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銀燕
死亡意識是每個人揮之不去的夢魘,它容易成為一種集體無意識而被遮蔽,但死亡是哲學的基本命題之一。蘇聯(lián)學者弗羅洛夫說,“任何一種哲學體系,如果它不能誠實地客觀地回答與死有關的問題,它就算不上是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欠缺對死亡從哲學層面的思考必然陷入恐懼的深淵,哲學的偉大更是體現(xiàn)在對人生最大問題——死亡——的靜觀中。西方古典哲學思想中的死亡觀分為三個流派:學園派、伊壁鳩魯派和廊下派?!?〕學園派把死亡看成是另一個旅程的“開端”,靈魂自此從被囚禁的皮囊中擺脫出來。在柏拉圖《斐多》中,蘇格拉底慷慨就義,利用激進療法擺脫肉體而使靈魂“自體自根”。“激進療法則是分離靈魂與身體,靜待死亡來臨,以徹底凈化靈魂,使靈魂重新回到理念世界?!薄?〕伊壁鳩魯派認為人是由原子組合而成的,死亡不過是整體的原子集合的消散。創(chuàng)始人伊壁鳩魯把自己的思想歸結為“神明對眾生漠然,死無懼,善易求,惡易避”?!?〕廊下派提倡通過反復哲學式研習死亡話題來克服死亡恐懼。當代西方哲學主要流派之一存在主義從本體論角度將死亡哲學提高到一個新的認知層次,海德格爾認為死亡的確定而不可確知性激勵人們去思考生的價值?!?〕他打破了生與死二元對立思考模式,把生看成是向死邁進的一個過程,提出“向死而在”的哲學觀點。此在(Dasein)是海德格爾提出的人在存在論上本體論的概念,死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人不能沉淪于日常的操持而怯懦地逃避死亡。相反,死亡意識所衍生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產生積極的力量,幫助人無畏地開拓人生道路,抉擇自己的命運。美國猶太裔小說家索爾·貝婁(Saul Bellow,1915—2005)有著與海德格爾相似的生命緊迫感,他在1976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受獎演說中表示,作家的任務乃是:“更為全面的敘述,闡明人類究竟是什么,我們是誰,活著為什么等等問題?!薄?〕貝婁所關注的焦點是人生價值、意義以及生命、死亡等,與存在主義核心問題不謀而合。
貝婁的小說文本大量充斥著對死亡的描述,例如《赫索格》(Herzog,1964)中母親用雙手搓出泥,喻意人生于塵土歸于塵土,告誡赫索格,“只有在你能夠對死亡處之泰然,在你能夠認清人究竟是什么的時候,你才會有這種機智”?!?〕“在猶太民族的觀念世界里就始終存在著一種強烈的精神探尋意識,其中包括對生命本義的探討及對自我本質的確證等等。”〔8〕后奧斯維辛時代,思考死亡更是每一個猶太人的一個空前急迫的義務。貝婁在藝術世界中通過對死亡的不同表述來超越對死亡的恐懼和焦慮。《洪堡的禮物》(Humboldt’s Gift,1975)被譽為貝婁“最佳和最有代表性的小說”,〔9〕死亡事件形成強大的救贖力量改變人物命運。主人公洪堡的原型來自幫助過貝婁的兩位友人,他們都在壯年落魄并默默無聞地死去。貝婁原本想寫本回憶錄來紀念他們,但經過八年的醞釀和構思,回憶錄的雛形在貝婁的手中蛻變并最終形成這部小說。貝婁把自己也寫進了小說,敘述者西特林的原型就是貝婁自己。貝婁因為沒能幫助到兩位英年早逝的恩人而深感愧疚,友人的死從某種程度上逼迫貝婁認清人世炎涼,社會殘酷,從而在經驗他人死亡的過程中釋放出本真的此在,無畏地開拓人生道路。
