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他者視域下解讀《黑暗的心》中的女性形象

2020-01-18 05:45:37閆曉麗
關鍵詞:內在性馬洛康拉德

閆曉麗

(河南工程學院 外語學院,河南 鄭州 451191)

《黑暗的心》是康拉德叢林小說中最為著名的一部,敘述人馬洛為我們描繪了一段歐洲殖民者入侵非洲叢林的歷程。在非洲腹地,這些殖民者爾虞我詐,馬洛對撒謊深惡痛絕,他認為謊言帶有死亡的氣息。但在小說結尾處,馬洛對庫爾茲的未婚妻撒謊了。馬洛性格前后的改變,值得思考。本研究試從“女人是他者”這一哲學理論角度出發(fā)解析殘暴殖民者庫爾茲身邊的兩位女性,探討馬洛性格前后變化的原因,進一步揭示康拉德對女性認識的局限性。

一、“女人是他者”

“女人是他者”是波伏娃在關于女性的哲學著作《第二性》中提出的概念:“女人是由男人決定的,除此之外,她什么也不是。女人相較男人而言,而不是男人相較女人而言確定下來并且區(qū)別開來;女人面對本質是非本質。男人是主體,是絕對,而女人是他者?!盵1] 11該書從生物學、精神分析學和歷史唯物主義范疇追溯“女人是他者”的歷史淵源,通過對女性命運和處境的歷史考察,揭示并澄清了他者的性質[2]。

(一)他者和內在性

波伏娃認為,“法律和風俗給予丈夫很大的權威,他是生產者,是他超越家庭的利益,面向社會利益,他體現了超越性。女人注定要延續(xù)物種和料理家庭,也就是說注定屬于‘內在性’”[1] 550。在婚姻的處境中,社會把女性定義并禁錮在家庭中,她要料理家務,照顧孩子,她沒有別的任務,不能提出目標,只能建立平衡的生活。在這種生活中,她試圖通過家庭美滿幸福實現自身的超越性,但因為她不是社會的生產者、創(chuàng)造者,所以否認她有超越性。

而他者對男性超越性的絕對肯定,使女性完全禁錮在內在性中。波伏娃認為,女人對英雄和男性世界的法律尊敬源于她們自己的無能和無知,她們不是通過判斷,而是通過一種信念去承認男性是“英雄”,這種信念是盲目的、熱烈的、固執(zhí)的、愚蠢的。[1] 787女性賦予男性“英雄”的形象,是男性超越性的表現,是因為他們有超越家庭、加入社會、參與未來建設的各種活動。

(二)他者和特殊性

波伏娃認為:“人道主義的道德要求一切活生生的體驗都要有人性意義,它要享有自由,所以女人只有在愛情中或欲望中承認他者是特殊的。”[1] 567婚姻和家庭是自我(男性)和他者(女性)[1] 11的結合,處境給予他者一定的自由權利,“人道主義的道德要求一切活生生的體驗都要有人性意義,它要享有自由”[1] 567。 婚姻賦予女性一定的主動性,在自我和他者之間,女性跨越了絕對他者[2]的地位,具有特殊性。

在家庭處境中,女性力圖加入自己的特殊性,她有自己的信仰,堅持自己的烹飪方法、固定的餐桌布置方式,做各種編織手工;她說服自己,所有的家務活動都做得完美無瑕,她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當她的孩子和丈夫想幫助她時,她會拒絕,因為她是獨一無二的,其他任何人都沒有她做得好。

他者在追求特殊性的完美中花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她會沉溺于窗簾的擺設以顯現家的溫馨,她會欣喜于一束花、一桌美味佳肴和精致的陶藝,她喜歡用首飾和小玩意兒來裝飾自己,她喜歡和享受周圍簡單而微小的事物。正是這種特殊性使女人成為完整的他者。

二、《黑暗的心》中未婚妻和非洲女人形象解讀

《黑暗的心》中,庫爾茲生活在落后荒蕪的原始部落中,完全摒棄了文明社會的種種限制和束縛,他用自己的知識和殘忍手段神一般統(tǒng)治著他的黑暗王國,在一個擁有絕對權力的舞臺上為所欲為、無惡不作,土著人的頭顱是他顯示權威的儀式上的祭品。本研究從他者的角度審視未婚妻和非洲女人這兩個與庫爾茲有密切關系的女性,探討不同環(huán)境下他者的特征,揭示馬洛性格改變的原因,以期更好地理解康拉德對女性認識的局限性。

(一)未婚妻的內在性

未婚妻具有他者的特征:絕對的內在性。這種內在性正是通過庫爾茲絕對的超越性[1] 550而確定的。別人眼中聰明能干的庫爾茲,其實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殖民者,他貪婪成性,在非洲叢林燒殺搶奪。作者在《黑暗的心》中兩次描寫庫爾茲的心聲,“我的未婚妻、我的象牙、我的貿易戰(zhàn)、我的河流……我的……一切都屬我所有”[3] 117。未婚妻和他的事業(yè)都是他的私有財產。處于父權制社會的庫爾茲,生產和創(chuàng)造價值,探索世界,具有男性超越性的品質——英雄主義、反抗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1] 811;在婚姻處境下,未婚妻完全被禁錮在家庭中,負責照顧家庭和繁衍后代,與世隔絕。

