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明 李 陽 肖 竹
社會組織有政府組織與民間組織之分,民間組織是政府、企事業(yè)單位之外公益性的非盈利社會中介組織。(1)王思斌:《組織管理與民間組織的發(fā)展》,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03年,第112頁。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組織在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建設和發(fā)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世紀70年代初期,國外學者開始系統(tǒng)研究民間組織。隨著全球化的深入,民間組織研究在20世紀80至90年代得到迅速發(fā)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民間組織數(shù)量增長迅速,在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文化保護傳承、抗震救災(2)莊孔韶、 王劍利 、 張慶寧:《重新發(fā)現(xiàn)和培植歷史而今的災害“反應單位”——四川震區(qū)民間組織的人類學觀察》,《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6期。等方面的重要性逐步得到凸顯。目前,學界已全面深入研究了民間組織的作用和功能。對于民間組織對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傳承,也從動力、作用等角度作了較深入的探討。如蘭東興分析了民間組織保護和傳承村落文化的動力;(3)蘭東興:《民間組織保護和傳承村落文化的動力分析》,《原生態(tài)民族文化學刊》2015年第3期。邵媛媛以廈門龍源宮的“文物化”過程為例,探討了民間社區(qū)組織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4)邵媛媛:《社區(qū)性組織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實踐與作用》,《民俗研究》2013年第1期。這些研究對理解民間組織在傳統(tǒng)文化保護傳承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但對于民間組織如何介入并保護傳承傳統(tǒng)村落文化,學界卻關注較少,其中董天倩、吳羽以安順吉昌村“抬汪公”活動為例,探討了民間力量在村落文化保護傳承中的角色。(5)董天倩、吳羽:《村落文化保護傳承中民間力量與政府角色分析》,《貴州民族研究》2016年第9期。因此,本文擬以中國第一農民詩社騷壇為例,在分析其歷史變遷的基礎上,從組織和守望者、保護和發(fā)展者的角度探討民間組織對村落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傳承。
民間組織對村落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傳承,一個重要表現(xiàn)就是其本身就是村落傳統(tǒng)文化的承載者。秭歸騷壇詩社對樂平里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傳承,體現(xiàn)在其本身就是樂平里村落標志性的文化符號。
樂平里是一個位于湖北省秭歸縣屈原鎮(zhèn),以屈原誕生地屈原村為中心,輻射北峰村、鳳凰溪村、香爐坪村而形成的傳統(tǒng)村落。該村落為紀念屈原而命名,傳說始于魏晉。其后,該村落名稱歷經(jīng)變遷,但至今仍保存著屈原祠、屈原像、“三閭八景”以及屈原傳說等文化遺產。
