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新中國成立前后中國共產黨干部教育轉型研究

2020-02-25 15:17高中偉田向勇
關鍵詞:黨校干部培訓

高中偉,田向勇

(四川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成都 610207)

新中國成立前后,在奔騰向前的歷史洪流中,黨所處的歷史地位和面臨的主要任務發(fā)生了重大轉變,“中國的歷史,從此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26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771頁。。在新的歷史轉折期,黨的干部隊伍呈現數量不足、理論欠缺、基礎薄弱、技能匱乏等問題,成為制約黨領導國家建設的一個重要瓶頸。為此,黨規(guī)劃了干部教育轉型的方向,制定了干部教育轉型的主要目標,選擇在職學習、黨校教育、學校培訓和業(yè)余訓練班等多種教育途徑,整體上提高了干部的政治站位、理論水平和應變能力,滿足了黨和國家建設的需要,對鞏固新生政權、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及政治認同產生了重要影響。

考察新世紀以來的研究成果,關于新中國成立前后黨的干部教育的研究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黨和國家領導人關于干部教育論述的研究(2)參見:熊維強《論毛澤東干部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毛澤東思想研究》2006年第4期,第27-29頁;陳福今《論陳云干部教育培訓思想及其現實意義》,《黨的文獻》2005年第4期,第60-65頁;劉偉《劉少奇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研究綜述》,《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第58-61頁。,二是對干部教育某一具體方面進行探析(3)參見:王先俊《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干部教育培訓》,《當代中國史研究》2010年第1期,第41-48頁;王壽林《新政權的思想塑造:新中國成立前后的學習社會發(fā)展史運動》,《中共黨史研究》2009年第10期,第58-66頁;郝正春《新中國成立前夕地方干部學習狀況考察——以山西省晉中區(qū)域為例》,《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4年第2期,第43-45頁。。但從轉型視角分析新中國成立前后黨的干部教育,研究深度尚待進一步挖掘。

一 干部教育轉型的背景與方向

黨的干部教育轉型,并非自發(fā)進行的,亦非按照某種規(guī)律線性發(fā)展的,而是在正確的轉型目標規(guī)劃下,在復雜的國際國內環(huán)境及多重條件耦合下實現的。

(一)轉型的相關背景

在新舊政權更替過程中,黨的革命任務、工作重心、依靠對象發(fā)生了重大改變?;謴桶l(fā)展國民經濟和鞏固新生人民政權是黨面臨的嶄新課題,能否帶領廣大人民進行社會革命,能否重塑價值理念和增進政治認同,關鍵靠黨的各級干部。基于此,黨的干部教育面臨時代轉型的必然要求。

一是復雜的國際國內局勢對干部教育提出了新挑戰(zhàn)。從外部層面來看,西方敵對勢力在政治上孤立新生的人民政權,在經濟上對我國實施經濟封鎖,在軍事上對我國周邊進行包圍,在意識形態(tài)上攻擊中國共產黨,試圖從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和意識形態(tài)上摧毀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根基。當時的國際輿論,普遍對黨的干部的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水平表示懷疑。從國內層面看,國民黨殘余勢力、土匪武裝、反動資產階級、舊政權遺留人員還比較猖獗,他們仍不甘心失敗,糾集各反動黨團分子、會道門組織,從事各種破壞活動,甚至聯合組建所謂的“復辟軍”“反共保產動員會”,顛覆或破壞基層政權建設,屠殺或逮捕大量地方干部。復雜的國際國內局勢,對干部的執(zhí)政水平、綜合素質和應變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二是新中國的國家建設需要對干部教育提出了新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近代中國屈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徹底終結,勝利帶來的不僅是榮耀,更是全新的考驗。政治層面,隨著黨的角色和地位的變更,革命年代形成的實事求是、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能否承繼,黨的干部能否團結群眾、依靠群眾、組織群眾,不腐敗、不貪污、不變質,是黨的干部隊伍面臨的新任務。經濟層面,在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占主體的國家,如何領導和恢復國民經濟,如何扭轉貧窮落后的農業(yè)國現狀,這就需要能勝任經濟建設的黨的各級干部。毛澤東指出:“嚴重的經濟建設任務擺在我們的面前。我們熟習的東西有些快要閑起來了,我們不熟習的東西正在強迫我們去做。”(4)《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480頁。思想文化層面,這一時期社會中無產階級思想、小資產階級思想、民族資產階級思想、舊民主主義思想交織存在,各種詆毀新政權、污蔑共產黨的言論時有發(fā)生,不同價值觀念并存,社會治理難度加大,這也迫切需要黨的干部能主動適應社會主要矛盾和歷史任務的變化。

