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潔
摘 要:以往的教育教學手段在小學美術欣賞課堂中已經難以滿足學生審美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因此,教師需要不斷豐富教育教學理念,通過情境教學法切實提升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動手能力,有效實現(xiàn)美術欣賞課程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作用,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美術欣賞課程;應用
一、情境教學法的優(yōu)勢特點
1.生動性。
情景教學法就是創(chuàng)設某個或多個能將學生引入的情景,激發(fā)出學生的真情實感,使他們能夠深入的理解教學知識點,更好的完成學習。情境教學法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求知欲,也可以快速地將教學主題帶入課堂。情景教學將性情陶冶與思想教育自然地結合,將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轉變成多元開放式的教育。在情景應用下的美術欣賞課堂中,藝術作品的意境形象得到了生動的再現(xiàn),將畫面的色彩美、形式美、構圖美等優(yōu)勢充分展現(xiàn)出來。學生通過情景觀察感悟美術作品中的藝術情懷。通過情景的啟發(fā)式教學讓小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尋找答案,實現(xiàn)拋磚引玉的作用;而且利用課堂環(huán)境的渲染,幫助小學生提高對美術的認識,將美術欣賞課轉化成歡快愉悅的興趣課堂。
2.直觀性。
情景教學法運用在小學美術欣賞課程中,可以有效地促使小學生產生輕松愉快的心情,并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學習知識與技能,在感受藝術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投影、VR技術互動等現(xiàn)代教學設備把靜態(tài)圖像轉化成直觀性的再現(xiàn)語言,讓小學生們感受到美術課堂所帶來的獨特韻味,學會在欣賞中分析畫面的藝術形象,重點分析突出的表現(xiàn)內容。通過情景還原,加深小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直觀記憶,有意識地思考畫面所表達的藝術形象、色彩構成、用筆技巧等。
二、小學美術欣賞課程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
1.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
在小學美術欣賞課堂教學中,為了切實提升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效果,教師需要不斷豐富課堂教學手段。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各行各業(yè)都在謀求行業(yè)發(fā)展與信息技術結合的可能性,教育行業(yè)也是如此。教師在開展情境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實現(xiàn)課堂情境的創(chuàng)設。以往的小學美術欣賞課程教學往往是由教師將書本上的知識和圖片通過語言表達的形式講解給學生聽,然后引導學生進行繪畫練習。這種教學方法制約了課堂教學的多元發(fā)展,導致部分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難以主動思考并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由于缺乏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其在觀看圖片和繪畫時難以與教師產生互動,這不僅影響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水平,而且會對其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造成一定的影響。而將多媒體應用于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中能夠有效改善教學,相較于以往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技術能夠更加真實地展現(xiàn)教師所要創(chuàng)造的美術學習情境。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包括圖片、音頻和視頻動畫等,而且能提供一些小游戲,通過游戲的形式提升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學習知識,提升其審美情趣和素養(yǎng)。在當前素質教育階段,為了切實提升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教師在情境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適應性。教師可以在播放視頻或動畫的過程中講解知識,讓學生更為直觀地感悟藝術之美,從而切實提升小學美術欣賞教學效率。
2.通過視覺沖擊刺激學生的審美感官。
在當前素質教育階段,將情境教學應用于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中,需要教師不斷通過視覺沖擊刺激學生的審美感官,切實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小學美術欣賞教學更重視對學生審美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同時,通過繪畫技巧訓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因此,在小學美術欣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情境教學刺激學生的審美感官,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目的。部分小學生在學習名家作品的過程中往往很難直觀地感受到畫家想要表達的情感,這是小學美術欣賞教學面臨的困難之一。通過應用情境教學法,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體會到名家作品蘊含的思想情感。
3.合理融入其他課程知識。
在小學美術欣賞課程情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在講解美術知識的過程中融入其他藝術元素。小學教育不僅注重對基礎知識的教學,而且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小學不同科目之間具有一定的聯(lián)系,在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將其他科目的知識融入課堂。這樣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認知度和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落實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美術教師為了體現(xiàn)美術的人文性,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積極融入一些文化和歷史知識,通過講故事的形式有效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一些美術作品在繪畫表現(xiàn)形式上與數(shù)學有著較強的聯(lián)系,教師可以通過對畫作的分析引導學生將美術與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結合,在鞏固數(shù)學知識的同時,更好地提高學生對于畫作的理解力和感知力。
結束語
隨著社會發(fā)展對教育教學改革提出新要求,人們越來越重視小學階段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提出更高的要求。將情境教學法運用到小學美術欣賞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效果。因此,教師需要不斷豐富教育教學手段,切實提高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水平。
參考文獻:
[1]匡中霞.小學美術教學中情境教學的運用[J].教育觀察,2018,7(24):140-142.
[2]周潔.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課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8(10):178.
[3]張崟.小學美術課堂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D].陜西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