在樂平里傳統(tǒng)文化當中,騷壇詩社是一個因緬懷屈原而產生的民間詩歌組織,也是該村傳統(tǒng)文化重要的承載者。詩社社名源自屈原的詩作《離騷》,其具體成立時間不詳。不過,據(jù)秭歸民間保存的譚、黃等姓氏族譜載,詩社可能成立于明朝之前。清道光《黃氏族譜·序二》載:“懷秭歸屈左徒靈均之高風,慕騷壇之古跡,落業(yè)三閭?!鼻逋巍蹲T氏族譜·序三》也載:“(洪武二年)樂歌公沿香溪行至小峽,由入口六七里,訪三閭大夫靈均之遺勝,眼界為之一空,不禁感慨欣慕?!焙槲涠?1369)樂平里已有“靈均遺勝”“騷壇古跡”的記載說明,騷壇成立的時間不是此時,而是在此之前的元代。另據(jù)秭歸申報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節(jié)的資料載,騷壇詩社明代有據(jù)可查的社長有舉人屈伸、貢生熊廷兆,社員有舉人鄭庚、舉人彭鶴齡、貢生熊春宇、舉人王朝賓、貢生胡文煥等。可見,騷壇詩社是一個至遲成立于元代的民間詩歌組織。
至清代,詩社的記載更為明晰。據(jù)今屈原廟保存的一塊三閭(今樂平里)紅都秀才李植勒刻的碑載,其父李世選曾在清康熙四十年(1775)蒲月舉行清烈公會,并為清烈公屈原寫序,刊刻詩會憑吊屈原的詩贊,曰:“皇清乾隆四十年蒲月……父諱世選所撰清烈公會敘詩贊,并采集名儒吊屈公詩句。不能備載俟,另刊?!蓖瑫r,詩社隊伍在清代也逐步擴大,云集了一批地方文化精英。社長有貢生王文宣、貢生杜學審、貢生向國庠、貢生向鴻翥、稟生譚啟文、譚啟福、李勝良等,社員有縣訓導杜若岑、貢生胡其為、貢生熊文綱、知州王沛膏、商人鮑桂景、商人熊士鵬、縣教諭楊之標等。
民國時期,騷壇詩社薪火相傳。社長有李達善、黃家駒等,社員有秀才胡芷雋、舉人林智伯、私塾先生付光文、生員宋光甲、譚有章、李東原、譚光旭、譚光沛等。黃家駒、譚光旭是民國時期騷壇的領軍人物。黃家駒曾讀私塾十年,后教私塾多年。他熟讀《離騷》,性格開朗,幽默健談,其詩自由豪放,不拘一格。譚光旭曾參加過北伐,作戰(zhàn)勇猛,傷殘回家后自制一木腿,拄杖而行,因而被稱為“木腿子詩人”。他潛藏自家閣樓苦讀詩書八年,專心致力于詩的創(chuàng)作,一生創(chuàng)作詩數(shù)千首,僅詩集《六月飛霜》就收錄1000多首。1948年,他輔佐黃家駒成立“騷壇文藝月刊社”。月刊社規(guī)定,凡是會員,一月一聚,不得曠社,聚時必吟詩修文。是時月刊社啟事載:“時維公元1948年4月念日,社為成之。自茲而往,每月一開,凡我同人,不得曠社。值此待治之秋,必修文乃能偃武;迂處僻鄉(xiāng)之地,非正本何以清源。希泛月之名儒,自海天而下降,結霞契于鄉(xiāng)村,振斯文于世界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50年代至70年代,由于各種復雜的原因,傳續(xù)多年的騷壇詩社逐漸“隱沒”。不僅詩會活動停止,而且明清及民國時期遺留下來的詩詞手稿、書籍、字畫等多被遺失。
1982年端午節(jié),在秭歸縣政府的支持及譚光沛、杜青山、徐正端等樂平里詩人的大力倡導和組織下,騷壇詩社得到恢復。大會推選樂平里農民譚光沛為詩社恢復后的第一任社長。成員有黃家駒、杜青山、徐正端、胡學明、李國雄、李盛良、喬長貴、向富昌、徐宏章等。為確保騷壇詩社是以屈原誕生地的農民為主體,大會制定三條規(guī)則:一是社長必須是農民;二是詩社以弘揚屈原文化為宗旨;三是每年都要舉辦騷壇詩會。至此,中國第一農民詩社恢復成立。
詩社恢復后,迎來了三個階段的發(fā)展。第一階段從1982年復社到1991年復社后第一任社長譚光沛先生去世。該階段詩社快速發(fā)展,詩社成員迅速增加,規(guī)模不斷擴大,與外界交流頻繁,影響劇增,創(chuàng)作、發(fā)表了不少詩作。第二階段從1992年到2005年。該階段是詩社發(fā)展的調整期。經(jīng)歷恢復初期的快速發(fā)展后,詩社逐漸淡出公眾視野,進入深度的調整時期。該時期社員穩(wěn)定在60人左右,活動除每年舉辦詩會外,少有波瀾。特別是王明德社長去世后,社長空缺,詩社日常工作由副社長徐正端先生主持。期間,徐先生不顧家人反對,搬住屈原廟,直至2019年2月去世。期間,他謄抄整理了歷代詩社會員的詩稿,并將其搜集整理的20余冊資料全部上交秭歸縣文聯(lián),為詩社保存了大量珍貴的原始資料。此外,他還義務承擔了屈原廟的清潔、維護、接待工作。第三階段從2006年至今。該階段是詩社穩(wěn)定發(fā)展的時期。這一時期,在“文化搭臺,經(jīng)濟唱戲”的推動下,秭歸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詩社的發(fā)展。2006年5月30日由縣文聯(lián)組織詩社換屆選舉大會,推選熱愛詩詞寫作、熱心騷壇事務的農民黃瓊為社長,結束了詩社長達4年無社長的尷尬處境。2007年詩社與光明日報社聯(lián)合舉辦了第一屆中國湖北“屈原杯”端午詩會。詩會吸引了余光中等著名詩人參會。2009年,縣政府制定“秭歸騷壇詩”保護規(guī)劃,加大了對詩社資料整理、作品出版、申報“非遺”、舉辦活動等方面的支持。此后,通過穩(wěn)定的經(jīng)費支持,詩社步入正軌,每年聘請專家為社員講學授課,為詩社出版詩集,端午、中秋定期為社員舉辦詩歌吟唱活動。