作品結尾,未婚妻通過與馬洛交談,一方面釋放深埋心底的悲痛,另一方面表達了她對庫爾茲的盲目崇拜。馬洛在庫爾茲去世一年后見到了庫爾茲的未婚妻,她已不是小姑娘,臉上露出一種可怕的凄涼神態(tài),一直沉浸在無窮的悲痛中,以致馬洛對庫爾茲的死產生了疑惑,“對她來說,他只不過是昨天才死的。哦,天哪!她給予我的這個印象是那樣地強烈,以致我似乎也感覺到,他只不過是昨天才死去——不,就在剛才才死去的”[3]183。 她期待馬洛和她一樣理解和崇拜庫爾茲,而她深信自己是最了解庫爾茲的人,她迫切希望馬洛崇拜庫爾茲:“您也非常崇拜他吧?了解他而不崇拜他,是根本不可能的,是不是這樣?”[3]184禁錮在婚姻中的未婚妻,不假思索地崇拜庫爾茲,康拉德把未婚妻的信仰放在庫爾茲的超越性中,他者在自我的超越性中實現價值?!拔冶鹊厍蛏先魏稳硕几私馑彼^續(xù)談著,“他依靠他所具有的最高尚的品德把人吸引到他身邊來……這是一位偉大人物的天賦。”[3]185但馬洛親身經歷了歐洲殖民者貪婪掠奪非洲,目睹庫爾茲隨著野心的膨脹一步步走向滅亡,此時馬洛對庫爾茲的未婚妻產生了某種絕望的感情,但同時又對她所具有的信念,對那個偉大的、具有實際效用的幻境表示無上崇敬。[3]186她悲傷地繼續(xù)說:“所有他的偉大,他的博大的思想,他的高貴的心……所有的人都非常推崇他,他的每個行動都閃耀著他的善良的光輝……”[3]187被禁錮在家庭中的未婚妻,把她的思想、信念毫不保留地獻給了庫爾茲,這正是家庭對她的期待,“……我對他的信仰超過了世上任何人,超過了他的母親,超過了——他自己”[3]188。父權制下妻子愛丈夫是對自己和社會的一項責任,而思考和理性是社會賦予男性的責任,男性的天賦是行動。[1]581她只有把自己交付在他的手中,生存才具有價值。于是她崇拜他,他是一個要代替父親的半神,他是價值的持有者、真理的擔保者,[1]610她甘心滿足于自己的無能和無知。未婚妻對庫爾茲堅定不移的信仰,作為他者根深蒂固的內在性使馬洛憐憫和絕望,于是馬洛撒謊說:“他所說的最后一個字是您的名字?!盵3]190

未婚妻活在庫爾茲所創(chuàng)造的男性世界中,她的生命以庫爾茲的存在而具有價值??道律钍芨笝嘀莆幕绊?,把女性定義在只存在于男性的價值中,這樣的思想符合當時的社會背景,同時也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局限性??道聫娬{男性的超越性,而未婚妻堅持這種超越性,不去探究問題的根源,不會推理,只愿停留在表面,只愿求助于沉默或者眼淚。這也正是未婚妻作為他者的內在性表現。

(二)非洲女人的特殊性

非洲女人具有他者的特征:特殊性。這種特殊性是雙重的:身份的特殊性和沉默的特殊性。當以馬洛為首的“朝圣者”和土著人發(fā)生沖突時,非洲女人出現了,“身上穿著帶條紋和花邊的衣服,佩戴著野蠻人的裝飾品,戴著一副銅絲手套,戴著有無數個玻璃球的項鏈……渾身掛滿了許多不可思議的物件”[3]148??道驴坍嬃艘粋€鮮活的他者,他者的特殊性體現在喜歡裝飾自己?!八@得既野蠻又無比高貴,眼神既狂野又威嚴;在她那不慌不忙的步伐中,既有某種不祥的威脅,又有一種莊嚴的氣概。”[3]148康拉德賦予非洲女人雙重身份:奴隸和他者。她高貴端莊,集女性氣質于一身,看似那么完美。這種特殊性使非洲女人成為完整的他者。馬洛聽俄國人說:“我每天都冒著生命危險阻止她進屋里去……她因此大吵大鬧……她像發(fā)瘋似的跟庫爾茲吵了一個小時,還老是對我指指點點的?!盵3]150面對殘暴的庫爾茲,雙重身份的非洲女人可以與之平起平坐,而且敢于爭吵。非洲女人處于愛情或欲望的處境中,她只是庫爾茲的情人,是未婚妻的替代品。康拉德描寫的非洲女人形象是最底端的他者形象,具有他者的特殊性。

