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晉陽古城二號建筑基址窖穴遺跡2016 年度植物浮選結果分析*

2020-01-15 05:20孫永剛韓炳華
考古與文物 2019年6期
關鍵詞:植物種子炭化總數

孫永剛 張 帥 韓炳華

(1.赤峰學院歷史文化學院;2.煙臺市博物館;3.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晉陽古城遺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晉源區(qū)晉源鎮(zhèn)附近,古城面積大約20 平方公里。二號建筑基址群位于古城遺址西北區(qū)域,距離明太原縣城北城墻約350 米、晉陽古城西城墻830米處。

2016 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與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二號遺址建筑群進行了考古發(fā)掘。揭露出東西兩組建筑基址,其中西組建筑基址,始建于唐,毀于宋初。在西組建筑東100 米,發(fā)掘了東組建筑。整個東組建筑基址分三期。最早期建筑遺址時代為漢代,主要有一些房址和水井。出土四神磚、方格菱形方磚、云紋瓦當、繩紋陶罐以及大型石質建筑構件等。第二期建筑遺跡疊壓在早期建筑遺跡之上,時代為魏晉十六國,發(fā)現(xiàn)有大型窖穴及房址等遺跡。出土器物有繩紋板瓦、繩紋筒瓦、云紋瓦當、“富貴”文字瓦當、“六年”文字板瓦和一些陶器等。第三期建筑始建于東魏,經北齊、隋,最后廢棄于唐。建筑基址夯土范圍遍布整個發(fā)掘區(qū),該建筑基址是一個由四周房屋圍合而成的院落,院中排水渠曲折回繞,水井修筑考究,礎石整齊劃一。出土有青掍板瓦、青掍筒瓦、“興和”和“天?!便懹浀目招拇u、脊頭瓦、蓮花紋瓦當、漢白玉“神王”造像、青瓷碗、紅陶碗、灰陶罐以及“五銖”錢等[1]。

一、采樣與浮選

在對二號建筑基址進行發(fā)掘的過程中揭露了兩座窖穴遺跡。為了對其使用功能做進一步認識,我們對其進行了全面的采樣,采集樣品38 份,土樣總量522 升,平均每份樣品土量約為13.74 升。土樣浮選在晉陽古城駐地完成,浮選設備為水波浮選儀,收取浮出物的網篩采用的是80 目(網篩孔徑為0.2 毫米)。浮選結果陰干后在赤峰學院進行挑選,并對大于1 毫米的炭化木屑進行稱重和登記,對炭化植物種子進行鑒定、統(tǒng)計和拍照。

二、浮選結果

根據鑒定結果,晉陽古城二號建筑基址兩個窖穴里的炭化遺存主要分為炭化木屑和炭化植物種子兩大類。

(一)炭化木屑

炭化木屑是指未燃燒殆盡的木頭殘存,主要來源于未燃盡的燃料或遭遇焚燒的木料[2]。在實驗室對直徑大于1 毫米的炭化木屑分類稱重,并進行等量換算,結果顯示,38 份樣品所含炭化木屑總量為57.9283 克。

(二)植物種子

晉陽古城二號建筑基址共浮選出土炭化植物種子2696 粒,計49 種。經過鑒定,這些炭化植物種子包括:粟、黍、水稻、小麥、青稞、大豆、豌豆、大麻等八種農作物;以及禾本科、豆科、藜科、蓼科、莎草科、薔薇科、唇形科、旋花科、錦葵科、鳶尾科、菊科、十字花科、罌粟科、馬鞭草科、茄科、牻牛兒苗科、車前科、忍冬科等雜草類植物種子共計18 科38 種;苦木科的落葉喬木臭椿1 種;瓜果類植物遺存葫蘆科的甜瓜屬1 種和薔薇科的蛇莓1 種;此外還有少量特征不明顯或因燒烤致其失去特征部位而無法鑒別的未知種屬的植物種子。

1.農作物種子

遺址38 份樣品中出土農作物種子合計1808粒,主要分為禾本科、豆科、??迫?,多為一年生草本,其中以禾本科植物種子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為豆科植物,??谱钌佟?/p>

(1)粟(Setaria italica),1460 粒,占農作物總數的80.75%。禾本科狗尾草屬。這些炭化粟粒呈圓形,較圓潤。尾部圓,無尖。腹部扁平,籽粒表面光滑。胚部較長,呈U 形,大于整體的1/2,因燒烤而爆裂形成溝狀。

