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野地與文明

2020-03-01 17:42:57奧爾多利奧波德侯文蕙
綠葉 2020年7期
關(guān)鍵詞:野地土地

[美]奧爾多·利奧波德 侯文蕙 譯

曾經(jīng),拓荒者的馬蹄沒入草原的花海。而如今,只要能找到一塊40英畝大的野地,可以讓草原植物姑息殘喘,那就值得慶幸了。人類創(chuàng)造了文明這個人工制品,所使用的原料就是野地。

野地作為原料從來都不是單一的,而是非常復(fù)雜多樣的。因此,由它生產(chǎn)出的文明也多種多樣,這些文明之間的差異就是文化。世界文化多姿多彩,也是對野地多種多樣的一種反映。

然而現(xiàn)在,人類歷史面臨著兩種急劇的改變:一是野地在逐漸消失,比較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qū)越來越少;二是交通工具的發(fā)展和工業(yè)化的進步,必然會帶來世界文化的大融合。這兩種潮流不可逆轉(zhuǎn),而且似乎不應(yīng)當被逆轉(zhuǎn)。問題在于,在這兩種變化面前,我們是否能夠稍稍做一些改進,使某些可能在變化中消失的價值被保留下來。

對于正在辛勤工作的鐵匠工人來說,鐵砧上的原料就是他要征服的敵人;同樣,對于拓荒者來說,野地就是鐵砧上的原料,是他們要征服的敵人。

然而對于一個正在休息的勞動者來說,如果他們能夠高瞻遠矚,就會喜愛和珍惜這個原料,正是這些原料鑄就了他生命的定義和意義。在此,我大聲疾呼,希望有關(guān)人士能保護最后的野地,將那些地方當成自然博物館的展覽品保存。這樣,以后人們可以從那里得到啟發(fā)和教化,從那里明白自己文化的起源。

殘余的野地

我們創(chuàng)造美國時所依靠的野地大多已經(jīng)消失了。在不同的地區(qū),被保護的野地的大小,以及被破壞的程度,都有著實際的差距。

長著高禾草的草原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曾經(jīng),拓荒者的馬蹄沒入草原的花海。而如今,只要能找到一塊40英畝大的野地,可以讓草原植物姑息殘喘,那就值得慶幸了。這里擁有上百種植物,而且美麗紛呈,然而從祖輩那里繼承了土地的人們卻多半不認識它們。

不過,德·瓦加曾經(jīng)從牛肚皮底下看地平線的短禾草大草原,雖然歷經(jīng)牛羊的踐踏和農(nóng)夫的不合理開墾,但依然尚未全部消失,分散成幾個小塊,大約有一萬畝。1849年,一些淘金人來到了加州,如果政府愿意在紀念墻上刻下他們的名字,那么這些大草原是否也愿意見證曾經(jīng)的大遷徙?

湖泊沿岸的州曾經(jīng)有原始松樹林,海岸平原曾經(jīng)生長著巨大的硬木林,然而如今再也沒人見過這些景色;現(xiàn)在,哪怕只有幾英畝這樣的林地作為實驗地,我們都會感到萬分欣喜。我們的楓樹林和鐵杉樹林也已所剩不多,只有幾片1000英畝大小的林子。阿帕拉契山硬木林、南方硬木林,以及阿第倫達克山脈的云杉森林,還殘存著為數(shù)不多的野地??墒撬鼈円布磳⒃庥霰豢撤サ拿\,不久之后,旅游的道路就會延伸到森林中。

海岸線是消失最快的野地之一。曾經(jīng)太平洋和大西洋廣闊的海岸線,如今已經(jīng)變成了農(nóng)舍和旅游的道路,五大湖未開發(fā)的海岸線,只有蘇必略湖還有較大的殘余。海岸線是最具有歷史性的野地,也是最接近消失邊緣的野地。

