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猛
近年來的全國各地中考試題中,詩文填空題幾乎都占有重要位置。然而,當此題目內容涉及到“唯”與“惟”時,一些粗心的同學容易混淆,會出現錯誤,導致失分。
一、“唯”,《說文》:“唯,諾也。從口,隹聲?!?/p>
1.讀wěi,《廣韻》以水切,上旨以。微部。象聲詞。應答聲,用于對尊長的應答,表恭敬?!稄V雅·釋詁一》:“唯,應也?!比纾?/p>
例1:《論語·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p>
例2:《禮記·曲禮上》:“父召無諾,先生召無諾,唯而起?!?/p>
2.讀wéi,《廣韻》以追切,平脂以。微部。
“唯”用作副詞或助詞時,也作“惟”“維”。如:
例1:韓愈《韓滂墓志銘》:“滂之大進,不唯(只有,只是)于文詞,為人亦然?!?/p>
例2:《左傳·僖公二年》:“冀之既病,則亦唯(以,因為)君故?!?/p>
例3:《管子·牧民》:“如天如地,何私何親;如月如日,唯(表示肯定)君之節(jié)?!?/p>
二、“惟”,讀wéi,《說文》:“惟,凡思也。從心,隹聲?!?/p>
例1:《詩·大雅·生民》:“載謀載惟(思考,想),取蕭祭脂?!?/p>
例2:《漢書·鄒陽傳》:“愿大王留意詳惟(思考,想)之?!?/p>
例3:《史記·夏本紀》:“荊河惟(為,是)豫州?!?/p>
綜上所述,“唯”與“惟”在字的本意上是有差別的:“唯”表示應答,“惟”表示思考。如“唯唯諾諾”就表示應答的聲音,不能用“惟”?!拔北臼莿釉~,表示思考,如“思惟”(今多作“思維”)。
“唯”與“惟”用作副詞時,都表示“單單、只、只是、只有”,于是出現了一系列的異形詞:唯一——惟一;唯獨——惟獨;唯有——惟有;唯其——惟其;唯恐——惟恐;唯利是圖——惟利是圖;唯命是從——惟命是從;唯我獨尊——惟我獨尊;等等。
在《現代漢語詞典》(2013年9月第6版)上,以上異形詞均以“惟X”為正詞條。受它的影響,如今的媒體上,“惟X”的出現日漸頻繁??墒?,縱觀數十年來的中學語文教材,見到的絕大多數是“唯X”,如楊利偉的《太空一日》:“曾經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航天員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長城?!保?016年11月第1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上仍然印作“唯一”)
“惟”作為副詞時,沒有表示“應答”的意思。而“惟妙惟肖”就不能用“唯”,“唯”并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現代漢語中,只能使用“惟”的情況并不多。
【專項訓練】
在下列詩句空白處填上“唯”或“惟”。
1.孤帆遠影碧空盡,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秉燭須飲,投竿也未遲。(李白《贈錢征君少陽》)
3.樹樹皆秋色,山山落暉。(王績《野望》)
4.多情卻似總無情,覺樽前笑不成。(杜牧《贈別二首·其二》)
5.相顧無言,有淚千行。(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6.不聞機杼聲,聞女嘆息。(《木蘭詩》)
7.當雜羅綺,相與媚房櫳。(李世民《賦簾》)
8.愿圣主南山壽,何愁不賞萬年春。(李隆基《春日出苑游矚》)
9.厥不云乎,其
時。(李亨《夢丹書》)
10.憑展敬,敢薦非馨。(武則天《唐大饗拜洛樂章·九和》)
11.書中無別意,悵久離居。(上官昭容《彩書怨》)
【參考答案】
1~6題填“唯”,7~11題填“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