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
【摘要】? 由于教師層面的原因以及復習課操作模式的原因,高三生物復習課效率不高是普遍現(xiàn)象。提升復習課效益可從下列三個層面探討:意識層面,擺正知識、技巧、能力的關系;技術層面,整合多媒體、學生、活動的策略;藝術層面實現(xiàn)創(chuàng)新、高效、魅力的境界。
【關鍵詞】? 高三生物復習課 教學效率 活動單導學課堂結構
【中圖分類號】? G633.9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33-213-02
當前,由于教者層面的原因以及復習課的操作模式原因導致了高三生物復習課效率不高。對于前者,由于教者并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沒有突出學生學習主體性地位,在復習課上也滔滔不絕,并沒有給學生思考的時間,猶如填鴨式的課堂,讓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而本來隱藏的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學生甚至復習課上沒有學到新知。
對于后者,即復習課的操作模式,其缺乏趣味性,缺乏思考啟發(fā)點,著力于提問知識點,歸納知識點,再結合典型例題,接著把學生帶進練題模式中,也就是所說的“四環(huán)節(jié)復習”,其呆板、枯燥的復習過程讓本來趣味性不強的復習課顯得更加枯燥無味,更無從談起學生“溫故知新”“查漏補缺”。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提高復習課的效益,需從意識層面、技術層面、藝術層面三個方面進行探索。
一、意識層面
復習課中的著力點應為引導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形成能力。當處于像高考這樣緊張而題型又多變的場景中,學生能夠充分調動已有的知識體系,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要在高三復習課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從:迅速提取有用信息、準確理解關鍵信息、合理聯(lián)想遷移問題及規(guī)范精煉表達結果四個方面著手。
1.1使知識呈現(xiàn)方式變活,提升構建知識網絡的能力
在復習細胞能量來源知識過程中,很多教師采用概念、過程、影響因素、應用4個方面單軌逐層推進的方式,例如:復習“細胞呼吸”時,從類型人手,再復習呼吸過程(有氧呼吸、無氧呼吸、影響因素等),再復習應用,最后典型例題鞏固。如此,平鋪直敘,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如能夠以應用或問題為切入點,則能夠調動學生思考,提高復習的實效性。對于該知識點,可以設置問題竄,調動學生的思維體系,即:(1)為什么要給植物松土?(2)蘋果儲存久了有酒味,這是為什么?(3)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為什么是線粒體?引導學生歸納有氧呼吸的場所、過程、能量變化;(4)人體劇烈運動時為什么會出現(xiàn)骨骼肌酸痛的現(xiàn)象,引導學生歸納無氧呼吸的場所、過程、類型、意義和危害;(5)設計實驗驗證有氧呼吸產物CO2中的O是來自O2而不是來自H2O和C6H12O6。(7)繪制表格總結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異同點,并交流展示。
因此,在設計教學中,將直接呈現(xiàn)知識變?yōu)橐詫嶒炈季S、激疑思維活化進行呈現(xiàn),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得復習課變得生動了起來。
1.2將試題活化,提高多元化思考的能力
在習題教學中,很多教師習慣于歸納及技巧總結的方法,例如:在復習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比較時,要求學生書寫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過程,以及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其實學生經過合理訓練,這個問題不難解決,但是“這樣的解決”只是完成到記憶層面,并沒有深化為自己的“生物語言”。 因此,如果稍作變化,學生就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如果在復習過程中,設計一些情境或者問題鏈,其診斷效果會更好。如:體液免疫參戰(zhàn)者和作用對象是什么?什么情況下機體發(fā)生細胞免疫?它們是否可以直接殺死抗原?什么細胞能識別“自己”與“非己”成分,但不能特異性地識別抗原?什么細胞不能識別抗原?記憶細胞可以來自于那些細胞的分化,同時可以增殖分化成那些細胞?請繪制首次體液免疫和再次免疫抗體產生量曲線圖,抗體產生量的不同對人體免疫有什么意義?因此,在設計時,活化試題呈現(xiàn)方式、激活學生對生物過程的清晰認識,是提升信息應變能力的有效方法。