海德格爾把人的存在分為本真存在和非本真存在。本真的存在是直面死亡,“先行到死”,由死來反觀生,“能夠預先謀劃認識自己的在的可能性”?!?0〕海德格爾所提倡的“向死而在”鼓勵人們尋找本真的存在,在有限的生命歷程中思考和籌劃人生。在本真的存在中,主體內心自由充盈,凸顯生命意識。而“非本真的存在”則回避死亡,把死亡看成是自身之外的客觀可能,世人在忙碌中沉淪以忘卻對死亡的恐懼,但逃避不能改變死亡的本質。同時,世事表面的安寧下暗藏斗爭,人們經常受累于復雜的人際關系,因相互傾軋、算計而不能抽身而退,“煩心”與“煩神”就成為人的存在狀態(tài)。海德格爾把它稱為“ 無所操心的操勞”(Besorgten Sorgloskeit)?!?1〕在非本真的存在中公眾的意見主宰一切,優(yōu)秀的但不被理解的事物被壓制,個性消失,人與內在的、深層的、重要的自我愈來愈遠。如此避重就輕、躡手躡腳,依賴與世界共在來減少死亡威懾力的存在方式,不能無畏地展現(xiàn)主體的潛力,本真狀態(tài)懸置。
《洪堡的禮物》中洪堡和西特林演繹了本真和非本真的存在狀態(tài)。洪堡因詩集《滑稽歌謠》而功成名就。自此,他到處講學宣傳自己的文學主張,但其狂浪的詩性、認真執(zhí)著的個性既成就了他的天才也成為毀滅他的因子。他想以柏拉圖美學觀念改造實用主義美國社會,但他的理想是“過了時的光輝”,不能改變社會大機器的運作。他不懂得與玩弄權術的人周旋,沒經過預約就去找“研究基金”的負責人并大談人類精神。他所堅持的“純文學”也被同行詬病,無法在美國社會找到合適的身份定位。洪堡的格格不入恰恰是沒有服從“常人”的規(guī)范,海德格爾觀點中的“常人”并非指個別的人,也不是指一切人的總和,而是一切態(tài)度方式和觀點的屬概念。這個世界有一整套共有、公認的規(guī)范,按照這個規(guī)范就能被理解并存于世,否則就會被認為是瘋子或白癡,被排除在日常世界之外。
拒絕服從“常人”社會規(guī)則,洪堡這位追求精神自由的猶太藝術家被送進體制化的監(jiān)管工具——精神病院。在那里他因大腦機能失常而被給予了“恰當”的治療,醫(yī)生給他實施腦白質切除術,權力以理性為借口對思維不循規(guī)蹈矩的人下手。這個荒誕無情的社會打壓一切冒尖的東西,摧毀柔弱的個體。洪堡想以自己的一己之力反抗社會的不平等,但他無法與強大的社會環(huán)境和官僚制度相抗衡,他是世人眼中的偏執(zhí)狂,只能以瘋狂和死亡來進行反抗。死亡和瘋狂被賦予了雋永的哲學含義,柏拉圖著名的《斐德羅篇》中稱瘋狂與死亡都給我們提供了不擺在我們面前的形式的入口。〔12〕死亡和瘋狂能夠超越常人無法逾越的壁壘,接近真理。洪堡沒有選擇隨波逐流,他毫無畏懼地實施自己的主張,尋求本己本真性,以肉體的死亡換來精神的解脫。死亡代表著一切痛苦的結束,洪堡樸素的死亡意識可被視為人生欲求無以滿足時的一種解決途徑。盡管是不夠成熟乃至凄慘的,但死亡即自我救贖。
小說中沒有一個明確的反猶主義者,而隱含在文化和歷史中的歧視形成了一股無形的力量。批評家奧普代爾(Opdahl)認為,反猶主義者喜歡用好、壞二元對立的方式來安排世界,猶太人被視為惡人,這樣他們可以看見有形的恐懼。〔13〕貝婁借洪堡這一脆弱、敏感的文學精英將對猶太人的迫害表現(xiàn)了出來。洪堡看清了官僚的丑惡嘴臉和猶太人在美國社會被排擠的境遇,他勇往直前忠于自己的本真,拒絕改變自己的初衷。但相比較而言,西特林更圓滑、更世故,更懂得迂回曲折的變通。
西特林來自俄國猶太移民家庭,這個年輕的大學畢業(yè)生是洪堡的追隨者,他視洪堡為文學偶像并拜倒在他的門下。洪堡對這位后生也相當提攜,引領他進入了文壇,并助其謀得大學講師的職位。但西特林違背了恩師的意愿,以其為原型創(chuàng)作名為《馮·特倫克》的劇作,并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劇作家。百老匯老板沒有經過西特林的允許,擅自將劇本改編,西特林雖感覺到“罪惡和恥辱”,卻選擇任之發(fā)揮。為了混跡于日常世界,此在把自己最本己的可能性放在一邊,投身與他人的共在中,用他人的尺度來衡量自我,以他人世界可能性來理解自我。從這點來說西特林與洪堡是截然不同的。西特林選擇了沉淪來回避此在的本質屬性,他選擇與社會隨波逐流、左右逢源,把學術看作物質資本以收斂錢財,在豐裕的物質中享受生活。他的社會面具(Social Mask)把他置于一個羅織著各種不同社會功能的網絡結點中,他遵循社會規(guī)則卻離內心的真正訴求越來越遠。