三是干部隊伍本身的數量質量問題對干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干部隊伍的主要成分是工人和農民,干部隊伍的構成來源相對簡單,干部數量相對較少。新中國成立前后,黨選拔了一批政治立場過硬、思想素質較高的軍隊干部充實到各級政權中,留用了大量國民黨政府的舊公務人員,吸收了舊政府培養(yǎng)的大量知識分子,選拔了大批工農積極分子。到1951年,“全國除軍隊外,現有黨與非黨的干部約有175萬左右。其中:老干部約60余萬;1949年以后參加工作的新干部約70萬左右;留用的舊人員約40萬左右”(5)中共中央組織部等編《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第9卷《文獻選編(下)》,中共黨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頁。。但總體來看,干部隊伍的數量仍嚴重不足。新組成的干部隊伍中,老干部與新干部、黨員與非黨員、工農干部與非工農出身的干部,復雜的成分嚴重影響干部的團結。同時,知識分子干部大多接受舊式教育,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缺乏認識,國民黨舊公務人員的工作作風、革命信仰、理論實踐與黨的要求還存在差距。此外,各種敵對分子、思想不純的人員混入干部隊伍中,對干部的甄別和管理造成了相當大的困難。干部隊伍在數量上、質量上呈現出諸多問題,都需要黨對干部教育進行轉型。

(二)轉型的主要方向

習近平指出:“好干部是選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6)習近平《努力造就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求是》2019年第2期,第10頁。針對新舊政權更替需要,以及干部隊伍存在的理論欠缺、文化偏低、基礎薄弱、成分復雜、執(zhí)政能力有待進一步增強等突出問題,中國共產黨規(guī)劃了干部教育轉型的主要方向。

一是及時更新干部教育目標。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奮斗目標始終是要破壞一個舊世界、建立一個新世界。這一時期黨開展干部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工農干部的理論素養(yǎng)和軍事斗爭的能力,注重培養(yǎng)領導農村工作和革命斗爭的干部。新中國成立后,黨的根本任務是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領導和恢復國民經濟。為此,黨的干部教育的目標也轉為培養(yǎng)懂經濟的城鄉(xiāng)領導者、建設者和管理者,構建“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養(yǎng)國家建設人才,肅清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的思想,發(fā)展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主要任務”(7)轉引自: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版,第87頁。的新民主主義教育。

二是制定新中國建設需要的干部教育內容。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干部教育內容主要以政治、軍事為主,同時兼顧工農干部的理論教育。中共中央要求“時事問題為一切在職干部必須經常研究的課目(黨報為主要材料);軍事工作干部必須研究軍事,地方工作干部必須學習必要的軍事知識”(8)中共中央組織部等編《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第8卷《文獻選編(上)》,中共黨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525頁。。新中國成立初期,干部教育內容逐步調整為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在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礎上,更加強化業(yè)務教育,軍事教育逐漸退居次位。1950年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中央要求各級干部應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應把理論學習與批判封建殘余思想結合起來。黨深知“現在我們黨已有五百幾十萬黨員,對于這些黨員特別是干部黨員認真進行共產主義的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政治覺悟和思想能力,是一個極端重大的任務”(9)中共中央組織部等編《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第9卷《文獻選編(下)》,第46頁。。但同時,干部的業(yè)務能力提升越來越受到重視。1950年10月,《關于第一次全國工農教育會議的報告》指出,工農教育培訓內容“一般地應以識字、學文化為主要內容,并適當地結合政治教育、生產技術教育和衛(wèi)生教育”(1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冊,第432頁。。

