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珍
摘要:本文主要闡述了幼兒教師如何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逐步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本文從“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分享意識”,“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意識”,“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等幾方面闡述了幼兒教師培養(yǎng)幼兒交流、交往能力的具體方法。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教師隨機教育對培養(yǎng)幼兒交往能力的積極主動作用及教育的靈活性。
關鍵詞:分享;交往;合作;能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同伴及其交往是孩子重要的學習資源與環(huán)境,孩子們在同伴群體中互相觀察、教導、模仿、討論、協(xié)商、合作,學習和鍛煉著各種社會技能、社會行為,發(fā)展著適宜的情感、態(tài)度、自制力和多樣的問題解決能力。
現(xiàn)在的幼兒大多數(shù)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在家里都像小公主、小皇帝一般任性,孩子自己在家里不覺得,顯現(xiàn)不出來,可是當孩子進入到幼兒園這個大家庭中去生活的時候,和小朋友集中在一起的時候,就會變得很明顯了。孩子到了幼兒園以后,無論是玩具還是書籍的數(shù)量都變得有限了,任何物品都需要幼兒輪流的進行交換,和同伴們一起進行分享,所以從孩子到幼兒園以后老師就要通過教育活動培養(yǎng)幼兒交往的能力、合作的能力了。
一、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分享意識
1、讓幼兒在圖書中、講故事過程中知道分享的意義
無論任何時候?qū)τ谟變簛碚f,講故事和看圖書都是極為有興趣的事情,而且在此期間幼兒的接受能力也很快,所以我們因材施教。當孩子初入園的時候,我們老師就會利用一些身邊有關分享快樂的兒歌、適合幼兒年齡的分享的故事去引導幼兒,讓孩子在聽的過程中,能夠?qū)W習分享并從中去體會分享的快樂。
2、讓幼兒在游戲中體會分享的樂趣
對于年齡小的孩子來說,玩游戲是比較有效的方法,在幼兒園中幼兒每天早飯過后,我們都會請小朋友依次進入活動區(qū)里玩一玩,讓他們在游戲中不但有對規(guī)則的認識,還有和同伴分享的樂趣。
3、家園共育提升幼兒分享意識
家園共同配合,共同促進幼兒的分享意識是尤為重要的。我們老師在孩子離園期間,會根據(jù)情況有針對性的向家長介紹幼兒在幼兒園中的生活活動以及現(xiàn)在班中正在開展的活動,讓家長了解并協(xié)助培養(yǎng)幼兒的分享意識,促使幼兒在幼兒園中將東西與大家一同來分享,這樣才能使幼兒園的生活更融洽。
因此老師和家長共同鼓勵幼兒將玩具帶到幼兒園里來玩。我們利用課間的過渡環(huán)節(jié)會請小朋友們?nèi)ネ嫱婢?。在玩的時候,我們會引導幼兒使用禮貌用語和小朋友們一同進行分享玩具。
二、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意識
1、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造和同伴間交往的機會
幼兒的年齡雖然很小,但是他們都渴望能夠有自己的好朋友。游戲是幼兒在幼兒園中一項基本的活動。老師要在各種游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交往、合作。
2、教師隨時關注和指導幼兒的交往行為
和每個孩子做朋友是老師的職責之一。作為老師既要尊重和理解幼兒,又要常常把微笑掛在臉上。這樣能夠讓幼兒感受到老師喜歡我、老師愛我,使幼兒在愛和喜歡的氛圍中擁有自信,讓幼兒有了要去交往的愿望和需要。
老師的鼓勵對幼兒的主動交往是個重要因素。老師在日常生活中要去善于觀察班中的幼兒,在幼兒們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作為老師要及時給幼兒加以指導,引導幼兒主動交往,對文明正確的交往行為老師要給予肯定和鼓勵。這樣幼兒就會樂于和老師同伴交往,樂于分享自己的想法意見,有一個主動與人交往的意識。
三、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1、教師為幼兒提供幼兒間合作的機會
幼兒漸漸長大的同時,分享和交往的能力越來越得到了提高,各方面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進步。我們抓住時機多為幼兒提供合作的機會、活動。如:組織孩子一起種植。種植過程中需要同伴們一起合作進行才能完成任。大家一起互相配合、互商互量,分工合作,認識種子——填土——撒種子——埋土——澆水,同伴在合作中學到知識,并從中體會到合作的快樂,獲得了成功合作后的喜悅感和滿足感。
2、教師要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貫穿于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時時刻刻進行,時時刻刻提醒是教育;偶爾的一個叮囑,隨機的一次表揚也是教育。老師要善于觀察幼兒,從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
如:小班時,幼兒從最基本的生活開始,穿脫衣服時,有時拉鏈在后面,讓小朋友間能夠互相幫助共同穿脫衣服。根據(jù)每個幼兒自身性格特點的不同,生活中發(fā)生事件的環(huán)境各異,老師的教育業(yè)要因人而異,隨機教育。
3、讓幼兒在同伴間體會合作的快樂
老師是促使幼兒間合作的最大橋梁,是提供和創(chuàng)造機會的人,在教育活動中,如:“繪畫春天”,幼兒自由分組,幾個同伴一組進行繪畫,也是先進行分工,把藍天、小鳥、白云、房子、草地、花朵、大樹分好工以后進行創(chuàng)作,共同完成作品,最終的畫作中有你畫的也有我畫的,是大家共同合作的成果;再如游戲“合作運球”,做游戲時,兩個幼兒進行夾球跑,過程中需要兩個人的大力配合,齊心協(xié)力,共同來完成。兩個人一起夾著球跑到終點時的歡笑是成功的歡笑,更是合作的歡笑。
幼兒在幼兒園中已漸漸長大,要不斷地學習知識,更要學會如何與人交流、交往。通過老師正確的開展教育活動也使幼兒能慢慢學會了分享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與老師乃至與外界所有人積極主動的交往,在交往過程中孩子們能夠?qū)W會使用正確的禮貌用語,用正確的交往方式贏得了小朋友間的信任,贏得了老師家長的贊揚。在童年里也應是一個美好的回憶,更為幼兒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廖麗英.《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同心出版社.2006年7月.
[2]《幼兒園快樂與發(fā)展課程》.教師指導用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