廣義而言,文化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一切物質和精神產品的總和。在這些產品中,人們在節(jié)日與日常中開展的有組織和無組織的活動都可以說是文化。因此,在分析探討民間組織對村落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傳承時,既要關注物質文化,也要關注精神文化,更要注意村落中涵蓋物質和精神文化的活動。作為屈原誕生地紀念屈原而形成的群眾性地方業(yè)余詩歌組織,騷壇詩社自其成立以來,就一直在組織與村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村落文化活動。這些活動主要圍繞屈原的誕辰與忌日而展開。秭歸屈原廟保存的清代碑刻可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佐證。據(jù)前述三閭紅都人秀才李植刻勒的碑刻可知,清乾隆年間,詩社已在蒲月端午節(jié)由地方文化名人組織清烈公會,吟詩作賦,憑吊屈原。此外,屈原廟照面井現(xiàn)存的“照面井”碑則記述了清咸豐十年(1860)“三閭壇”盟主譚啟文領弟子端午聚會,游覽并整修與屈原有關的“八景”,載曰:“予白遐邇人等,此系屈公遺井,特尊神教予以整頓,倘有故違,定遭天譴……三閭合壇弟子同修,清咸豐十年。”
民國時期,騷壇組織的活動有了新的變化和發(fā)展,不僅于1948年4月20日在三閭鄉(xiāng)界限埡小學成立了弘揚屈學遺風、“修文偃武,正本清源”、“轉移社會風氣,促進文化大國”的“騷壇文藝月刊社”,推選社長,撰寫了規(guī)范詩社活動的《騷壇文藝月刊社啟事》,并要求“凡是會員,每月一開,不得曠社”。另根據(jù)田野調查得知,秭歸樂平里現(xiàn)在還保留一些騷壇的記憶,如在屈原的生日和忌日,由有威望的盟主發(fā)起并主持相關活動。成員自愿參加,自帶酒水肉菜,到屈原廟合伙做飯,飲酒作詩。這種活動直到20世紀80 年代騷壇詩社恢復初期一直存在。
由此可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騷壇詩社名稱雖然有所變化,但其作為村落文化活動組織者的角色沒有變化,即在屈原生日和忌日組織詩社成員聚會、寫詩,憑吊屈原、采集“詩贊”刊刻,還在開展詠詩之余,整理、保護與屈原相關的文化遺跡。
自1982年詩社恢復成立后,為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騷壇詩社組織的文化活動具有了新的時代內涵。一是在傳統(tǒng)詩會的基礎上,發(fā)展出了端午和中秋詩歌聚會。騷壇詩社以每年夏歷五月端午祭祀屈原之日為“社日”,把每年端午節(jié)舉辦的端午詩會定為詩社的“年會”,30多年來,騷壇詩社的端午詩會從未間斷過,且恢復了一些傳統(tǒng)程序。大致程序是:全體肅立,為屈原默哀;按照祭祀禮儀上香、奠嚼、獻饌、獻帛;招魂、歌贊、致祭文。招魂之前,社員需左手貼心,右手搭在左手背上,走交叉步虔,跟隨主祭繞屈原廟大廳屈原塑像一周,然后開始唱與《招魂》內容大致相同的招魂詞,唱罷回原地歌贊和靜聽祭文,禮畢后主祭按順序點名請社員站立于屈原廟正殿前詠唱、朗誦事前準備的各種詩稿。與端午詩會相比,中秋詩會儀式相對簡單,重在吟唱詩歌。如詩會在屈原廟舉行,社員及與會的詩歌愛好者需要在詩會開始前瞻仰屈原,然后正式舉辦詩會。二是編輯整理與展示詩稿。詩社除了繼承早期詩社社員們把詩作懸掛在屈原廟墻上的習俗,還利用縣文聯(lián)支持的經(jīng)費,出版《騷壇》詩集,集中展示社員的詩作成果。同時還編輯整理詩集,未出版的詩集有《明清騷壇詩選》(1991)、《民清時代騷壇存稿》(1991)、《吊屈原專集》(1994)、《吟屈原八景》(1994)、《騷壇詩集》(1994);印刷出版的詩集有《屈原故里騷壇詩》、《屈原頌歌》、《騷壇聯(lián)吟集》等。