三是注重采用多元的教育途徑與靈活的教育策略。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受條件的限制,干部參與教育培訓的機會很有限,干部教育的培訓方式以在職學習為主,兼之開展一定程度的學校教育和農村業(yè)余教育。新中國成立前后,黨充分認識到加強干部教育的重要性,打出了一套加強干部教育的政策組合拳,形成了在職教育、黨校教育和學校教育、業(yè)余培訓齊頭并進的多元培訓途徑。“創(chuàng)辦人民大學,培養(yǎng)建設人才,這是完全新式的高等教育的起點。同時普遍舉辦工農速成中學,把工農干部培養(yǎng)成知識分子?!?1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冊,第87頁。黨還確立了立足實際正面引導干部、立場鮮明集中教育干部、典型動員選樹榜樣干部的教育策略,多層次、多渠道地開展干部教育。

四是推進干部教育的規(guī)范化、制度化、常態(tài)化。從指揮革命戰(zhàn)爭到領導國家建設,中國共產黨深刻認識到,干部教育必須擺脫過去的短期性、應急性、非制度化狀態(tài),加強干部教育的制度化、科學化、規(guī)范化和常態(tài)化。在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明確指出,“以老解放區(qū)新教育經驗為基礎,吸收舊教育有用經驗,借助蘇聯經驗,建設新民主主義教育”(1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冊,第86頁。。在此精神指引下,各類文件也相繼規(guī)定了干部教育的教材選擇、培訓內容、學制要求及管理權限。例如,1950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 關于舉辦工農速成中學和工農干部文化補習學校的指示》指出,“工農速成中學修業(yè)年限暫定為三年,必要時得延長之”,“工農速成中學和工農干部補習學校,均須配備優(yōu)良的教職員擔任教學和校務”,“選調學員時,須認識工農干部對文化的迫切需要和國家建設的長遠利益?!?13)《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 關于舉辦工農速成中學和工農干部文化補習學校的指示》,《人民日報》1950年12月20日,第3版。此外,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初步組建了從中央黨校到地方黨校的教育培訓網,接收和改造了一批革命大學,籌建了新型干部學校,依托各類學校舉辦干部訓練班,重視干部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重新制定了干部每天兩小時學習制度,建立分層分類和正向激勵的干部管理體制,同時黨提倡各級教育部門向工農干部開門的教育方針,堅持干部教育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方針。

二 干部教育途徑的多重選擇

在新舊政權更替過程中,黨客觀、冷靜、謹慎地剖析干部隊伍面臨的現狀,科學把握時代發(fā)展的脈絡,積極探索針對性實效性強的干部教育形式,形成了在職學習、黨校教育、學校培訓、業(yè)余訓練班等多樣化的教育途徑。

(一)依靠在職學習,提升在崗干部的整體素質

在職學習是邊工作邊學習的在崗干部教育,是中國共產黨培養(yǎng)、訓練、提升干部政治水平、思想覺悟、軍事能力的一大創(chuàng)舉。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干部,還是在工作中……因此,對在職干部,就其工作崗位上,施以必須的與可能的教育,實是全部干部教育工作中的第一位工作”(14)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一九四一——一九四二)》第13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47頁。。對一切在職干部,實行“做什么、學什么”的口號,并開展必須的政治教育和軍事教育。隨著革命形勢的迅猛發(fā)展和新解放區(qū)持續(xù)擴大,黨中央要求各解放區(qū)在恢復重建的基礎上加強干部在職學習,在領導城市建設和農村發(fā)展的工作中提高干部的整體水平。新中國成立初期,干部教育的重要方式是實行有組織的在職自修,在職理論教育以中共中央確立的12本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為重點;文化學習圍繞與當前工作有關的具體政策,如土改、生產救災、財經、婚姻法、城市管理;時事學習主要號召干部經常讀報,或指定文件組織干部學習;業(yè)務學習與部門結合起來,本著做什么學什么的精神,由各部門自行制定文件,在工作時間內學習。例如,“據河北、察哈爾、山西、平原四省的初步統(tǒng)計,經常參加理論學習的縣級以上干部約有六萬九千八百余人,參加業(yè)余文化學校學習的干部約有四萬五千三百余人,其他采用互助、自修等辦法進行文化學習的區(qū)級干部則為數更多。”(15)《華北十余萬在職干部 學習走上正規(guī) 領導干部自己認真學習又能認真領導學習,是搞好學習的首要經驗》,《人民日報》1950年3月20日,第3版。在河南省,“在職干部自1950年3月開展了社會發(fā)展史(丙組)和政治經濟學(甲、乙組)的學習,前者約1500人,后者約4100人,兩者基本上均采取自學結合與小組討論的學習方法”(16)《在職干部教育工作基本數字的統(tǒng)計》,河南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0003-001-000029-014。。從開展溯源、途徑選擇和策略效果來看,新中國成立前后干部的在職學習是牢牢圍繞黨的中心工作來展開的。

