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
摘要:在旅游反貧困效應中,貧困人群感知最為明顯的是經濟效應。在經濟效應方面,大部分研究成果認為旅游發(fā)展可以反貧困,經濟效應較為顯著,但經濟效應較為集中于宏觀經濟,在微觀的貧困人群獲益上,效應不顯著或處于難以測度階段。在環(huán)境效應方面,旅游發(fā)展既可以保護和保持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生態(tài),但也會造成生態(tài)退化,掉入自然資源脆弱下的“貧困陷阱”,甚至危及當地貧困人群生計。在社會文化效應方面,原生態(tài)社會文化的保有是貧困地區(qū)的旅游資源,但貧困人口對于發(fā)展現代文化的渴求,又使之成為難解的矛盾體;同時,旅游開發(fā)帶來的階層化、壓力性事件等,在一定程度上也消解了旅游反貧困的正面效應。在旅游反貧困對象方面,國內外都指向了貧困地區(qū)、貧困人群,均認同核心目標應瞄準貧困人口,但對于貧困人群參與旅游的態(tài)度、能力、行為等,政府、專家、貧困人群則各有憂慮;關于貧困人口在參與旅游的態(tài)度、期盼效益,不同特征下的人群也有不同考慮和相應行為。
關鍵詞:旅游扶貧;反貧困;經濟效應;社會文化效應;貧困人口;脫貧
中圖分類號: F590;F323.8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20)23-0006-07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貧困已經成為世界性難題,位列諸多問題之首[1]。貧困問題的概念最早在經濟學中被提出,經濟學家將其作為一種特定的社會經濟現象;社會學家則將貧困視為一種復雜的社會倫理問題;此外,人口學、政策學、教育學等學科分別對貧困進行了詮釋。在研究視角上,從關注經濟貧困、能力貧困與社會排斥等3個方面分別衍生出經濟、能力、社會視角[2],并且各學科對貧困的認知與解構,形成了一系列貧困與反貧困的理論、觀點。
20世紀60—70年代,國外研究者最早提出,旅游業(yè)發(fā)展能夠促進減貧,認為對于許多發(fā)展中國家而言,旅游業(yè)是重要的經濟部門[3]。然而這些研究并非將旅游反貧困問題作為出發(fā)點,而是研究旅游經濟影響的副效應,如旅游促進宏觀經濟、促進區(qū)域就業(yè)等[4-6]。直至1999年,英國國際發(fā)展局(DFID)提出的扶貧旅游(pro-poor tourism,簡稱PPT)概念首次直接將旅游與反貧困聯系起來,是有利于貧困人口發(fā)展的旅游。之后,PPT戰(zhàn)略得到了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國際和雙邊援助機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從業(yè)者的廣泛支持。在推進PPT的過程中,既有學者質疑和批評旅游扶貧的影響[7],也有學者不斷搜集旅游業(yè)在反貧困中有作用的證據[8]。
1 旅游與反貧困問題研究的歷史演進過程
目前,國內外學者關于旅游反貧困的認識尚未統(tǒng)一,還沒有達成共識的普遍定義,但仍較為一致地認為,在各類反貧困措施中,發(fā)展旅游業(yè)已經成為重要的反貧困舉措和戰(zhàn)略。2001年,Ashley等通過對南非、納米比亞、烏干達、圣盧西亞、厄瓜多爾和尼泊爾等的PPT干預案例進行研究,發(fā)布了一份PPT戰(zhàn)略報告,報告解決了PPT的如下4個核心問題:什么策略可以促使貧困人群從旅游業(yè)中獲益、這樣的策略將對貧困人群有何效應、影響策略成效的因素有哪些、對預備實施PPT戰(zhàn)略的啟示和建議[9]。2005年,在DFID發(fā)布的年度回顧[10]中,權威解釋了PPT的含義,詳細列出了PPT的基本原理,并提出PPT不是一種具體的旅游形式或業(yè)態(tài),而是一種區(qū)域旅游業(yè)發(fā)展和管理方式,其實施結果重在貧困人口獲益,而非旅游業(yè)本身的發(fā)展;PPT的實施對象明確定位于貧困人口,實施目標在于保證貧困人口從旅游業(yè)發(fā)展中獲得綜合凈收益和發(fā)展機會。2008年,Harrison通過對已有研究成果和各類旅游反貧困組織參與編寫的各種工作文件進行總結,進一步深入分析PPT的本質特征,并對PPT的本質特征進行經典歸納[11],詳見表1。
隨著PPT戰(zhàn)略得到了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國際和雙邊援助機構,政府及非政府組織從業(yè)者的廣泛支持。但相對而言,PPT戰(zhàn)略疏遠了旅游管理人員、投資者和旅游者等利益相關群體的關系,因此,2002年,UNWTO開始實施消除貧困的可持續(xù)旅游發(fā)展模式(ST-EP)。ST-EP和PPT都注重旅游的反貧困作用,但ST-EP不僅關注貧困人群問題,更側重于促進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性以發(fā)展可持續(xù)旅游,但從PPT角度看,環(huán)境問題只是影響貧困人口的一個因素[12],例如非洲ST-EP項目是以強化地區(qū)野生動物保護為目的的,進而成為貧困人群從旅游中獲利的保障。
