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迎霞
(江西師范大學 文學院,南昌 330022)
19世紀西方傳教士創(chuàng)辦的中文報刊,以較為成熟的報刊形態(tài),直接影響了中國近代報刊業(yè)的產生和發(fā)展。這些傳教士中文報刊,或者立足于傳播宗教,或者綜合性地傳播西方文化。借助小說的形式宣揚西方宗教與文化,成為這些中文報刊的重要傳播策略。
1815年8月5日,《察世俗每月統(tǒng)記傳》在馬六甲創(chuàng)刊。這是近代中國第一份傳教士中文刊物,由來自英國倫敦布道會的馬禮遜籌辦,米憐負責編輯。這份以闡發(fā)基督教義為宗旨的刊物,絕大多數內容都與此相關。據姚福申教授統(tǒng)計,該刊總目244篇,直接宣傳教義的達206篇之多。[1]以小說形式呈現(xiàn)的宗教宣傳是該刊物的一個重要特點。
作為這份中文刊物的編輯,米憐對中國章回小說的借鑒及運用可謂駕輕就熟。在刊登長文時,他往往借鑒中國章回小說的形式,不僅分回,還在每回結束時化用小說常用套語。米憐所譯介的圣經故事,分回標目,以《古今圣史紀》為題名在《察世俗每月統(tǒng)計傳》上進行連載,以中國傳統(tǒng)章回小說的形式面向讀者。[2]45不僅如此,米憐還親自創(chuàng)作了章回體小說《張遠兩友相論》,并在《察世俗每月統(tǒng)記傳》第三卷至五卷連載。這部長達12回的作品幾乎通篇都由對話構成,是第一部新教傳教士中文小說。小說中的張是虔誠的基督徒,通過對遠的引導、說服,在中西對比中傳達核心教義,使對方終成信徒。采取這種中國人熟知的小說形態(tài)進行布道,體現(xiàn)了米憐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熟稔和敏銳。學者認為,這是米憐通過梁發(fā)等人掌握了中國異教徒的思維方式后撰寫而成的。[3]26從宣教論說中模擬中國章回小說的結束套語、篇末詩歌到分回標目,講述圣經故事,乃至直接創(chuàng)作小說以展示耶穌之道,《察世俗每月統(tǒng)記傳》開創(chuàng)了借小說宣教的新模式。這份中文報刊借助通俗易懂的小說進行傳道,不僅顯示出傳教士們具有新興印刷媒介和印刷技術的優(yōu)勢,而且也體現(xiàn)出他們對中國人文化生活的了解程度。《察世俗每月統(tǒng)計傳》從最初每月500冊到三年后增至每月1 000冊,最高達每月2 000冊。[4]355銷量大增之時恰為章回小說大量連載之際,兩者呈現(xiàn)為正相關的對應關系。借助小說形式闡釋宗教教義的做法,確實更易于吸引讀者。
這種新的教義傳播策略在后續(xù)的傳教士中文刊物中得到了呼應。1823年,《特選撮要每月紀傳》在巴達維亞即今天的印尼雅加達創(chuàng)刊。這是近代第二份傳教士中文刊物,編輯麥都思是曾是米憐的助手,在米憐離開馬六甲期間曾代理編務。麥都思在創(chuàng)刊號明確表示該刊物是《察世俗每月統(tǒng)紀傳》的后繼者?!短剡x撮要每月紀傳》不僅繼承了《察世俗每月統(tǒng)記傳》的傳教宗旨,其借助小說進行的傳播策略也深受前者影響。與《察世俗每月統(tǒng)記傳》的長篇刊載相比,該刊更趨向于短篇。許多生動形象的小故事占據了重要篇幅,借以勸人信道。據學者統(tǒng)計,《特選撮要每月紀傳》所刊短篇故事達36篇之多。[2]53甚至麥都思自己也曾寫過一部傳教士小說《兄弟敘談》,并在該刊刊載。[3]39借助小說傳播教義,也成為《特選撮要每月紀傳》的鮮明風格。