(6)秦曉梅:《新時期騷壇詩社歷史及現(xiàn)狀的調研》,《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增刊。三是加強與外界的交流合作。詩社與上海白社、湖北東坡詩社、湖北詩詞學會、湖南湘潭詩社、廣西杏壇詩社等全國多家知名出版社和文學刊物交流刊物和作品,先后受到《新觀察》《中國農民報》《文匯報》《文學報》《湖北日報》等多家報刊媒體的采訪報道。許多著名詩人和作家,如臧克家、賀敬之、劉岱、齊克、嚴辰、公劉、吳丈蜀、張同吾、祁人、張昌爾、謝克強等都與詩社有密切往來。①1983年端午節(jié),著名書法家和詩人吳丈蜀專赴樂平里,與社員交流,賦詩八首,贈予騷壇,并題寫社名“湖北省秭歸縣騷壇詩社”。1984年,原湖北省顧問委員會副主任、著名作家李爾重為《騷壇社員詩詞選》寫序,對騷壇的發(fā)展極為關注。此外,來自日本、韓國、新加坡及港澳臺崇拜屈原的詩人、學者和作家們,也來到樂平里拜謁屈原,與詩社的成員應酬唱和。
綜上可見,作為村落文化活動的組織者與傳統(tǒng)的守望者,騷壇詩社承擔的任務主要是在重要節(jié)日組織詩社成員聚會、寫詩,憑吊屈原,刊刻詩集,整頓,保護與屈原相關的文化遺跡。1982年恢復后的騷壇詩社,其擔負的“職責”有所拓展,除了在節(jié)日舉辦詩會外,還要在日常生活中編輯整理與展示詩稿,加強與外界的交流合作。
保護傳承村落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需客觀認識民間組織的作用。民間組織不僅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重要的承載者、組織者,也是村落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者、弘揚者。(7)董天倩、吳羽:《村落文化保護傳承中民間力量與政府角色分析》,《貴州民族研究》2016年第9期。自恢復以來,樂平里騷壇詩社發(fā)揮其民間組織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在樂平里屈原文化的保護、傳承、創(chuàng)新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屈原文化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涵蓋屈原不斷求索的愛國精神、驚艷絕倫的騷賦創(chuàng)作,以及由此演繹出來的以端午節(jié)為中心的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蒿等民俗文化。作為屈原家鄉(xiāng)樂平里的民間組織,秭歸騷壇詩社以其特有的方式,較好地繼承和發(fā)展了秭歸以樂平里為中心,以屈原文化為內核的村落傳統(tǒng)文化。
一是生動詮釋了屈原的“求索”精神。屈原偉大的精神當中,“求索”是其精神的核心。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詩句告誡人們,人生道路漫長,需要“上下求索”,即使面對坎坷,也不能放縱沉淪,要積極上進,勇于進取,敢于探索。騷壇詩社及社員們始終以傳承弘揚屈原精神為目標,用詩歌和行動表達了他們對生活中真善美的無限向往和追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騷壇詩社及所在的樂平里的人們,以《楚辭》為村中圭臬和最大的財富,一代代誦讀《楚辭》。讀書和務農水乳交融,成了詩社社員和樂平里村民的一種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圍。這種氛圍,使得樂平里涌現(xiàn)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一代又一代的鄉(xiāng)土文人??既」γ撸叱鋈龒{大山的阻隔,傳承求索精神。未考取者,白天干農活,晚上拿筆寫詩,自娛自樂。農閑時節(jié),社員們以詩為媒,以詩會友,自在逍遙,樂平里也因此充滿詩情畫意。每年艾粽飄香的端午時節(jié),社員們三五成群,飲酒賦詩,追古述今。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詩社得到了恢復、發(fā)展。1982年,樂平里的人們克服困難,恢復了旨在弘揚傳承屈原文化和精神的“秭歸縣三閭騷壇詩社”。