隨著國內旅游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及其對貧困地區(qū)的經濟影響作用,我國的旅游與反貧困研究也成為國內學者的重要研究方向。1991年全國旅游局長會議中提出旅游扶貧政策后,國內學者關于旅游扶貧的研究可以分為3類:(1)關注旅游業(yè)促進貧困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13-25];(2)關注旅游業(yè)促進貧困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和區(qū)域內貧困人群獲益[26-37];(3)關注旅游業(yè)促進貧困地區(qū)貧困人群獲益[38-49]。
國內有學者主張,PPT與我國的旅游扶貧極其相似,是最貼近的理念,是一種有利于貧困人口發(fā)展的新型旅游扶貧理念[50]。還有研究者指出,PPT與我國的旅游扶貧在諸多方面存在不同。旅游扶貧強調的是通常說的社區(qū)參與,而PPT強調的則是貧困人口參與旅游規(guī)劃與開發(fā);PPT切中了我國旅游扶貧發(fā)展中出現的諸多問題,有助于從根本上解決我國旅游扶貧中扶貧系統(tǒng)識別機制失靈或者“瞄不準”的問題[51]。PPT與旅游扶貧的主要差異詳見表2。
2 旅游反貧困的經濟效應之爭
旅游反貧困的效應應當包括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各方面,但是對于貧困人群而言,經濟效應是最重要和最期盼的方面[52]。分析已有文獻發(fā)現,國內外學者關于“旅游發(fā)展可以反貧困”觀點的看法并非一致,而是形成了以下3種不同觀點。
(1)旅游發(fā)展可以反貧困,經濟效應較為顯著,形成了“旅游發(fā)展促進經濟增長假說”[53],已經成為消除經濟貧困的良藥[54]。這是理論和實踐的主流觀點,也是國內外減貧政策和機構實踐的理論基礎。根據該觀點,旅游發(fā)展應當與貧困地區(qū)或貧困地區(qū)貧困人群的貧困水平成反比,如Croes等的研究證實,旅游發(fā)展確實具有經濟減貧作用,這種減貧效應可以通過直接效應、間接效應和動態(tài)效應等不同形式發(fā)揮作用,可以增強貧困地區(qū)的“造血能力”[55-64]?;诖?,有學者提出要提高貧困地區(qū)旅游投資效率,擴大乘數效應,以增加當地財政收入、促進貧困地區(qū)發(fā)展和貧困人群受益[56],同時提出,傳統(tǒng)方法只能跟蹤到區(qū)域一級,對貧困人群的實際收益只能作出模糊估計,宜采用產業(yè)鏈跟蹤法對旅游扶貧效應進行微觀分析驗證[57-58]。
(2)旅游發(fā)展可能會促進貧困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但是旅游業(yè)收益大多被投資者或非貧困群體攫取,貧困人群的實際收益小,導致貧富差距擴大、貧困加劇,并且非經濟效應的負面影響加劇,間接致貧。經過研究發(fā)現,旅游漏損、低收入、技能機會、季節(jié)性等問題均會影響旅游扶貧效益,參與旅游業(yè)的貧困人群收入甚至低于人均平均水平,并且由于受到季節(jié)性的影響,旅游業(yè)的反貧困作用不顯著[59],更嚴重的是還可能加劇貧困地區(qū)的社會分層,旅游發(fā)展不但不能有效增加貧困人群的收益,反而會使貧困人群的貧困程度加深[60-61]。秘魯PPT項目的旅游利益分配極度不均,大部分流向了精英群體,包含貧困人群在內的其他人群喪失了直接經濟收益、決策參與權和公共資源控制權,也導致貧富差距擴大[62]。旅游發(fā)展本身并不表現出親貧性,赤貧人口在獲得旅游從業(yè)崗位、從旅游業(yè)直接獲取收入方面不占優(yōu)勢,凈利益甚至可能為負數[63-64]。在旅游衰退期,收入減少的大多是貧困的生產者和僅依賴于旅游業(yè)收入的低收入者,持有大量資本的市場銷售技術的人不受影響,反而會從中獲利[65]。旅游反貧困的持續(xù)性效應較差,在短期內僅有少量獲益,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獲益將逐漸減少直至消失[66]。因此可見,由于貧困人群利益受損,導致旅游反貧困效益難以持續(xù)[67]。
(3)旅游發(fā)展對反貧困無直接作用或部分無作用。由于貧困地區(qū)經濟基礎差,旅游漏損嚴重,貧困地區(qū)經濟受益有限[68]。南非地區(qū)旅游發(fā)展對當地增稅效果顯著,但赤貧人口的收入卻極少來自旅游業(yè)[69]。旅游休閑業(yè)對美國農村10年貧困率變化的作用很小,空間變化不明顯,而且旅游反貧困的溢出效應(增加崗位、促進就業(yè))也并不明顯,反而導致貧困人口被邊緣至低薪崗位[70]。在我國農村,鄉(xiāng)村旅游的發(fā)展也展示出了天然的親富式增長傾向,并不能自發(fā)地起到減緩農村貧困的作用[71]。由于貧困人群缺乏資本、技能、發(fā)言權等,有學者認為旅游發(fā)展并非理想的減貧手段[72],選擇土地出租或一次性出售等不同路徑的利用方式也可能導致旅游減貧或反貧困的相反作用[73]。