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 要:在語文教育中,閱讀是非?;A(chǔ)的部分,只有切實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水平,學生才能夠形成語文素養(yǎng),更加從容的應對今后的成長和學習。對此本文將依托于小學語文教材,做課內(nèi)外閱讀銜接點的探討,用興趣說話,站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討論課內(nèi)外閱讀結(jié)合辦法,提高學生的閱讀有效性。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課內(nèi)外閱讀;結(jié)合辦法
為了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全面的成長,教師所要做的有很多。要說明的是,教師并不需要一味的用補課和大量作業(yè)的方式才能夠提升學生成績。教師只需要讓學生閱讀,學生就能夠獲得不錯的語文成績。新課標也有明確指出,教師一定要增強學生閱讀興趣,使學生形成閱讀欲望。多讀書,好讀書學生才能夠成為具備語文素養(yǎng)的優(yōu)秀人才。
一、積極探索結(jié)合點
1.內(nèi)向銜接。這里所說的內(nèi)向銜接就是課內(nèi)閱讀。用有機、有效的鏈接開展閱讀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期待感,使學生建立深刻的閱讀感悟和印象。要做好教學過程優(yōu)化,讓學生形成正確、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1]。語文教材當中每個單元的選文內(nèi)容都大體相當,而整體來說,整本書都在宣傳集體主義思想和愛國主義精神。教師教學中有必要選擇主題相似的文章,之后讓學生做閱讀課后交流,在交流中碰撞思維火花。如學習《趙州橋》這一課的時候,這一課講的是我國趙州橋,說的是古人的智慧讓趙州橋十分穩(wěn)定,培養(yǎng)學生民族成就感。在這一課的講解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家鄉(xiāng)有哪些著名的古人偉績和成就。這時候?qū)W生就會開始討論和交流,隨后教師引出《故宮》這篇文章。學生在閱讀這兩篇課文的同時,內(nèi)心形成了深刻的印象和感受,學生在閱讀《故宮》的同時進一步升華了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欽佩。不僅拓展了知識,同時也加深了印象。
2.外向銜接。所謂的外向銜接說的就是將教材作為核心,以此為中心開始輻射,使學生形成閱讀興趣、閱讀熱情,讓學生掌握正確閱讀方式,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提升學生閱讀水平。教師需要先行做好課外閱讀的方法,比如精讀、泛讀、略讀等模式研究[2]。不同文章要選擇對應的方法閱讀。對于精美的語句可以摘抄到筆記本當中。教師要做好指導,啟發(fā)學生智慧,定期進行交流,幫助學生形成閱讀習慣。
二、打造課內(nèi)外閱讀結(jié)合體系
1.積極推薦閱讀材料。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一定要做到集思廣益,多方考慮,將課內(nèi)閱讀作為參照點,為學生推薦閱讀價值高的課文。教師可以選擇和課文文體類似的文章。當然教師也可以選擇作者其他文章或是同類材料。名著閱讀方面,可以讓學生用閱讀原著的方法,將人物作為對象,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熱情。
2.打造推薦閱讀書庫。不少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最大的難題就是手里缺少足夠可用的圖書。雖然很多學生平時有閱讀的想法,但是很多學生家中只有1-2本課外書。對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將自己的圖書拿到班級中,在班級成立圖書角,學生可以互相交流圖書。這樣的形式和做法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閱讀資源[3]。
三、重視課外閱讀探索
1.建立摘錄卡。讀書筆記在閱讀中的作用和影響是非常關(guān)鍵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教師平時一定要多介紹給學生更好的方法學習知識,讓學生明白如何摘錄。在摘錄中將所有遇到的好詞、好句、好段收錄其中,變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展示自己的成品、成果,保障閱讀有效性和價值。
2.定量閱讀。要明白的是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需要漫長的過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學生不僅要有恒心,同時也要有自信。要接受來自教師和家長的監(jiān)督。在保障了閱讀效果以后,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閱讀能力才能夠得到提升。教師平時一定要處理好課外閱讀時間方面的安排。確保學生每天都有足夠的閱讀量。
3.親子閱讀。不少學生家長平時沒有好的習慣、好的休閑娛樂方法,不是打麻將就是打撲克,缺少精神世界的享樂。讀書實際上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溝通、親子互動過程。父母每天可以和孩子用半個小時交流作文,講一講生活中遇到的趣事。用這樣的方法陪伴學生,能夠獲得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4.主題活動。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處理好有意義的教學內(nèi)容。用主題活動方式吸引學生閱讀。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有志者事竟成作為教學主題,推薦學生去閱讀《霍金的故事》。在走進長征主題中推薦學生閱讀《豐碑》《金色的魚鉤》等各種文章。此外教師還可以舉辦演講會、辯論賽。用這樣的方式鼓勵學生主動閱讀,學習課外知識。
四、創(chuàng)建合理評價體系
為確保課外閱讀切實發(fā)揮作用,展現(xiàn)存在價值。教師教學中就需要做好學生評價工作,讓學生產(chǎn)生閱讀積極性和自信心,約束行為,鞭策自己。教師可以用書香班級、閱讀之星等各種活動。小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勝心、自尊心。這些活動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競爭意識。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的時候教師要用物質(zhì)和精神雙重獎勵表揚、鼓勵學生。各種積極評價對于學生來說本就有巨大、現(xiàn)實的意義。
教師還要用展示類活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成就,要讓學生感受到被他人贊揚和肯定厚的幸福。教師可以將學生的摘錄卡、剪切報、讀書筆記拿到班級中展示,并為學生頒發(fā)證書和獎狀。在有了這些成果以后學生自然能夠共同進步、相互借鑒。教師要充分管理學生課內(nèi)外閱讀情況。比如使用積分管理形式。教師提前設(shè)計出課內(nèi)外閱讀積分表,鼓勵學生互相評價,激勵學生。
五、結(jié)語
閱讀是小學教育中的重要內(nèi)容,教師要處理好課內(nèi)外閱讀銜接,發(fā)揮閱讀教育最大價值。只有在學生意識到了閱讀意義以后,學生的語文素質(zhì)才算得到切實成長。
參考文獻:
[1]王晶,王占芳.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幾個“必須重視”[J/OL].學周刊,2020(03):118-119
[2]王曉青.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OL].學周刊,2020(03):128
[3]鄭小燕.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探究[J/OL].學周刊,2020(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