從1982年開始,每年舉辦端午詩會,緬懷屈原,光大屈原的求索精神。騷壇詩社的詩人,即使面臨生活的艱辛,仍不放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仍不放棄對詩歌的熱愛,通過自己的努力,詮釋、傳承著屈原不斷求索的精神。如“木腿子詩人”譚光旭,身殘志不殘,苦讀《楚辭》,一生創(chuàng)作了數(shù)千首詩;家境貧寒的杜青山,白天忙于農活,晚上點煤油燈苦讀詩書,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義務守廟人徐正端,三十年如一日住在屈原祠,孤寂陪伴屈原,直至2019年2月去世。徐正端還為地方中小學講解屈原歷史和文化,自掏腰包編輯整理了一批詩集,搜集整理了600余萬字的騷壇歷史文化資料,為詩社的恢復、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二是傳承、弘揚了我國詩歌文化。詩歌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時下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危機,舊體詩尤甚。騷壇詩社及其社員在艱難中前行,在汲取屈原騷體詩精華的基礎上,運用濃郁的民間文學技巧和表現(xiàn)形式,堅持創(chuàng)作古體詩,同時也兼容其他類型的詩詞歌賦。據(jù)徐正端老先生介紹,舊時讀私塾、讀古詩出生的人,多能創(chuàng)作文章、詩歌和對聯(lián)。但是現(xiàn)在不行,現(xiàn)代教育之下的大多數(shù)讀書人古文、古詩基礎較弱,難以信手拈來創(chuàng)作舊體詩。即便如此,騷壇詩社詩人的創(chuàng)作仍以舊體詩為主,長期堅持創(chuàng)作騷體詩,傳承、弘揚我國的詩歌文化。據(jù)秭歸縣文聯(lián)主席周凌云先生介紹,1982年后,騷壇詩社創(chuàng)作各類體裁和形式的詩詞達4000多首,其中大多為舊體詩。譚光沛、杜青山、王明德等是舊體詩創(chuàng)作的代表詩人,譚光沛創(chuàng)作舊體詩近千首,杜青山創(chuàng)作舊體詩數(shù)百首,王明德創(chuàng)作舊體詩200多首,作品曾入選《全國詩社詩友作品選萃》。此外,詩社以《騷壇詩選》為創(chuàng)作和展示平臺,從社員作品中精選詩詞數(shù)百首,在各大詩刊雜志上公開發(fā)表了大量作品。隨著秭歸縣委縣政府對文化工作的重視,自2005年起,騷壇詩社每年編印一本《騷壇》詩集,集中展示社員們的作品。部分社員甚至還出版?zhèn)€人詩歌專集,如劉光愚的《盛世心聲》、宋發(fā)武的《峽江春韻》、梅大敏的《舊律新詠》、楊先瑜的《野叟吟草》、鄭乃千的《御冰書廬詩詞》、袁子信的《草根寓詠》、周凌云的《合歡樹》等。與此同時,騷壇詩社以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詩社活動日,舉辦詩會,弘揚我國詩歌文化。特別是1984年在屈原祠舉辦的端午詩會,2004年的“中國詩歌萬里行”啟動儀式在秭歸的首發(fā)活動,2007年由中國詩歌學會、湖北日報社和秭歸縣政府聯(lián)合舉辦的“九畹溪·屈原杯”全國詩歌大賽等規(guī)格高、影響大的活動,更是吸引了全國各地及海外華人中的著名詩人、學者的踴躍參加。
在騷壇詩社的影響之下,我國的詩歌文化傳統(tǒng)在秭歸得到較好地傳承和發(fā)展。既弘揚了屈原的求索精神,傳承了地方文化,也以古體詩為主,兼容其他題材詩歌。從1999年至今,在騷壇詩社的引領下,秭歸先后成立了奔流、天問、楚風、螢火蟲、九歌、杏林、涉江、蘭蕙、夕陽、金稅、樹蕙、清蓮、丹陽等13個詩社團體,吸引教師、學生、公務員及黨政機關干部、農民、醫(yī)務工作者等各個行業(yè)近千人參加社團。成立詩社之多,涉及行業(yè)之廣,吸納社員之多,在全國詩歌界罕見。