(二)依托黨校教育,提高黨內干部的理論修養(yǎng)

黨校是黨領導下的為強化自身建設和增強本領的主戰(zhàn)場,是對黨員干部“比較有系統(tǒng)地進行政治理論教育的機關”(17)中共中央宣傳部辦公廳編《黨的宣傳工作會議概況和文獻(1951-1952年)》,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55頁。。1923年,劉少奇、任弼時等籌建的安源黨校,揭開了中國共產黨黨校教育的新篇章。1940年,“為了鞏固與發(fā)展黨,各地黨的領導機關均應辦理黨校以加強對黨的干部的馬列主義教育”(18)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一九三九——一九四〇)》第12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01頁。。由于這一時期黨員人數相對較少,黨校數量和規(guī)模都相對簡單。在招收對象上,沒有按照黨員層次分類進行教育,教育內容的深淺往往照顧多數,黨校教育還沒有正規(guī)化和制度化。解放戰(zhàn)爭后期,黨中央預見到革命勝利后需要大批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的干部,1948年12月,劉少奇在《對馬列學院第一班學員的講話》中指出:“初級、中級的黨校,也要一步一步地正規(guī)點,辦下去,將來黨內的馬列主義理論修養(yǎng)才能達到一定的水準?!?19)《劉少奇選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18頁。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各地相繼復原和組建諸多層級差異的黨校,逐步規(guī)范黨校職責、培訓范圍及職能定位,組建了從中央黨校到地方黨校的教育培訓網。黨校教育內容與教材的選擇,以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主要著作和黨中央領導機關的決議指示為主,著重黨綱、黨的性質、黨員權利義務、黨內民主集中制、干部政策、群眾路線等內容,并結合祖國建設與保衛(wèi)和平民主的教育。在教學方法上,貫徹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方針,從當前斗爭中的實際問題出發(fā),以座談會、報告、會議、參觀等方式進行。例如,根據中共中央華東局宣傳部的報告,“全區(qū)省(市)區(qū)級以上黨校今夏以來已訓學員五五四六人,其中整黨建黨骨干約五千,包括:地委級干部六十七人,縣委級干部八一三人,區(qū)委級干部二八五六人,區(qū)以下一般干部五九六人(上海、南京黨校學員未分級別)。各地除山東、皖北黨校因校舍太小,比原定計劃少訓一半外,余均按原定計劃完成”(20)《中共中央華東局宣傳部關于第一次黨校工作會議的報告》,《斗爭》1952年第123期,第7頁。。在東北,“兩年多來,東北各地黨校、黨訓班,在各級黨委直接領導和教育干部努力之下,已輪訓了相當一部分黨員干部,使他們初步學得了一些共產主義的基本觀點,在工作中對執(zhí)行黨的政策路線和組織原則亦有所提高”(21)《中共中央東北局關于加強黨校、黨訓班教育工作的指示》,《宣傳工作通訊》1950年第23期,第13頁。。新中國成立前后,黨校教育經歷恢復、組建和發(fā)展的艱難歷程,向正規(guī)化、制度化初步邁進。

