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理丹
(河南護理職業(yè)學院 河南 安陽 455001)
河南省賽艇隊2017年10月份在千島湖基地集訓,圍繞高原訓練就做出了詳細的訓練計劃,其中包括高原前的七周有氧積累訓練(2017年10月至11月28日),高原訓練七周(2017年11月29日至2018年1月17日),和下高原后的15天強度訓練,主要以測功儀專項測試和水上測試為主,通過測試對比結果中的生化指標變化,分析高原環(huán)境對運動員生化指標的干預情況。河南省賽艇隊把海拔2200m的云南會澤毛家村水庫作為高原訓練基地。運動員進行7周高原訓練,尤其是所有運動員、教練員科研人員都是初次上高原,對運動員的身體狀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機能監(jiān)控和訓練掌握提出了一定的難度。所以,生化指標的監(jiān)控就顯得尤為重要。此次的研究結果,可讓教練員清晰了解高原訓練的效果,為下一次高原訓練做好鋪墊,提供參考性建議。
本研究對象為參加第十四屆全運會賽艇項目比賽的河南省訓練隊的15名女子運動員,所有運動員經醫(yī)院體檢檢查均無心血管系統(tǒng)、內分泌、呼吸系統(tǒng)等方面疾病,檢測運動員在高原前七周、高原七周和下高原后2周里的生化指標。
采用時序測試方法,分別采集運動員上高原前 (10月8日至11月28日)、高原訓練中(11月28日至1月9日)、下高原后(1月10日至1月17日)的生化指標。根據(jù)訓練計劃和安排,在高原期間訓練期間多次測試運動員體內的血紅蛋白(HB),促紅細胞生成素(EPO)等生化指標。第一次EPO測試是在11月29日,第二次是在12月3日,第三次是在12月9日,由于初到高原隊員的第一次EPO數(shù)值比第二次數(shù)值高一倍以上。睪酮、皮質醇測試有艾迪康檢測中心檢測,其他測試指標均有河南賽艇隊科研人員獨自完成。
血紅蛋白和血清睪酮是評價運動員機能狀態(tài)、營養(yǎng)狀況及疲勞與恢復的主要指標。由于單一指標承載信息量較少,并且每個指標多少都有一些干擾因素,因此,在進行監(jiān)控工作時應注意盡量同時采用幾個指標進行綜合評價,而不是單單依靠一個指標來說明問題。為確保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和系統(tǒng)性,在上高原之前科研人員就對15名受試運動員進行了七周的生化檢測,建立了女子公開級組各項指標的基準值。具體數(shù)值如下:
賽艇運動是以有氧耐力為主的運動,本次高原訓練的主要目的就是發(fā)展運動員的有氧運動能力,血紅蛋白是血液中運輸O2和CO2的主要載體,同時對血液中的酸堿性具有較好的中和作用。所以血液中血紅蛋白的濃度高低,會影響到機體對氧的攝取和利用,進而影響有氧耐力運動項目的成績好壞,因此提高賽艇運動員體內的血紅蛋白濃度意義十分重大。冬訓期訓練負荷與血色素變化可以看出,女隊員血色素指標測定值一般處于推薦范圍的一般水平(推薦值:11-14g/dl)。
高原期血色素水平有明顯的提高,女子組平均值14.0g/dl。在下高原周(3周)測定時各組間出現(xiàn)血色素歷史高值14.9g/dl,但此后血色素水平直線下降,兩周后基本恢復至平原水平。運動員體內血色素維持時間短的原因,可能是女性生理期失血量增加,出現(xiàn)血紅蛋白濃度下降,甚至運動性貧血現(xiàn)象的發(fā)生。血色素水平的提高同紅細胞數(shù)目增高、紅細胞壓積的增高有相關性,對紅系細胞的監(jiān)測要有協(xié)同性和階段側重點。尤其注意個別運動員高血色素指標伴隨的壓積過高現(xiàn)象,提醒飲水和采取有效血液稀釋手段,防止血液粘稠度高帶來的訓練不利影響。因此,賽艇運動員高原訓練期間,特別是女性運動員,要時刻關注血紅蛋白濃度的變化,在變化值幅度較大時,應及時進行必要的營養(yǎng)補充,防止血紅蛋白濃度的再次降低,這樣才能保證高原訓練的效果。
表1 河南賽艇隊女子公開級組BUN、CK、HB指標平均值一覽表
高原由于海拔增高,缺氧環(huán)境刺激,運動員機體神經反射、代謝恢復等都有一定抑制。肌酸激酶(ck)又稱磷酸肌酸激酶,它參與糖酵解的控制,也是骨骼肌能量代謝的關鍵酶之一。有研究發(fā)現(xiàn),高強度肌肉負荷后,肌肉酸痛與血清肌酸激酶存在著一定關系,所以把它作為評定肌肉承受刺激的一個敏感指標。