當然,還有部分學者質疑由于旅游業(yè)反貧困策略受制于諸多因素,使得旅游反貧困的效應大打折扣[74],如地理區(qū)位條件[75-77]、政策與管理問題[78-80]等,旅游開發(fā)需要有適應性條件,貧困地區(qū)通過發(fā)展旅游,并非都能達到脫貧致富的效果[81]。鑒于發(fā)展的門檻特征——經濟發(fā)展水平的雙重門檻特征、旅游資源稟賦的三重門檻特征、交通便利程度的單一門檻特征的變量處于不同發(fā)展階段及重合條件下,在貧困減緩方面,旅游發(fā)展的實質貢獻并不能在每個案例中得以重現[82]。另外,社區(qū)居民參與旅游產業(yè)的程度、方式、規(guī)模并不靜止,而是一個隨著旅游發(fā)展階段、規(guī)模、方式而變化的動態(tài)系統(tǒng),旅游反貧困初期帶來的機會收益反而可能會因各類旅游條件的完善而喪失[83]。因此有學者認為,研究旅游反貧困效應不應忽略旅游業(yè)以外的諸多因素,否則旅游業(yè)只是旅游反貧困效應不相關、負效應超出正效應等問題的“替罪羊”[84]。
3 旅游反貧困的環(huán)境效應之爭
旅游開發(fā)對貧困地區(qū)或貧困人群的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表現為自然資源和生存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這種改變既可能是正面效應也有可能是負面效應。大多數研究發(fā)現,旅游發(fā)展對交通、教育、醫(yī)療設施的改善有積極影響[85];在生態(tài)經濟脆弱區(qū),相比于其他經濟發(fā)展方式,旅游開發(fā)可以顯著達到經濟目的且減輕對自然環(huán)境的壓力,成為有效解決區(qū)域生態(tài)脆弱劣勢及其產生的貧困問題的有效途徑[86]。還有學者提出,在實現脫貧的同時,要提升旅游扶貧的生態(tài)效率,不斷降低資源能耗成本、減少環(huán)境影響[87-88]。在斯里蘭卡發(fā)生海嘯后,旅游業(yè)在災后重建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旅游發(fā)展占據了居民土地,耗費了自然資源等,旅游業(yè)被當地居民稱為“第二次海嘯”[89]。因此,旅游扶貧開發(fā)要克服只注重短期經濟利益而無視其社會、環(huán)境、生態(tài)利益的弊端,要用可持續(xù)發(fā)展模式進行旅游扶貧開發(fā)[90]。
貧困地區(qū)與環(huán)境生態(tài)脆弱區(qū)具有天然的高度耦合性,不適當的旅游開發(fā)也是造成生態(tài)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產生了要經濟還是要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爭論[91]。由于旅游開發(fā),原住民從旅游發(fā)展中的獲益不足以抵消或彌補占據基本農田、消耗或污染水資源、森林退化導致無薪柴可用等負面效應,并直接威脅原住民的生存基礎[92-93],這種效應被命名為“旅游生態(tài)貧困”[94-95]。有學者已經注意到,旅游扶貧必須建立相適應的生態(tài)支撐體系,進行生態(tài)環(huán)境價值補償[96],通過生態(tài)旅游,可以扭轉貧困地區(qū)人口生存依靠掠奪土地的狀況,保護原生態(tài)、原文化,打破“貧困陷阱”的惡性循環(huán)鏈條[97]。在發(fā)展中國家,環(huán)境問題本質上是由貧窮和欠發(fā)達造成的,這與發(fā)達國家的環(huán)境問題源于消費、生產的過度化有關的情況截然不同[98]。因此,發(fā)展中國家解決環(huán)境問題,根本在于發(fā)展經濟、維持或提高當地居民生計,從而實現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性。
4 旅游反貧困的社會文化效應之爭
旅游開發(fā)可以促進當地的文化修復,這種修復并不是以往保守要義的理念,而是一種基于東道主和游客共同愿景的當地文化發(fā)展修復觀[99]。目前的研究者較為認同這種積極的觀點,但更為關注旅游開發(fā)對旅游地(尤其是傳統(tǒng)文化濃厚的貧困農村地區(qū))的社會文化消解、社會秩序紊亂等問題,這也是社會文化效應研究的熱點。
旅游扶貧存在重經濟效益傾向,這種傾向促進當地群眾重視實際收益,但在文化資源收益權、文化參與權、文化尊重權、文化創(chuàng)造權、文化話語權保護等方面卻面臨著困難[100]??梢赃M行法律賦權,對天然屬于原住民所有的原生態(tài)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產權、財產制度、法律機制等進行法律界定,以改變原住民的地位弱勢、收益偏低和參與“無話語權”的現狀,提升原住民的所屬感、財產性收益[101-103]。要加強對原住民文化主體性的保護,想方設法為其增權,為當地原住民預留足夠的發(fā)展空間和選擇空間[104]。有學者建議建立文化保護區(qū)(特區(qū)),既能開發(fā)旅游資源,又能保護當地文化[105];但文化保護區(qū)不像自然保護區(qū)一樣可以進行建立,而且更為根本的是開發(fā)的主體應是當地居民,外部推動建立所謂的“文化保護區(qū)”與當地居民主動提出對本身文化的保護性質完全不同,歸根究底,旅游開發(fā)要認清當地居民是當地文化的主人[106]。
