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偉
[摘? ? ? ? ? ?要]? 汽車電工電子是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yè)學生學習汽車電路、汽車電氣設備的一門關鍵性基礎課程。為解決傳統(tǒng)汽車電工電子教學內容實用性不高的問題,與中鑫之寶合作,邀請企業(yè)專家共同參與項目課程開發(fā)。詳細闡述汽車電工電子教學項目的開發(fā)流程,并以一課例介紹該教學項目的應用及效果。
[關? ? 鍵? ?詞]? 汽車電工電子;教學項目;開發(fā);實施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11-0084-02
汽車電工電子是一門理論與實踐要求都很高的課程,是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yè)學生學習汽車電路、汽車電氣設備的基礎。傳統(tǒng)汽車電工電子課程存在內容實用性不高、與汽車專業(yè)實際需求聯(lián)系不緊密的問題。為解決此問題,筆者邀請中鑫之寶的企業(yè)專家共同參與教學項目開發(fā),提高了課程內容與汽修崗位任務的關聯(lián)度,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
一、教學項目開發(fā)
(一)典型工作任務匯總分析
我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yè)經過企業(yè)專家研討會確定了十項典型工作任務,在“汽車電路與電氣系統(tǒng)的檢修”“汽油發(fā)動機電控系統(tǒng)的檢修”“汽車安全與舒適系統(tǒng)的檢修”“車載網絡系統(tǒng)的檢修”“汽車綜合故障診斷”等多個典型工作任務中均需要電學基本知識和技能,因此在課程體系中設置了專業(yè)基礎課汽車電工電子。
(二)課程定位
汽車電工電子課程是為完成“汽車電路與電氣系統(tǒng)的檢修”“汽油發(fā)動機電控系統(tǒng)的檢修”“汽車安全與舒適系統(tǒng)的檢修”“車載網絡系統(tǒng)的檢修”“汽車綜合故障診斷”等典型工作任務提供汽車電路系統(tǒng)的基礎知識和對電路進行檢測的基本操作能力,在課程體系中為電控發(fā)動機、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汽車空調設備構造與維修、汽車使用與維護等后續(xù)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學習目標確定
汽車電工電子確定的課程目標為:通過完成本課程所設項目任務,使學生具備一定的電學知識,能認識和理解電路中的基本元器件及其作用;能分析構成汽車電路中的基本單元電路和簡單系統(tǒng)電路的功能作用;會正確選擇和使用儀器儀表進行元器件的測量及對典型的汽車電路進行簡單檢測和判別操作;培養(yǎng)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具有誠實守信、善于溝通和合作的品質;樹立學生節(jié)能、環(huán)保、安全等意識。
(四)教學項目設計
教學項目設計以典型工作任務匯總分析結果為依據,結合電工電子技術在汽車上的具體應用,以實際工程項目為導向來設置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直流電路、電磁器件、交流電路、常見半導體器件及其應用、數字電路在現(xiàn)代汽車中的應用五個學習項目。
(五)學習任務設計
學習任務是“用于學習的工作任務”,是教學項目的具體化表現(xiàn)。在日常教學中需要對教學項目進行細分,細化為每一堂課的教學任務,讓教師教學有抓手,學生學習有重點。筆者在典型工作任務匯總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學習目標、學習內容、教學條件、學生的學習特點等,按照從簡單到復雜、從單一到綜合的順序設計學習任務。由于細化后的學習任務內容較多,不便一一羅列,僅以教學項目中的“電磁器件”細分后的學習任務為例進行說明,如下表所示。
二、教學項目應用
設計好學習任務后,就要讓學生通過完成學習任務掌握共用的知識、能力。現(xiàn)以“電磁器件”教學項目中的認識汽車閃光控制繼電器為例,闡述筆者針對汽車電工電子教學項目所設計的三階段教學法。
(一)課前準備
智能手機的普及為教師進行信息化教學提供了有利條件,超星學習通數字平臺已成為我校師生學習的重要工具。課前教師利用學習通發(fā)布預習資料和任務,學生預習學習通上發(fā)布的微課視頻動畫和學習任務書等信息資源,并通過微信、QQ群進行交流與研討。
(二)課中教學
1.情境導入,明確任務
教師通過實車演示汽車左右轉向燈以及危險警報燈的工作情況,使學生對閃光控制繼電器在汽車上的運用有一個直觀的了解,讓學生明確本次學習任務與日后汽修工作任務的密切關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認真觀察汽車左右轉向燈、危險警報燈工作情況后,教師引導學生探究該電路中最重要的元件是什么。教師在解答問題的同時,引入本次的學習任務:按照技術規(guī)范,小組完成汽車轉向燈控制電路的連接。
2.小組合作學習
傳統(tǒng)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不適合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生難以表現(xiàn)出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為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教師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自我探究、教師引領觀察分析的教學方式。具體做法如下。
(1)教師講解汽車轉向燈控制電路原理圖,啟發(fā)學生觀察思考。
(2)學生分析電路,小組討論,完成學習任務書并觀察原理圖,發(fā)現(xiàn)有新的電子元器件(閃光繼電器)符號。
(3)學生觀看講解閃光繼電器工作原理的微課視頻,學習新元件的相關知識。
(4)小組成員相互討論,兩兩敘述原理。此后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表現(xiàn)機會,各組派學生代表上臺分享閃光繼電器工作原理。
(5)教師利用微課視頻等方式,指導學生利用仿真軟件實現(xiàn)電路功能。學生通過學習視頻,在仿真軟件上進行操作練習。
3.任務實施
學生在仿真軟件上進行操作練習,經仿真系統(tǒng)考核通過后,教師組織學生實施任務,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實操演練,完成任務的實施過程。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主要任務是組織和指導。具體做法如下。
(1)教師指導學生根據汽車轉向燈控制原理圖依次檢查各元器件的規(guī)格型號和數量,用萬用表檢測各元器件的質量情況。
(2)教師布置任務,提示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項。學生按照原理圖裝接電路,教師隨時巡視,實時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
(3)接線完成后,學生對照電路原理圖,自行檢查有無錯接、漏接和短接,接線端子是否牢固,用萬用表的歐姆檔對各連接點做通斷檢查,經教師檢查確認后,接通12 V直流電源,觀察汽車轉向燈發(fā)光情況,實現(xiàn)電路功能。
4.評價反饋
各組學生自行總結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教師進行點評與補充。評價采用學生自評、組內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綜合表現(xiàn),規(guī)范5S管理,完成項目學習評估。
(三)課后反饋
教師通過學習通數字平臺發(fā)布課后檢測試題,試題內容以選擇題為主,數量控制在10~15題。學生課后使用手機登錄學習通完成相關測試題目并提交。教師在平臺上收到學生答題數據和分數后,進一步分析教學效果,有利于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認識汽車閃光控制繼電器教學案例作為汽車電工電子教學項目探究成果,改變了傳統(tǒng)專業(yè)基礎課以直接講授為主的模式,以三階段教學法進行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汽車電工電子教學項目實施后,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對專業(yè)基礎課程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的知識學習和技能水平的提高,為學生今后迅速適應就業(yè)崗位奠定了基礎,促進了校企合作的良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國慶.職業(yè)教育項目課程開發(fā)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劉彩琴.職業(yè)教育工學結合課程開發(fā)與實施[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