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詩平
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各地紛紛組織敬老活動,或聚餐,或文藝演出,或發(fā)放慰問品,或為老人理發(fā)洗腳,忙得不亦樂乎。有些敬老院的老人,甚至一天有好幾撥“接待任務”,一天要被洗好幾次腳。這些天,只要打開手機,微信朋友圈里也被敬老院里敬老愛老的畫面霸屏了。重陽敬老讓老人應接不暇、疲憊不堪,敬老成了“驚老”。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從國家層面將九九重陽節(jié)定為老年節(jié),就是意在弘揚愛老、助老的風氣,期待以一個節(jié)日為“點”,帶動全社會形成尊老愛老的“面”。換言之,就是一年只有一個重陽節(jié),尊老敬老的功夫必須下在平時。一些人在重陽前后“突擊”敬老,其效果不佳不說,特別是一哄而上之后的一哄而散,將尊老敬老做成“一日之功”,帶給老人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這不僅與老年節(jié)設立的初衷相悖,更會給敬老院和老人造成負擔和困擾。
重陽節(jié)前后扎堆敬老獻愛心已成為一種“甜蜜的負擔”。在一些人看來,在特定時期獻愛心,才顯得意義重大,才能吸引公眾眼球,引起社會關注。在這種認識的引導下,出現(xiàn)了敬老院平日里冷冷清清,節(jié)日里慰問者紛至沓來等不正?,F(xiàn)象,被人們廣為詬病。事實上,扎堆敬老獻愛心既浪費愛心資源,又讓人感到不是“被愛”,而是被迫接受“愛”的尷尬。至于那些以愛心之名行參觀之實,到敬老院把慰問品一放,就趕緊拉著老人拍照合影,根本不和老人談心交流,更不為老人排憂解難的行為,就更加不可取了。
敬老愛老不必等到重陽節(jié),而應體現(xiàn)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體現(xiàn)在平常的日子里。希望全社會都能提高認識,轉(zhuǎn)變觀念,切實行動起來,在細水長流的用心堅持中,讓世界充滿愛,讓老人感受到愛。畢竟,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今天的我們,明天也會老,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