當地民風民俗對游客的吸引,當地居民擯棄或改造傳統(tǒng)風俗、擁抱現代生活的向往,使得當地民風民俗掙扎在生死存亡邊緣,事實性地成為一對復雜的矛盾[107]。通過博弈,社區(qū)居民的習俗慣例隨著旅游開發(fā)進程的推進而不斷變遷和優(yōu)化[108]。旅游開發(fā)與社區(qū)的參與,使貧困人群的生計方式發(fā)生了巨大變遷,在這個過程中,應當注意到旅游扶貧是當地最大的壓力性事件[109],處理不好,民族旅游地可能出現社會分化、演變?yōu)椤帮L險社會”[110]。旅游開發(fā)可能緩解矛盾,但已經存在的當地族群間的偏見、歧視并沒有實質性地完全得到消解[111]。在東南亞地區(qū)甚至可能出現導致兒童走上性犯罪道路的危險[112]。在欠發(fā)達地區(qū),要注重旅游開發(fā)的反貧困和保遺產的戰(zhàn)略雙重性,在減貧的同時要對自然與人文、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性開發(fā),這也是具有約束性的價值基準和評價依據[113]。
旅游扶貧還會以當地的傳統(tǒng)文化、民風民俗、建筑、遺產等作為旅游吸引物。文化旅游與文化遺產管理并不沖突,旅游發(fā)展可以使文化、建筑遺產得到更好的保護,但通常只保護了其物質載體,卻破壞了文化本身的靈魂[114];有名無實、長期缺位的文化遺產管理,使部分民族村寨文化遺產遭遇“漏損”“過濾”,甚至“失憶”[115]。在典型的古鎮(zhèn)開發(fā)案例——烏鎮(zhèn)模式中,旅游開發(fā)活化和風貌保護就存在矛盾,以古鎮(zhèn)風貌和游客的地方感犧牲為代價,換取了旅游功能的完善[116]。因此,在村寨旅游資源規(guī)劃方面,應當按照特色文化劃區(qū),保留和提升村寨文化內涵,建立相應的村寨文化資源保護機制[117]。但是也應注意,旅游開發(fā)僅僅是文化遺產保護的一種選擇,非物質文化遺產轉化為旅游產品的難度較大,容易扭曲變形并喪失文化的本真性,不能盲目開發(fā)[118]。
5 結論與展望
目前,國外旅游扶貧已經形成了較為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與研究框架,尤其是PPT理論,為旅游實踐提供了理論支持。國內旅游扶貧理論既借鑒和吸收了國外已有理論,同時又相應地開始塑造旅游精準扶貧的系統(tǒng)理論和實踐,這是未來我國旅游業(yè)在反貧困理論和實踐方面的重大貢獻。國內外都將旅游反貧困的對象指向了貧困地區(qū)、貧困人群,均認同核心目標應瞄準貧困人口,但是對于貧困人群參與旅游的態(tài)度、能力、行為,政府、專家、貧困人群則各自有憂慮。在貧困人口參與旅游的態(tài)度、期盼效益方面,不同特征的人群也有不同的考慮和相應的行為。
在旅游反貧困效應中,貧困人群感知最為明顯的是經濟效應。在經濟效應方面,大部分研究成果認為,旅游發(fā)展可以反貧困,經濟效應較為顯著,但是經濟效應較為集中在宏觀經濟,在微觀貧困人群獲益上,效應不顯著或處于難以測度的階段。在環(huán)境效應方面,旅游發(fā)展既可以保護和保持當地自然環(huán)境生態(tài),也會造成生態(tài)退化,掉入自然資源脆弱下的貧困陷阱,甚至危及當地貧困人群的生計。在社會文化效應方面,原生態(tài)社會文化的保有是貧困地區(qū)的旅游資源,但貧困人口對于發(fā)展現代文化的渴求,又使之成為難解的矛盾體,同時,旅游開發(fā)帶來的階層化、壓力性事件等,在一定程度上也消解了旅游反貧困的正面效應。
國內外測度旅游扶貧影響多限制在宏觀經濟方面,研究方法也以宏觀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為主。這是限于貧困具有多維性,相關數據的缺失及其搜集的復雜性、可靠性,均導致旅游扶貧較難測度。研究案例呈現地理集中性,國外較為集中研究非洲、亞洲、南美洲等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國內則較為集中研究貧困和少數民族地區(qū)。
今后應加強精準旅游扶貧及我國旅游扶貧案例的研究。貧困人口是旅游扶貧的目標,旅游扶貧要瞄準貧困人口,因此旅游扶貧促進貧困人口獲益的微觀效果研究應當是精準施策的理論基礎。目前,我國旅游扶貧的國際化研究還很不足,我國旅游扶貧典型案例、扶貧組織與實施策略、效果評估、貧困人口受益機制與方式、扶貧經驗國際化推廣與共享將是重點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Hannay L. UN high level panel report on threats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s:a more secure world:our shared responsibility[J]. International Law Forum,2005,7(2):75-83.
