的提高,即更多、更高地要求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強化學生的意識。新教材強調通過生活化的素材、實踐性的活動促使學生懂得參與、勤于思考、落實行動,更好地落實教學的三維目標。

(二)舊教材主體知識和材料穿插呈現(xiàn),新教材形式更豐富,類別更清晰,內容更生動

在教材呈現(xiàn)方式上,新教材的編寫設計比舊教材更為生動,例子更為“鮮活”,更能貼近學生的實際;插圖更加新穎,美感十足,語言更加通俗易懂,學生的可讀性強;色彩更加豐富,配圖更美觀;生活氣息濃郁,提問更加具有啟發(fā)性、針對性、引導性;編寫的欄目比以前更加具體化,如《運用你的經驗》《探究與分享》《相關鏈接》《拓展空間》《方法與技能》等,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能明確價值導向,更容易理解教材每部分的作用,突顯了典型欄目的功能要義。

教師可以通過《運用你的經驗》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題;通過《探究與分享》《閱讀感悟》《相關鏈接》解決學生存在的矛盾與困惑,幫助學生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道德選擇,從而促進學生的道德成長;通過《方法與技能》《拓展空間》豐富學生的學習素材,給予學生具體的行為以方法指導。整冊教材邏輯性更強,思路更清晰。

(三)舊教材側重對學生情商、待人接物能力、德行品質的培養(yǎng),新教材更加注重科學性與思想性

八年級上冊《思想品德》把學生的交往能力、交往技巧作為教材的主要教育內容,引導學生學會與家人交往,體悟家長的愛護,感受親情的溫馨,理解家長與自己之間的矛盾;引導學生學會與同學交往,正確處理青春期成長過程中的矛盾沖突,懂得與異性交往的分寸;引導學生學會與老師交往,懂得感恩,知道換位思考;引導學生學會與社會交往,領略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享受文明健康的網絡交往;培養(yǎng)學生的全球化意識與大國思維;引導學生掌握交往的藝術,提升道德修養(yǎng),做具有正能量的社會公民。

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教材,強調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責任意識、愛國情懷、與社會的對話意識,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加強思考與實踐,強化思辨能力,注重對問題的理解與認識。從課堂上對書本知識的了解到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踐落實,都是新教材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與能力。

新教材不僅僅把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定位在對課本知識的掌握、考試能力的提高,還在學生思維的成長、能力的增強、意識的強化等方面做了更多地設計與調整。從教材的科學性和思想性上來說,新教材要比舊教材更為突出。

三、《道德與法治》的編寫特色

每一本教材都有其時代背景和教育訴求,結合新時代特色編寫的《道德與法治》呈現(xiàn)出了自己的特點。

(一)既推崇德育引領又注重法治教育

新教材第一單元“走進社會生活”立意要求學生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又叫利社會行為,是指符合社會希望并對行為者本身無明顯好處,而行為者卻自覺自愿給行為的受體帶來利益的一類行為),教育學生參與社會事務,豐富人生內涵,同時加入了網絡安全教育,引導學生合理使用網絡,做守法、理性、負責的社會公民。

第二單元“遵守社會規(guī)則”,側重對學生文明禮儀的培養(yǎng),強調尊重、誠信的社會意義與經濟意義,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融入教材中,滲透落實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同時,本單元還強調了學生對規(guī)則的認知,從生活中的規(guī)則到學習中的規(guī)則再到社會中的規(guī)則,逐步提高學生認知的廣度與深度;再由此延伸到對法律的遵守,讓學生認識到法不可違,要學習法律、遵守法律,受到傷害時懂得用法律保護自己,保障自身合法利益。

第三單元“勇?lián)鐣熑巍弊⒅嘏囵B(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和風險精神,讓學生明白每種身份就意味著一種責任,每種責任的承擔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引導學生重視自身責任、遵紀守法、關愛他人、服務社會。

第四單元“維護國家利益”強化學生對國家利益、國家安全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對學生國家利益至上、國家安全觀教育以及強化建設國家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同時,又讓學生知道維護國家安全、維護國家利益在法律上又是《憲法》所規(guī)定的每個公民的基本義務,人人都必須遵守,德法兼施,促進學生形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價值取向。

(二)既注重課堂知識教學又強調社會參與實踐

在教材內容的編寫上,新教材既注重課堂理論知識的編排,又對學生的社會視野、實踐能力提出了要求。

教材第一課第二框“在社會中成長”的《探究與分享》欄目要求學生結合圖片,說明食物、學習用品、衣服等是怎樣生產出來的。這一要求使得學生不能僅局限于書本知識,而應多參與和了解社會生活,拓寬知識面。此欄目還要求學生依據自己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說說如何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這一要求旨在引導學生更多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把課外實踐與課堂知識融合起來,養(yǎng)成關心社會、參與社會、奉獻社會的價值觀,并付諸實際行動。

第三課第一框“維護秩序”中的《探究與分享》欄目,提出問題:造成校門口混亂的原因有哪些?你認為應該如何改變這種混亂的狀況?這需要學生從實際出發(fā)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此設計既對學生進行了規(guī)則教育,也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社會參與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單元第六課第一框“我對誰負責,誰對我負責”的《拓展空間》欄目,要求學生分組查找最美司機、最美環(huán)衛(wèi)工人等最美身邊人盡心盡責的故事,并與同學探討交流。這要求學生平時要多關注社會熱點、時事新聞,多了解社會動態(tài),多關注重大事件。