(三)通過學校培訓,建立正規(guī)化干部培訓渠道

學校培訓主要是針對黨團干部及其各業(yè)務類干部以提高理論水平、業(yè)務能力、管理技術的教育模式。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創(chuàng)辦簡易學校從事干部教育,1922年創(chuàng)辦的湖南自修大學是黨領導下的第一所培養(yǎng)革命干部的學校。為適應革命斗爭的需要,學校培訓的學制都比較短,有的只有半個月、一個月,少數為半年,很少有一年或者更長的。新中國成立初期,學校培訓的顯著變革是,啟用國民教育資源以培養(yǎng)訓練干部。這一時期干部學校培訓途徑大致有三。一是黨在各解放區(qū)新建和接管諸多人民革命大學,大量吸收蔣管區(qū)大中學生、全國優(yōu)秀知識青年,經過短期訓練,培養(yǎng)成各方面建設需要的干部,學習內容以黨的接管政策、時事政治和經濟建設為主。據統(tǒng)計,“三年來從各地人民革命大學畢業(yè)出來的學員約近十萬人”(22)安子文《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年來的干部工作》,《人民日報》1952年9月30日,第2版。。二是組建和改造了一批高等學校。黨中央在革命大學籌建的基礎上,借鑒其他學校的辦學資源和教育經驗,組建了一所培養(yǎng)干部的高等學?!袊嗣翊髮W。中國人民大學第一屆“學生三千余人(包括本科、專修科、文化補習班),其中有工農革命干部一千八百二十七人(工作歷史八年以上的有五百七十人),進步工人一百七十二人;全部學生中有中國共產黨黨員一千七百三十三人,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團員六百五十一人”(23)《新國家的新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介紹》,《人民日報》1950年10月10日,第3版。。教學種類分經濟計劃、財政、法律、外交、合作等系,本科修業(yè)年限為三年或四年,專修科修業(yè)期限為八個月。此外,也改造了一批如燕京大學、協和醫(yī)學院、東北大學等高等學校,注重培養(yǎng)高層次的專門人才和技術骨干。三是籌建了各種類型的正規(guī)專業(yè)干部學校。教學內容以專業(yè)技術為主,注重培養(yǎng)國家建設急需的各類專門人才。如商業(yè)干部學校、地質干部學校、工會干部學校、青年團干部學校,等等。例如,“河南省委決定開辦青年團干部學校,團校訓練目的,以培養(yǎng)青年團的一般區(qū)級干部及工廠、鐵路、礦山技校、公營企業(yè)部門青年團的一般工作人員”(24)《關于開辦青年團干部學校的通知》,河南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0016-01-001-00003-008。。各業(yè)務部門創(chuàng)辦的專業(yè)干部學校,僅1951年內即訓練了11200多名干部。全國解放以來,“據政法、財貿、群眾團體系統(tǒng)不完整的統(tǒng)計,全國省、市以上共有干部學校和訓練班三百四十七所。其中:中央一級三十四所;省、市一級三百一十三所。這些干校,幾年以來共約訓練了一百二十七萬五千多人”(25)中共中央組織部等編《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第9卷《文獻選編(下)》,第364頁。。學校培訓是黨開展干部教育的重要途徑,是結合學員具體情況及學校類型來籌劃,是正規(guī)化干部教育的雛形,是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課堂教學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培訓形式。

(四)依靠業(yè)余訓練班,靈活培訓各級各類干部

業(yè)余訓練班是針對各級各類干部、工農積極分子進行短期的、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以快速提高干部的文化水平和業(yè)務能力的教育模式。毛澤東指出:“奪取全國政權的任務,要求我黨迅速地有計劃地訓練大批的能夠管理軍事、政治、經濟、黨務、文化教育等項工作的干部?!?26)《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347頁。解決這個問題最直接、最有效、最具針對性的辦法就是創(chuàng)立大批業(yè)余訓練班,來輪訓和教育廣大干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各解放區(qū)均開展了“抗大式”的訓練班,培訓內容有政治教育、軍事教育和其他方面的教育。新中國成立后,為適應政治、經濟、文化、工業(yè)建設之需,中共中央決定在正規(guī)學校培訓的基礎上,成立干部“業(yè)余政治學?!薄皹I(yè)余黨?!薄耙裹h?!薄肮まr速成中學”等。據1950年統(tǒng)計,“一年來,全國工人入業(yè)余學校學習的七十萬余人。今年起舉辦工農速成中學十八所,學生二千五百余人。山西舉辦工農速成小學,入學一千二百五十余人”(27)中央檔案館等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六六年五月)》第4冊,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77頁。。業(yè)余訓練班是黨開展干部教育的重要形式,其教育內容以時事政策為主,與黨的中心任務和群眾斗爭緊密結合,開展一定的理論教育和識字教育,具有學制短、目標性強的特征。例如,平原省(28)1949年8月,華北人民政府宣布平原省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于1952年11月正式撤銷平原省建制。人民政府,“設立了比較完善的從初小到高中一年級的機關業(yè)余訓練學校,全部工農干部得到了與工作結合學習的較正規(guī)的機會,穩(wěn)定了干部工作情緒”(29)《省府直屬機關干部工作總結》,河南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0035-001-00018-003。。在蘇南,“全區(qū)共開辦了機關干部文化學校十一處,參加學習的學員有二千七百五十七人(蘇州丹陽未包括在內);工人業(yè)余文化補習學校一百十八處,參加學習的工人有九千九百七十五人”(30)《蘇南建業(yè)余學校百三十處 萬余干部工人參加學習 去冬廿五萬農民入冬學》,《人民日報》1950年6月14日,第3版。。業(yè)余訓練班是黨在新舊政權轉型中實行干部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它既不同于在職學習,也與黨校教育和學校培訓有著較大區(qū)別。

