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顯林
每個人在童年時大概都有自己喜歡的書。
我只因為偶遇,竟喜歡上了一本叫《牛虻》的書。
小時候,除了《語文》和《數(shù)學(xué)》,還有后來一種叫《自然》的課本,我?guī)缀鯖]見過其他的書。直到有一天,我意外遇到了《牛虻》,才知道——書,還有另樣的。
一個陌生的遙遠世界,一段糾葛的父子感情。
我懵懂地讀了又讀,偷偷地哭了又哭——事出有因。
“你是從大水里漂來的,躺在腰子盆里,是我爸媽撈魚的時候把你撈回家的。你自己的家,還有你的爸媽,誰也不知道在哪里!”——這是哥哥們經(jīng)常戲耍我的一番話。
哥哥們這么說的時候,父母有時會呵斥他們,我也聲嘶力竭地沖他們哭嚷著:“你的爸媽就是我的爸媽!”父母也確定地說我是他們親生的,可我心里總藏著一絲懷疑:父母是不是在有意隱瞞我的身世,只是安慰我呢?
我產(chǎn)生了一種持久的沖動:我要走向外面的世界,我要去尋找我的“親生父母”。
不過,童年的我跟少年時的亞瑟一樣,是幸運的。我很聽話,哥哥們的“爸媽”像愛他們一樣愛著我。
然而,不幸接二連三地降臨到亞瑟的頭上——我覺得,一切都是他不聽話導(dǎo)致的。最終,亞瑟變成了牛虻:堅定而執(zhí)著。亞瑟的親生父親,對亞瑟的愛也變得詭秘起來,以致最后放棄了挽救亞瑟的生命,也毀滅了自己的生命。即便到現(xiàn)在,我依然記得亞瑟與他親生父親的這段情感糾葛在我幼小的心靈上撞擊的疼痛。
我無法理解!我只有哭泣,為亞瑟哭泣,也為自己哭泣——我不知道,假如我找到了我的“親生父母”,他們會怎樣待我。
當然,稍長之后,《牛虻》不再是我童年眼里的《牛虻》,而我也不再是要去尋找“親生父母”的我——我們一起成長了。
但就是在那偷偷的哭泣中,我多了一份走向外面世界的渴望,多了一份對父母親情的理解,也多了一份在未來人生里的執(zh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