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新麗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教育在不斷的進行深入的改革,素質教育和人文教育成為了非常重要的教學目標。美術課程是小學生需要學習的一門基礎科目,具有鮮活靈動的表現方式,能夠展現內心活動,因此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美術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將每個學生培養(yǎng)成美術大家,而是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能夠具備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注重對學生美術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美術;教學策略
當下,美術成為了學生全面發(fā)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小學教育科目中不可缺少的一門課。但是即便如此,很多教師仍是存在著錯誤的教學理念,認為學生的美術學習是多余且非常不重要的,因此不會對美術教學策略進行創(chuàng)新,導致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越來越低,學生們的學習效果不佳。筆者認為美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轉變教學觀念,深入探究美術教育的實質,從培養(yǎng)學生美術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更新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使美術教學便的更為有效。
一、科學調整教學結構
在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很多美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往往只注重對學生美術技能和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其他方面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不能很好的發(fā)展。要想全面貫徹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美術教師應該對教學結構進行合理性的調整。
筆者在美術教學活動中,考慮到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會把美術教學課程體系分為兩個模塊,一個是繪畫模塊,一個是鑒賞的模塊。筆者會根據小學美術課本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特點,對這兩個模塊進行科學的設置,使學生能夠在美術學習中獲得全方位的發(fā)展。在繪畫模塊,筆者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創(chuàng)意實踐和美術表現這兩大美術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筆者會引導學生進行一定的繪畫創(chuàng)作,使學生能夠充分的發(fā)揮其自身的創(chuàng)意,提高自己所繪的圖畫的水平。在鑒賞模塊,筆者主要是針對學生的文化理解、審美能力和圖像識讀這三大美術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在教學活動中,筆者會為學生提供多種民族的圖畫,并為學生進行一定的講解,使學生能夠從中培養(yǎng)起文化理解能力;筆者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優(yōu)質美術作品,讓學生進行仔細的觀看并引導學生針對這些作品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使學生從中培養(yǎng)起審美能力;筆者會為學生提供一些有圖讀物包括連環(huán)畫、小人書等,讓學生根據圖畫中的信息來理解故事,從而使學生能夠從中培養(yǎng)起圖像識讀能力。
二、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部分,小學生正是處于發(fā)展階段,對一些事物的看待很不成熟,因此如果教學方式不有趣很有可能會導致他們喪失學習的動力。這要求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仔細地研究小學生的生理特性,根據美術教學內容探索創(chuàng)新的、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積極的進入到美術知識的學習中,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會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被信息技術所展現的形象、生動的畫面所吸引,從而認真的進行美術學習。如,筆者在教授《學畫山水畫》時,首先會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多種多樣的圖畫,這些圖畫都是一些有趣的關于山水畫的名家作品,在展示的過程中筆者會為學生詳細的講解這些山水畫,讓學生了解這些山水畫的意蘊以及所創(chuàng)作的背景。因為圖片的觀看和筆者的講解,學生們產生了學習的興趣,見此情況,筆者便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播放了一段視頻,這段視頻是關于畫山水畫技巧的講授,所講述的形式非常的形象、生動,學生因此被吸引,從而能夠積極、自主的進行畫山水畫技巧的學習。筆者播放完視頻后,便引導學生進行山水畫的練習,學生因為筆者的引導積極的進入到了山水畫的練習中,從而使筆者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三、豐富美術教學活動
美術作為一門藝術,需要多種多樣的情感體驗,因此在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美術教師不應該把教學局限于美術課堂,而是應該讓它向生活延伸和拓展,通過舉辦一些系列的美術活動,使學生能夠感受生活中的美,提升其自身的美術學習興趣。
如,筆者在美術教學實踐中,會帶領學生去秋游寫生,讓學生在秋游的過程中,畫出自己所見到的認為美麗的事物。在活動開始前,筆者會先與班級上每個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了解秋游寫生的時間和地點,使家長能夠盡量的陪同孩子進行秋游寫生。在活動開始后,筆者會引導學生們仔細觀察秋天的景物,使他們能夠感受秋天中每個景物的美麗之處,讓他們將所觀察的事物畫在自己的畫本上,并引導他們?yōu)樽约核龅漠嬈鹨粋€名字。當活動結束后,筆者會讓學生們在班級上介紹自己所畫的畫,并講解自己創(chuàng)作的意圖和畫中的意蘊。學生們介紹完自己的畫后,筆者會對他們的畫進行合理性的評價和建議,并針對畫的好的學生進行表達,從而激發(fā)學生作畫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進入到美術的學習中。再比如,筆者會在美術教學時組織一些參觀博物館、藝術館的活動,引導學生們積極的進入到美術世界,使學生能夠近距離接觸和欣賞名家所做的畫,讓學生能夠深入地了解美術。當活動結束后,筆者還會讓學生寫下自己的所感所想。筆者認為通過這些方式,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從生活中觀察到美,并讓學生將美應用于生活實踐中。
美術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應該組織多種多樣的活動,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美術、了解美術,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美術教師應該秉承著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理念,革新教學思想,采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加強對學生美術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提升美術素養(yǎng),為學生今后的生活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明潔.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形成與發(fā)展的小學美術示范教學策略研究[J].? 藝術評鑒,2018(09).
[2]孫皖韻. 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美術愉快教學策略研究[J].? 美術教育研究,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