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德相
幾乎每個小伙伴都聽說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孩提時代的孔融是一個道德楷模+天才兒童,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大名士李膺喜歡在自家豪宅搞名人沙龍,而且非名流或世交不得入內(nèi)。孔融不屑,自稱跟李家是世交,大搖大擺進去了,李膺疑惑,這小子誰呀,來混吃混喝的?孔融說:“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曾是師友,我們當然算世交了?!?/p>
13歲,孔融的父親逝世,他“哀悴過毀,扶而后起”,再度入選年度孝順楷模。16歲,他哥哥孔褒的朋友張儉因得罪宦官被通緝,投奔孔家,孔褒不在,孔融讓張儉留宿,結(jié)果事情敗露,兄弟二人和孔媽媽“一門爭死”,朝廷發(fā)話了,讓孔褒抵罪,《后漢書·孔融傳》在這里接了一句,“融由是顯名”。
當哥哥孔褒走向斷頭臺,孔融則成了忠孝仁義的代言人,也成了獵頭們的搶手貨,各地都請他當官。
他拒絕了。
直到司徒楊賜請他出山,他才欣然上任。楊賜派他去拜訪新晉大將軍何進,對方門童不懂事,沒有及時通報,讓他多等了一會兒,孔融怎能接受被別人耍大牌?他轉(zhuǎn)身就走。何進也不爽,年輕人狂個啥!遂派劍客刺殺孔融,該劍客夠腹黑,說,孔融這么紅,殺了他還不如利用他,以禮相待,顯得你有雅量又重視賢才。何進不愧是優(yōu)秀的政客,于是推薦孔融去當更大的官。
后來孔融到北海郡為相——那是黃巾軍最愛騷擾的地帶。孔融與黃巾軍的交鋒,如果拍成電影,就是他的丟臉集錦,只不過是細分成被打得落花流水、屁滾尿流、潰不成軍等幾種形態(tài)而已。
因為租賦賬目不清,孔融一天之內(nèi)處死五個督郵,超有效率。對待一個心腹,愛他時把對方當兒子,恨他時就要砍人。
任性、自我、反應快、情緒化、人來瘋——這樣的孔融,如果乖乖當一個脫口秀節(jié)目主持人,該是多么低碳環(huán)保,可孔融偏偏不。他殺了勸他接納袁紹、曹操的左丞祖,但沒過多久,情勢所迫,他還是寄身于曹操。
孔融和曹操,完全是不兼容的兩套系統(tǒng)。但曹操需要孔融這個大名士來裝點門面,所以一忍再忍。哪怕孔融給曹操推薦了禰衡這個不靠譜的憤青,曹操也沒有發(fā)作。
禰衡有點文采,但恃才傲物,十分毒舌,孔融對他頗為迷戀,每天循環(huán)在曹操面前推薦禰衡,吹得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曹操給他面子,決定見一見。但禰衡不配合,對曹操冷嘲熱諷。曹操讓他當鼓史,當眾表演,禰衡不穿制服,瘋狂演奏重金屬音樂,被負責禮儀的官員呵斥,于是,雷人的一幕來了——禰衡當著曹操及眾人的面,把自己脫個精光!曹操自嘲道,本想羞辱禰衡,沒想到被禰衡羞辱了。
連孔融都覺得禰衡玩過頭了,讓禰衡去道歉,曹操很高興,準備接見他,結(jié)果禰衡穿著麻布粗衣,手持三尺大杖,以潑婦罵街的姿態(tài),展開以曹操為主題的長篇謾罵秀。曹操怒了,借黃祖之手把禰衡干掉了。禰衡的死沒有讓孔融產(chǎn)生任何危機意識。曹操要殺楊彪,孔融威脅說你如果殺楊彪我這個官就不當了,曹操作罷,孔融發(fā)現(xiàn),阿瞞果然是怕我的,于是更加肆無忌憚。
像孔融這樣高調(diào)的話癆,找點把柄簡直易如反掌。曹操推行禁酒令,孔融不以為然,公開違抗。他還說過,母親好比一個盛放東西的瓦罐,子女生下來就如同東西從瓦罐里倒出來,難道還要給瓦罐寫感謝信,侍奉瓦罐終老?
這些話,現(xiàn)在看來都夠出位,更別說以孝治天下的三國。于是,曹操為這個推崇忠孝的孔子的后人制定了罪名,不忠不孝,理直氣壯地殺了他。
出名太早也不好,容易自我膨脹。中老年孔融就忘記了自己姓孔,經(jīng)常說一些出格犯上的話語,因此丟掉了身家性命。悲哉!
姚梅芬摘自《課堂內(nèi)外》 圖:小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