[2]劉 敏. 貧困治理范式的轉變——兼論其政策意義[J]. 甘肅社會科學,2009(5):235-237.
[3]Mitchell J,Ashley C. Tourism and poverty reduction:pathways to prosperity[M]. London:Routledge,2009:33-43.
[4]Peters M. International tourism:the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t trade[M]. London:Hutchinson Radius,1969:1-12.
[5]Bennett O,Ashley C,Roe D. Sustainable tourism and poverty elimination study[R]. New York:Deloitee & Touche,1999:2-3.
[6]Kadt E D. Tourism:passport to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o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effects of touris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34-39.
[7]Sharpley R,Telfer D J. Tourism and development:concepts and issues[M]. Bristol,UK:Channel View Pulications,2002:1-4.
[8]Jiang M,Delacy T,Mkiramweni N P,et al. Some evidence for tourism alleviating povert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1,38(3):1181-1184.
[9]Ashley C,Roe D,Goodwin H. Pro-poor tourism strategies:making tourism work for the poor[R]. 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2001.
[10]Asheley C,Goodwin H,Roe D. Pro-poor tourism annual register 2005[Z]. Pro-Poor Tourism Partnership,2005.
[11]Harrison D. Pro-poor tourism:a critique[J]. Third World Quarterly,2008(5):851-868.
[12]李 梅,王 鐵. 以貧困人口受益為核心:PPT的識別與啟示[J]. 青海社會科學,2011(6):38-42.
[13]譚 芳,黃林華. 廣西百色市的旅游扶貧[J]. 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增刊1):68-69.
[14]李永文,陳玉英. 旅游扶貧及其對策研究[J].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4):74-76.
[15]陳景輝,成艷彬. 少數民族貧困地區(qū)旅游扶貧的比較分析及創(chuàng)新思考[J].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11):98-100.
[16]唐建兵. 旅游扶貧效應研究[J]. 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71-75.
[17]李 佳,鐘林生,成升魁. 中國旅游扶貧研究進展[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09,19(3):156-162.
[18]向延平. 武陵源世界自然遺產地旅游扶貧績效模糊評價[J].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6):5-7.
[19]周 偉,黃祥芳. 武陵山片區(qū)經濟貧困調查與扶貧研究[J]. 貴州社會科學,2013(3):118-124.
[20]吳 倩. 系統(tǒng)工程思想下新型城鎮(zhèn)旅游綜合體發(fā)展路徑研究——以貴州省為例[J].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5(11):74-80.
[21]文連陽,呂 勇. 民族地區(qū)文化旅游資源社會效益估算:湖南湘西州的案例[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6):125-129.
[22]李曉琴,何成軍. 四川秦巴山區(qū)旅游扶貧適宜性評價研究[J]. 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18,35(2):66-82.
[23]徐 虹,王彩彩. 包容性發(fā)展視域下鄉(xiāng)村旅游脫貧致富機制研究——陜西省袁家村的案例啟示[J]. 經濟問題探索,2019(6):59-70.
[24]何瓊峰,寧志中. 旅游精準扶貧助推貧困地區(qū)鄉(xiāng)村振興的思考[J]. 農業(yè)現代化研究,2019(5):721-727.
[25]陳 龍. 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區(qū)旅游扶貧效應評價[J]. 中國農業(yè)資源與區(qū)劃,2019(7):246-250.
[26]吳忠軍. 論旅游扶貧[J].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4):18-21.
[27]高舜禮. 旅游開發(fā)扶貧的經驗、問題及對策[J]. 旅游學刊,1997(4):9-10.