三是保護傳承了秭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屈原傳說”。秭歸樂平里是屈原的故里,當?shù)亓鱾髦罅坑嘘P屈原的傳說。這些傳說分為山川靈氣型、勤奮好學型、教書育人型、勞動生產型、愛憎分明型、保家衛(wèi)國型六類,彰顯了屈原的智慧,表現(xiàn)了屈原的勤奮、勇敢、愛國精神。這些傳說,是屈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騷壇詩社詩人創(chuàng)作詩歌的源泉和素材。騷壇詩歌的作品,歌詠對象多與屈原傳說相關,體現(xiàn)并傳承了秭歸樂平里悠久、豐厚的屈原文化。如詩人李盛良的“井堪照面獨稱奇,一股清流萬古詩。莫道西湖靈隱寺,大夫遺水勝瑤池”,即以屈原傳說“照面井”為題。此外,屈原傳說的主要傳承人譚光沛、杜青山、王明德、黃家駒、徐正端、徐宏章、譚家兵、黃瓊等,同時也是騷壇詩社的重要成員。他們在復興和發(fā)展騷壇詩社的同時,也肩負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屈原傳說”保護和傳承的重要使命。
綜上可見,秭歸騷壇詩社發(fā)揮民間組織的主體性,在保護傳承樂平里村落傳統(tǒng)文化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既詮釋了屈原的求索精神,也傳承、弘揚了以屈原的騷體詩為代表的詩歌文化,還保護傳承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屈原傳說”。
關于民間組織與傳統(tǒng)文化保護之間的關系,國外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民間組織在催生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參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具體決策、將市場機制引入文化遺產保護事業(yè)、設立專門機構負責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具體業(yè)務、提高民眾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等方面的作用,(8)杜紅艷:《國外民間組織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與啟示》,《求索》2012年第2期。國內的研究從動力、作用的角度探討了民間組織對傳統(tǒng)文化或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但對于民間組織如何介入傳統(tǒng)文化或文化遺產的保護,卻少有研究。鄉(xiāng)村文化耕植于鄉(xiāng)土,其組織形式、構成與鄉(xiāng)村環(huán)境融為一體。民間組織中的多數(shù)成員,生于斯,長于斯,他們是地方歷史文化的守望者,也有著較強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只要國家能給予適度的發(fā)展空間,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體性,他們就能“向社會提供眾多服務,承擔一些政府部門不該做或做不好,企業(yè)做卻未必有效的社會事務”。(9)戴維·奧斯本、特德·蓋布勒:《改革政府:企業(yè)精神如何改革著公營部門》,上海市政協(xié)編譯組、東方編譯所翻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年,第22頁。本研究以中國第一農民詩社秭歸騷壇為例,在分析詩社變遷的基礎上,從組織和守望、保護和發(fā)展的角度探討了民間組織對村落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傳承。研究認為,民間組織是根植于地方熟悉地方歷史文化的社會組織。作為地方鄉(xiāng)土文化延續(xù)的載體,民間組織既是村落傳統(tǒng)文化的組織者與守望者,也是保護者與發(fā)展者。秭歸騷壇詩社的復興、發(fā)展以及在組織地方活動、守望鄉(xiāng)土、詮釋求索精神、弘揚詩歌文化、保護傳承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屈原傳說”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對正確認識民間組織與鄉(xiāng)村文化振興的關系、保護傳承村落傳統(tǒng)文化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