西特林一次坐飛機歸來,碰見衣衫襤褸、沿街乞討的洪堡,卻故意避而不見。從存在論看,他把授業(yè)恩師刻意回避成最不關己的存在,因為恩師已經逼近死亡,逃避恩師就是逃避死亡,逃避最本質的此在。他幼稚地認為只要繞道而行就可以避免重蹈洪堡的覆轍,但此在的向死而生性不因他的主觀想法而有所改變?!跋蛩来嬖谑侨说纳嬲摯嬖谡撘?guī)定,它的日常性或者說沉淪并不能否定或消除這種規(guī)定……即使它對自己生存最極端的可能性——死亡采取漠然置之的態(tài)度,一心操勞世事,都不能改變這點。”〔11〕
洪堡和西特林的不同處事方式以及他們對于死亡的不同態(tài)度折射出本真與非本真的存在;一個直面死亡、忠于本己,一個回避死亡、混跡于日常。顯然,回避死亡更易于被人們接受,在日常的認知中,人們往往把死亡排除在本質規(guī)定之外,采用的是要么活要么死的線性死亡觀,將死亡視為“懸置于外”的終結。人們意識到人終會有一死,但只要不是我們自己現(xiàn)在死,那么死亡還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將死亡視為現(xiàn)象性外部事件,交給“常人”去承擔,以死亡的他性來慶幸與寬慰自己,這種回避死亡的方式具有誘惑力,“這種誘惑、鎮(zhèn)靜和疏離在海德格爾看來是表明了沉淪的存在方式”。〔11〕“海德格爾指出,我們日常相處所形成的公共觀點將死亡‘認識’為一件不斷發(fā)生的事,是‘死亡事件’?!薄?1〕
“死”是此在的“尚未”,沒有經歷死亡,此在就無法達到完整,但是一經歷死亡,此之在就不存在了,即人無法經歷自己本真意義上的死,那些瀕臨死亡后又恢復的人嚴格意義上并沒有死,也就無從談經歷死亡了,因此,認識論意義上的死亡就此陷入困境。雖然人無法經歷自己的死亡,卻可以經驗他人的死亡,特別是自己朝夕相處的家人、親戚或對自己影響巨大的朋友的死亡,震撼效果逼迫此在去直視死亡,“此在能夠獲得某種死亡經驗,尤其是因為它本質上就共他人存在”。〔5〕在對死者的回憶中,此在與死亡之人一起在此存在。
西特林避而不見洪堡的幾個月后,洪堡死在一個低等小旅館。這個事件使得西特林良心被問責:“洪堡之死對我來說意味深遠。我花了過多的時間對死者沉思,跟死者談心”?!?4〕洪堡有恩于他,而他歪曲恩師形象而成功位于作家之列,他的“負債”“賒欠某人”表明他有“罪責存在”。“對于傷害某種債權的事負有責任并且使自己應受懲罰?!薄?〕與此同時,西特林揮霍掉了他的才情,緊接著專橫的妻子、放蕩不羈的情婦、地痞無賴瓜分了西特林的財產。他破產了,淪落到躲在西班牙小旅館里替人寫旅游手冊的地步。洪堡的死亡與自己命運之輪急轉直下使西特林開始對自己、對社會有了全新的認識。他開始發(fā)現(xiàn)洪堡向他昭示的世態(tài)炎涼與人心險惡真實存在,自己處心積慮地回避此在本質——死亡,趨炎附勢地遠離本真并沒有帶來本質性的改變。“人在存在中對生命終結、生命的短暫性、離別性的思考有助于看清自己同外界的連結,看清自己的位置;有助于人不斷地改變和超越自我?!薄?5〕
洪堡的死使西特林洞見自己的死亡,逼迫他從死的角度看待生,激發(fā)起他對自己人生觀的思考,他意識到他的言說、行為和真實訴求間的溝壑,顛覆性地否定他前半生的行為和奮斗目標?!八雷鳛榇嗽诘慕K了,存在在這一存在者向著它的終了的存在中?!薄?〕海德格爾認為,此在的真正目的是走向死亡,但理解這一最終走向是痛苦的,“意味著在死亡與虛無所帶來的極大的恐懼之陰影下籌劃自己的生存”?!?6〕洪堡的死逼迫西特林近距離接近死亡,他對洪堡的愧疚之心也是舊有的自我解構和重生之苦。他開始積極地承擔和挑戰(zhàn)人生的苦難和責任,撕破諂媚的面具,在沒有精神寄托、限于物質利益追求的渾渾噩噩狀態(tài)中覺醒,求得一條解放自我的自由精神之路。本真的生存樣式具有了道德和認知的雙重意義向度。