三 干部教育轉型的主要成效

黨在領導新舊政權更替的偉大實踐中,借助新中國初期黨和國家建設呈現的新情況、新趨勢,對干部教育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提高了干部隊伍的文化水平

新中國成立初期,黨的干部隊伍結構中占主體的是工農干部?!皳?949年下半年統(tǒng)計,在326.5337萬名地方黨員中,農民出身的占83%,工人出身的占5.87%。……文盲、半文盲占69%,小學程度的占27.66%,中學程度的占3.02%,大學以上的占0.32%?!?31)朱漢國等主編《中國共產黨建設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0頁。新中國初期,“平原省對全省專級、區(qū)級、區(qū)助理級、干事級干部的文化水平進行統(tǒng)計,文盲占4.71%,初讀文字占8.37%,初小占28.82%,高小占36.28%,中學占18.35%,高中占2.93%,大學占0.54%”(32)《為制發(fā)政權干部統(tǒng)計報表執(zhí)行的通知》,河南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0035-001-00006-003。??梢姡诋敃r無論是黨的高級干部、中級干部還是基層干部,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不高的現象。黨通過在職學習、黨校教育、學校培訓、業(yè)余訓練班等途徑,采取工農速成中學、夜黨校、業(yè)余文化學校等形式,深入開展干部文化教育,取得了顯著成效。其一,整體提升了干部隊伍的文化水平。例如,在石家莊市,普遍創(chuàng)建工余學校,在半年的時間中,“原來是文盲程度的工人,現在已認到五百多個字,學習了萬位以內的加減和二位的乘除法,原來是半文盲程度的工人,現在已學會了六七百個生字,而且會計簡單的日記,寫簡單的信”(33)劉參之《石家莊市半年來工人業(yè)余教育總結——公營、私營工廠工人業(yè)余教育》,《河北教育》1949年第6期,第8頁。。其二,普遍促進了干部作風的改進。黨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干部文化學習,使廣大干部在提高文化水平的同時也提升了思想覺悟。例如,平原省“許多干部放下了虛榮架子,虛心的學習,若干文化水平低而無閱讀能力的干部,自覺自愿的進入機關學校,通過學習找出差距,改變自己的工作作風”(34)《半年來干部工作總結》,河南省檔案館藏,檔案號:J0035-001-00018-003。。熱河省北票縣六區(qū)干部在學習文化以后,“全年沒有發(fā)生過打人的現象”(35)《改變分散工作方式 領導干部帶頭學習 北票六區(qū)干部消滅文盲》,《人民日報》1950年3月4日,第3版。。干部文化水平的提高,提升了干部的群眾意識、民主意識和工作意識,促進了干部作風的改進。

(二)增強了干部隊伍的理論素養(yǎng)和政治水準

馬克思主義理論為中國革命和建設提供了行動指南。新中國成立后,黨對干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政治水準格外重視,全國各省市均建立一批中級、初級黨校,用以輪訓各級黨員干部。例如,在成都市,“省委黨校第二期學習決定從成都市抽調在職黨員干部20人參加學習,時間暫定3個月,選擇優(yōu)秀的有培養(yǎng)前途的區(qū)級正式黨員干部或少數優(yōu)秀的又在訓練期間或訓練結束時即可轉正的候補黨員干部,學習結束干部的政治覺悟明顯提升”(36)《關于省委黨校第二期學習開始 決定從成都市抽調在職黨員干部20人參加學習 時間暫定3個月的通知》,成都市檔案館藏,檔案號:095-002-0188。。東北各省市黨校,“兩年來已輪訓在職區(qū)干部總數一半以上,老區(qū)區(qū)干部已大部輪訓完一次”,“經過黨校學習的,一般政治認識都提高了一步,初步獲得了一些共產主義的基本觀點,在思想覺悟、工作作風和執(zhí)行黨的政策方面亦有所提高”(37)《東北局宣傳部關于省市黨校教育問題給中央宣傳部的報告》,《宣傳工作通訊》1950年第23期,第23-24頁。。在河北省,黨員干部通過在黨校學習《實踐論》收獲很大,“大家懂得了只有暴露矛盾才能解決矛盾的道理;只有承認錯誤才能改正錯誤,想‘自己偷著改了’是自欺欺人的辦法”(38)《中共河北省委黨校部分學員 學習〈實踐論〉有很大收獲》,《人民日報》1951年7月24日,第3版。。新中國初期,對干部進行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政治教育具有范圍廣泛、規(guī)模浩大、形式多樣和方法靈活的特征。依靠系統(tǒng)的學習培訓,干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政治水平顯著提升,廣大干部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明顯改觀。