繼上述兩刊后備受關注的傳教士中文刊物當屬1833年問世的《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該刊是首次在中國境內出版的傳教士中文報刊,由德國傳教士郭實臘在廣州創(chuàng)辦。盡管該刊所載內容、編輯方式及宣傳策略與上述刊物存在較大差異,但借助中國章回小說的形式進行傳播的策略仍一以貫之。深受米憐影響的郭實臘也廣泛運用了中國讀者熟悉的小說體例傳播教義。如道光甲午年(1834年)二月刊載的“第二論”本為論述文,但此文只在第一段交代了因“中國人未明白創(chuàng)世歷代傳”,故而要大力宣揚上帝創(chuàng)世的緣由。接下來的行文卻并未進行論述,而是通過郭姓與陳姓兩位朋友間的對談來展示上帝造天創(chuàng)地的事跡。[5]這篇“第二論”的寫作體例有著濃厚的《張遠兩友相論》的風格特征,體現(xiàn)出《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小說體例運用的特點。而從辦報期間郭實臘單獨創(chuàng)作出版中文小說的熱情也可佐證這一刊載策略。他的《贖罪之道傳》《常活之道路》和《誨謨訓道》等傳教之作故事性都很強。以至于韓南先生認為,郭實臘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早期傳教士與中國傳統(tǒng)小說的聯(lián)系。[6]73
這些首先在刊物上發(fā)表的傳教士小說在后世流傳時往往以單獨出版物的形式出現(xiàn)。如《張遠兩友相論》出版次數至少達30次以上,此書直到20世紀初期仍被認為是有用的書籍。[7]589由于早期傳教士刊物難得一見,學界目前所介紹的諸多傳教士小說大多為單獨出版物。19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各宗教團體還出版了許多翻譯小說,這些翻譯小說是否也是先在宗教報刊上刊登然后單獨出版,筆者無法妄加推測,只能留待考證。但這種借助小說傳教的形式在之后的傳教士中文報刊中卻不乏響應者,如英國傳教士楊格非翻譯的宗教小說《紅侏儒》,就于1882年在教會刊物《萬國公報》連載。而此時的傳教士中文報刊對中國各種文體的運用已經駕輕就熟,傳教士們在中國本土傳教的環(huán)境也已大為改善,加入教會的中國教徒數量也迅猛增加。據統(tǒng)計,至19世紀末,中國境內新教教徒約有9.5萬人,天主教教徒約有74萬人。[8]376-377西方傳教士們已經不必再依賴小說來拉近與中國讀者的距離了。
不可否認的是,米憐創(chuàng)作、刊載小說的方式在客觀上影響了大批傳教士的行為,后來者紛紛創(chuàng)作或者翻譯小說,并借助宗教刊物傳播。借助小說闡發(fā)教義,體現(xiàn)了近代傳教士們傳教策略的精心選擇與大膽嘗試。
19世紀中文傳教士報刊的傳播內容,不僅包括宗教宣傳,也伴有對西方文化的介紹。早期傳教士最主要的目的是將基督福音傳給中國大眾,以小說傳教成為這一時期傳教士中文報刊的重要策略。隨著形勢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傳教士中文報刊開始向傳播西學的方向努力,小說又一次擔當了傳播西方文化的媒介。作為第一份中文傳教士刊物,《察世俗每月統(tǒng)記傳》的核心內容即為宗教宣傳。此外,該刊還編輯了各種文章,宣傳西方的倫理道德,國風民俗,天文地理等方面知識。除了上述的《張遠兩友相論》是以小說來傳教,《察世俗每月統(tǒng)計傳》也偶爾利用小說這一形式宣揚西方文化。如該刊曾選登過一些短小精悍的《伊索寓言》和一些小故事,借此展示西方文化。
緊接其后創(chuàng)辦的《特選撮要每月統(tǒng)紀傳》在闡發(fā)基督教義的同時,也一并重視對天文地理歷史等知識的宣傳。麥都思在創(chuàng)刊號上刊載的《咬嘴巴總論第一回》,即為采取章回小說體例對爪哇島進行分回介紹的表現(xiàn),其目的在于幫助讀者了解世界各地情況,開拓眼界。如創(chuàng)刊號共發(fā)表兩篇文章,除《特選撮要序》之外,還刊登了《咬嘴巴總論第一回》,介紹爪哇島的地理、方位、氣候、出產等各種情況。從題名就可以看出這篇長文對中國章回小說體例的有意借鑒。馬廣仁認為,這份刊物不僅模仿中國線裝書的版式,文章也采用中國人喜聞樂見的章回體,從形式到內容的中國化特點非常鮮明,體現(xiàn)出對中國讀者思想習慣的重視。[9]