在落基山脈以東的北美地區(qū),只有蘇必略國際公園被劃為野地保護區(qū)。那里面積較大,位于明尼蘇達州和安大略省的奎提科。這個地區(qū)雄偉壯麗,遍布湖泊河流,大部分位于加拿大地區(qū)。然而最近,它的完整性遭受著巨大的威脅,水上飛機可以提供服務(wù)的釣魚區(qū)越來越大,此地的管轄權(quán)也出現(xiàn)了紛爭。屬于明尼蘇達州的部分,究竟是歸州森林所有,還是歸國家森林所有,整個地區(qū)都可能陷入權(quán)力紛爭之中。而因為野地產(chǎn)生的糾紛,讓人遺憾不已。

在落基山脈穿過的各州,有許多面積大小不等的國家森林,它們都被劃為野地保護了起來。那里不許修建道路和旅館,而且禁止任何傷害野地的行為。這些原則得到了國家公園的認同,但是國家公園并沒有規(guī)定明確的保護范圍。總而言之,這些土地是野地保護工作的重點,然而實際情況卻并沒有報道的那么樂觀。旅游需要擴展道路,使得野地不斷流失;為了對付森林火災(zāi),道路必須通暢;地方資源維護隊四處鼓吹,勸說各單位建造新的道路,盡管實際上并不需要這么做;戰(zhàn)爭期間,由于木材缺乏,必須修建許多運輸?shù)缆罚M管這樣做違背了法律;而當前,滑雪電纜和滑雪旅館正在山區(qū)瘋狂興起,盡管那些地區(qū)已經(jīng)被劃為野地保護區(qū)。

在所有對野地的侵略手段中,最狡猾的要數(shù)控制掠食動物,比如說為了保護大型獵物而將狼和獅子全部消滅的做法。果然,大型獵物,比如鹿或赤鹿大量增加,幾乎將草地全部啃光了。獵人被鼓勵前往野地,獵殺過多的獵物。然而那些地方太過偏僻,汽車不能直接抵達,現(xiàn)代的獵人們不愿意去那里。為了吸引獵人,修建道路成為理所當然的事情。野地因此不斷被道路分割,而且這種情況還在繼續(xù)。

落基山脈覆蓋的范圍廣泛,從西南方的刺柏植物到俄勒岡州的茫茫林海,各種森林形態(tài)應(yīng)有盡有,但這個地方?jīng)]有沙漠地帶。之所以會這樣,也許是因為某些美學認為只有湖泊和松樹才算“風景”,這種看法是幼稚的。

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依然有廣闊的地區(qū)尚未開發(fā)。在那里,沒有名字的人沿著沒有名字的河流流浪,孤獨而神秘地在神秘而孤獨的山谷中死亡。

雖然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區(qū)經(jīng)濟價值極低,甚至有負面的經(jīng)濟價值,但它們應(yīng)當被保護起來。也許有人會說,不必刻意地制訂保護計劃,因為總會有足夠的野地被保留。然而最近的歷史事實證明,那種說法只是自欺欺人罷了。即便野地得到保留,野地上的動物群是否能夠存留?如今,北美馴鹿、許多種大角羊、純種的北美野牛、極地灰熊、淡水海豹、鯨魚等等,都處于消失的邊緣。假如那些標志性的動物消失,野地還有什么價值呢?當前,很多社會組織準備開發(fā)北極的荒地,將工業(yè)化進程在那里推進。目前并沒有正式的措施出臺,保護極地以北的野地。那里的野地雖然幅員遼闊,但是已經(jīng)開始逐漸減小。

加拿大和阿拉斯加是否能夠發(fā)現(xiàn)并且抓住機會,改變當前的狀況?答案無人知曉。然而拓荒者卻常常嘲笑那些能夠維持拓荒活動繼續(xù)進行的努力。

供休閑娛樂的野地

在漫長的歲月中,為生存而進行的搏斗實際上是一種經(jīng)濟行為。隨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這種搏斗漸漸消失了,但我們將搏斗變成了體育活動和比賽的一種形式,這完全是出于本能。

