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培 葉鳳祥
2014年9月19日,在“浙江名師講堂”上,我有幸聽到鄭瑄老師的課《幾何啟蒙課》,這是第二次聽鄭老師的課。這兩次聽課,我感覺可以用當下流行的“文藝”來形容鄭老師的人和鄭老師的課。
資料里寫道“鄭瑄始終追求的是做一個靈動、飄逸、平實的教師”。她自己也說道“我正在準備上一節(jié)不一樣的新課,雖然在中考知識點里面不是常見的考點?!边@就是她對數(shù)學態(tài)度,不是按照常規(guī)、傳統(tǒng)意義上的標準,而是個性鮮明、有思想、有見地、講方法地上課。這可能跟她的生活,跟她的愛好有關。鄭老師喜歡讀書,尤其喜歡詩歌宋詞,喜歡研究書中的意境,就如評課過程中的那首詩《北方有佳人》“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秀敝?,從城墻中走出一個如蘭一般的女子,一襲紫色的長裙,清清淺淺,黛眉含笑,飄然而來。
看著鄭老師的穿著,想想,她是個淡若止水,動若如洪般之人。穿著一襲素雅的碎花衣服,上身配著黑色的小馬甲,舉手投足之間都散發(fā)著“文藝”的氣息,給人舒服的感覺。穿著這身衣服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的身材比例能接近黃金比例,給孩子們呈現(xiàn)一個美的視覺。
第一次聽鄭老師的課時,《黃金分割》課上,鄭老師也是穿著此衣服。最后,鄭老師親自演繹琵琶來結束這節(jié)課。正如白居易寫的《琵琶行》,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琵琶聲將鄭瑄老師的另一種情懷突顯出來——少女心。對孩子們猶如少女般的初戀,羞澀,不乏純真之美。詩人查文瑾說,愛詩的女人永遠是女孩。鄭老師,就是個女孩。
突然,我發(fā)覺,在鄭瑄老師眼中,數(shù)學既是生活,生活既是數(shù)學。鄭老師能將自己的所學所看,所感所悟,用通俗簡單的表達,融入到數(shù)學中。她更能將數(shù)學中奇妙的發(fā)現(xiàn),嚴謹?shù)乃季S,通過生活體現(xiàn)出來。所以,生活之文藝,乃是數(shù)學之文藝。
《幾何啟蒙課》就有兩個文藝之處。第一,結構之文藝;第二,開放無界限。
這節(jié)課用到的是“why—how—what”黃金圈法則。在制定營銷策略時,運用此黃金圈,從why開始,再到how,最后再考慮what。即先找到“為什么”,建立自己的核心價值理念,突出“為什么”,鮮明個性、極致追求,并始終用why來檢驗how與what!但是我們的孩子不是公司,而應該看做顧客。顧客購買產(chǎn)品“幾何”,會用眼觀察,用手觸摸,就是表面的what。接著顧客就會試用這個產(chǎn)品“幾何”,開始掌握怎樣使用產(chǎn)品的方法,這就是掌握how的方法。
鄭瑄老師的也亦是如此,看到what的表象,還能掌握how的方法,而且掌握how的方法,是這節(jié)課的重點。那為什么不深入研究why呢?我想,這就是涉及到哲學問題,換做我去研究,我也自慚形穢,何況初中生呢?這是鄭老師的高明之處,用一句話過渡why,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圖形,而圖形就是我們要研究的幾何學,或者說我們要研究的幾何學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圖形。
幾何學中的What,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怎樣讓學生體會到這兩個慨念呢?首先,鄭老師拋出一個話題,怎樣區(qū)別這兩個慨念。孩子們會想到的就是數(shù)學里面常見的圖形——三角形、正方形和圓等等,其次再會想到生活里面的常見圖形。鄭老師,也是根據(jù)這樣的思路,先給出四幅圖“點、線、面、體”,再舉例“杭州跨海大橋、水立方、天壇”,最后將生活中的圖形抽象成幾何圖形,用一句話概括“點無大小,線無粗細,面無厚薄”這樣的抽象概念。
