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慧
2020年的第7天,在特斯拉的上海超級工廠,中國制造的Model 3開啟全面交付。
僅僅用一款車的交付,特斯拉就引起了不少業(yè)內業(yè)外人士的的駐足觀望,因為中國制造Model 3的交付,至少意味著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已初步成熟,而這個龐然大物開工建設才只有一年。
神秘的超級工廠
過去的一年里,特斯拉在中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2019年1月7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特斯拉在中國的首座工廠開始在上海破土動工。在動工的6個月前,特斯拉就與上海臨港管委會和臨港集團共同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特斯拉超級工廠正式落戶在了上海的臨港地區(qū)。
埃隆·馬斯克計劃:2019年夏天完成初步建造工作,在年底前開始Model 3生產,2020年實現量產,上海工廠生產入門款Model 3、Model Y;而其他Model S和Model X以及高配款Model 3、Model Y仍將由美國工廠負責生產。到2020的現在,一切都在按照馬斯克的想法有序進行。
一年的時間,這項被稱為“創(chuàng)造行業(yè)紀錄,刷新上海速度”的浩大工程,仿佛一顆春筍,一夕間拔地而起,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不僅成為了中國首個外資整車制造項目,也成為了特斯拉的首個海外生產基地。
除了速度,人們還好奇更叫好奇的是,特斯拉如何能夠在中國扎根。
這一切,都源于2018年4月博鰲亞洲論壇公布的擴大開放的一系列舉措,其中就包括“盡快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特別是汽車行業(yè)外資限制”。
隨后,國家發(fā)改委對放開汽車業(yè)外資股比給出時間表——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yè)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中國市場的巨大吸引力也使馬斯克很早就盯上了這片藍海。有媒體統計,2017年特斯拉總營收為117.6億美元,其中美國市場營收62.2億美元,中國市場營收20.3億美元,是特斯拉的第二大市場。另外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已經連續(xù)三年全球第一,市場的潛力之大足以令所有商人動心。
根據北美媒體報道,截止到今年的第二季度,Model 3已經累計交付了2.8萬輛新車,還有約42萬輛的訂單未能交付。中國建廠后,年產50萬輛的超級工廠有望為特斯拉解決產能上的瓶頸問題。
彼時,上海推出了《上海市貫徹落實國家進一步擴大開放重大舉措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行動方案》,聚焦五大方面,多行業(yè)放寬外資準入標準,推進更高層次的市場開放。
乘此契機,特斯拉進入中國。
中國車企以靜制動?
國家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使更多企業(yè)能夠在華生根滋長,同時也給國內企業(yè)帶來一定壓力。
據特斯拉發(fā)布的數據顯示,在2019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在全球實現了近105000的車輛產量和約112000臺車輛交付。2019年,特斯拉共交付了約367500臺車輛,比上年增長50%,并完成了全年目標,其中,Model 3生產86958臺,交付92550臺。
除了銷量不俗,特斯拉還在大幅降低Model 3的價格,使其售價直低于30萬元。1月3日,特斯拉宣布,中國制造Model 3基礎車價從355800元下調至323800元(包含基礎版輔助駕駛功能)。同時,根據國家政策,全系Model 3可以享受免征購置稅政策,以及24750元的新能源補貼金額,中國制造Model 3補貼后售價為299050元。有業(yè)內人士分析,特斯拉在實現從建廠到投產不到一年時間的“中國速度”后,率先降低國產車型售價,不僅寄希望于在中國市場提升自身銷量,走出盈利泥潭,更讓沖擊高端新能源車市場的國內車企倍感壓力。
先大幅降價,再火速交付,特斯拉的確用國產Model 3在中國市場下了一步好棋,除了Model 3,特斯拉在中國的野心,遠遠不止一輛中國產的Model 3。
在中國制造Model 3的交付活動中,特斯拉還啟動了國產Model Y項目。馬斯克宣稱,Model Y的銷量很可能超過特斯拉所有其他車型的總和。
據悉,Model Y在續(xù)航里程、性能方面表現出色。作為特斯拉第二款SUV,Model Y基于Model 3打造,具有更好的空間表現和通過性,最多可容納7名乘客。在性能方面,Model Y的續(xù)航里程為540公里(WLTP 測算標準),0-100km/h加速最快僅需3.7秒,最高時速241km。
雖然特斯拉來勢洶洶,但以比亞迪為首的國產電動汽車企業(yè)仍舊不甘示弱。
2019年1-12月,比亞迪全系銷量451246輛,其中新能源銷量219353輛,EV車型同比增長42.5%,并連續(xù)第6年獲得中國新能源車銷量第一。此外,2019年,比亞迪在核心技術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BNA全新架構全面提升造車實力,成為國內唯一能自主生產 IGBT電驅動芯片的企業(yè),全新e平臺、第三代DM技術、DiLink2.0智能網聯系統。
如果說,特斯拉是突然在中國崛起的春筍,比亞迪就是扎根土壤多年的老竹,同在中國這片土壤汲取營養(yǎng),誰將會更加壯大?唯有時間能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