[28]丁煥峰. 國內旅游扶貧研究述評[J]. 旅游學刊,2004,19(3):32-36.
[29]谷麗萍,方天堃. 旅游扶貧開發(fā)新論[J]. 云南財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1(3):94-95.
[30]黎克雙. 湘西自治州旅游扶貧開發(fā)探討[J]. 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9(6):112-115.
[31]陳麗華,董恒年. 可持續(xù)旅游扶貧開發(fā)模式研究——社區(qū)參與鄉(xiāng)村旅游[J]. 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1):76-79.
[32]李志發(fā). 發(fā)展旅游產業(yè) 促進扶貧開發(fā)[J]. 老區(qū)建設,2012(15):45-47.
[33]邱新艷,朱黎明,馮 茹,等. 云南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旅游扶貧優(yōu)勢分析[J]. 商業(yè)經濟,2013(2):67-68.
[34]何譽杰. 基于旅游扶貧角度的體驗型生態(tài)農業(yè)旅游研究[J]. 農業(yè)經濟,2014(6):92-93.
[35]林 淼. 貧困地區(qū)發(fā)展旅游業(yè)的機遇與出路[J]. 銀行家,2014(11):61-63.
[36]安 強. 南疆地區(qū)旅游富民模式與保障機制研究[D]. 北京. 中國科學院大學,2016.
[37]徐少癸,方世巧,甘永萍. 精準扶貧視角下陜西生態(tài)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路徑研究[J]. 生態(tài)經濟,2019(5):140-145.
[38]郭清霞. 旅游扶貧開發(fā)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經濟地理,2003(4):558-560.
[39]劉 益,陳 烈. 旅游扶貧及其開發(fā)模式研究[J]. 熱帶地理,2004(4):396-400.
[40]王永莉. 旅游扶貧中貧困人口的受益機制研究——以四川民族地區(qū)為例[J]. 經濟體制改革,2007(4):92-96.
[41]王維勝,張 紅. 山西省平順縣旅游扶貧開發(fā)研究[J]. 經濟師,2010(11):274-275.
[42]陳友蓮. 基于民族關系視角的民族地區(qū)旅游扶貧績效感知調查與分析——以湖南省吉首市德夯苗寨為例[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11(12):63-64.
[43]萬劍敏. 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縣域經濟旅游扶貧研究——以鄱陽縣為例[J]. 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4):111-116.
[44]劉長運,劉 哲. 景區(qū)依附型旅游小企業(yè)“社區(qū)型”發(fā)展模式探討——以重渡溝景區(qū)為例[J]. 經濟地理,2013(10):188-192.
[45]齊子鵬,胡 柳. 鄉(xiāng)村旅游經濟增長與我國農村減貧——基于親貧困增長的視角[J]. 商業(yè)時代,2014(2):128-130.
[46]蔣 莉,黃靜波. 羅霄山區(qū)旅游扶貧效應的居民感知與態(tài)度研究——以湖南汝城國家森林公園九龍江地區(qū)為例[J]. 地域研究與開發(fā),2015(4):99-104.
[47]楊 洋. 基于包容性增長視角的鄉(xiāng)村旅游發(fā)展對策研究[J]. 農業(yè)經濟,2016(1):78-79.
[48]林 丹,李 丹. 鄉(xiāng)村旅游精準扶貧中貧困人口的受益機制研究[J].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2(1):50-56.
[49]陳超群,胡伏湘. 基于可持續(xù)生計的森林公園邊緣型鄉(xiāng)村旅游扶貧績效研究——以張家界武陵源區(qū)為例[J].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3(4):46-52.
[50]毛 焱,梁 濱. PPT戰(zhàn)略:基于人口發(fā)展的旅游扶貧觀[J]. 求索,2009(6):65-67.
[51]周歆紅. 關注旅游扶貧的核心問題[J]. 旅游學刊,2002,17(1):17-21.
[52]王兆峰. 民族地區(qū)旅游扶貧研究[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9.
[53]Hatemi J A,Gunduz L. Is the tourism-led growth hypothesis valid for Turkey?[J].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2005,12(8):499-504.
[54]高吉喜. 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探索:生態(tài)承載力理論、方法與應用[M]. 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2001:3-6.
[55]Croes R,Vanegas M. Tourism and poverty alleviation:a co-integration analysis[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8,47(1):94-103.
[56]賈 芳. 對旅游扶貧的再思考[J]. 甘肅社會科學,2000(2):82-83.
[57]郭 舒. 基于產業(yè)鏈視角的旅游扶貧效應研究方法[J]. 旅游學刊,2015,30(11):31-39.
[58]鄧小海,曾 亮,肖洪磊. 我國扶貧旅游產業(yè)鏈優(yōu)化研究[J]. 世界地理研究,2015(3):167-175.