非洲女人的存在悄無聲息,她是沉默的[4],沒有可以表達“自己意識”[5]的語言。她出現時也只有佩戴的飾品互相碰撞發(fā)出的叮當聲和黃色的金屬閃閃發(fā)光,即使她把頭揚得很高,發(fā)式像一頂鋼盔,一副悲傷兇猛的神情,她的文化、她的處境就是一個無聲的世界。她與土著部落說著聽不懂的土話,這種話語康拉德聽不到,“文明”的殖民者也聽不到,她的世界是無聲的,長久以來接受殖民者的馴化,是沒有反抗的,想留下庫爾茲,但走到輪船前面來又一動不動,只能“張開光著的雙臂,僵直地往頭頂上舉去”[3]149。當載著庫爾茲的汽船要離開時,一千多土著人頃刻間布滿空地和山坡,隨著汽船的鳴笛聲和“朝圣者”的槍聲逃之夭夭;而非洲女人如她的鋼盔發(fā)式一般堅硬,屹立不動,但最終只是隔著河流,悲傷地舉起了雙臂[3]166:無言地表達自己對殖民者的憤怒及對庫爾茲離去的無助和傷痛。在父權制社會里,非洲女人“舉起了雙臂”,赤裸裸地被康拉德禁閉在無聲的世界中。沉默是對身份的認同,她是黑人、他者、情人,所以她的沉默具有他者的特殊性。

(三)兩位女性形象的共通性

庫爾茲身邊的兩位女性,雖然不同的處境決定了她們不同的他者特征,但對庫爾茲的死亡,她們表達悲痛的方式相同。

未婚妻被禁錮在婚姻和家庭的處境下,封閉在夫婦共同體中,她的處境決定了她無法實現超越。她崇拜庫爾茲,認為他從事的是一項高尚的事業(yè),取得了只有卓越的人才能取得的成就。她目光短淺、思維遲鈍,過度依賴夫婦共同體中他所帶來的價值,這種價值既是家庭的價值,也是她活著的人生意義。她的存在因這個夫婦共同體而具有價值,這使她感到幸福。她對庫爾茲的尊敬、對庫爾茲的絕對認可,使馬洛感到惶恐、憤怒和不安。馬洛幾次有意打斷未婚妻的談話,想把自己在非洲叢林的所見所聞告訴她,但面對這么一位虔誠的“庫爾茲信徒”,馬洛把庫爾茲的真面目深深埋在了自己的心里,從而打破了自己不說謊的慣例?;橐鎏幘诚碌奈椿槠?,把自己根植在家庭中,使自己沉浸在無窮的悲痛中。

非洲女人驕傲地在叢林中踏著泥土前進,她是這片土地的主人,渾身佩戴的東西得有好幾只象牙的價值,每走一步那些東西都會不?;蝿?。她是庫爾茲的情人,叢林是她的領地,當載著庫爾茲的汽船離開時,“她舉起手來,大聲喊叫著什么,于是那些狂野的人群馬上一起跟著她發(fā)出一陣語音清晰的迅速而急促的吼叫”[3]165。這說明她在土著人中有身份和地位,但在康拉德的父權制度下,她只生活在無聲的世界中。面對殖民者兇殘的驅散,土著人落荒而逃,她依然靠近河邊站著,連眼也沒眨一下,但面對庫爾茲的離開她無能為力。這樣的悲痛在未婚妻身上重現:“她現在這姿態(tài)和另外一個同樣也很悲傷的女人的姿態(tài)就十分相似,那女人曾渾身佩戴著全然無用的符咒,在那地獄的河流——黑暗之流的閃光中,伸出她的光著的棕色的雙臂?!盵3]188

三、結語

在《黑暗的心》中,未婚妻的內在性使她喪失自己,非洲女人的特殊性使她沉默不語,她們在父權制文化中是他者,她們的信仰是殘暴的殖民者庫爾茲,自大、兇殘的自我和弱小、無助的他者,構成了一個不均衡、不和諧的家庭,隨著自我的離去,他者所有的一切都崩塌了,她們只能不約而同地伸出雙臂表達著無助的悲痛,成了殖民者庫爾茲的“殉道者”。

猜你喜歡
內在性馬洛康拉德
康拉德小說中的真實焦慮
名人名言
失落中的真實:康拉德小說《陰影線》中的有機共同體思考
“阿爾巴尼亞圣女”中的性別越界
心外無理新解
思的內在性與超越——列維納斯對原初經驗的現象學考察及其倫理學與神學效應
現代哲學(2015年5期)2015-12-04 05:50:53
馬洛替酯對肝纖維化大鼠肝組織Smads蛋白表達的影響
馬洛的青春
馬洛智難刺客
《黑暗的心》中康拉德生態(tài)意識的矛盾性解讀
隆化县| 东阳市| 石渠县| 鸡西市| 舞阳县| 徐汇区| 洮南市| 常州市| 芦山县| 怀仁县| 琼海市| 南皮县| 柳河县| 宜丰县| 师宗县| 贺兰县| 淮阳县| 郴州市| 江孜县| 墨竹工卡县| 昌图县| 双城市| 成安县| 曲周县| 客服| 南岸区| 禄丰县| 遂平县| 山西省| 银川市| 永川市| 淳安县| 班玛县| 淮滨县| 广灵县| 淮阳县| 临沧市| 莎车县| 英吉沙县| 宜川县| 延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