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維
摘要: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大門的不斷敞開,社會上對英語專業(yè)的人才需求也在提升,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國家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需要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英語詞匯知識的教學,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進而有效提升大學英語詞匯教學質量。
關鍵詞:跨文化語境;中西方文化差異;大學英語;詞匯教學
在以往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普遍重視英語語法的教學,主要的教學方法為對句子進行翻譯,在近年來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更加關注學生語言交流的基本能力,而詞匯的作用就十分突出,在大學開展詞匯教學,不僅需要學生對單詞短語進行理解,還需要學生對英語詞匯進行靈活利用,這就需要教師不斷調整詞匯教學方法,將中西文化融入到詞匯教學中,以此提升教學質量,讓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得到培養(yǎng)。
一、中西文化差異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表現(xiàn)
我國和西方國家在歷史背景,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這也導致我國在開展英語教學過程中,大學生容易對英語詞匯的文化存在誤解:
首先是由于詞匯交匯詞導致的理解錯誤,比如如魚得水(Like a duck to water)、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Spring up like mushrooms)、揮金如土(Spend money like water)、愛屋及烏(Love me, love my dog),從中可以看出學生存在字面理解的情況[1]。
其次是在英語教學中,不同的植物數(shù)字和顏色也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含義,這就是同形異義詞,其與我國文化存在很大的差異,比如龍(Dragon)這個詞,在我國文化中代表著權貴、威嚴的象征,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征,而在英語文化中龍代表著可怕的怪物,更是災難的象征,就像刻畫出電影《哥斯拉》這一角色一樣。再如紅色(Red)這個詞匯,在我國通常代表著熱情的性格以及喜慶的場面,不過在英語文化中,紅色代表著極端主義。如數(shù)字6(Six)和8(Eight)在漢語文化中,分別代表著百事順心和財源滾滾的含義,不過在英語文化中都代表著不吉利[2]。
最后是詞義沖突詞,在漢語角度英語的詞義沖突詞可能會存在著完全相反的意思,由于很多英語詞匯來源于寓言和圣經的內容,所以一些詞匯就會與風俗習慣、社會文化背景產生關系。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需要教師從文化語境上對詞匯加以理解,這樣學生才不會出現(xiàn)望文生義的情況,比如大學英語教材的課文《World and Their Stories》中其中有這樣一句話話“Well,I guess Ill have to face the music.”,從字面意義上看來,可以理解為主人公必須去聽音樂會,不過在西方文化中,face the music表示需要面對困難,這是因為music這個詞代表代表演出前的狀態(tài),對于來說演員在出場之前都會感到緊張,所以說可以理解為面對困境,不過在漢語中音樂往往代表著輕松,這就是中西詞語境和文化之間存在沖突的現(xiàn)象。
二、如何在跨文化語境下開展大學英語詞匯教學
中國和西方之間的文化差異顯而易見,這也導致了我國開展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一些難題,尤其是在詞匯教學中經常會出現(xiàn)和漢語詞匯意義不相同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引入文化教學策略,讓學生把詞匯與現(xiàn)實的語境結合起來。
(一)詮釋法
在大學英語詞匯的學習中會遇到很多詞義沖突詞,面對這些詞匯的學習,學生難以通過直譯或者音譯的方法對詞義完全掌握,所以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對這類詞解釋其文化含義,比如說布丁(Pudding)這個詞,需要教師從跨文化語境的角度下進行分析,單詞解釋如下:“布丁是一種食物,可以是甜點,也可以是開胃菜,它被認為來自法語,意思是“小香腸”;布丁在英國可以用來形容甜的、咸的熱菜;在美國和加拿大布丁是一種以牛奶為主要原料的甜食或者和奶油凍相似的甜點。
(二)比較法
對于詞義交匯詞來說,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讓學生對比同形異義詞,通過相關的解釋和舉例,引導學生了解英漢文化下不同詞匯的含義和差異,比如“l(fā)ike a duck to the water,通常來說直接翻譯就是如魚得水的意思,對這些詞匯的分析就可以讓學生快速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同時在英文詞匯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采用豐富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再如詞義空缺詞,教師依然可以采用在不同語境下的對比方法,讓學生理解詞匯的深層次含義,在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you would see the official when hell freezes over”字面意思為“地獄冰封之后,你就會見到官員了”,不過在西方文化中,地獄是最為酷熱的地方,翻譯成結冰就不夠恰當,可以翻譯為你不可能見到這個官員,這樣就會增強語氣。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中,由于中西文化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導致對詞匯教學產生一定影響,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從跨文化的角度下進行分析,不同的語境中分析詞匯的具體利用方法,這樣不僅可以實現(xiàn)學生對英語詞匯的有效掌握,還有利于學生對西方文化的了解,最終實現(xiàn)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晨霞, ZHANGChen-xia. 跨文化語境下中西方文化差異對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J].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6, 18(5):126-130.
[2]吳碧云. 高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語境教學問題的重要性分析[J]. 考試周刊, 2016(72):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