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彥楊 李菲 覃燕燕 李志英 朱偉方
[摘要]目的 研究認知行為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與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為今后的治療方案選擇提供參考依據(jù)。方法 本組研究以惠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4例精神分裂患者作為研究樣本,所有患者在本研究前均未接受過任何形式的認知行為治療,入組后采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zhì)量量表(SQLS)和社會功能評定量表(SSPI)分別對所有患者的社會功能與生活質(zhì)量進行評估,同時均給予利培酮治療,并在藥物治療的基礎(chǔ)上聯(lián)合認知行為治療,治療8周后,再次對本組患者的社會功能與生活質(zhì)量進行復評,并對治療前、后評估結(jié)果進行比較,最后計算出本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結(jié)果 (1)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88.49%。(2)治療后,本組患者的心理社會、動機與精力、癥狀/副反應評分分別為(19.03±7.45)分、(31.75±5.72)分、(16.24±6.44)分,總分為(68.45±8.28)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治療后,本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動性和交往、社會技能評分分別為(13.64±3.75)分、(11.09±2.63)分、(9.34±1.45)分,總分為(33.28±3.78)分,均明顯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中,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chǔ)上聯(lián)合認知療法治療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社會功能與生活質(zhì)量,療效確切,值得推廣。
[關(guān)鍵詞]認知行為治療;精神分裂癥;社會功能;生活質(zhì)量
[中圖分類號]R74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20)01-252-04
精神分裂癥是現(xiàn)階段精神科臨床中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與社會功能,而且需要長期藥物治療,為家庭增加了巨大的經(jīng)濟壓力。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大量研究認為精神分裂癥患者普遍存在廣泛的認知功能障礙,國際臨床實踐指南(international clinicalpractice guidelines)[1]中明確提出在精神分裂患者的治療中要加強行為認知干預,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與社會功能。為此,本研究將以惠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4例精神分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認知行為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與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為今后的治療方案選擇提供參考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以惠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4例精神分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75例,女129例;年齡27~79歲,平均(41.6±8.1)歲;病程8個月~23年,平均(6.13±1.75)年;本研究嚴格遵照赫爾辛基宣言及“涉及人的生物醫(y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試行)”,方案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全過程跟蹤,且所用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2]中關(guān)于精神分裂的相關(guān)診斷標準;(2)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評分≥38分,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60分。排除標準:(1)妊娠、哺乳期婦女;(2)惡性腫瘤患者;(3)肝腎功能障礙者;(4)在治療中發(fā)生嚴重不良情況,或不適合繼續(xù)本臨床試驗研究者;(5)自行退出者。
1.2方法
1.2.1藥物治療 入組后采用生活質(zhì)量量表(QOL-100)與量表分別對所有患者的社會功能與生活質(zhì)量進行評估,同時均給予利培酮片(商品名:維思通,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H20010309)治療,初始量為1mg/d,有效劑量范圍6~8mg/d,最大劑量為8mg/d,8周為1個療程,用藥期間不合用其他抗精神病藥物或電休克治療。
1.2.2認知行為治療 (1)成立認知行為治療小組,由經(jīng)驗豐富的精神科主治醫(yī)師擔任組長,3名臨床經(jīng)驗5年以上護士作為組員,在治療前收集所有患者的病情、資料、家庭情況等一般狀況,并與每個患者建立互信關(guān)系,取得患者的信任;(2)向患者介紹精神分裂癥的相關(guān)知識,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精神分裂癥的臨床表現(xiàn)、治療方法;(3)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與一般開展針對性的認知訓練、行為訓練、社交技能訓練、重新歸因、行為激活、放松訓練等,使患者識別和控制非理性的情緒和行為,掌握正確解決問題的技能[3];(4)治療每周2次,每次60min,連續(xù)治療12周。
1.3觀察指標
入組后采SQLS量表和SSPI量表分別對所有患者的社會功能與生活質(zhì)量進行評估,并于治療后再次對本組患者的社會功能與生活質(zhì)量進行復評,并對治療前、后評估結(jié)果進行對比分析,最后計算出本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
1.4評定標準
1.4.1臨床總有效率 采用BPRS表[4]減分率對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進行評估。(1)基本痊愈:BPRS表減分率≥75%;(2)顯著進步:BPRS表減分率50%~74%;(3)進步:BPRS表減分率25%~49%;(4)無效:BPRS表減分率<25%??傆行?基本痊愈率+顯著進步率+進步率。
1.4.2社會功能 采用SSPI量表[5],評估項目主要包括日常生活能力、動性和交往情況、社會性活動技能3個部分組成,采用5級評分(0~4分),得分越高社會功能越好。
1.4.3生活質(zhì)量 采用SQLS量表[6],該量表由心理社會量表、動力與精力量表、癥狀和副作用量表組成,每個量表得分為0~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質(zhì)量越差。
1.5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不同性別臨床總有效率比較
治療后,男性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87.43%,女性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89.92%,臨床總有效率為88.49%,見表1。
2.2治療前后患者SQLS得分情況比較
治療后,本組患者的心理社會、動機與精力、癥狀/副反應評分分別為(19.03±7.45)分、(31.75±5.72)分、(16.24±6.44)分,總分為(68.45±8.28)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治療前后患者SSPI得分情況比較