(2)黍(Panicum miliaceum),151粒,占農作物總數的8.53%。禾本科黍屬。種子呈長圓形,背部較鼓,胚部V狀,較短,小于整體的1/2,尾部有尖。另外有一些帶殼的谷粒,尚未炭化,谷殼表面較為光亮。

(3)水稻(Olyza Sativa),15 粒,占農作物總數的0.83%。禾本科稻屬。均為去殼后的稻米,所出稻米保存較為完好,其背腹扁平,呈長橢圓形,表面光亮,兩側縱向各有三條左右的縱紋。未發(fā)現(xiàn)基盤。

(4)小麥(Triticum aestivum),63 粒(1 粒碎),占農作物總數的3.48%。禾本科小麥屬。小麥呈頭寬尾窄狀,背部凸起腹部平緩。

(5)青稞(Hordeum vulgare),12粒(1粒碎),占農作物總數的0.66%。禾本科大麥屬。種子整體呈梭形,兩頭尖,背腹凸起,腹溝不明顯。

(6)大豆(Glycine max),100 粒,占農作物總數的5.53%。豆科大豆屬。遺址所出大豆大多保存狀況較差,形體呈長橢圓形,胚區(qū)呈長圓形,臍部窄而長,位于腹部偏上,大豆含油脂較高,因火燒爆裂油脂析出表面產生孔隙。