1.3將實驗呈現(xiàn)的方式活化,提高技能突破的能力
在實驗復習中,習慣于從基本實驗原理、實驗儀器、實驗步驟、經典實驗的歸類等角度的復習手段,已滯后于高強度的考試要求,案例式實驗復習課設計應成為實驗復習的主要課型。如:基本實驗原理、實驗儀器應融合到問題解決中。實驗步驟可有效整合為三個步驟:取材和分組編號、設置實驗組和對照組、觀察和記錄。如:(1)實驗設計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實驗材料為放置一段時間的菠菜,用以驗證氣孔具有開啟以及關閉的功能。根據提示寫出實驗材料、用具、步驟,并預測實驗結果,根據實驗結果做出解釋。(2)探究pH對胃蛋白酶的影響,并對設計的方案進行評價。并分析其與實驗pH對酶特性影響之間的矛盾。(3)設計光對植物的影響實驗;并且為使實驗設計具有嚴密性,請分析如何控制無關變量。(4)對酒精溶液的多種作用的認識。
同時在實驗復習中,對于經典實驗需要從不同角度提出新的問題,促使學生多角度思考,啟發(fā)學生思維,增強發(fā)散思維能力,從而提升實驗設計技能。例如:一輪復習經典實驗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時(實驗裝置見圖1),可以從新的角度提出多個問題:(1)為什么在實際操作實驗過程中,有的同學從瓶A中取出的培養(yǎng)瓶經鑒定也變成了灰綠色?如何改進?(2)在組裝B裝置的過程中,為了控制無氧條件,用T型夾夾住膠皮管進行密封處理,結果發(fā)生了錐形瓶爆裂和橡皮塞被頂落的現(xiàn)象,這是為什么呢?如何排除這一現(xiàn)象再次發(fā)生?(3)對于“實驗中酒精和CO2的產生是由于葡萄糖水溶液發(fā)生純化學反應,與酵母菌無關”你如何駁斥該觀點?(4)如果要使B裝置中的酒精產量提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請設計實驗對此因素進行探究并預測實驗結果。(引導學生從酵母菌的菌種、酵母菌的量、葡萄糖的含量、發(fā)酵溫度、發(fā)酵時間、通氣時間和pH值等多個角度考慮)
因此,將實驗問題活化、整合,是提升學生技能的有效手段。
2.技術層面
信息技術能夠增強情境氛圍,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從而彰顯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在復習課中使用信息技術也十分必要。
2.1 優(yōu)化多媒體使用,實現(xiàn)分層解決問題和高效展示
利用教室現(xiàn)有媒體,充分暴露學生問題成因和展示學生優(yōu)秀成果,是實現(xiàn)高效學習的重要手段。
(1)微課堂分層次解決問題。高三階段特別是第二輪復習階段,各種測試比較頻繁,測試可以暴露學生的問題,但是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問題,有的是基礎知識沒有徹底理解,有的是知識不能遷移,有的是實驗設計能力弱等等,因此試卷的講解因為時間的限制,只能選取一些典型的錯誤講解,但對于少數(shù)學生的錯誤就會出現(xiàn)講解不到位的現(xiàn)象,如果這些學生都需要老師的單獨講解,可能會出現(xiàn)一道題教師講解十幾遍,或者幾十遍的現(xiàn)象,這樣勢必會增加老師的工作量,針對這種想象,教師可以把一套試卷的中暴露的一個個問題,利用畫圖和錄音軟件單獨詳細講解,制成5—8分鐘左右講解視屏,并且編號放在學校的內部網絡上,形成微課堂,以供不同層次的學生同時查閱,這樣既方便解決學生的不同層次的問題,又減輕教師的負擔,同時也提高了教學的效果。
(2) 抓拍典型視頻,整合典型案例。如課前的“導學案”的預習場景中,通過數(shù)碼相機抓拍典型錯例和優(yōu)秀案例,作為課中集中展示和點評的材料,其尤其能夠驚醒學生的錯題,做出良好的榜樣。該種方式如靈活地進行作用,諸如學生在練習場景中,在考試場景中,都可以進行特寫,作為學生評議與學習的材料,能夠給學生極大的學習的動力。
2.2激發(fā)學生內驅力,通過活動推進
通過“活動單導學”模式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激發(fā)學生內驅力,能夠提高復習的效率。南通如皋市自2008年以來,在實踐中實施的“活動單導學”模式為其典型的案例,其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設計,以研制課堂教學活動單、建立班級學習小組、巧妙設計并執(zhí)行活動模型、積極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反饋與評價等為主體框架。由于該模式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相互獨立,而又緊密相關,教師認真部署、統(tǒng)籌協(xié)調,可以發(fā)揮其效用,提高復習課的效益。以“酶”二輪復習課為例,依據該模式思路,設計課堂活動:
“酶”二輪復習課活動導學單片段
活動一:回憶有關酶的相關知識,構建知識網絡
1. 聽題判斷,回答是否正確,錯誤的請說出理由。
2. 完成下列一系列特定酶的作用的表格。
3. 分析以上小題,完成以酶為中心的概念圖。
活動二:探究酶的特性
1. 分析實驗 “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相關內容,寫出實驗中的對照組和實驗組以及結論。
2. 請以定粉酶對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的催化效果設計簡要實驗方案,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并分析實驗中的自變量、因變量和無關變量。反思實驗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活動三:探究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
1. 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種物質(底物),溫度為37℃,pH在最適值,得出生成物量與反應時間關系(如下圖)。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請在原圖上畫出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大致曲線(用②表示)。
(2)在140分鐘后,曲線變成水平,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設胰蛋白酶濃度增大,其他條件保持不變,在原圖上畫出生成物量變化的示意曲線(用③表示)。
(4)假設胰蛋白酶濃度和其他條件不變,反應液pH值由2逐漸升高到10,則酶催化反應的速度將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若胰蛋白酶濃度和其他條件不變,底物濃度加倍,請在原圖上畫出生成物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用④表示)
(6)若溫度下降10℃,其他條件不變,請在原圖上畫出生成物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用⑤表示)。
小結:影響酶促反應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
對于推進活動,可以活動一為例,小組進行推薦,進行展示,其他小組則對活動表現(xiàn)進行評價;此外,可以通過引導優(yōu)秀小組設計課件,進行演說、辯論,讓活動更加生動有趣。如此,體現(xiàn)了復習課技術層面需關注的問題,即任務驅動、活動設計、綜合展示。
3.藝術層面
“有效是底線、高效是目標、魅力是追求”是高三復習課的三種境界,誠然“追求魅力”應該是復習課的境界。該境界以提高課堂結構力為核心,師生互相促進,思維相互碰撞,學生思考力得到提升。
因此,我們需要:一是要在課堂結構上大膽創(chuàng)新,激活學生深度參與的激情。二是教師要“備好問題”進入課堂。一節(jié)課要有4~5個精心設計的“亮點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是開放的或收斂的,也可以在開放中融合收斂。沒有巧妙的問題,就無法言及高效課堂、魅力課堂。藝術的建構手段是多元的。實驗作為結構主線,是生物復習課的法寶。例如,復習“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1)如何利用還原糖的鑒定原理和方法診斷糖尿病;(2)如何檢測奶粉、飲料、糖料病病人食品中成分是否達標;(3)設計實驗驗證“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質”等。再如復習“通過激素的調節(jié)”可設計的實驗有:(1)利用小白鼠探究甲狀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在實驗分組時需要注意哪些條件?(2) 利用小白鼠探究胰島素對動物血糖調節(jié)的影響,預測小白鼠的生活狀況。
總之,高三的復習課堂需要實驗,需要實驗結構化課堂,需要生物教師彰顯生物的實驗美、應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