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才道
(塔里木大學, 新疆 阿拉爾 843300)
莊學本(1909——1984)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作為上?!读加选贰吨腥A畫報》等的特約攝影記者,懷著滿腔熱情進入藏彝走廊(當時稱邊地),開展了近10年的人文探訪。以文字和照片的形式記錄了當時西部民族地區(qū)的面貌,并以專著、旅行日記、新聞和畫展的方式向外傳播。莊學本不僅是中國紀實攝影大師,也是藏彝走廊民族地區(qū)考察的先驅。
20世紀初,國外不斷有探險家、學者等帶著各種目的進入藏區(qū)“考察”。斯文·赫定于1901年前往藏北探險考察,被西藏地方政府阻攔。1907年斯文·赫定翻越克什米爾到達我國西藏西部,再由藏北南下抵達西藏腹地,對西藏部分山川地形繪制了地圖。楊赫斯本在1902至1904年間被任命為英國的西藏特派員,1903至1904年,楊赫斯本與錫金政治專員約翰·克勞德·懷特一起帶領英國探險隊進入西藏,表面上是代表第三方解決錫金與西藏邊界問題,而其真正目的是想在西藏建立英國的霸權地位。在20世紀初以英國為代表的帝國主義將印度殖民地視為跳板不斷干涉我國藏區(qū)問題,西南邊疆沖突不斷。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東北被日軍占領,面臨著邊疆領土危機,“失掉東北而開發(fā)西北” 的思想成為一種社會共識[1]。1934年中國民族學會成立,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中國民族學界知識分子力圖用自身專業(yè)為國家做出應有貢獻,因而從二十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民族學也處于一個快速發(fā)展階段,在這一時段民族學中國化思潮正風靡學術界,是中國民族學實際應用的探索階段[2]。大量知識分子紛紛進入田野,考察中國的現(xiàn)實國情,同時期的吳澤霖深入西南邊疆,撰寫大量有關邊疆的著作,提出多元邊疆、邊疆建設的原則、邊疆的兩種社會建設等有建設意義的觀點[3]。林耀華1940年完成的一系列康藏地區(qū)的民族志是那個時代為數不多的以藏區(qū)為對象的人類學家參與邊政學思考的重要作品[4]。在此政治與學術背景的影響下,莊學本懷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熱情,決心投身于西南腹地和邊疆考察事業(yè),萌發(fā)了西部步行攝影的大膽念頭,計劃用照片形象地把祖國西南邊區(qū)民族的真實情況介紹給國人,加強相互了解,以期開發(fā)西南地區(qū)。
1934年,第一次西行機會緣于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圓寂,國民政府組織專使行署赴藏致祭。莊學本擬以《良友》畫報、《中華畫報》、上?!渡陥蟆诽丶s記者的身份,隨專使行署進藏考察。到達成都后,因遭到入藏專使的拒絕,致使他的入藏計劃落空,進而選擇了考察素有“白地”之稱的青海果洛藏區(qū),為了旅行的需要在蒙藏委員會辦了一張 “開發(fā)西北協(xié)會”調查西北專員的護照。最終莊學本以西北專員的身份,從成都出發(fā),經由理縣、馬爾康一路北上,進入阿壩草原地區(qū),隨后在川青兩省交界的果洛進行了民族調查和攝影,再經由松潘、疊溪、茂縣返回。在此其間,莊學本在阿壩地區(qū)無意間調停了當地土司與甘肅軍閥的戰(zhàn)爭,在“白地”果洛的考察期間拍攝上千張照片,并撰寫旅行日記在《良友》《中華畫報》《申報》上連載,隨后還出版了《羌戎考察記》,在南京舉辦攝影展。