《道德與法治》課程設立的初衷不僅僅讓學生學會書本上的知識,同時也要求學生提高動手能力、社會參與能力、協(xié)同合作能力、辯證思考能力等,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融入社會實踐,在社會實踐中不斷豐富、充實、深化對課堂知識的學習,使知識與實踐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三)既注重核心素養(yǎng)又強化自主探究

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涉及文化基礎、自主發(fā)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具體表現(xiàn)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六大素養(yǎng)。本冊教材緊緊圍繞學生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強化了對學生的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以及公共參與意識等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與此同時,在教材欄目的編寫上又對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強化了學生的思辨能力。

第三課第二框“遵守規(guī)則”中的《探究與分享》欄目提出了關于闖紅燈的三種看法,提問學生如何看待以上觀點。三種做法該如何選擇?怎么做才是合情合理的?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反思自己的行為,并深化對自我的認知。

第五課第一框“法不可違”中的《探究與分享》欄目舉出了三種不同的行政違法行為,提問學生:你自己或者身邊人是否有過類似的事情?一方面讓學生思考三類行為是否發(fā)生在我們身邊,另一方面引導學生以“裁判官”的身份對違法行為做出評判,從而提醒自己不能做類似違法的事情,這也是一種自我暗示。

第七課第一框“關愛他人”中的《運用你的經驗》欄目提出問題:你有過類似的經歷(陌生人幫助自己)嗎?如果有,當時你的感受是什么?這就要求學生能夠較好地感受生活中的道德,學會從他人角度思考,通過這種反思激起學生內在的“自我發(fā)現(xiàn)”。

(四)既注重責任意識又尊重個人發(fā)展

“立德樹人”是《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出發(fā)點與立足點。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價值觀是學科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在本冊的教材中,把對國家的認同、社會的肯定作為重要的教育內容呈現(xiàn)出來。如第三單元“勇?lián)鐣熑巍睆娀瘜W生的責任意識,把個人成長與社會的進步與國家的強大聯(lián)系起來,使得學生認識到“我”所做的就是代表國家,“我”怎么樣,我的國家就怎么樣,我認可我的國家,就是對自我的肯定,兩者息息相關。

第四單元“維護國家利益”,與時俱進,融合了時代的最新內容與要求,要求學生對維護國家利益和總體國家安全觀有正確的認識,并在生活中把這種認識和國家的強大、社會的進步、個人的發(fā)展結合起來。例如第九課第一框“認識總體國家安全觀”中的《運用你的經驗》欄目提出問題:結合上述圖片,談談你對人們幸福生活與國家安全的認識。教材圖文并茂,讓學生認識到國家安不只是國家安全部門的事情,更是全體社會成員的事情,與大家休戚相關,體現(xiàn)在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作為社會的一分子,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們應盡的責任與義務,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勇?lián)鐣熑?,正確行駛自身政治權利,積極履行政治義務,我們責無旁貸。

第四單元第八課第二框“堅持國家利益至上”中的《探究與分享》欄目列舉了愛國的過激行為,并提出問題:評析觀點,對如何正確表達愛國情感談談自己的看法。教師引導學生肯定愛國意識的正確性,使學生初步形成愛國觀念,然后啟迪學生辯證地思考問題——如何愛國才是正確的行為?愛國情感的表達如何與法治規(guī)范結合起來?此思考活動讓學生懂得愛國本身是一種正確的行為,但我們在積極參與愛國活動、維護國家利益的同時,也必須遵紀守法,合理愛國。

第三課第一框“維護秩序”中的《相關鏈接》介紹了“一米線”規(guī)則,該規(guī)則既是尊重隱私的要求也是自身文明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通過材料進行價值滲透,要求學生具有正確的價值取向與道德定力;第六課第一框“我對誰負責,誰對我負責”中的《探究與分享》欄目提出問題:我可以為災區(qū)人民做些什么?第七課第二框“服務社會”中的《拓展空間》欄目提出以小組為單位制定一份微公益活動計劃;第十課第一框“關心國家發(fā)展”中的《拓展空間》欄目要求學生動手制定“我眼中的祖國發(fā)展”展示活動。這些都是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讓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主動積極地參與到社會公共事務中,承擔社會責任,培養(yǎng)了學生的社會公眾意識與實踐能力。教材回歸生活,突出了內容的活動化與活動的內容化,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的要求。

總之,統(tǒng)編版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材引導學生從自我與社會的關系上深刻理解社會的意義,在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思辨精神。立足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出發(fā)點,促進學生的道德養(yǎng)成;以心懷國家為根本點,培養(yǎng)學生的使命感;以立足腳下為著眼點,強化學生的責任感,最終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社會主義的合格公民。

猜你喜歡
新教材道德與法治欄目
《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特別征文
地理教育(2022年10期)2022-09-29 09:23:56
體現(xiàn)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師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挺立于課本之中的“樹”
擔當意識:歷史新教材滲透不可或缺
教書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34
關于欄目的要求
欄目主持人語
欄目制,為什么這樣紅
傳媒評論(2017年2期)2017-06-01 12:10:16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中小學德育(2017年1期)2017-02-09 13:59:41
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幾點反思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梨树县| 民乐县| 竹溪县| 织金县| 德昌县| 黄梅县| 丰镇市| 同仁县| 兰溪市| 乐都县| 泰兴市| 百色市| 四平市| 郯城县| 永昌县| 吉林市| 敦化市| 黄梅县| 长汀县| 兖州市| 察雅县| 东方市| 宜昌市| 舞阳县| 利津县| 驻马店市| 峡江县| 广平县| 文昌市| 邳州市| 贡觉县| 苏尼特右旗| 东光县| 依兰县| 眉山市| 甘南县| 梓潼县| 张家口市| 汪清县| 龙南县| 福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