[59]Ferguson L. Interrogating ‘gender in development policy and practice[J]. International Feminist Journal of Politics,2010,12(1):3-24
[60]Manyara G,Jones E. Community-based tourism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in Kenya:an exploration of their potential as avenues of poverty reduction[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7,15(6):628-644.
[61]Sharpley R. Tourism and development challenges in the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the case of the Gambia[J].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09,12(4):337-358.
[62]Gascón J. Pro-poor tourism as a strategy to fight rural poverty:a critique[J]. Journal of Agrarian Change,2015,15(4):499-518.
[63]Blake A,Arbache J S,Sinclair M T. Tourism and poverty relief[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8,35(1):107-126.
[64]André C,Melchor F. Tourism and income distribution:evidence from a developed regional economy[J]. Tourism Management,2015(48):11-20.
[65]Kareithi S. Coping with declining tourism,examples from communities in Kenya[Z]. PPT Working Paper No 14,2003.
[66]張 偉,張建春,魏鴻雁. 基于貧困人口發(fā)展的旅游扶貧效應評估——以安徽省銅鑼寨風景區(qū)為例[J]. 旅游學刊,2005,20(5):43-49.
[67]李 剛,徐 虹. 影響我國可持續(xù)旅游扶貧效益的因子分析[J]. 旅游學刊,2006,21(9):66-71.
[68]Walpole M,Goodwin H. Local economic impacts of dragon tourism in Indonesia[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27(3):559-576.
[69]Muchapondwa E,Stage J. The economic impacts of tourism in Botswana,Namibia and South Africa:is poverty subsiding?[J]. Natural Resources Forum,2013,37(2):80-89.
[70]Deller S. Rural poverty,tourism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0,37(1):180-205.
[71]齊子鵬,胡 柳. 鄉(xiāng)村旅游經濟增長與我國農村減貧——基于親貧困增長的視角[J]. 商業(yè)時代,2014(2):128-130.
[72]Ashley C. Luang Prabang tourism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poor:a value chain appraisal[R]. London: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2006:15.
[73]羅鮮榮,王玉強,保繼剛. 旅游減貧與旅游再貧困:旅游發(fā)展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對貧困人口的影響[J]. 人文地理,2017,32(4):121-128.
[74]Gartner C,Cukier J. Is tourism employment a sufficient mechanism for poverty reduction? A case study from Nkhata Bay,Malawi[J].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12,15(6):545-562.
[75]Muganda M,Sahli M,Smith K A,et al. Tourisms contribution to poverty alleviation:a community perspective from Tanzania[J]. Development Southern Africa,2010,27(5):629-646.
[76]Erskine L M,Meyer D. Influenced and influential:the role of tour operators and development organisations in tourism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Ecuador[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2,20(3):339-357.
[77]Donaldson J A. Tourism,develop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Guizhou and Yunnan[J]. The China Quarterly,2007,190:333-351.
[78]Holden A,Sonne J,Novelli M. Tourism and poverty reduction:an interpretation by the poor of Elmina,Ghana[J]. Tourism Planning & Development,2011,8(3):317-334.
[79]Trau A. Beyond pro-poor tourism:(re)interpreting tourism-based approaches to poverty alleviation in Vanuatu[J]. Tourism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2012,9(2):149-164.
[80]胡 強,沈 暉. 旅游扶貧如何更精準[J]. 人民論壇,2016(25):92-93.
[81]毛 勇. 農村旅游扶貧的適應性條件及應注意的問題[J]. 農村經濟,2002(10):63-65.
[82]郭魯芳,李如友. 旅游減貧效應的門檻特征分析及實證檢驗——基于中國省際面板數據的研究[J]. 商業(yè)經濟與管理,2016(6):81-91.
[83]Shah K,Gupta V. Tourism,the poor and other stakeholders:experience in Asia[R]. ODI Fair-Trade in Tourism Paper. London: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2000:27-31.
[84]Scheyvens R.Tourism and poverty[M]. London:Routledge,2011:73.
[85]張 偉,張建春. 國外旅游與消除貧困問題研究評述[J]. 旅游學刊,2005,20(1):89-95.
[86]常慧麗. 生態(tài)經濟脆弱區(qū)旅游開發(fā)扶貧效應感知分析——以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為例[J]. 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07,21(10):125-130.
[87]吳錚爭,楊新軍,馮小杰. 西部旅游扶貧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關系研究[J]. 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4(1):106-109.
[88]楊德進,白長虹. 我國旅游扶貧生態(tài)效率的提升路徑[J]. 旅游學刊,2016,31(9):12-14.
[89]Rice A,Haynes K. Post-tsunami reconstruction and tourism:a second disaster?[R]. London:Tourism Concern,2005.
[90]朱京曼. 略論西南地區(qū)旅游扶貧開發(fā)與可持續(xù)發(fā)展[J]. 管理世界,2003(9):139-140.
[91]榮金鳳,閔慶文,鄭 林. 貧困地區(qū)的生態(tài)旅游資源及其可持續(xù)利用探討[J]. 資源科學,2007,29(1):112-117.