在前三周高原訓練中缺氧環(huán)境帶來的機體不適感比運動訓練所造成的影響更高些。血尿素指標更多反應訓練負荷中訓練量所造成的疲勞累積,高原前后期變化不大,并且說明高原期整體訓練量的適應情況良好;高原力量訓練對肌纖維的破壞性較平原大,肌酸激酶后期稍低于高原前期,跟力量訓練的適應性有一定關系。血色素是反應運動員機能狀態(tài)、營養(yǎng)狀況及疲勞與恢復的主要指標,高原后期血色素較前期提高更明顯,跟營養(yǎng)補劑補充、高原環(huán)境刺激造成的生理改變累積、有氧訓練效果積累等有關。血尿素和肌酸激酶這兩個指標高原與之后平原訓練各組間差異性不大,且訓練負荷值較低,反映冬訓期運動員整體的負荷反應程度較低,機能狀態(tài)監(jiān)控正常。在每周的生化報告中,有個體運動員訓練負荷指標高值,但都在安全訓練負荷指標界定范圍內,且恢復良好。
睪酮是最主要的一種雄激素,睪酮值得高低決定著訓練后能否快速恢復疲勞,血睪酮與人體有氧運動能力呈正相關,而且血睪酮值高的運動員,肌肉力量表現(xiàn)更好,特別是快速力量。正常男性血漿中睪酮的含量近似0.6ng/dl,男子運動員血清睪酮均值比普通男子要高,長期訓練使體內基礎睪酮水平升高。清晨安靜狀態(tài)下血總睪酮的測定是監(jiān)控運動員機能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說,運動員機能狀態(tài)良好時,血睪酮水平變化不大,且有體能增強伴隨有血睪酮增加的趨勢。測定皮質醇及睪酮值時間安排為2017年11月21日為高原前一周、2017年11月29日為上后高原第一天、2017年1月17日為下高原第一天。
表2 河南賽艇隊女子公開級組睪酮值、皮質醇、T/C比值一覽表
由表2可以請清晰地看出,2017年11月21日的測定中女子組平均血睪酮1.63nmol/L、平均皮質醇470.60nmol/L,睪酮激素水平高,皮質醇水平雖然也較高,代謝分解較為旺盛,但T/C比值超過0.1,顯示整體體能狀態(tài)很好。睪酮1.63nmol/L也是歷次測定中的高值,證明通過高原前7周的訓練積累,女子運動員調整到個體較好狀態(tài)以應對高原訓練。而在2017年11月29日和2017年1月17日兩次測定中,睪酮、皮質醇及T/C比值均處于女子運動員一般平均水平,未見明顯個人低值。通過測定指標考慮下次進行高原訓練時,將睪酮、皮質醇的測定推遲一周,測定結果可能更能反映高原環(huán)境的影響,增強對比性。
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是由腎間質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激素,是作用于紅系祖細胞的造血生長因子,受氧飽和度影響大。在持續(xù)缺氧4h以上EPO會激活分泌,促進紅系祖細胞分化增值,調控紅細胞生成。EPO能明顯提高人體的紅細胞數(shù)量及血紅蛋白含量,從而提高人體運輸氧氣的能力,提高最大攝氧量。通常這種由高原反應帶來的EPO增長會在持續(xù)一周左右穩(wěn)定。因此選擇EPO作為高原訓練特異性監(jiān)測指標。
高原期間共檢測EPO四次,EPO指標僅在第一次檢測時特異性升高明顯,顯示出高原缺氧刺激程度大。此后的幾次測定結果差異不大,EPO趨于穩(wěn)定。此外,在高原訓練第40天左右,從血色素、紅細胞指標及運動員狀態(tài)反應,推斷出現(xiàn)二次高原反應。個別運動員,EPO相對其他人變化更為明顯,跟個體性高原反應適應慢、運動訓練對EPO增長刺激大、個人有氧水平高低差異等都有關系。這種刺激反應對于運動員個體利弊反映不同。其中楊怡欣高原反應較嚴重,對于高原訓練的適應較其他人更為緩慢。李沛育先期并未出現(xiàn)明顯高原反應,從中后期高原生化測定及高原后測試結果看,高原訓練之于她弊大于利。高原缺氧刺激對于機體的改造提升,尤其是促進EPO增長、血色素提高的最好時段是有限的,一般為高原前一周及高原訓練一月左右兩個階段,在此期間的營養(yǎng)補充,尤其是促進血色素合成的原料如:功能性糖蛋白、二價鐵離子等的補充一定要到位,這樣能有效保證紅細胞生成、血色素合成及維持。
綜上所述,只有綜合測試運動員血紅蛋白、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血睪酮和皮質醇等生化指標,才能對運動員高原訓練效果進行全面客觀地評價。另外,在整個訓練周期,運動員血尿素、肌酸激酶和血紅蛋白都經歷了周期性變化,其中,血尿素、肌酸激酶指標呈現(xiàn)先下后上的現(xiàn)象,經過一周時間血尿素逐步回歸基礎水平,而肌酸激酶數(shù)值不會回歸基礎水平。從整個16周的高原訓練過程來看,血尿素、肌酸激酶和血紅蛋白指標變化幅度是逐漸趨于平穩(wěn)。因此,通過高原訓練,能夠提高機能各生化指標的數(sh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