(7)豌豆(Pisum sativum Linn),4 粒,占農作物總數的0.22%。豆科豌豆屬,一年生或越年生攀援草本。保存狀況較差,整體近圓形或橢圓形。

(8)大麻(Cannabis sativa),3 粒,占農作物總數的0.17%。??拼舐閷佟J莨研位蚵褷顧E圓形,略扁,表面具有網格脈紋[3]。

2.非農作物種子

遺址出土非農作物種子數量總計881 粒,以藜科植物絕對數量最多,禾本科植物次之,再有車前科、鳶尾科、葫蘆科等。

(1)禾本科(Gramineae)118 粒,占非農作物種子總數的13.39%。包括一年生草本稗、野稷、野燕麥、狗尾草、早熟禾、馬唐和多年生草本虉草。

稗,18粒。穎果卵形,臍較大,圓形,胚卵形,長約占穎果的2/3??勺瞿敛荩褜嵖梢允秤?。

野稷,2粒。穎果橢圓形,平凸狀,臍橢圓形,胚為穎果的2/5。

野燕麥,2 粒。夏熟作物田雜草,穎果矩圓形,腹面具溝,胚橢圓形,長約占穎果的1/5。

狗尾草,89 粒。穎果橢圓形,臍橢圓形,腹面扁平,胚橢圓形,長約占穎果的2/3??勺瞿敛?,稈葉入藥可治癰疔,面癬。

早熟禾,2 粒。夏熟作物田雜草,穎果紡錘形,具三棱,腹面凹陷,胚橢圓形,凸起,長約占穎果的1/4。

馬唐,3 粒。秋熟作物田雜草,穎果橢圓形,胚卵型,呈指紋狀,長約占穎果的1/3。為優(yōu)良秋季牧草,谷粒可制淀粉。

虉草,2 粒。穎果呈橢圓形,腹部凸起,背部扁平??勺瞿敛?,并供編制及造紙。易混于多種作物種子中。

(2)豆科(Leguminosae)4 粒,占非農作物種子總數的0.45%。包括草木樨和胡枝子。

草木樨,3 粒,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種子腎狀橢圓形,兩側扁,一側稍微隆起。

胡枝子,1 粒,直立灌木。種子倒卵形,兩側扁??勺鼍G肥、飼草和水土保持植物,嫩葉可以蒸曬煮茶,籽實可舂米食用。

(3)藜科(Chenopodiaceae)467 粒,占非農作物種子總數的53.01%。包括藜、地膚、堿蓬和蟲實,均為一年生草本。

藜,456 粒。夏熟作物田雜草,種子卵圓形,扁平。嫩莖葉沸水焯后可食用。

地膚,7 粒。種子橫卵形,上下扁,胚馬蹄鐵形。果實入藥,有清濕熱,利尿,治蕁麻疹和皮膚癬等功效,嫩莖葉可以吃,老株可用來作掃帚,通稱“掃帚菜”。

堿蓬,3 粒。種子近圓形,凸透鏡狀,表面具微細的網狀紋。

蟲實1 粒。果卵形或圓卵形。優(yōu)良牧草,籽實可食用,亦可入藥。

(4)蓼科(Polygonaceae)13 粒,占非農作物種子總數的1.48%。包括一年生草本酸模、兩棲蓼、分叉蓼、拳蓼和多年生草本酸模葉蓼。

酸模,2 粒。瘦果三棱狀橢圓形,表面光滑。全草入藥,可治皮膚病、疥癬等。

酸模葉蓼,1 粒。夏熟作物田雜草,瘦果卵圓形,扁平,兩面微凹。

兩棲蓼,3 粒。瘦果近圓形,雙凸鏡狀。生于湖泊邊緣的淺水中、溝邊及田邊濕地。

分叉蓼,3 粒。瘦果菱形三棱狀,表面光滑,果棱較銳,頂端突尖。生于草原、山坡、農田。

拳蓼,4 粒。小堅果橢圓狀卵形。生于山坡、路旁草叢中。

(5)莎草科(Cyperaceae)5 粒,占非農作物種子總數的0.57%。包括多年生草本苔草和螢藺。

苔草,4 粒。種子呈闊卵形,臌脹多棱。

螢藺,1 粒。水田雜草,小堅果倒卵形,兩側扁而一面微凸,表面有細網紋,或稍有橫波紋。

(6)薔薇科(Rosaceae)2 粒,占非農作物種子總數的0.23%。包括多年生草本龍牙草和蛇莓。

龍牙草,1 粒。瘦果倒圓錐形,果基部具彎柄,柄端具明顯凸出的圓形果臍。全草入藥,止血消炎、止痢、解毒殺蟲、益氣強心。籽實可以磨面食用。

蛇莓,1粒。瘦果耳狀,腹面平直,背面拱形。表面具微細的念珠狀網紋。

(7)唇形科(Lamiaceae)6 粒,占非農作物種子總數的0.68%。包括一年生草本香薷、紫蘇和多年生草本地筍。

香薷,3 粒。瘦果矩圓狀倒卵形,不明顯三面體,背面隆起,腹面中線高,形成兩個平面,頂部較平。全草藥用,發(fā)汗、利尿、解毒。

紫蘇,2 粒。瘦果圓形,背面圓形弓曲,腹面較平,中部稍隆起,果頂圓。種子和葉入藥,發(fā)汗、鎮(zhèn)咳、利尿,嫩葉與籽實皆可采食。

地筍,1 粒。小堅果扁平,倒卵狀三棱形。晚秋以后采挖其根莖可以鮮食或炒食,亦可做醬菜等。

(8)旋花科(Convolvulaceae)3 粒,占非農作物種子總數的0.34%。包括多年生草本打碗花、一年生草本菟絲子和旋花科。

打碗花,1 粒。夏熟作物田雜草,種子卵圓形,表面有小疣,其根可以蒸曬食用。

菟絲子,1 粒。種子橢圓形,表面粗糙,種子上端漸窄,微向腹面彎曲,呈不明顯的突嘴狀,嫩苗葉煠熟用油鹽調食。

旋花科,1 粒。尚未鑒定到種屬,僅鑒定到科。

(9)錦葵科(Malvaceae)31 粒,占非農作物種子總數的3.52%。包括一年生亞灌木狀草本苘麻和二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錦葵。

苘麻,9 粒。種子三角狀腎形,兩側壓扁,表面細顆粒狀,背面較厚,三角形弓曲,腹面較薄。種子入藥,利尿,通乳。

錦葵,22 粒。種子圓腎形,兩側斜扁,表面細顆粒狀,背部厚,腹部薄,具缺口。

(10)鳶尾科(Iridaceae)馬藺63 粒,占非農作物種子總數的7.15%。多年生密叢草本。種子呈不規(guī)則多面體,縱長或近等直徑,表面略粗糙,砂礫質或具小皺。

(11)菊科(Asteraceae)大籽蒿2 粒,占非農作物種子總數的0.23%。蒿屬,一年或二年生草本。種子倒卵形,稍彎曲。全草藥用,消炎止痛,清熱解毒。

(12)十字花科(Brassicaceae)獨行菜2 粒,占非農作物種子總數的0.23%。獨行菜屬,一年或兩年生草本。種子半圓狀倒卵形,扁。生于田間、路旁和草地。其嫩苗葉可以食用。

(13)罌粟科(Papaveraceae)罌粟2 粒,占非農作物種子總數的0.23%。罌粟屬,一年生草本。種子腎形,略扁,表面具粗網紋,網壁清晰,網眼深。背面圓形弓曲,較厚。果實可入藥,止瀉、鎮(zhèn)痛。