治療后,本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動性和交往、社會技能評分分別為(13.64±3.75)分、(11.09±2.63)分、(9.34±1.45)分,總分為(33.28±3.78)分,均明顯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是一組病因未明、慢性的、遷延性的重性精神病,該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感知覺、思維、情感和行為,致使患者出現(xiàn)多方面認知障礙及精神異常,致殘率與病死率較高,而且有著巨大的社會潛在危害[7]。目前,各種新型抗精神病藥物在精神分裂癥的治療中逐漸推廣應用,雖然常規(guī)藥物治療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是患者仍然處于相對較低的生活質(zhì)量與社會功能水平[8]。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是近年來新興的精神疾病治療手段,同時也是世界范圍內(nèi)最廣泛的心理治療方式之一,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效果高達50%~60%[9-12],通過開展認知行為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癥狀,改善生活質(zhì)量、增強社會功能,提高自知力和依從性,降低復發(fā)率,在諸多發(fā)達國家已經(jīng)將認知行為治療作為精神分裂癥后期治療的常規(guī)手段,但是我國對認知行為治療的研究尚處于初級階段,而且還沒有形成完善、系統(tǒng)的治療體系[13]。
本研究中,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88.49%,而且患者的心理社會、動機與精力、癥狀/副反應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日常生活能力、動性和交往、社會技能評分明顯高于治療前。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行為認知治療的原理主要是通過建立應激一易感模型,將患者的幻聽進行正?;幚?,同時配合教育與正?;?、分散注意力、理性面對幻聽等技術(shù)[14],加深患者對疾病的認為,正確對待幻聽,進而減輕由于幻聽所出現(xiàn)的焦慮情緒,并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與發(fā)病原因?qū)ふ姨娲徒忉尯托袨閷嶒?,最終改變患者的妄想,鼓勵患者與他人的交往,以達到提高社會功能的目的[15]。
本研究在對認知行為治療的效果評價中加入了針對患者性別的研究,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認知行為治療效果與患者的性別之間無明顯相關(guān)性,說明男性患者同樣適用于認知行為治療方案,這是本組研究的獨到之處。此外,認知行為療法對醫(yī)護人員的技術(shù)要求較低,而且實用性與可操作性較強,有利于在臨床中廣泛應用與推廣。
綜上所述,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中,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chǔ)上聯(lián)合認知療法治療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社會功能與生活質(zhì)量,療效確切。
[參考文獻]
[1]吳會敏,趙姣文,張燕華,等.規(guī)范化小組認知行為治療對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zhì)量和社會功能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7,3(7):19.
[2]張丹寧.認知行為治療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精神癥狀及執(zhí)行功能的影響[J].精神醫(yī)學雜志,2016,29(3):223-225.
[3]Lenzi A,Maltinti E,PoggiE,et al.Effects of rivastigmineo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schizophrenia[J].Clinical Neuropharmacology, 2003, 26(6):317.
[4]樸軼峰,李鑌,燕銀枝,等.認知行為治療與康復訓練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效果的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6,22(7):159-160.
[5]劉建國.認知行為治療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5,7(1):64-66.
[6]Kwon M,Gang M,Oh K.Effect of the group music therapyon brain wave, behavior, and cognitive Function among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J].Asian NursingResearch,2013,7(4):168-174.
[7]鐘秋園,鐘蘭香,朱琳,等.認知行為療法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zhì)量影響的觀察[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1,5(4):565-566.
[8]Solati K.The efficacy of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therapy on resilience among the wives of patients withschizophrenia[J].Joumal of Clinical&Diagnostic ResearchJcdr,2017,11(4):VC01.
[9]黃煥新,何彩霞,樸軼峰,等.康復訓練合并認知行為治療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及自知力影響的觀察[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5,22(5):629—630.
[10]石銀燕,夏泳.團體心理治療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社會功能及療效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8,5(6):332-333.
[11]孔令軍,左小云,周永彬,等.認知行為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5,22(34):70—72.
[12]陶云海.認知行為療法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6,54(9):16-19.
[13]周晶晶.認知行為療法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和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健康研究,2015,8(5):539—541.
[14]張丹寧.認知行為治療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精神癥狀及執(zhí)行功能的影響[J].精神醫(yī)學雜志,2016,29(3):193—195.
[15]施于超,焦玉梅,蔣良函,等.認知行為治療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執(zhí)行功能的影響[J].神經(jīng)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15,3(5):497—499.
(收稿日期:2019—05—09)
[基金項目]廣東省惠州市醫(yī)療衛(wèi)生類科技計劃項目(2017Y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