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彬,孫鴻亮
(延安市文化藝術中心,陜西 延安716000;延安大學,陜西 延安716000)
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展開,“非遺”進課堂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門話題。目前,學界的討論主要集中在試點和可行性分析層面,尚未進入全面實踐和理論探索的層面。延安大學為全校本科生開設公選課《陜北說書概論》,將陜北說書引進大學課堂。之后,又分別為文學院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陜北說書相關課程。本文以此為個案,立足“非遺”視角,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理論認知。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陜北說書并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20 世紀40年代,韓起祥被“魯藝”文藝工作者“發(fā)現”,通過“改造說書人”運動,陜北說書登上了延安文藝的舞臺。1946年,毛澤東在楊家?guī)X窯洞里聽了韓起祥說書后,鼓勵他“多編說新書”、“多帶徒弟”,等全國解放了,多走些地方推廣說書,還許諾送給他一把新三弦。主席對韓起祥的肯定,推動了陜北說書的發(fā)展,但這種藝術形式主要還是在廣大的農村區(qū)域流行。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物質生活逐漸富裕,各地重修寺廟之風盛行,農村廟會成為陜北說書展演的主要場所。2006年,陜北說書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
從起源和分類來說,陜北說書屬于北方鼓詞系說唱文學,大約形成于明清時期。康熙十二年修《延綏鎮(zhèn)志》載:“劉第說傳奇頗靡靡可聽……不及江南之敬亭乎?”這是迄今所見有關陜北說書最早的記載,可知明末清初陜北說書已發(fā)展成熟。傳統(tǒng)陜北說書分為“會書”和“家書”兩種基本形態(tài),分別在廟會和事主(請書的村民)家中表演。盲說書人除了彈奏三弦演唱書文外,還包括請神、參神、安神、送神等一系列儀式。
陜北說書是一種典型的板腔體音樂結構,其把【平調】作為唱腔基礎,主要有【哭調】【武調】【十字調】等類型。書詞散韻結合,散文用于道白,韻文用于演唱。唱詞以七言為主,兼有五言、十言句式。代表曲目有《破孟州》《五女興唐傳》《小八義》《楊家將》《汗衫記》《金鐲玉環(huán)記》《包公案》等,現存160余篇,以長篇大書為主,分為“傳書”和“記書”兩大類。
受黃土高原特殊的文化地理環(huán)境所形成的保護機制等影響,陜北說書是一種較古老的民間說唱文學。時至今日,我們仍能見到背負三弦,游走于村落的盲說書人。然而,在全球化、現代化的沖擊下,陜北說書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盲說書人數量減少,后繼乏人,年輕人缺乏興趣,說書在廟會表演中的主角地位越來越邊緣化。因此,如何保護和傳承陜北說書,已成為地方政府和學者不得不共同思考和探索的一個問題。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通過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使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傳承后繼有人”,并明確要求“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逐步將優(yōu)秀的、體現民族精神與民間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編入有關教材,開展教學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34 條以立法的形式,規(guī)定了學校教育在“非遺”保護和傳承中職責,要求學校應當按照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規(guī)定,開展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活動。
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高等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古老的生命記憶和活態(tài)的文化基因庫。教育作為文化記憶傳承的重要方式,更擔負著民族文化復興的重任。中國傳統(tǒng)文化極重人文教育,每當文化遭受種種危厄、陷于困境,總會有一代為文化托命之人挺身而出,振臂高呼,使民族文化薪火相傳,連綿不斷。面對21世紀全球經濟一體化挑戰(zhàn),“非遺”進課堂,使民族古老生命記憶得以延續(xù)民族精神得到弘揚,民族凝聚力進一步增強。我們必須從戰(zhàn)略高度認識教育在“非遺”保護和傳承中責任,增強文化自覺。
正是基于上述認識,作為地處陜北革命老區(qū)的高等學府——延安大學既注重弘揚“紅色文化”,用延安精神育人,又重視發(fā)掘“黃土文化”,推進“非遺”進課堂,自覺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經過幾年實踐和探索,已形成鮮明的辦學理念和特色。陜北說書作為“特色課程模塊”的組成部分,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已形成了完整的課程內容體系。
目前,延安大學陜北說書進課堂涉及的課程有:1.陜北說書概論(全校公選課);2.陜北民間說唱文學(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yè)選修課);3.口頭詩學與陜北說書研究(研究生選修課)。為了更好地推進陜北說書進課堂活動,我們主要從以下方面做起。
針對不同教學對象,我們對陜北說書進課堂的具體教學內容進一步細化,以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1.陜北說書概論。主要分為“陜北說書的形成”“陜北說書的流派和師承”“會書和家書”“陜北說書的地域文化特征”“傳統(tǒng)曲目欣賞”等五章,使學生了解、認識陜北說書,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藝術素質,培養(yǎng)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自覺意識。