以此而論,人與動物的搏斗也是一種經(jīng)濟行為?,F(xiàn)在這種搏斗在某些活動——比如狩獵和釣魚中依然保存著。

公共野地最先是利用野外活動的形式,使那些原始而粗狂的拓荒經(jīng)歷和生存技巧得以永久保存。

這些技巧中的部分已經(jīng)變得普及,其中的一些為了適應(yīng)美國國情而發(fā)生了微弱變化。但就其本身而言,依然是世界性的,比如狩獵、釣魚、徒步旅行等等。

但和山核桃樹一樣,有兩種技巧是美國特有的,雖然別人也試圖模仿這兩種技巧,但只有在美國大陸,它們才得到了完全的發(fā)揮和釋放。我說的這兩種技巧便是乘獨木舟旅行以及和馱運貨物的旅隊一起旅行。但目前,它們的普及性正在急劇萎縮。哈德孫灣的印第安人已經(jīng)擁有了小汽船,登山者都裝備了福特汽車。對我來說,如果必須依靠獨木舟和馱運貨物為生,那么我也可能會使用先進的機械設(shè)備,畢竟這兩種勞動過于辛苦。但我們進行野外旅行的目的是為了消遣,這些機械品的大量出現(xiàn)讓我們不由得感到沮喪。當四周被汽艇包圍時,你扛著獨木舟在岸上行走顯得徒勞無益;把你的馱運牲畜帶到假日旅館的草地上吃草無疑是一種愚蠢的行為。如果要這么做,那么待在家中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野地是一個保護所,保護著那些原始的旅行藝術(shù),尤其保護著乘獨木舟和跟隨馱運隊伍旅行。

也許有人會有不同意見,質(zhì)疑保存這些原始藝術(shù)的必要性。我不想同這些人爭論。對于它們,你如果沒有深刻的了解,那么一定是迂腐的。

歐洲也有狩獵和釣魚活動,但同美國相比,它們?nèi)狈σ揽恳暗乇4嫦聛淼臇|西。如果可以選擇,那么歐洲人會避開在森林中露營、做飯或工作。他們會將瑣碎事都交給仆人去做,所以,他們的狩獵更像野餐,而不像拓荒,對于技巧的考驗表現(xiàn)在狩獵或釣魚的物質(zhì)收獲上。

有人認為野外休閑活動“不民主”,并對此進行譴責。在他們看來,野地能提供的娛樂能力非常低,無法與高爾夫球場和觀光營地相提并論。這種觀點所犯的最根本的錯誤,就是用量產(chǎn)的哲學對抗量產(chǎn)的事物。娛樂價值并不能用數(shù)字衡量,它和人們的心靈體驗程度成正比,也和人們感受到日常生活的相異程度成正比。以此評判,充斥著機械化的野外休閑活動毫無樂趣可言。

在森林和山區(qū)進行的野外休閑活動,機械化程度已經(jīng)高達十分之九。如果人們對于較少的事物總是懷有同情和尊重,那么最后的十分之一應(yīng)當在野地得到珍惜。

供科學研究用的野地

有機體擁有保持健康的能力,即內(nèi)在自我更新的能力,這也是有機體最重要的特征。

有兩種有機體,其自我更新的能力和過程受到了人類的影響和控制:一是人類本身,受到醫(yī)藥和公共衛(wèi)生的影響;二是土地有機地,受到農(nóng)業(yè)和自然資源保護的影響。

我們試圖控制土地健康,但收效甚微。眾所周知,如果土壤的肥力流失殆盡,或者流失的速度大大快于形成的速度,或者水利發(fā)生異常,那么土地有機體便生病了。

還有一些其他的失常,但我們認為那是客觀事實,而不是土地處于病態(tài)的癥狀。雖然人們在不斷努力,可是仍然有動植物莫名其妙地消失了。盡管人們采取了很多保護措施,但害蟲依然在四處作亂。我們找不到更加簡單合理的解釋,因此必須將它們納入土地的病癥。這兩種情況的頻繁發(fā)生,讓我們不能將它們當作正常的生態(tài)事件而漠不關(guān)心。

