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師范學院 電子系,山西 忻州 034000)
將“親和力”這一概念用之于思政教育,應該說始于2016 年12 月份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這次會議規(guī)格之高、分量之重、作用之大,應該說是前所未有的。會議指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1]。這是在國家層面,第一次在高校思政教育領域中提出“親和力”概念。事實上,親和力是加強新形勢下思政教育的有力抓手,也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徑。
1.“親和力”的概念。親和力(Affinity),狹義上是指一個人或一個組織在所在群體心目中的親近感,其廣義概念則是指一個人或一個組織能夠對所在群體施加的影響力,一般用來比喻使人親近、愿意接觸的力量。最早是屬于化學領域的一個概念,特指一種原子與另外一種原子之間的關聯(lián)特性,但現(xiàn)在越來越多地被用于人際關系領域。
將“親和力”用之于高校思政教育領域,可以說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一種接地氣、冒熱氣的理論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的親和力,是指思政教育之于受教育大學生的一種思想魅力和理論的感召力,是一種如坐春風、如飲甘泉的說服力。這種親和力的基礎,源自于“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的堅定信仰,源自于對思政教育的真學、真信、真懂、真用。新形勢下,我們高校思政教育者只有具備了這種“親和力”,才能讓青年大學生對思政教育本身及其內(nèi)容“親其師、信其道、效其行”,才能對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真正做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思政教育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2.正確審視“親和力”與思政教育的關系。在思政教育的實踐過程中,我們有必要搞清楚“親和力”與思政教育之間的三個辯證關系,從思想上澄清一些認識上的誤區(qū)。一是目的和手段的辯證統(tǒng)一。提升思政教育的親和力,可以使大學生“真心喜歡、終身受益”,是新形勢下改進思政教育成效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思政教育的目的本身。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于“鑄魂育人”,即通過施加一定的主客觀條件,使受教育者在思想品德、言行操守等方面實現(xiàn)一種自我約束和道德砥礪。二是教師人格魅力和理論魅力的辯證統(tǒng)一。這里面存在兩種極端情況:一種情況是將思政教育的親和力等同于教師自身的親和力,教師學識淵博、情感充沛、感情真摯,學生聽課時就會樂而忘返、春風化雨、陶醉其中,認為只要教師具有了親和力,學生也喜歡授課老師,就會心悅誠服地接受思政教育。這種觀點實際上混淆了施教者與思政教育二者之間的界限。另一種情況是偏執(zhí)于思政教育理論的親和力而使施教者成為“影子”。他們相信“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認為思政教育的親和力就是思政教育理論本身的魅力,但是卻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試想再好的理論,再徹底的理論,離開了施教者和受教者的有效學習和積極互動,它也不會自然而然在人腦中產(chǎn)生意識。這種觀點忽略了思政教育者和教育過程的重要性。三是形式創(chuàng)新和內(nèi)容的辯證統(tǒng)一。近年來,思政教育在教學方式方法上不斷創(chuàng)新,“慕課”、“翻轉課堂”、“微課”等新方法層出不窮,在客觀上對提升思政教育的親和力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如果本末倒置或舍本逐末,把主要精力放在求新求異上,過于重視教學過程的推陳出新與形式的花哨,效果反而會大打折扣。這是因為,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如果不能很好地服務于教學內(nèi)容,做好二者之間的有效融合,就會出現(xiàn)“課堂很熱鬧、效果并不好”的虛假繁榮,有時還會適得其反。
1.來自于多元價值取向的挑戰(zhàn)。隨著日益深度融合的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經(jīng)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改革進入攻堅期,各種“互聯(lián)網(wǎng)+”的價值導向正深刻影響著青年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同時也消解著思政教育親和力的“正能量”。在這種大背景下,各種西方思潮始終處于活躍狀態(tài),主流意識形態(tài)與各種“西馬”、“非馬”的意識形態(tài)必然存在著交流、交融,甚至于交鋒、碰撞。大學生涉世未深、懵懵懂懂,面對斑駁陸離的多元價值的“喧囂”,很容易陷入到找不著北的尷尬境地,這是當前思政教育所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2.教學方法滯后。思政教育的內(nèi)容隨著時代變更而在不斷地修訂著,如果教師缺乏主動性,離開對現(xiàn)實世界和具體情境的“歷史關照”,沒有形成對教材內(nèi)容的“有質量”的解釋,或陷入照本宣科的窠臼中,空對空地宣講,那么勢必給學生造成“假大空”的不良印象,無法滿足學生探究社會、紓解人生的求知欲望,也在不同程度影響著思政教育親和力的衰減,所謂的“親和力”也就無從談起。思政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活動,本質上也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應該從教師、學生、教育內(nèi)容、教育方法等教育組成要素上尋找答案,為親和力的發(fā)揮找到合適的“落腳點”。如對于“雷鋒精神”,不同年代的人的詮釋是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的。我們可以從見人見事做起,正如共青團中央《TG 有點甜》歌詞中唱的那樣:“你看雷鋒精神無懼抹黑依然在閃爍”,要結合新時期雷鋒、郭明義等人的事跡娓娓道來,既不強勢輸入觀念,又因勢利導形成認同,這是親和力產(chǎn)生的重要土壤。