1833年在廣州創(chuàng)刊的《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是中國本土第一份中文期刊。針對當時中國夜郎自大且政府嚴厲禁教的客觀情況,創(chuàng)辦人郭實臘大大增加了該刊對西方文化內容的刊載比例。這份刊物的宗教內容所占篇幅較少,歷史、地理、商貿、天文、氣象、交通、動植物等方面內容所占篇幅更多。郭實臘在宣傳后者時,也往往運用小說的形式。如道光戊戌年(1838年)正月至九月每期都刊載有“貿易”之文,其中二月至八月各期均是以小說的形式來演繹對貿易的理解。二月刊載的“貿易”講述廈門巨富林興,因貨船出事而導致家業(yè)蕭條。后去新加坡販賣貨物,獲純利達800兩白銀。就在朋友們紛紛祝賀時,一個姓梁的書生卻認為這種對外貿易會導致?lián)p內利外,彼此結怨。林興認為這是坐井觀天之見,并就貿易的益處展開談話,得到了朋友們的贊許。[10]331-333隨后三月份刊載的“貿易”,開篇即為“話說自五月至于十月”,主人公換成了珠江邊的兩位同僚,辛姓書生認為對外貿易損國害民,曾姓書生則持相反意見。兩人圍繞這一話題進行了辯論,最后不歡而散。文末以“不知后來如何,只看下月《東西洋考》”收尾。[10]344此文模擬中國話本小說的敘常模式、體例的痕跡非常明顯。這個圍繞海外貿易展開的故事一直連載至當年八月份結束。套用中國小說形式,特別是借助對話展開情節(jié),是該刊物的重要宣傳手法。
《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的創(chuàng)刊,意味著傳教士中文報刊已經把宣傳重點從宗教轉向了西學。不管是鴉片戰(zhàn)爭之前創(chuàng)刊的《天下新聞》《各國消息》,還是之后創(chuàng)刊的《遐邇貫珍》《六合叢談》《萬國公報》等等,越來越多的傳教士中文報刊將宣傳重心轉向了西方文化。隨著中國門戶的被迫開放,傳教士在中國境內傳教的自由度大為增加,傳教士群體數量膨脹,不同教派都進入了中國,而西學的傳播也變得更為普遍。一方面,傳教士們的中文水平日益提高,其中有些還是著名漢學家,而不少具有舊學功底的中國文人也加入了編輯隊伍或為報刊撰稿,他們對各種文體有著更為精準的把握。另一方面,不管是入教的中國人數,還是接受西方文化的讀者數量,都有大幅提升。借助小說這種形式縮短與中國讀者的距離,并帶給他們來自異域的思想觀念,是早期傳教士們篳路藍縷時的重要策略。當傳教士中文報刊在中國形成了廣泛影響后,就不再需要倚重小說來進行傳播了。因此,19世紀后半期的傳教士中文報刊中的小說筆法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借小說改變中國人思想觀念的做法,仍可以在后續(xù)的傳教士中文報刊中找到回響。
以《萬國公報》為例,這份刊物在第35至第39冊連載了傳教士李提摩太翻譯的小說《回頭看紀略》。這篇小說出自美國作家愛德華·貝拉米的烏托邦小說《回頭看:2000—1887》。小說講述的是公元1887年時的一個美國人,因病難以入睡,醫(yī)生使用一種奇妙的方法讓他昏然睡去,一覺醒來后已是公元2000年。這位美國人腦海里保留的是入睡以前的社會印象,十多年后醒來時卻發(fā)現(xiàn),人們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作者通過描述這種變化,揭示了當時美國社會的各種矛盾,表達了對未來社會的向往?!痘仡^看紀略》只保留了原著的核心內容。李提摩太選擇這部烏托邦小說并進行概述式的翻譯,并非出于文學的考慮,而是把小說作為啟蒙的工具和手段?!八M赃@部譯作提供一種有別于封建皇權的社會發(fā)展模式,啟發(fā)讀者以此作為參照審視晚清的社會現(xiàn)實,同時設想社會變革的前景。”[11]李提摩太的選擇符合傳教士在中國從傳教向傳播西學轉變這一趨勢,即傳教士要將西方文明傳輸給中國并以他們的模式改變中國社會的現(xiàn)狀,這種選擇已經超越了宗教宣傳的第一要義?!痘仡^看紀略》無疑成為了李提摩太進行思想啟蒙的載體。