(14)馬鞭草科(Verbenaceae)荊條1 粒,占非農作物種子總數的0.11%。牡荊屬,落葉灌木。核果近球形。適宜植于山坡、湖塘邊。也可入藥。

(15)茄科(Solanaceae)假酸漿1 粒,占非農作物種子總數的0.11%。假酸漿屬,一年生草本。種子腎狀圓形,扁,表面具網紋。頂端圓而厚,向下漸薄,背側拱圓,腹側平直。全草入藥,鎮(zhèn)靜、祛痰、清熱解毒。

(16)牻牛兒苗科(Geraniaceae)牻牛兒苗1 粒,占非農作物種子總數的0.11%。牻牛兒苗屬,多年生草本。種子倒圓錐形蛹狀。生于路旁、田邊、山坡,嫩葉可供食用。

(17)車前科(Plantaginaceae)洋車前草96 粒,占非農作物種子總數的10.9%。車前屬。種子呈不規(guī)則多面體,背腹壓扁。生于農田、路旁、水溝等潮濕地。

(18)忍冬科(Caprifoliaceae)4 粒,占非農作物種子總數的0.45%。尚未鑒定到種屬,僅鑒定到科。

(19)苦木科(Simaroubaceae)臭椿1 粒,占非農作物種子總數的0.11%。臭椿屬,落葉喬木。系椿樹的一種名樗樹,其樗芽味臭不可食用。其材質堅韌、紋理直、易加工,是優(yōu)良的木材原料。

(20)葫蘆科(Cucurbitaceae)甜瓜59 粒,占非農作物種子總數的6.7%。種子卵形或長圓形,先端尖,基部鈍,表面光滑,無邊緣。瓜蒂和種子藥用。

3.未知植物種子

除了上述能夠鑒定出種屬的炭化植物種子外,在鑒定過程中還發(fā)現(xiàn)了7 粒未能判斷其種屬的種子?;蛞蚍贌^甚致使其失去了特征部位,或是因自然原因導致其在埋藏過程中擠壓破碎,無法對其進行鑒定,暫將其歸置在未知的植物種子中。僅對其進行拍照、測量。

三、分析討論

(一)炭化木屑問題

窖穴中所出炭化木屑僅僅是木材燃燒后的少部分殘留,總重57.9283 克,平均每十升土樣約1.11 克。在發(fā)掘過程中,從窖穴剖面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很厚一層尚未炭化的木屑,在地下特殊的埋藏環(huán)境下木材的紋理清晰可見。窖穴Ⅰ和窖穴Ⅱ均由青磚壘砌而成,前者呈倒穹隆頂的近圓形,后者呈方形,都屬于半地穴式。窖穴的底部發(fā)現(xiàn)有完整的魏晉十六國風格的筒瓦等建筑構件,結合文獻的記載和窖穴的構造以及窖穴內出土的木屑堆積情況,我們不難推測窖穴在使用期間,作為地上部分應該是有木頭搭建的頂棚,經人工修葺后覆以磚瓦而成,后因焚燒或其他原因導致窖穴廢棄,其中炭化木屑應該是頂棚木材燃燒后的殘存。

表一 窖穴內出土炭化植物種子統(tǒng)計表

續(xù)表一

(二)農作物遺存分析

兩個窖穴中出土的農作物種子的數量占所有炭化植物種子的67.07%,其中以粟的絕對數量最多,其次為黍、大豆、小麥、水稻、青稞、豌豆、大麻。在這八種農作物遺存中,粟和黍占據絕對優(yōu)勢,約占出土農作物總數的94.71%。農作物種類較為豐富,而且多品種農作物種植制度相對于單品種農作物種植制度,更能有效防止自然災害,降低風險。比對各類作物的絕對數量可以看出當時的農業(yè)經濟仍是以種植粟和黍為代表的典型北方旱作農業(yè),伴隨少量稻作農業(yè),這與當時的微地理環(huán)境或有關系。

粟,俗稱“榖子”或“小米”。起源于中國或東亞,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是新時期時代黃河流域主要栽培物,黃河流域史前時期,考古發(fā)掘的糧食作物就數粟最多。直到唐代以前,粟一直是北方地區(qū)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秦漢時期,粟是種植最多的谷物,唐宋時期南方地區(qū)也開始提倡種粟。宋末,由于水稻和小麥的發(fā)展,粟才慢慢退居二線[4]。窖穴中的粟在所有農作物中占比最大,表明在當時粟是作為主要的農作物品種,標志著其在魏晉十六國時期北方地區(qū)旱作農業(yè)的主體地位。