3.針對性不足。毛澤東同志曾經(jīng)有過一個著名的譬喻:“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边@里的“橋”和“船”,指的就是做事情的方法。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找準“橋”和“船”,換言之,就是要提升工作的針對性。概括地講,只要能夠切實回應青年學生成長中的所思所盼所想,能夠“授人以漁”,思政教育工作就具備了針對性,親和力就不是一句空話?,F(xiàn)實中,我們時常會見到這樣的現(xiàn)象:部分教師居講臺之高,不去深入到學生中去,只是無的放矢,機械復述教材中的內(nèi)容,教師往往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在臺下聽得昏昏欲睡。有的教師準備的案例與學生所處的時代隔閡較大,在教學中學生沒有代入感,教師自說自話、無人問津。還有一些教師問題意識不強,不能針對性地去備課或設置案例,學生關注的講不好、不會講,自己講授的學生又不想聽、不愿聽。毛澤東同志講過:“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觀的實際的事物相聯(lián)系,如果沒有客觀存在的需要,如果不為人民群眾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東西,即使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也是不起作用的”。[2]所有這些現(xiàn)象,一言以蔽之,通病即在于不顧學生實際、針對性不強,極大地削弱了思政教育的親和力。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親和力既然如此重要,在明確了制約思政教育親和力的幾個因素之后,接下來我們討論親和力生成的有效途徑。
1.吃透教材是親和力生成的先決條件。馬克思曾經(jīng)指出:“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這里我們說的吃透教材,就是要通過系統(tǒng)講授教材上的理論,去“徹底”地說服學生。高校思政課堂作為對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主陣地,本質上講,就是要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理論的系統(tǒng)教育,從而用馬克思主義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武裝大學生的頭腦,努力將他們培養(yǎng)成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然而作為一種教育活動,思政課堂的師生互動又迥異于一般的日常人際交往,它是由課堂、教學、教材等要素組成的一種特殊的人際交往。我們所說的“親和力”,也不僅僅是授課教師在教學態(tài)度上的“溫良恭儉讓”,做一個彬彬有禮的謙謙君子,其核心在于教師要能夠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對所講授理論的準確把握和張弛有度的理論詮釋?!八^大學者,非所謂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是一種聽大師坐而論道的酣暢和人格魅力,這是產(chǎn)生親和力的重要前提。這就要求教師在理論學習上深研細學,要自覺把研讀馬列著作當作首要任務,要“以理服人、以理化人”,用理論本身的徹底性、透徹性去說服學生、贏得尊重,努力營造出學生受益、流連忘返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思政課堂上產(chǎn)生更多的“獲得感”。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離開對理論魅力的孜孜追求,以“迎合”代替“親和”,就是一種等而下之的降格以求了,這是我們應該自覺摒棄的。現(xiàn)實中,一些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原理、核心要義等內(nèi)容淺嘗輒止、蜻蜓點水、一筆帶過,反倒把一些關于馬克思生平的軼事趣聞講得濃墨重彩、長篇大論、津津有味,甚至于占用了大量的課堂時間,使教學內(nèi)容嚴重偏離主題,學生往往在熱熱鬧鬧的假象中收獲甚少。這樣的教學活動可能會獲得部分學生的好感,但絕算不上具有真正意義的“親和力”。還有一種現(xiàn)象,部分教師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講得深奧晦澀、佶屈聱牙,仿佛天書一般,使人如墮五里霧中,不明就里,學生自然會敬而遠之,所謂的親近感也就成為一種錯覺,這樣的課堂也不會真正贏得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愛和認可。這就說明,不徹底的理論同樣也是沒有說服力、不能征服人的。鄧小平同志說過:“我們講了一輩子馬克思主義,其實馬克思主義并不玄奧。馬克思主義是很樸實的東西,很樸實的道理?!?/p>
為此,思政教師要在精讀理論的基礎上,既要“入乎其內(nèi)”,又能“出乎其中”。所謂“入乎其內(nèi)”,就是要“入深海者得蛟龍”,通過艱苦的研讀和咀嚼求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髓和實質,為學生提供一種本真狀態(tài)的“真”馬克思主義;所謂“出乎其中”,即是要求思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返璞歸真,脫去原典理論那種堅硬的、佶屈聱牙的外殼,使學生能夠通過深入淺出、貼近實際的事例,窺其堂奧、登堂入室,樹立起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信心。