(三)確保了黨和國家各項建設的需要

由于長期從事農村革命斗爭,接管和建設城市工作所需的管理干部、專業(yè)技術干部極其缺乏。在經濟建設領域,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的產業(yè)工人不過三百萬,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大約三十萬人”(39)《陳云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頁。。專業(yè)干部不僅數量上嚴重匱乏,質量上也存在突出問題。黨通過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短期內迅速壯大了專業(yè)干部隊伍并提升了干部的業(yè)務能力和技術水平。其一,建立諸多類型干部學校及業(yè)余訓練班。例如,桐柏區(qū)黨委“要求各區(qū)、鄉(xiāng)級新吸收提拔之干部中將一部分知識分子或過去做過稅收經濟工作者抽調一部分,進入干部專業(yè)學校進行訓練,畢業(yè)后回原單位工作”(40)《地委關于調整與培養(yǎng)新經濟干部決定》,河南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009-001-00037-005。。在江蘇省,“縣級以上合作社設立合作干部學校,僅1952年下半年即訓練合作社干部7719人,縣設開辦訓練班37個,訓練合作社干部5078人”(41)《合作干部訓練半年報》,江蘇省檔案館藏,檔案號:3067-2-1767。。其二,依托高等院校開展干部專業(yè)培訓。面向廣大工人、農民、干部以及選調軍人干部進入高校進行專業(yè)學習,訓練培養(yǎng)各項建設人才,不斷提升干部的專業(yè)知識和業(yè)務能力。例如,中國人民大學僅“一九五一、一九五二年兩年中共培養(yǎng)出二千六百多干部,其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從各種工作崗位上抽調到學校來學習的”(42)安子文《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年來的干部工作》,《人民日報》1952年9月30日,第2版。?!爸醒胍魳穼W院上海分院成立干部專修班,專門面向華東各省市招收音樂干部進行專業(yè)培訓,1951年招收訓練華東35名,中南行政區(qū)10名,西南行政區(qū)5名”(43)《中央音樂學院上海分院第三期音樂干部專修班招生簡章》,江蘇省檔案館藏,檔案號:7011-3-0322。。新中國初期的幾年中,黨依托各高等院校培養(yǎng)、鍛煉的干部數量高達100多萬,干部的政治立場、理論素養(yǎng)、技術能力、管理水平顯著提升,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提供了人才力量。

四 干部教育轉型的歷史啟示

新中國成立前后,干部隊伍是將黨和人民事業(yè)推向前進的主體力量,在推動中國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中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新舊政權轉折期積累的干部教育經驗,為新時代干部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益的歷史借鑒。

(一)干部教育必須致力于國家戰(zhàn)略來布局

新中國成立前后,黨在推進社會轉型過程中,把干部教育轉型當作事關革命事業(yè)成敗的大問題來看待,把干部教育放到致力于國家發(fā)展的整體戰(zhàn)略層面來布局。歷史雄辯地表明,干部教育是黨探索歷程中一項不可代替的戰(zhàn)略工程。毛澤東指出:“我們要建設大黨,我們的干部非學習不可……如果不學習,就不能領導工作,不能改善工作與建設大黨?!?44)《毛澤東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9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在推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征程中仍然面臨國際國內的深層次、寬領域的風險和挑戰(zhàn),黨的干部隊伍中還存在理想信念動搖、紀律觀念淡薄、嚴重脫離群眾等問題。黨中央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不斷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大力加強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干部教育提高到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高度,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組織保障。