我們對于土地失調(diào)的處理方式非常有局限性,這種局限性同樣體現(xiàn)在我們對于土地失調(diào)的認識上。因此,當土壤中的肥力流失殆盡,我們便在土壤中添加肥料,或是改變土地上的動植物種類。我們忽略了一個事實,野生動植物不僅造就了土壤,也在維護著土壤。比如有人發(fā)現(xiàn),生長過豬草的土地上的芋草收成格外好,但原因不清楚。我們并沒有想到,這種聯(lián)系看起來沒有關(guān)系,卻普遍地存在于自然界。

土撥鼠、黃鼠或老鼠的數(shù)量激增,我們把它們當成害蟲,不斷地用毒藥控制它們,但我們從沒有真正尋找它們激增的原因。在我們看來,動物造成麻煩的根源必然在動物本身,但最近的科學研究表明,它們的激增是因為植物群的紊亂,而很少有人會沿著這條線索做更深入的研究。

在許多造林地區(qū),曾經(jīng)一棵樹可以制造三四根原木,但現(xiàn)在只能制造一根或者兩根,原因是什么?有思想的林務(wù)官知道,原因并不在樹身上,而是與土壤的微生植物群有關(guān)。破壞土壤、植被容易,但如果想要恢復(fù)土壤、植被,需要花比破壞時多得多的力氣。

在保護自然資源方面,許多處理方式都是表面文章。為控制洪水,我們修建了水壩,但這和造成洪水的原因沒有任何關(guān)系;為了防止土壤肥力流失,我們修建了攔沙壩和梯田,這和造成土壤肥力流失的原因沒有關(guān)系;為了保證獵物和魚類供應(yīng),我們建立了保護區(qū)和孵卵場,但這不是它們會產(chǎn)生供應(yīng)不足的原因。

總之,一系列的證據(jù)表明,當土地生病時,可能是由于某些器官出了問題。而那些自然資源保護措施,大多只能起到局部緩?fù)吹淖饔?,卻不能根治疾病。這些措施有其必要性,但是不能當作治療手段。人們正在積極開展土地修復(fù)工作,可是關(guān)于土地健康的科學卻依然沒有出現(xiàn)。

要建立土地健康的科學,必須有一塊運轉(zhuǎn)正常的土地作為參考,需要知道健康的土地有機體是如何運轉(zhuǎn)的。

我們有兩個現(xiàn)成的案例:一是東北歐,雖然那里的人類生活已經(jīng)持續(xù)了幾個世紀,但土地機能依然在比較平穩(wěn)地運行。在進行研究時,這是一個我們無法忽略的地區(qū)。

另外一個案例是野地,這也是最完美的案例。野地自給自足,在度過了無數(shù)個春秋后,始終保持平穩(wěn)。它的組成物種幾乎沒有消失,也沒有發(fā)生過某個物種失控的情況。自然給予土壤的生成速度和它們對于土地的侵蝕速度基本一致。關(guān)于這一切,古生物學都能為野地做證。在研究土地健康方面,野地具有獨特而不可代替的重要性。

我們不能在亞馬孫河地區(qū)研究蒙大拿州的土地機能;研究每一個生物群落,就必須研究它們賴以生存的野地和被開發(fā)的土地。我們一直都在忙于拯救失去平衡的野地研究區(qū),無暇顧及其他,而且這些地區(qū)也在日漸縮小,無法維持全方位的穩(wěn)定性。以國家公園為例,雖然它們的面積多達百萬英畝,但依然無法維持掠食動物的平衡,或是修復(fù)動物疾病帶來的影響。因此,在黃石公園,狼和美洲豹已經(jīng)消失,從而導致鹿群的激增,大量的植物被摧毀,特別是冬季牧場的植物。而且由于疾病傳播,灰熊和大角羊的數(shù)量也在不斷減少。