2.增強針對性是親和力生成的關鍵。前面我們探討影響親和力生成的制約因素中,針對性不足是一個重要原因。過去我們經(jīng)常講,要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做到“三貼近”(貼近大學生、貼近實際、貼近實踐),這其實即啟發(fā)我們要增強工作的針對性。這是因為,思政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就在于通過教與學的互動,使大學生真正信仰馬克思主義,進而產(chǎn)生堅定的信仰和矢志不渝的信念。這不僅對提升教學質量大有裨益,而且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親近感,感覺自己所重視的問題被關注,自己的價值取向被認可,自己的困惑被紓解,從而使他們愿意跟隨教師走進具體的教學情境中,主動參與教學,從而達到親近教學、體認教學、享受教學、學以致用的教學宗旨。反之,如果我們講授的馬克思主義不能很好地解決實際問題,學生習得的只是理論上的“玄言”,這樣的理論只能是空頭支票,既無指導實踐的能力,也無解決問題的可能,只會被學過之后,棄之如敝履、束之于高閣。這是因為,如果離開對現(xiàn)實問題的深切關注和求索,“把馬克思主義變成了一成不變和干巴巴的教條,變成了簡單的說教,脫離了群眾活生生的實踐,那就不會有說服力,也就會喪失生命力”。沒有“生命力”的干巴巴的教條,也即不會產(chǎn)生所謂的“親和力”[3]。
那么,應該如何通過增強針對性來提升思政教育的親和力呢?
一是教師要放下身段,主動接觸學生。通過換位思考,從而準確把握學生的所想所思所盼,增強教學的針對性。過去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我們的理論先哲們?yōu)榱耸估碚摳拥貧猓瑹o不使用曉暢易懂的語言作了早期的理論傳播,毛澤東的《反對本本主義》《實踐論》《矛盾論》是這方面的典范?,F(xiàn)在我們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大都具備良好的高等教育背景,按理說應該是“今人勝古人”,青出于藍才對。但是在一些思政課堂上,由于沒有提前做足功課,不了解學生的心聲,在授課時往往一副老學究的樣子,板著冰冷的面孔進行說教,千人一面、缺乏針對性,甚至一套教案、一個課件用了多年也不去更新,這樣的教學必然是沒有親和力的。事實上,只有教師主動去親近學生,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學科背景進行差異化教學,有意識地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學生才會體會到教學的親和力而去親近教學。
二是教師要主動關注時事,把握時代脈搏。明代東林黨領袖顧憲成曾為一舊書塾撰聯(lián)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樣一種“家國情懷”恐怕我們現(xiàn)在還應該努力去學習。毛澤東青年時期雖然時常面臨荷包困窘的境地,卻“身無分文,心憂天下”,最終成就一番偉業(yè)。作為思政課教師,我們決不能人為地把自己禁錮在象牙塔內(nèi),甘心做個純粹的“學院派”,走坐而論道、閉門造車的迂闊之路。教學過程要呈現(xiàn)給學生鮮活的理論營養(yǎng),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前提,教師本身應該是一個有情感的人,教師應具備一定的社會擔當和精神追求,要主動以豐富的實踐,去積極回應普羅大眾關注的家長里短、柴米油鹽、讀書就業(yè)、居有其所等問題,而不是搞不食人間煙火、玄而又玄的那一套東西“自娛自樂”。惟其如此,教學的親和力才會有效生成,理論的闡釋力和力量才會得到彰顯。
三是教師要敢為先驅,把握理論前沿。老子《道德經(jīng)》有言:“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弊鳛樗颊n教師,我們是教育者,然而教育者的身份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會自然而然即獲得的,不應有一種天然的優(yōu)越性,而是應該秉持一種“欲教人者先教己”的情懷。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各國的具體實踐中,產(chǎn)生了多種“形態(tài)”。在蘇俄,有蘇聯(lián)形式的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此,我們思政課教師必須保持理論的敏銳性,通過自身的勤勉學習和努力求索,把思政課堂由“不變”改為“常新”。具體而言,就是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去教會學生對國際國內(nèi)發(fā)生的最新問題、最新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釋,進而提出自己的思考。學生在探討過程中,也會感受到理論的說服力和無窮魅力,感到學習理論是“管用”的,親和力即會自然生成。
財務報銷流程可分為核算和結算兩大類崗位,核算工作是結算工作的基礎,結算工作是核算工作的延續(xù),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對多數(shù)業(yè)務而言,報銷款項只有轉入經(jīng)辦人銀行賬戶才意味著核算工作真正辦結。但是,若核算與結算實行分頭管理、各司其職,有時會出現(xiàn)工作脫節(jié)的情況。
3.語言接地氣是親和力生成的基礎。關于思政教育在語言上如何接地氣、入人心,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上精煉地總結了四句話:“讓馬克思講中國話,讓大專家講家常話,讓基本原理變成基本道理,讓根本方法變成管用方法”。
所謂“讓馬克思講中國話”,即強調(diào)要立足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實踐路徑,用馬克思主義去分析和解釋當代中國,用中國特色的偉大實踐檢驗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由此在中共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概念,提倡廣大黨員干部用“中國作風、中國氣派”去講好中國故事、中國實際,這對于當時中國共產(chǎn)黨減少共產(chǎn)國際的干涉、走獨立自主的道路有過積極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生動實踐,就是做到了“讓馬克思講中國話”。