[92]Wall G. Perspectives on tourism in selected Balinese villag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1):123-137.
[93]Gurung H B.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mountain tourism in Nepal[R]//Report on Study Conducted for Economic Social Commission for the Asia and the Pacific. Bangkok,New York:United Nations(ST/ESCAP/959),1991.
[94]唐善茂,鮑青青,王 瑛. 旅游生態(tài)貧困研究[J]. 資源與產業(yè),2009(6):96-98.
[95]唐善茂,鮑青青. 桂林漓江風景區(qū)旅游生態(tài)貧困問題的調查分析[J]. 資源與產業(yè),2010(1):50-54.
[96]吳錚爭,楊新軍. 論西部旅游扶貧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J]. 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04(1):31-35.
[97]蔡運龍. 生態(tài)旅游:西南喀斯特山區(qū)擺脫“貧困陷阱”之路[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06,16(1):113-116.
[98]Ahmad J.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income distribution[C]//Studies in Int Environ Economics;Symposium on Int Economic Dimensions Environ Management. New York:Wiley,1976:225-240.
[99]孫九霞. 旅游循環(huán)凝視與鄉(xiāng)村文化修復[J]. 旅游學刊,2019,34(6):1-4.
[100]盧世菊. 旅游扶貧中少數民族文化權益保護研究[J]. 學習與實踐,2019(3):20-26.
[101]唐 兵,惠 紅. 民族地區(qū)原住民參與旅游開發(fā)的法律賦權研究——兼與左冰、保繼剛商榷[J]. 旅游學刊,2014,29(7):39-46.
[102]盧麗娟,曹務坤,辛紀元. 民族村寨社區(qū)參與旅游扶貧開發(fā)的財產制度瓶頸與破解[J]. 貴州民族研究,2014(5):122-125.
[103]曹務坤,辛紀元,吳大華. 民族村寨社區(qū)參與旅游扶貧的法律機制完善[J]. 云南社會科學,2014(6):136-139.
[104]蔣 萍. 旅游扶貧與少數民族文化主體性保護——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鄉(xiāng)村旅游與旅游扶貧為例[J]. 社會科學家,2016(10):95-99.
[105]呂一飛,郭 穎. 論瀘沽湖摩梭人文化保護區(qū)的建立[J]. 旅游學刊,2001,16(1):62-66.
[106]劉 暉. “摩梭人文化保護區(qū)”質疑——論少數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fā)[J]. 旅游學刊,2001,16(5):26-29.
[107]Oakes T. Tourism and modernity in China[M]. London:Routledge,1998:1-20.
[108]饒 勇,黃福才,魏 敏. 旅游扶貧、社區(qū)參與和習俗慣例的變遷——博弈論視角下的可持續(xù)旅游扶貧模式研究[J]. 社會科學家,2008(3):88-92.
[109]李燕琴. 旅游扶貧村寨社區(qū)壓力應對的ABCD-X模式——以中俄邊境村落室韋為例[J]. 旅游學刊,2015,30(11):40-50.
[110]唐曉云. 繁榮遮蓋下的旅游地社會分化——兼論民族旅游地的可持續(xù)發(fā)展[J]. 旅游學刊,2014,29(4):11-12.
[111]陳 剛. 多民族地區(qū)旅游發(fā)展對當地族群關系的影響——以川滇瀘沽湖地區(qū)為例[J]. 旅游學刊,2012,27(5):96-104.
[112]Nicholson T. Culture,tourism and local strategies towards development:case studies in the Philippines and Vietnam[R]. ESCOR,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1997.
[113]李志勇. 欠發(fā)達地區(qū)旅游扶貧戰(zhàn)略的雙重性與模式創(chuàng)新[J]. 現代經濟探討,2013(2):37-41.
[114]Sreedhar R. Tourism for local community development:a report on case studies in Kinnaur district HP and the Badrinath tourist zone[R].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Academy of Mountain Environics,1995.
[115]黃 萍. 尷尬與出路:旅游扶貧視角下西南民族村寨文化遺產管理研究[J]. 青海民族研究,2015(1):14-19.
[116]董雪旺,徐寧寧,陳 覺,等. 基于游客地方感的水鄉(xiāng)古鎮(zhèn)開發(fā)模式——兼論烏鎮(zhèn)模式的可復制性[J]. 經濟地理,2018(6):187-192.
[117]宋才發(fā),劉廷蘭. 村寨文化旅游業(yè)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法治問題探討——以貴州民族村寨文化旅游業(yè)為例[J]. 貴州民族研究,2015(12):30-34.
[118]孫九霞. 旅游作為文化遺產保護的一種選擇[J]. 旅游學刊,2010,25(5):12-13.褚玉杰,王思雨,周 嫚. 旅游扶貧開發(fā)之于鄉(xiāng)村空心化:機遇還是挑戰(zhàn)?[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20,48(23):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