雖然最大的野地機能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問題,但只要給J.E.韋弗一小塊野地,他就能了解草原植物比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作物更加抗旱的原因。韋弗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草原的植物在地下非常具有“團隊精神”,它們的根系四處蔓延,緊緊抓住各層的土壤。但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作物的根則集中在某一層土壤,甚至毫不涉及某些土壤,因此水分積累不足。韋弗的發(fā)現(xiàn)為大家揭示了一個重要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學原理。

同樣,只要給托格雷迪亞克一小塊野地,他就能知道森林土壤中的松樹為何比田野中的松樹高大。因為在森林土壤中,松樹的根不斷往地下延伸,扎得更加深。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得知健康的土地有何種表現(xiàn),除非能將野地和生病的土地做對比。早期西南方旅行者曾經(jīng)說,山中的溪流非常清澈,但在我們看來,他們有可能是在恰巧比較好的時間看到了這些河流。防治侵蝕的工程師一直沒有案例可以作為參考,直到有人在奇瓦瓦山發(fā)現(xiàn)了合適的參照河流。這些地區(qū)從未被放牧過,因為放牧者害怕遇到印第安人,所以這條河流即便在最糟糕的時候,也只是變成了乳白色,釣魚者依然能看到鱒魚。而且,這條河岸邊長著許多苔蘚。要知道,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河流岸邊只有大圓石,而且樹木非常少見。在馬德雷山建立一個跨國試驗站,開展研究保存工作,修復(fù)美國和墨西哥邊境土地的機能,是一個可以惠及兩國的可行性計劃。

總而言之,無論野地是大是小,都可能具備一種價值:可以為土地科學研究提供樣本。野地最主要的用處不是休閑娛樂,這也不是它唯一的用途。

供野生動物生存的野地

僅僅依靠國家公園,無法保證大型的肉食動物繁衍生息。公園里已經(jīng)沒有了狼,灰熊也岌岌可危,大角羊也遭遇了相同的命運,數(shù)量急劇減少。

為什么會這樣呢?有的答案非常明確,有的答案尚不明朗。對于活動廣泛的狼等動物來說,國家公園顯然太過狹小。而且由于許多暫不知曉的原因,很多動物無法在封閉的空間中生存下去。

那么如何為野生動物擴展空間?最可行的辦法就是改造公園外的荒地,將它們變成瀕危動物的公園。然而國家公園并沒有這么做,灰熊瀕臨滅絕便是一個悲劇的例證。

1909年,我第一次來到了西部。那時,灰熊在山中非常常見,而自然資源保護部門的人卻不常見,甚至在幾個月的旅行中都見不到一個。可是現(xiàn)在,自然資源保護部門的人隨處可見,灰熊卻幾乎看不到了。它們朝著加拿大邊界退縮。根據(jù)官方報道,美國境內(nèi)現(xiàn)有6000只灰熊,5000只都在阿拉斯加。能夠見到灰熊的州只有5個。在有些人看來,只要加拿大和阿拉斯加還有灰熊存在就足夠了。但在我看來,這是遠遠不夠的。阿拉斯加的熊非常獨特,將灰熊交給阿拉斯加保管,如同將快樂交給天堂保管,可是我們永遠都無法到達天堂。

想要拯救灰熊,就必須擁有一些廣大的土地。那里不能有道路和家畜的痕跡,或者說家畜造成的傷害已經(jīng)得到了足夠的修復(fù)。想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買下分散在各地的牧場。政府部門愿意這么做,但是自然資源保護部門的所作所為卻令人失望。林務(wù)署在蒙大拿州設(shè)立了一個灰熊保護區(qū),但他們也在猶他州的一個山區(qū)牧場發(fā)展牧羊業(yè),盡管那里已經(jīng)是猶他州灰熊僅存的地方。