黍,古又名“秬”或“秠”。生長周期較短,耐干旱耐貧瘠,適合在干旱的中國西北地區(qū)栽植,是古代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詩經》中有18 個篇章提到黍,如《詩經·王風·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盵5]黍在《詩經》時代至唐宋時期,均作為主食出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中?!俄n非子·外儲說左下》:“仲尼先飯黍而后啖桃,……,夫黍者,五谷之長也,祭先王為上盛?!盵6]孔子先吃黍,認為黍為五谷之先?!洱R民要術》中“黍穄”列為谷類作物的章首,可見其重要程度,說明魏晉十六國時期黍在先民生活中仍是主要栽培作物。

大豆,古稱“菽”,《詩經》、《管子》等文獻多次提到。根據目前的統(tǒng)計資料,有11處考古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栽培大豆遺存,分布范圍從黃河中游的陜西、山西、河南北部、內蒙古東南部、山東中部地區(qū)。時間大致從龍山時代至周代[7],說明至遲在龍山時期大豆已經開始被人們馴化栽培。大豆具有良好的固氮作用,《齊民要術》:“凡黍穄田,新開荒為上,大豆底為次,谷底為下?!盵8]意思是說種植黍子、穄子的田地,最好為新開墾的田地,其次為前茬種大豆的地,正說明大豆成熟收割之后,其根系具有共生固氮的根瘤菌,可固定空氣中的氮,使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成為優(yōu)勢菌種大量滋生,可作為良好的氮肥。遺址浮選出土的大豆數量僅次于粟和黍,說明在當時大豆是作為重要的農作物進行栽培,多品種農作物的綜合種植不僅相互間有利,更是降低了農作物種植的危險系數。

小麥,起源于西亞的肥沃新月地帶,約在7000 年左右傳入了中亞,在停滯一段時間之后,大概在至遲4000 年左右傳入中國,開始廣泛的分布于中國北方地區(qū)和西南地區(qū)。山東龍山時代的趙家莊遺址考古資料顯示,小麥很可能在距今4500 年就已經傳入中國[9]。中原地區(qū)禹州瓦店遺址[10]的小麥遺存進行直接測年的數據顯示其年代晚于遺址的年代(即龍山時代),這一時期各遺址出土的小麥遺存普遍偏少?!对娊洝窌r代稱小麥為“來”。如《詩經·周頌·思文》曰:“貽我來牟,帝命率育?!盵11]《呂氏春秋》中的麥,沒有大麥、小麥之分,均指大麥。小麥一詞最早見于魏晉時期《名醫(yī)別錄》:“小麥,味甘,微寒,無毒。主除熱,止燥渴、咽干,……?!盵12]至此麥才有小麥、大麥之分。小麥大面積種植源于漢代,窖穴中小麥出土數量偏少,表明小麥在當時并非主要農作物。

水稻是東亞地區(qū)最早馴化栽培的農作物之一,馴化與栽培的地域主要集中在長江流域。文獻記載,水稻在山西地區(qū)已有1900 多年的種植歷史。東漢安帝三年(116 年)春正月甲戌“修理太原舊溝渠,溉灌官私田。酈道元水經注曰:‘昔智伯遏晉水以灌晉陽,后人踵其遺跡,蓄以為沼,分為二派,北瀆即智氏故渠也。其瀆乘高,東北注入晉陽城,以溉灌,東南出城注于汾水?!袼逌锨粗^此?!盵13]《太平寰宇記》載:“隋圖經云……晉澤,在縣西南六里,隋開皇六年引晉水溉稻田,周回四十一里。”晉澤即指太原舊溝渠。從這些史料可知,晉祠水稻種植至遲在漢代開始。由于,晉祠水稻生長的地表層有深厚的黑土,含有豐富的有機物,蓄水性強,且Ph 值為堿性。晉祠水稻性微寒,呈弱堿性,符合人體體液呈堿性的需要;同時,四季分明的大陸性氣候,充足的日照、適宜的季風,都為晉祠水稻的開花、授粉、抽穗,提供了生長條件[14],一直以來,晉祠水稻備受后人贊譽,宋代范仲淹“千家溉禾苗,滿目江鄉(xiāng)田”[15]的詩句、清代許榮“晉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的楹聯(lián),都在描繪晉祠稻田生產的盛大景象。