第二次西行是在1935年-1938年間,此時莊學本被國民黨政府聘請為護送班禪大師回藏專使行署攝影師。經由南京、西安、蘭州、西寧、果洛、玉樹等地,期間九世班禪大師在青海塔爾寺和甘肅拉卜楞寺等地舉行了盛大法會。在法會期間,他利用旅途間歇在青海進行了四次短途考察,把貴德的蒙古族和藏族、海北的土族、大通與民和的撒拉族等少數民族的照片以及旅行中的見聞,以《西游記》《青海旅行記》等為題,連載于《良友》《申報》。除此之外,莊學本在出發(fā)前接受了短期的民族學人類學知識培訓,被委托進行少數民族體質測量和文物標本的收集。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莊學本一心想回上海抗日,經由甘孜、爐霍、道孚、康定等地快速返回。在1938年1月回到成都,但此時上海已經淪陷,他有家不能回,欲棄筆從戎,也未能實現(xiàn),進入彷徨無奈狀態(tài)。
第三次西行是在1939年后,此時正值西康建省,需要各種專業(yè)技術人才。莊學本被聘為攝影師,次年為西康省政府參議顧問,繼續(xù)從事攝影工作和民族考察。這一次西行是莊學本藏彝走廊人文探訪的頂峰,考察的范圍主要包括:丹巴、越西田壩、冕寧、西昌、昭覺、鹽源、木里、永寧、瀘沽湖、九龍、康定、理塘、巴塘、得榮、白松、義敦、巴安等地;探訪了藏、彝、普米、苗、傈僳、納西等少數民族;在此期間取得豐富成果,所著《西康彝族調查報告》由西康省政府支持出版,《新西康專號》《康藏獵奇記》《康藏民間故事》等由良友圖書印刷公司發(fā)表,并且攝影作品匯集成“西康影展”,在重慶、成都、雅安三市展出,吸引大約20萬人參觀。
三次川西邊區(qū)人文探訪,激起了莊學本探訪“禁地”西藏的熱情,1942年他應邀參加康藏貿易公司到了印度,擬隨公司開辟的馱運路線進入西藏,但未能實現(xiàn)。莊學本在印度滯留的三年時間里,探訪過新德里、孟買、大吉嶺、噶倫堡等地,拍攝有一千多張反映印度民族風情的照片,并在1945年出版了《西竺剪影》畫冊。
莊學本的川西邊區(qū)考察意義重大,從學科與職業(yè)、國家與個人等不同視角,學者們對莊學本有不同的解讀。從民族學人類學角度來看,莊學本對藏彝走廊人文考察涉及范圍廣泛。如關于少數民族體質測量、民族地區(qū)地震的考察[5]、民族志攝影[6]、民族風俗的考察等[7],為民族學人類學研究留下豐富的知識遺產。而從莊學本的職業(yè)角度來看,尤其當國家使命、學科發(fā)展與個人興趣愛好相結合時,有學者認為他是“被重塑的職業(yè)偶像”或“被想象的學術先驅”[8]。不論從民族學、人類學學科角度還是攝影師的職業(yè)角度都存在客觀價值,作為一名特殊時期的攝影記者其主要價值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藏彝走廊是費孝通先生提出的一個經典話題,也是區(qū)域各民族文化的匯集之地,在民國時期部分地區(qū)還處于民國政府與土司統(tǒng)治雙重管理之下。元明清時期土司制度在西南地區(qū)發(fā)揮著重要的治理作用,而土司制度隨著辛亥革命的爆發(fā)而走向終結[9]。殘存的土司制度及土司制度下人民的生活狀態(tài)即將成為過去,而藏彝走廊位于青藏高原東部邊緣,除藏族外,還居住著彝族、羌族等民族,各民族文化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融合,是一個民族文化富集之地。莊學本作為一名攝影記者,以全新的記錄手段來書寫了這一段文明,而正是作為“新媒體”的畫報與作為新媒介的攝影術“相遇”, 促成了直觀、紀實的視覺傳播策略和攝影直觀呈現(xiàn)藏彝走廊文明的方式[10]。在地方民族志資料的收集整理方面,自1934年投身藏彝走廊民族考察事業(yè),他在十年的時間里探訪了今天的藏彝走廊和印度,著有《羌戎考察記》《西康彝族調查報告》《康藏獵奇記》《康藏民間故事》等作品。莊學本的攝影考察圖片,幾乎囊括了中國藏彝走廊在20世紀30-40年代的整個社會形態(tài),從社會組織、生產方式、貿易到自然生態(tài)、文化、宗教、習俗等,都以文字書寫和攝影方式進行了最自然、最直接、最樸素的記錄。