當西特林確切領會了良知的召喚或者意識到自己根本的罪責之后,他對自己的選擇不作為進行了補償。到科尼島探望洪堡年邁的舅舅是西特林轉變的一個關鍵節(jié)點,他開始正視自己前半生:沉淪而不自知,渾渾噩噩地與世俗糾纏而與自己的本真越來越遠。與此同時,他想清洗自己良心上的污跡,探望洪堡年邁的舅舅就是想彌補自己的罪過,力圖得到死去的洪堡的原諒。回來后他接到洪堡的舅舅寄來的洪堡的禮物——一部電影劇本副本和一部劇本提綱,此舉頗具象征意味,既象征洪堡已經原諒了他,也表示他將繼承洪堡的衣缽,完成他未竟的事業(yè)。西特林憑借著這兩本劇本擺脫了困境并成為著名的劇作家。西特林更加崇敬和感恩自己的精神導師。在一個溫暖的四月,他和洪堡的舅舅一起把洪堡的尸骨安葬好。在安葬洪堡尸骨的操勞中,西特林顯露了與死共在的意識,本己地把握“我存在”和“我”,“在此在的本己存在中,存在的意義問題才得以提出和回答”?!?1〕
西特林承載洪堡的期望,洪堡像猶太先知一樣預計了西特林的命運,并以自己的死亡幻化成西特林轉變的一個契機。洪堡的死讓西特林看到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對于死亡的思考不是一種消極的等待,而是對生的意義的思考,并在生命中采取積極的措施。死亡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破壞力,也是一種催化劑,催生新的活力。在希伯來的傳說中死亡與復活也有著某種聯(lián)系,巴力神(Baal)和摩特神(Mot)輪流執(zhí)掌四季,巴力神主管雨水、豐收,雨季過后巴力神死去,摩特神復活。他們的死亡和復活不在同一時期,所以才形成了四季更替?!?7〕所以,在猶太文學中,主人公往往通過象征性的死亡后心靈復活。西特林在埋葬洪堡的尸骨中,象征性地埋葬了舊有的趨炎附勢、遠離本真的自我,死亡和復活矛盾體在小說中以神奇的方式發(fā)生著轉換。
從敘事學角度看,整個小說敘述了老一代詩人洪堡的悲慘經歷和年輕詩人西特林的覺悟過程,重演了負罪——救贖——回歸的猶太小說模式。但從存在論上看,這部小說完美演繹了西特林對死亡的認知經歷,從回避到反思最終直面死亡的心路歷程。
在小說中,西特林在經歷恩師過世、破產后,無數(shù)次回憶起自己的出生地,那個被丹妮絲稱為“芝加哥西區(qū)陰溝”“貧民窟”的地方。在那里他度過了童年,還有他最美好的初戀。他的初戀情人內奧米·盧茨,她的愛使他生活充滿陽光,“就是死了也心甘情愿……如果我摟著內奧米度過一萬五千個夜晚,那么即使面臨墳墓的凄清和煩惱,我也會一笑了之”。〔14〕這一段雖然表面講的是他對內奧米炙熱的愛戀,但死亡被一次又一次地提及,他開始完全接受死亡是本己的終點,即死亡的必然性問題。西特林明白了死隨人的生命展開時就開始追逼,人的存在是死的追逼過程,也是趨向死亡的過程。他在死亡意識中覺醒,領悟到他之前所奉行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是多么荒謬!他一直以來不是作為自己而是作為“常人”而活著,“常人”決定著他的生命,令他悲常人之所悲、喜常人之所喜、為常人之所為,活成了此在非本己的存在樣式。他沉淪在“常人”制定的日常生活當中以期達到與“常人”的共在。日常共在的本質特征是消除差別,但其內在的緊張性透露出這不是一個穩(wěn)定和諧的結構,它扭曲了本己的真正訴求,使本己感到與他人的距離而心生不安,疏離成了必然的結果。
長久以來,西特林都是戴著虛假的社會面具,為迎合各種社會需求,逆著自己的本性行事:為逃離猶太身份與反猶者為伍,為獲得錢財任由編輯篡改自己的作品,為獲得美國身份娶白人丹尼絲為妻——一個鄙視他是個猶太佬的美國基督徒。西特林供養(yǎng)她吃喝,過上等人生活,但她卻稱他為“賤坯”“下流幫”“煤筐里生下”“從貧民窟出來的窮小子”。她從心底看不起這個丈夫和他的猶太朋友,認為是她賜給他“美國婚姻的福祉……對一個猶太人來說,更可以說是一步登天了”?!?4〕丹妮絲之所以凌駕于西特林之上,完全是西特林的猶太背景。作為猶太人,西特林跟美國上流社會女子丹妮絲的婚姻是他想要融入美國社會的途徑,而他妻子的態(tài)度則反映了他不被美國社會接納。他恍然大悟,洪堡為什么以自己是“基督徒大宅子里的猶太耗子”〔14〕自喻。猶太人不被認可為真正的美國人,卑躬屈膝、低三下四換不來身份認同,矛盾不可調和。
