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沒有否定,便沒有發(fā)展。具有強大生命與旺盛活力的事物,都需要有所揚棄。傳統(tǒng)文化的除舊布新、推陳出新是其發(fā)展的必然,對舊傳統(tǒng),需要發(fā)揚、保留和繼承,也就是“揚”;還需要對其有批判、拋棄和克服,也就是“棄”。當然,這里的棄,并非盲目地一概排斥,而是有比較、有選擇、有目的的否定。因此,對傳統(tǒng)文化應有一個揚棄的過程:拋棄糟粕,提煉有益于今天社會發(fā)展的精粹,并加以傳承發(fā)揚。
精品展示一
從心所欲不逾矩
莫 言
少時,父親就經常教育我們兄弟:一定要把字寫好!人生來相貌丑陋,或出身貧困,那是沒有辦法的事,但字寫不好,則完全是個人的原因。我父親認為,只要肯下功夫,肯勤學苦練,就一定能把字寫好。從書法藝術的角度來說,我父親的話不一定正確。因為,一個沒有藝術天分的人,無論如何努力,也成不了書法家。但即便是沒有任何藝術天分的人,只要肯努力,也會把字寫得好看一些。而只要字寫得好看,即便不名一文,亦可走遍天下。
為了說服我們,父親還舉過很多例子。其中一例說我們的一位先祖,去參加縣太爺舉辦的社飲,因衣衫破舊,被那些身著綾羅綢緞的鄉(xiāng)紳慢待。酒過數巡之后,縣太爺令眾鄉(xiāng)紳賦詩寫字。鄉(xiāng)紳們先是相互推讓,繼而踴躍獻技。我那位先祖在一旁冷笑。有人注意到了,便向縣太爺匯報。最后的場面是,我那位先祖將身上的破棉襖甩掉,赤膊捉筆,飽蘸墨水,不是往紙上,而是往那白粉壁上,盡情地揮灑。一時龍飛鳳舞,滿壁生輝。不但字好,詞也好。于是眾人刮目相看。我那先祖也被縣太爺請坐上席。
我這先祖,有一年,去為青州某大戶人家寫匾。因東家招待不周,心中郁悶,只寫了三字,尚余一字未寫,即呼手腕病發(fā),不能握筆,然后買驢回鄉(xiāng)。東家心中大惱,但看看已經寫出的那三個字,的確是好得不得了,只好忍氣吞聲,備厚禮來請。我那先祖卻禮數次,終于答應將那剩下的一個字寫完。東家請我先祖上車,我先祖道:“上什么車?”東家道:“去寫那個字啊?!蔽蚁茸嫘Φ溃骸皩懸粋€字,何必跑那么遠?”言畢,從炕席下抽出一片紙,用一塊破瓦片磨了一點墨,從墻角撿來一支禿筆,蘸墨揮毫,頃刻便成。見東家面有狐疑之色,我那先祖道:“拿回去貼上吧,若有絲毫差錯,我從今往后就不寫字了?!?/p>
時隔多日,遠隔數百里,只寫一個字,如何能保持與那三個字的風韻、氣勢、大小的統(tǒng)一性?對此疑問,我父親的解答是:“他已經把手‘靠死了!”“靠”字是我故鄉(xiāng)土語,大意是經過長期訓練,手上已經有了感覺,也就是孔夫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很可惜現在已找不到我先祖所寫的字,因而也就無法領略他寫得到底有多么好。盡管我沒能在書法方面下功夫,但通過我父親這種講故事式的教育,還是使我從小就對書法多了一些興趣,對能寫出一手好字的人自然也格外地尊敬和羨慕。
(選自《雜文月刊》,有刪改)
賞讀感悟
本文是一篇散文隨筆,從書法當中領悟人生哲理。文中運用動作描寫,通過“甩、提、揮灑”等一系列動詞,生動地將先祖在粉壁上揮毫潑墨的場景展現在讀者眼前,表現了先祖書法技藝的精湛。行云流水的書法不僅賞心悅目,提高我們的審美能力,還能修身養(yǎng)性,鍛煉我們的耐心與毅力,磨礪我們的心志,更能使我們品味到傳統(tǒng)文化的源遠流長、獨樹一幟,增強民族認同感和自信心。這正是書法的魅力所在。作者先祖通過長期的練習,書法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不論是在紙上還是墻壁上,抑或是隔著遠距離補寫,都能夠駕輕就熟、舉重若輕,是謂“從心所欲”;身具傲骨,貧賤不移,面對鄉(xiāng)紳大戶而不折節(jié)彎腰,堅持自己做人的原則,是謂“不逾矩”。
精品展示二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在中國傳統(tǒng)教育里,最重要的書是“四書”?!八臅敝坏摹洞髮W》里這樣說:一個人教育的出發(fā)點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說,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用這個名詞描寫現代學術發(fā)展是再適當也沒有了?,F代學術的基礎就是實地探察,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實驗。
但是傳統(tǒng)的中國教育并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這可能是因為傳統(tǒng)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洞髮W》就認為,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達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境界,從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為這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便被埋沒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學家王陽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傳統(tǒng)儒家對實驗的態(tài)度。有一天,王陽明依照《大學》的指示,先從“格物”做起。他決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條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對著竹子硬想了七天,結果因為頭痛而宣告失敗。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
王陽明的觀點,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儒家傳統(tǒng)的看法認為天下有不變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從內心領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傳給一般人。所以經書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傳之于萬世”的。而經驗告訴我們,這種觀點是不適用于現在的世界的。
時至今天,王陽明的思想還在繼續(xù)地支配著一些中國讀書人的頭腦。因為這個文化背景,中國學生大都偏向于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于抽象的思維而不愿動手。中國學生往往念功課成績很好,考試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這方面,我有個人的經驗為證。我是受傳統(tǒng)教育長大的,到美國大學念物理的時候,起先以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師的指導,就可以一帆風順了,但是事實并不是這樣。一開始做研究便馬上發(fā)現不能光靠教師,需要自己做主張、出主意。當時因為事先沒有準備,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當時的唯一辦法——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于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
我覺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學術不可缺少,而且對應付今天的世界環(huán)境也是不可少的。我們需要培養(yǎng)實驗的精神,就是說,不論是研究自然科學,研究人文科學,還是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tài)度,要靠實踐來發(fā)現事物的真相?,F在世界和社會的環(huán)境變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來越密切。我們不能盲目地接受過去認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學術權威”的指示。我們要自己有判斷力。
在環(huán)境激變的今天,我們應該重新體會幾千年前經書里說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這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應該有想象力、有計劃,不能消極地袖手旁觀。希望我們這一代對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選自《瞭望》,有刪改)
賞讀感悟
作者認為傳統(tǒng)的中國教育并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傳統(tǒng)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但我們不能盲目地接受過去認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學術權威”的指示。不經過實踐分析,就完全接受別人的觀點,是沒有自主判斷力的表現。文中舉“我”個人經驗的例子,證明了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于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作者認為有些同學高分低能是由于在傳統(tǒng)教育的文化背景下,“偏向于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于抽象的思維而不愿動手”造成的。我們必須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yǎng)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才能適應現在的社會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