幾何中的how,意思就是幾何學是怎樣研究物體的。形狀、大小和各部分的位置關系?鄭瑄老師從以下三個方面敘述:1、神奇的幾何世界;2、嚴謹?shù)倪壿嬺炞C;3、有趣的尺規(guī)作圖。例如研究“要在墻上固定一根細木條,至少需要幾枚釘子”問題時,鄭老師就把問題拋給學生。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希望孩子們能各抒己見,成為一名小數(shù)學家,站在自己的角度怎么樣去研究這個問題。學生的想法獨具一格,最有意思的是,有位學生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且用專業(yè)的術語表達這樣的意思,如果不考慮質(zhì)感,釘在與木條兩端相等距離的地方。不考慮質(zhì)感,他的意思就說,把木條看成是一條無粗細的線,而且應該是堅韌的一條線,這樣釘在木條的中點,木條才不會動。不過,這只是學生腦子想象出的東西,或者說是一種理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方法。所以,怎樣研究這個實際問題,我覺得還是需要讓學生自己動手去釘木條,或者播放“釘木條”的視頻,讓學生清楚的知道,這個問題我們是通過實驗得出的,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蘋果公司的成功就是其一直在問自己:“The first thing we ask is what do we want people to feel.”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知道我們想讓人民體會到什么感覺。第一,蘋果產(chǎn)品的外觀的驚艷;第二,蘋果手機的性能。這也是鄭瑄老師的成功之處。
我曾經(jīng)問過身邊的朋友,什么叫做文藝范兒,朋友說,穿著寬松襯衫+帆布鞋+黑框眼鏡是文藝范兒。也有朋友說,熱愛文字,音樂,電影等,富有想象力,偶爾多愁善感,過著慢生活。在我看來文藝是種生活態(tài)度:愛讀書+有獨特的想法。
鄭瑄老師這節(jié)課就有獨特的想法——開放無界限,這就是我評價鄭老師性格動若如洪的原因。鄭老師并沒有按照教材上教學順序與教學內(nèi)容照本宣科。而是,在how的過程中,讓學生提早體驗到幾何學中的一些基本事實、定理和方法。兩點確定一條直線;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圓心都圓周的距離都是半徑,而且相等;周長一定時,圓的面積最大;反證法;尺規(guī)作圖等等。對于這些知識,基于學生的學情(主要是看學生小學學過哪些知識),有的放矢地進行講解,把重點放在了“神奇的幾何世界”,讓學生感受到幾何的神奇之處。神奇的黃金分割就是一個例子,它是一種數(shù)學上的比例關系,具有嚴格的比例行、藝術性、和諧性,蘊藏著豐富的美學。人的肚臍是人體總長的黃金分割點,人的膝蓋是肚臍到腳跟的黃金分割點……
泰戈爾說過,“我們培養(yǎng)學生面對一叢野菊花而怦然心動的情懷。這種情懷就是對各種生命,包括自己的、他人的、自然界各種物種的生命的敬畏與尊重,對孩子更是如此”。所以我想象著,鄭瑄老師能如此地開放課堂,就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對孩子想象力和自我能力的一種敬畏。
藝無定法,貴在精誠,這是鄭瑄老師這節(jié)課教會我的東西。鄭瑄老師曾經(jīng)說過,她最喜歡的舞蹈是芭蕾,芭蕾里面最喜歡的類型是《天鵝湖》?!短禊Z湖》是芭蕾中最為純正和典雅的,《天鵝湖》中天鵝的造型是如此的動人,優(yōu)美修長的臂膀,就像天鵝的翅膀一樣奇異柔韌,單薄飄逸的身體,有一種透明溫潤的嫵媚和柔軟,是那樣的神奇非凡、不可思議。她還說,《天鵝湖》是生活里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樣地,對于她而言,數(shù)學是她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也希望我們的數(shù)學也能如此地文藝下去,讓學生驚嘆數(shù)學的文學性與藝術性。
(作者單位:1溫州市藝術學校2瑞安市馬嶼鎮(zhèn)清祥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