永久的灰熊保護區(qū)和永久的野地如同硬幣的兩面,是不可分割的。假如你想解決其中的一個問題,那么除了滿腔熱情之外,你還要有保護自然資源的長遠眼光和歷史洞察力。只有懂得進化軌跡的人,才懂得珍惜進化的載體——野地,才懂得珍惜進化的杰出成就——灰熊。假如教育能真正被吸納接收,那么越來越多的人會認識到,西部的歷史遺產(chǎn)為今天的西部提供了巨大的意義與價值。尚未出生的年輕人也許會和劉易斯與克拉克一起乘船在密蘇里河游歷,或許和詹姆斯·卡本·亞當斯一起在內(nèi)華達山攀登。而無論是哪一代人,都會重復(fù)一個問題:灰色的大熊在哪里?假如我們回答說它由于自然資源保護者的疏忽而消失了,那么這無疑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野地的捍衛(wèi)者

野地資源只會不斷縮小,而不會向四外擴展。對于現(xiàn)有的野地來說,我們可以延緩甚至阻止野地被侵蝕,將它變成休閑娛樂的場所、科學研究的試驗地和野生動物保護場所。但是想要創(chuàng)造新的野地,則是完全不可能的。

所以,所有的野地保護計劃只能算得上是亡羊補牢,希望將野地的退化盡可能地降到最低。1935年,人們成立了野地學會,以“拯救美國最后的野地”為目標。塞拉俱樂部的成員們也是因為這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

然而僅僅依靠幾個團體的努力是不夠的。我們無法因為國會制定了一項關(guān)于野地的法令而沾沾自喜,就此感到滿足。如果自然資源保護部門里沒有眼光長遠的人士,那么它們就無法預(yù)料到哪些行為可能對野地造成新的侵害。除此之外,野地保護也需要熱情的人們,需要他們在觀察著每一個角落,并且時刻準備著同破壞野地的行為做斗爭。

在歐洲,想要尋找野地只能到喀爾巴阡山脈和西伯利亞地區(qū)。每一個具有預(yù)見性的自然資源保護論者,都為此而痛心疾首。相比于其他國家,英國擁有的這種土地的奢侈品格外少,但拯救僅有的幾塊野地的活動正在那里蓬勃開展,雖然這有些遲了。

總而言之,能夠認識到土地蘊含的文化價值,是否具有謙卑的認知態(tài)度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那些膚淺的現(xiàn)代人脫離了土地,自以為是地找到了最重要的東西。他們整天高談闊論歷經(jīng)千年的政治或經(jīng)濟帝國。只有智慧的人才明白,歷史是由許多連續(xù)展開的旅程累積而成的,而且這種旅程的起點相同。人類不斷回到這個起點,重新整裝待發(fā),開始新的征程,尋找新的價值觀。只有智慧的人才明白,為什么原始的荒野才能為人類最清晰地定義開創(chuàng)力。

猜你喜歡
野地土地
我愛這土地
“土地托管”讓荒蕪?fù)恋鼐G起來
土地
野地環(huán)逃遁記
遼河(2021年3期)2021-04-12 02:48:00
曲麻菜
詩林(2019年6期)2019-11-14 16:42:25
南非野地別墅
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海峽姐妹(2018年5期)2018-05-14 07:37:02
村邊的野地
分土地
野地小偵探
探索地理(2013年4期)2014-01-09 06:39:02
克山县| 周宁县| 沅陵县| 穆棱市| 剑阁县| 云阳县| 利辛县| 栾城县| 阿拉尔市| 雷山县| 保康县| 沿河| 徐州市| 成武县| 独山县| 涿鹿县| 丽水市| 乐昌市| 南皮县| 连山| 辉南县| 虎林市| 永济市| 呼和浩特市| 英德市| 大丰市| 唐山市| 永仁县| 利川市| 岳西县| 尉犁县| 浠水县| 论坛| 明溪县| 屏山县| 武乡县| 隆回县| 小金县| 临沧市| 岑巩县| 遂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