所謂“讓大專家講家常話”,即是強調(diào)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脫開“本本”,不能講一些云遮霧罩、不知所云、高深莫測的話語。實際上,真正的理論普及著作,在語言上基本都做到了通俗易懂、語言曉暢。如哲學家艾思奇在20 世紀30 年代,以連載的形式刊出了《大眾哲學》,用老百姓能夠理解的樸實話語,把深奧的理論講得深入淺出,當時影響很大。再如李瑞環(huán)同志的《學哲學用哲學》一書,以專題形式匯編,真實記錄了他學哲學、用哲學的具體事例,是一本深受干部群眾喜愛、開卷有益的好書。日常生活中,我們在聽大專家作報告時,也往往有這樣的體會:即越是學術水平高的專家學者,在進行理論闡釋、科學普及時,越能講得通俗淺顯,“是大家常說家?!闭f的就是這個道理。那種“不講究方式、方法,不分對象、條件、場合,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老生常談,空話套話連篇,絕對不會有成效”[4]。
所謂“讓基本原理變成基本道理”,就是要求我們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主動打通理論和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栓塞,要學會把抽象的理論用于指導學生具體的實踐?,F(xiàn)實中,我們經(jīng)常會碰到學生對理論的迷惑與不解,他們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不像自然科學規(guī)律那樣可觸可感,操作性、實踐性都不強,顯示出理論解釋的蒼白無力。這種現(xiàn)象是我們必須予以正面回應的,不僅對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問題要有解決之道,乃至于“影視劇作品、社會輿論熱點”中的疑點和困惑,都要指導學生運用好理論武裝這個利器,解決好思想認識和價值觀等問題。惟其如此,我們的思政教育才會體現(xiàn)親和力,成為使學生終生受益的“有用之學”。
所謂“讓根本方法變成管用方法”,即是說,思政教育既要“授人以魚”,還要“授人以漁”,要教會學生怎么用理論來解決實實在在的具體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 年的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要把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落實到怎么用上來”[5]。
毛澤東曾經(jīng)講:“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要能夠精通它、應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應用”[6]。鄧小平也倡導“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7]。這就給我們這樣的啟示,學的目的最終還是為了使用,管用才是硬道理、真功夫,否則就成了附庸風雅、裝點門面的“無用之學”了。教師大多有自己的生活閱歷和處事之道,一方面可以以過來人的身份和師長的影響力,去引導大學生自覺樹立遠大志向,立足實際,腳踏實地,早日成才。另一方面,也可以設身處地以學生的視角去幫助他們,以學生喜愛的、易于接受的網(wǎng)絡語言與學生迅速打成一片,成為學生眼里知冷知熱的“朋輩”力量。
4.投入真情是教學親和力生成的保障。對于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教師做的是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8]可以說,教師作為思政教育的重要參與者,其能否以自身人格魅力去影響和教育學生,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思政教育親和力的體認。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的基本要求是做好“句讀之學”的“經(jīng)師”,但更高要求是做影響學生人生的“人師”。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做到“親其師、信其道、篤其行”。思政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工作、普通職業(yè),關系到“立德鑄魂”,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為人做事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如果教師自己做不到修身立德,在是非曲直面前出了問題,面對丑惡現(xiàn)象不能挺直腰桿去抵制,就不能稱之為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真信真懂。那么當他在課堂上給學生講授知識時,就會沒有底氣,或者中氣不足,學生聆聽時也會將信將疑,認為老師是典型的“雙面人”,即理論的“巨人”,行動的“跛子”,教學效果自然會大打折扣。這就要求我們思政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篤信理論,同時自覺指導實踐,為學生樹立典范。
總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提升親和力,就要投入飽滿的感情,要以贊美欣賞的眼光去關注學生的成長成才,情誼真摯地關愛學生的點點滴滴,在教育的“大愛”中,體現(xiàn)出思政教育的親和力、感染力、說服力。同時,在課堂內(nèi)外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用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去營造課堂良好的氛圍,用駕馭理論的高超水平去感染學生,進而占據(jù)課堂的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