2.陜北民間說唱文學。結合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方向,重點講授陜北說書與唐五代變文、宋代講唱文學、元明詞話、清代鼓詞以及寶卷的源流關系等內容。
3.口頭詩學與陜北說書研究。主要在借鑒國外當代民俗學理論和研究范式基礎上,深入研究陜北說書口頭傳統(tǒng)機理,積極探索陜北說書口頭文學表征。
目前,已編寫、出版教材兩部:1.《陜北說書精選》(孫鴻亮、呂達編,陜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選編20 多位陜北說書人演唱的50 余篇書詞,包括書帽、小段和長篇,是第一部正式出版的陜北說書傳統(tǒng)作品選集,較全面地反映了陜北的文學風貌,為學生學習陜北說書提供了必要的書面文本。2.《陜北說書研究》(孫鴻亮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是在課程講義的基礎上形成的研究專著,分為“陜北說書概述”“陜北說書的形成和發(fā)展”“陜北說書口頭詩學研究”“書目敘錄”四部分。該書已批準為選修課教材。
加強實踐教學是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陜北說書進課堂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搭建了良好的平臺。我們采取了“走出去”和“請進來”的具體措施。
“走出去”,即利用寒暑假和節(jié)假日組織、帶領學生深入農村田野調查、采集陜北說書。截至目前,已采訪民間說書人80 多人次,在廟會采錄陜北說書傳統(tǒng)曲目120余篇。這不僅極大地促進了陜北說書“非遺”保護,更為重要的是,學生直接走進民間活態(tài)口頭傳統(tǒng)展演的現場,體驗傳統(tǒng),感受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不斷增強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責任感和使命感。
“請進來”是指邀請地方研究者和民間說書人進入校園和課堂,和學生面對面交流,現場示范表演。在學校支持下,我們與陜北說書“非遺”保護單位延安曲藝館達成合作協(xié)議,每學期邀請3-5名說書人進入課堂,為學生現場表演,并對有興趣的學生進行長期輔導,這項措施將常態(tài)化。
經過幾年來的實踐和探索,陜北說書進課堂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得到了廣泛的社會認同。2008年12月,延安大學學生曹巍參加第二屆陜北說書大賽,榮獲“十佳藝人”稱號。2009年4月15日,《光明日報》以“特色教育結碩果”為題,報道延安大學發(fā)掘地域文化資源,發(fā)展特色教育的相關情況;2011年5月24日《華商報》以“陜北說書成延大選修課”為題,進行專題報道,并給予充分的肯定。
根據課程的內容,充分利用田野材料,選擇大量圖片、錄音和視頻,“本生態(tài)”展示陜北農村風俗、民間信仰儀式和說書的現場;課堂舉例和賞析曲目實現全字幕化、視頻化,克服方言障礙,便于學生聽懂陜北說書。
“本生態(tài)”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存在根據,是“非遺”賴以生存并代代相傳的獨特藝術樣式或技術樣式體系,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就陜北說書而言,“本生態(tài)”主要指農村“廟會書”和“口愿書”,只有將盲說書人演唱置于“活態(tài)”民間信仰儀式展演的語境之中,才可能充分獲得其作為“非遺”和藝術符號建構的價值和意義。否則,割斷了與民間信仰儀的聯(lián)系,學生看到的只能是“空殼化”的藝術表演形式,也就失去了“非遺”的本質意義。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以“本生態(tài)”為主,從更廣闊的視角還原民間藝術的魅力,重視民間藝術的地方特色及其與地域文化的深刻聯(lián)系。而要做到“本生態(tài)”展示,關鍵是多媒體課件制作。通過選擇大量田野素材圖片,以視頻方式全方位呈現盲說書人儀式、表演和日常生活情景,使學生獲得身臨其境的“現場”感,在聆聽說書人渾厚蒼涼的演唱的同時,直觀感受和體驗民間藝術的古樸與厚重,在潛移默化中生起對民間文化的敬重與護持之心,以文化自覺促“非遺”保護意識和行動。
傳統(tǒng)戲曲的內在精神在于“對國家要忠,對父母要孝,欲正人,先正己,做人要仁愛,要有義有禮”。陜北傳統(tǒng)說書具有濃厚的勸世主旨,傳統(tǒng)文化中的忠孝仁義思想都有很充分的體現,并且通過大量善惡報應的故事,引導人們去惡揚善,以調適人際關系,維護社會穩(wěn)定。通過課堂學習和欣賞,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也可轉化為學生思想教育的精神資源,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作為地方高校,延安大學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許多學生生活在陜北農村,村子里有廟會和盲說書人,從小聽著說書長大,對于陜北說書有強烈的地域文化認同感。利用寒暑假,我們組織學生對家鄉(xiāng)的說書人進行全面調查,跟隨說書人采錄了大量田野資料。不少學生還撰寫調查報告,并以此為基礎完成畢業(yè)論文。
另外,我們還與教務處、學生處、團委、大學生藝術素質教育基地合作,利用“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假期社會實踐”“校園文化活動節(jié)”,開展豐富多彩的“非遺”調查、宣傳活動。藝術學院的學生還自編說書小段,登臺演唱,自覺傳承陜北說書。
總之,與中小學教育相比,高等教育在課程設置、人才培養(yǎng)模式方面有更多靈活性,地方高校應成為“非遺”進課堂的實踐主體。這不僅有助于“非遺”保護,對于地方高校來說,自覺發(fā)掘地域文化資源,創(chuàng)新文化傳承模式,也是凝練辦學特色,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