為中國的少數民族史留下了一份可信度很高的視覺檔案和調查報告,也為我們了解過去的藏彝走廊提供了豐富的民族志資料,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民國時期,藏彝走廊既位于藏文化的邊緣地帶,同時也處于漢文化的邊緣。由于自然條件的限制,交通不暢,被認為是蠻荒之地、偏遠落后之地,很難進入到大眾的視野。此時,新的國家政權成立,新的對藏政策、新的生產技術等對藏彝走廊的各權貴和大眾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生存信息;而更為重要的是,對于外界來說,“邊疆危機”促使人們急切想知道藏區(qū)的情況,莊學本在此時就充當了社會大眾與藏彝走廊各民族相互認識的媒介。莊學本在人文探訪過程中以自己的特殊身份深入藏彝走廊,志在團結各民族開發(fā)邊疆。當他走遍藏彝走廊大多數地方,與當地土司、地方官員或百姓交流時,總會傳達新的政策、新的觀念。另外他還以自己的能力為當地解決問題,如調解軍閥魯大昌與莫桑土司之間的矛盾。隨著莊學本藏彝走廊攝影資料的增加,伴隨著其著作的發(fā)表和照片傳播,為外界了解藏區(qū)提供了重要路徑。如在重慶、成都、雅安等地舉辦的“西康影展”,尤其是重慶作為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影展受到國民黨政府高層和文藝、學術界的高度關注,《重慶大公報》《成都中央日報》等數十家報刊媒體報道了此次影展。在重慶、成都、雅安舉行“西康影展”的數據大致如下表(表1)所示:
“西康影展”原名“孫明經、莊學本甘孜州老照片展”,其籌備中以半步行半騎行的方式歷程約二萬里,費時3年(1937至1939年), 搜集了23 縣(1)23縣大致是:石渠、甘孜、爐霍、道孚、泰寧、康定、丹巴、九龍、雅江、理化、巴安、義敦、得榮、越西、冕寧、西昌、鹽源、鹽邊、漢源、滎經、天全、雅安。共300幅反映藏彝走廊自然地理、人物生活與生產的老照片?!拔骺涤罢埂毕虼蟊妭鞑チ舜ㄎ鞯貐^(qū)的現(xiàn)實情況,莊學本為康藏地區(qū)進入大眾視野發(fā)揮了巨大作用。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他回到上海,整理出《十年西行記》,并于1948年在南京、上海、杭州舉辦“積石山區(qū)影展”。此外莊學本在印度的所見所聞為國人了解西部邊疆以外的世界打開了一扇窗。莊學本以真實的影像直觀地介紹了藏彝走廊的風土人情,從邊疆視角凸顯國家概念,為加強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做出了應有貢獻。
中國在抗日戰(zhàn)爭背景之下,強烈需要加強民族團結、抵御外敵,要求對西部邊疆的認識和開發(fā)進程進一步推進。而自古以來國家對西部邊疆開發(fā)都有回應,從和親到駐藏大臣的設置都是國家對邊疆的回應,駐藏大臣全稱“欽差駐藏辦事大臣”,康熙四十八年(1709)始置,正式設置時間當為雍正五年(1727年)[11]。公元1912年北洋政府設立蒙藏事務局,1914年將蒙藏事務局改為隸屬國務院蒙藏院。公元1928年國民黨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設立蒙藏委員會,次年班禪駐京辦事處成立。20世紀初,帝國主義乘中國對西南邊地無暇顧及的機會,不斷侵擾西南邊地,妄圖構建各自的勢力范圍和獲取資源。20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入侵,西南地區(qū)成為抗戰(zhàn)的大后方,面對國家存亡的危機,知識階層認識到邊疆的重要性,邊疆研究逐步發(fā)展起來。莊學本作為上海《良友》《中華畫報》等的特約攝影記者,從自身的專業(yè)角度出發(fā),主動融入西部邊疆研究之中,通過攝影和新聞報道向外界傳達西部邊疆的情況。1938年后,莊學本任西康省參議顧問,更是積極地履行作為一名政府參議的職責,專職從事民族考察,從考察的范圍、成果及影響來看達到了民族學考察的頂峰,莊學本在藏彝走廊人文探訪十年期間的報道、攝影照片、著作為西南邊疆開發(fā)奠定了基礎。作為一名攝影記者或參議顧問,是對當時邊疆開發(fā)的有力回應,莊學本通過藏彝走廊攝影所呈現(xiàn)的邊地意象建構社會大眾的邊疆——國家意識,最終促成邊區(qū)向國家大后方的“轉換”,為抗日戰(zhàn)爭期間政府、學校等西遷作出了貢獻。