西特林前半生都把自己終將走向終結放置在令他欣慰的距離,沉淪于世,混跡于庸碌的“常人世界”,以此爬上“人生巔峰”,但他活得并不輕松,“生的彷徨”掩蓋不了“死的恐懼”。在外在的物質、名利已經在“煩”的沉淪中失去后,他才領會到死亡是一種最本己的、不可逾越的可能性。只有領會了死亡蘊意,才能完成向本己本真性的回歸。最終他排除一切外在的偽裝,在生存的真理中找到本己的本真性。這一任務由“畏”來完成,因為“畏”將西特林從“常人”的狀態(tài)中驅趕出來,從安定的沉淪中驅逐出來,理解死亡是人的本質存在。
死亡在猶太教中還被賦予回歸到猶太先祖那里的意思?!秳?chuàng)世紀》第23 章,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死在迦南的希伯倫,年事已高的亞伯拉罕央求他們賣給他土地以埋葬死人。于是,赫人就賣給他麥拉比洞和那塊田地,亞伯拉罕的寄居身份到撒拉死才畫上了句號。等亞伯拉罕壽終正寢,他的兒子們也把他的尸骨埋藏于麥拉比洞,此后有名的族長都被埋藏于麥拉比洞,“歸到他列祖那里”。亞伯拉罕一生都在遷徙中度過,他所有的第一塊永久性土地竟是一塊墳地。所以,猶太列祖之地就與墳地聯(lián)系起來,它不是以生開始,而是以死開始,這里也意喻死亡是永恒的,猶太的家園意識、回歸意識和死亡就有了某種聯(lián)系。
西特林是一個猶太人,這一點從他一出生就決定了,他不需要為此感到羞恥,也不需要通過虛偽的外殼來偽裝自己,因為沉淪于世不能回避此在的本質屬性,他需要直面死亡,誠實地活著,將內在求索作為終極價值。最終,西特林完成了蛻變,他立志要完成死去的朋友未完成的事業(yè),“他們的某些特性逐漸依附到了我的身上”,〔14〕“西特林開始同洪堡合體,意味著他將回歸由先知指引的道路”?!?8〕西特林在參透生死意義之后,踏上了回歸猶太之路。與妻子離婚、與情人萊娜達分手象征與美國文化決裂,他選擇了忠于自己的種族背景、忠于朋友。死亡的價值賦予了主人公人生以積極的生的含義。
死亡是諱莫如深的禁區(qū),但貝婁小說并不避諱死亡?!逗楸さ亩Y物》中洪堡遵循本真的生存狀態(tài),忠于自己的內心訴求,死亡是他抵制西方官僚體制,保衛(wèi)他文學凈土的途徑。洪堡的死亡展示了如何在現(xiàn)世的絕望中探求永生的希望,通過擁抱死亡來超越死亡。西特林因著洪堡的死亡而對生命意義、社會的認知經歷了一個顯著的變化。西特林表面上八面玲瓏混跡于世,卻是以沉淪的方式死著,因為他的生存活動不但是被拋棄在世,也消散于操勞所及的世界。洪堡的死亡逼迫西特林認識到死亡是此在最本己、不可逾越的可能性,西特林從原來那個自私狹隘、利欲熏心的世俗藝人脫胎換骨,轉變?yōu)槌缟芯褡杂?,懂得給予的藝術家。小說所展現(xiàn)的對死亡的思考與海德格爾存在主義死亡哲學關系密切。死亡是此在最本質的屬性,每個個體都不能回避。只有將死亡保持為純然的可能性,此在才不會因為歲月流逝而黯淡褪色,每時每刻都是能在。存在是死亡的開始,死亡是存在的結束,生命不是一個結點,而是一個慢慢趨向死亡的過程。如何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內做有意義的事情以達到本真的完滿是每一個現(xiàn)代個體應該積極思考的問題。向死而生令人們在喧鬧、浮躁的現(xiàn)代社會冷靜地思索死亡對于個體生命獨特的意義,只有明白死亡的蘊意才能對生命進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