盡管小說在中國傳統(tǒng)文壇中一直處于邊緣地位,但作為俗文學的小說卻有著數量龐大的受眾。19世紀的西方傳教士們敏銳地關注到小說的這一特點,并由此展開了借助小說這一文體進行報刊傳播的實踐。當然,傳教士們并不是要提高小說的文體地位,而是以小說為載體,借助其敘事能力和內容的包容性,且容易被大眾接受的特點,進行宗教與西學的宣傳。這也是傳教士們立足近代印刷器物與技術,同時融入西方文化的結果。借助中國人所熟悉的文學樣式,承載來自西方的文化形態(tài),盡可能便于讀者接受,19世紀傳教士中文報刊在相當程度上展示了小說作為宣傳手段的有效性。除了在報刊上刊載小說,傳教士另外還會創(chuàng)作、翻譯小說并出版發(fā)行。不管采取哪種方式,他們視小說為傳播媒介的態(tài)度并無不同。曾經身為英國圣公會傳教士的傅蘭雅甚至還組織小說競賽以達到移風易俗的目的,這一行為就是傳教士們視小說為宣傳工具的一個很好的注腳。[12]正如學者所言,傳教士借重小說的最終目的在于“改變中國人的‘異教’信仰,以及與信仰相關聯(lián)的道德標準、價值觀念、風俗習慣?!盵13]4傳教士中文報刊的小說刊載策略無疑對中國近代報刊的運營提供了一種新思路。這種思路也帶了中國小說傳播方式的新變化。
除了口頭傳播之外,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或者以手抄本流傳,或者通過刊刻出版單行本流傳。這些傳統(tǒng)的傳播方式極大地限制了小說的傳播范圍。傳教士中文報刊借助先進的印刷技術和傳播理念,創(chuàng)辦了中文報刊這一中國近代報刊史上的新事物,也給小說帶來了報刊連載這一新興傳播方式。由于早期傳教士中文報刊的留存不多,其小說刊載也查找不易,學界往往忽略這些傳教士報刊的小說刊載,并由此忽略前者帶來的小說傳播的新變化。這是有失偏頗的。
從19世紀傳教士中文報刊的刊載策略來看,小說一開始就是作為宗教與西學的傳播媒介而得到重視,小說的工具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fā)揮。盡管如此,這一傳播策略還是給中國小說帶來了新的傳播方式。歷史的驚人相似在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當小說的工具性再次得到高度關注的時候,報刊作為小說的載體,小說作為思想意識的傳播媒介,又一次流行。而這次流行的程度,則要大大超過19世紀傳教士報刊的小說刊載。如在1887年,黃遵憲提出中國小說通俗易懂,是教育民眾,開通智識的良方:“若小說家,更有直用方言以筆之于書者,則語言、文字幾幾乎復合矣。余又烏知夫他日者不更變一文體,為適用于今、通行于俗者乎?嗟乎,欲令天下之農工商賈、婦女幼稚,皆能通文字之用,其不得不于此求一簡易之法哉!”[14]810-811又如康有為也認為小說的讀者遠超過經史的讀者,面對小說的普及,他也提出了類似的主張:“故天下讀小說者最多也。啟童蒙之知識,引之以正道,俾其歡欣樂讀,莫小說若也”。[15]29梁啟超與黃、康的認識頗為貼近。1898年,他在《清議報》創(chuàng)刊號上隆重推出政治小說,宣稱“彼美、英、德、法、奧、意、日本各國政界之日進,則政治小說,為功最高焉。英名士某君曰:‘小說為國民之魂?!M不然哉!豈不然哉!”[16]而“小說界革命”之后,小說的報刊傳播日益普遍。據學界最新統(tǒng)計數據,在1840至1911的晚清最后72年中,登載于報刊的小說總量高達4 204種,而從“小說界革命”至清末最后九年中,報刊登載的小說數量為4 022種。[17]75政治宣傳提高了小說的地位,借助報刊這一新媒體,小說得到了廣泛傳播。小說刊載的普及,小說地位的提升,對小說觀念、美學特質等更切近于小說本質的討論也隨之產生。這些探討,是對小說工具性特點的超越,這也是這一階段小說連載不同于19世紀傳教士中文報刊小說刊載的顯著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