(二)干部教育必須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來開展

“從事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同志,一定要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出發(fā)充分認識加強干部學習、加強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性緊迫性,始終帶著使命、帶著責任、帶著感情?!?45)曉山《培養(yǎng)造就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論述》,《光明日報》2014年6月5日,第11版。新時代加大對黨和國家發(fā)展中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的研究力度,是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的基本要求。在大數據、互聯網飛速發(fā)展的全球化背景下,干部教育更應順應這一趨勢,圍繞新時代黨的中心工作需求,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強調政策培訓、理論培訓、技術培訓的精準化,突出針對性和實效性。廣大干部要把握新時代這一歷史定位,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來把握新時代發(fā)展的新趨勢、新動向,努力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tǒng)性和創(chuàng)造性。各級黨委應站在時代制高點,瞄準前沿性問題,不斷豐富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訓的內容體系和核心要義。

(三)干部教育必須貫徹新時代改革創(chuàng)新的原則

改革創(chuàng)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新時代干部教育工作良性運作的動力源泉。習近平指出:“我們黨要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就要不斷推進自我革命,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46)《習近平在山東考察時強調 切實把新發(fā)展理念落到實處 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fā)展創(chuàng)新力》,《人民日報》2018年6月15日,第1版。譬如,“學習強國”app就是新時代引領黨員干部不斷學習的創(chuàng)新之舉,其教學資源的豐富性、教學方法的便捷性、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教學效果的激勵性,深刻反映了黨的干部教育的改革創(chuàng)新。干部教育永不停步,干部教育的創(chuàng)新也永無止境。新時代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的干部教育應緊扣新時代脈搏,圍繞新時代黨對干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注重干部成長的規(guī)律及黨和國家實際工作需要,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不斷盯緊教育目標、更新教育理念、豐富教育途徑、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不斷增強教育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創(chuàng)新性、實效性和目的性,以培養(yǎng)和鍛造一支適應新時代變化和現實需求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五 結論

善于學習,就是善于進步。沒有全黨大學習,沒有干部大培訓,就沒有事業(yè)大發(fā)展。黨依靠學習創(chuàng)造了歷史,更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干部教育培訓是干部隊伍建設的先導性、基礎性、戰(zhàn)略性工程,是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培養(yǎng)造就忠誠干凈和有擔當的高素質專業(yè)化干部隊伍、確保黨的事業(yè)后繼有人的重要抓手。新中國成立前后面對新挑戰(zhàn)、新任務和新要求,中國共產黨始終沒有放松對干部的教育工作,堅持把干部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結合時代發(fā)展探索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教育途徑的改革創(chuàng)新,推動干部教育向規(guī)范化、制度化和常態(tài)化方向發(fā)展,確保了新生人民政權的鞏固和國民經濟的恢復、發(fā)展。不可否認,當時黨的干部教育工作也存在一些問題。譬如,在整黨整風運動中出現的“左”的偏差;干部教育缺乏整體計劃性和系統(tǒng)性;躍進式的干部教育存留濃厚的時代烙印等。但總體來看,瑕不掩瑜。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交匯口,在統(tǒng)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的征程中,總結新中國成立前后干部教育的歷史經驗,仍不失其理論與實踐的價值與意義。

猜你喜歡
黨校干部培訓
當干部切忌“打官腔”
培訓通知
CIT培訓學院2020線上培訓正式啟航
從五方面做好引導培訓
黨校教學應重視黨性教育
中共第一所黨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協助黨委創(chuàng)辦高中學生業(yè)余黨校
實現黨??蒲泄ぷ鳌八膫€服務”目標的幾點思考——以昌吉回族自治州黨校為例
培訓路上的感悟——“喜、憂、思”
干部任免
微博| 黔江区| 高尔夫| 高台县| 加查县| 乐平市| 合阳县| 呼伦贝尔市| 巴马| 安徽省| 安化县| 唐山市| 济源市| 大埔区| 沿河| 洛浦县| 会宁县| 承德市| 南安市| 勃利县| 绥棱县| 千阳县| 惠东县| 兖州市| 西峡县| 当涂县| 财经| 宣汉县| 讷河市| 大理市| 闽侯县| 东方市| 米脂县| 图们市| 杂多县| 桐城市| 洞口县| 镇安县| 县级市| 儋州市| 邵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