莊學本不僅是一名紀實攝影師、畫報記者,而且是一位民族學人類學田野調查先驅。剛開始到“禁地”西藏考察是出自一位專業(yè)攝影師興趣,或者說在社會思潮影響下一位專業(yè)記者的職業(yè)擔當。因為莊學本首次在藏地考察時并不是以一位人類學家的身份進入的,他學習過攝影,但沒有參加過專業(yè)的人類學課程學習。1935年莊學本結束首次入藏考察,返回南京舉辦了個人影展,展示了藏地風貌,初具人類學研究的風格。后經中央研究院總干事丁文江介紹,莊學本才開始在該院人類學組學習人體測量,這也是莊學本僅有的人類學知識學習經歷。在隨后的幾次入藏考察中,莊學本既是一位攝影師,也是一位人類學田野工作者,更是一位愛國有志青年。他的工作具有復合性,其價值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對于人類學學科的發(fā)展也具有一定的價值。首先,莊學本利用自己攝影師的身份成為中國影視人類學的先驅[12]。20世紀60年代影視人類學的術語才開始傳入中國,但在此之前,莊學本等人就已經開始從事影視人類學的實踐,從1934年自費到果洛草原考察少數民族地區(qū)開始,至1944年的10年人文探訪期間,莊學本在藏彝走廊的少數民族地區(qū),用鏡頭記錄了五千多幅少數民族風情的影視材料。莊學本不僅是影視人類學的先驅,也開展了體質人類學的研究。1935年學習完人類學體質測量后,被聘為攝影師。同時,負責為中央研究院測量少數民族體質,還為中山文化教育館收集少數民族文物標本。此外,也是海外民族志書寫的先驅。第四次入藏未果情況下,在印度三年工作期間他對印度的風土人情做了記錄,開始海外民族研究。莊學本在藏彝走廊考察的經歷也是一位人類學者的田野調查經歷,莊學本在田野調查中形成了自己的方法:以當地人做向導、將照片贈予被拍攝者、買酒、放留聲機、為被訪者解決問題等,這種長時段(十年)的以他者的身份融入其中、參與其中,成為人類學田野調查的典范。莊學本涉及的人類學領域、方法和成果為人類學的發(fā)展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在學科的發(fā)展史上是不可或缺的一員。
在當時的政治背景和學術背景下,莊學本的四次西部邊疆人文探訪是一位攝影記者在時代潮流中的個人與社會價值體現(xiàn)。莊學本以“先進”的手段對普通大眾真實生活的記錄,在20世紀上半葉實屬罕見,成為藏彝走廊地區(qū)研究的先驅,但在2009年的廣州攝影展上,莊學本成為一位“陌生人”[13]。今對其價值進行再認識,表達對先生的敬意,并紀念莊學本誕生110周年。人類學是一項關于人及其文化活動的研究,莊學本所從事的攝影工作正好就是對于異文化人群的生活、生產方式的原始記錄。其價值在當時也許只是展覽、宣傳、教育等。但對于現(xiàn)代文明來說,當時的攝影成果卻是現(xiàn)在了解歷史文明、研究過去的重要原材料。個人興趣和時代要求塑造了莊學本,再一次證明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必須融入時代的潮流中,個人與國家命運緊密聯(lián)系。莊學本的藏彝走廊人文探訪為我們提供一種研究的思路,作為一個普通的民族學、人類學學者可以從不同的視角深入民族地區(qū)、邊疆地區(qū),深入開展田野調查研究,記錄時代的文明,回應國家方針政策。在各民族之間架起一道相互了解的橋梁,有利于促進民族地區(qū)、邊疆地區(qū)的發(fā)展,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