青稞,因內外穎殼分離,籽粒裸露,故又名裸大麥、元麥、米大麥。中國西北、華北、內蒙古、西藏等地均有栽培,目前最早的青稞遺存發(fā)現(xiàn)在西藏的昌果溝遺址,距今約3500 年[16]。青稞是藏區(qū)的主要糧食產物,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亦是釀造青稞酒的原材料。窖穴中出土的少量青稞說明當地居民利用這種高寒作物,作為糧食作物的補充。

豌豆,原產于亞洲西部及地中海沿岸,在近東和歐洲新時期時代遺址中就已發(fā)現(xiàn)栽培的豌豆,距今7000 年左右。在我國豌豆也是重要的豆類栽培作物之一,至今已有2000 年左右。豌豆一詞最早見于三國魏·張揖的《廣雅》:“蹓豆、卑豆,豌豆也”,東漢崔寔《四民月令》里稱其為豍豆[17]。清人王士雄《隨息居飲食譜》:“粒圓如珠?!稜栄拧访州?,《管子》作荏菽,《本草》名胡豆,《唐史》作畢豆,《遼志》作回回豆,俗稱淮豆,亦曰寒豆。甘平。煮食和中,生津止渴,下氣,通乳消脹。研末涂癰腫,……,亦可作醬用?!盵18]豌豆具有耐干旱耐凍的特性,可作糧食和飼料,亦可備饑荒。豆葉、豆莢及籽實經加工可做副食。窖穴中出土的少量豌豆,說明豌豆雖然已經傳入我國,但并未開始廣泛的種植。

大 麻, 主 要 種 植于北方,屬于雌雄異株植物,雄株稱“枲”,只開雄花,不結果實,其莖較為細長,其花的周圍幾乎無葉;雌株稱“苴”,開花后可結果實,雌株的莖較粗短,花序末端葉多[19];不分雌雄株則統(tǒng)稱為麻?!对娊洝め亠L·七月》之“九月叔苴”[20],其苴就指大麻開雌花者,大麻子可作糧食采集食用,作為備荒作物,麻子亦可榨油,但麻子食多會致幻,古人食麻子不僅為充饑,也有醫(yī)療的效果。同時,《詩經》中所見麻,皆為不分雌雄株者,統(tǒng)為纖維原料,如《詩經·陳風·東門之池》提到“可以漚麻”、《詩經·陳風·東門之枌》的“不績其麻”等,其麻皆是提取纖維用作紡織材料。大麻在漢代還是一些地方的五谷之一,所處地位很高[21]。窖穴中出土的大麻遺存,說明在這一時期大麻仍然是晉陽先民種植的農作物之一。

表二 窖穴內出土炭化植物功能分組

(三)非農作物遺存綜合分析

窖穴中除了以上8 種農作物外,還發(fā)現(xiàn)了40 多種其他雜草類植物種子,這些植物種子分屬不同的科屬,我們根據利用價值的不同將其進行統(tǒng)計分類,結果表明,作為觀賞類的植物有12 類,具有食用價值的22 類,材用價值的植物1 類,另外這些植物大多都具有藥用價值和飼草價值,少量具有編制和水土保持、固氮等價值。雜草是能夠在人類試圖維持某種植被狀態(tài)的生境中不斷延續(xù)其種族,并影響到這種人工植被狀態(tài)維持的一類植物。簡言之,雜草是能夠在人工生境中自然繁殖其種族的植物。它往往依附于和自身在形態(tài)、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以及對生態(tài)因子的需求等方面具有相似之處的人工栽培的作物上[22]。

禾本科的雜草共計118 粒,其中狗尾草占比最大,其次為稗。狗尾草是較為常見的田間雜草,常與黍亞科的粟和黍同出。稗喜溫暖濕潤環(huán)境,生長在淺水中,又耐旱、耐酸堿,繁殖力強,常出現(xiàn)在稻田間,與農作物爭奪肥水。另外還出土野稷、野燕麥、早熟禾、虉草各2 粒,馬唐3 粒。以上幾種禾本科雜草,除野稷外,基本上都是優(yōu)良的飼草且具備藥用價值等。

其中豆科、藜科、廖科、旋花科、錦葵科、薔薇科、鳶尾科、十字花科、牻牛兒苗科等植物種子除去雜草的身份不說,大多都是可作為野菜食用的,并具備藥用價值和飼草作用,亦作為編制的原材料,有些還是觀賞性的植物。

藜,俗稱“灰菜”,是野菜的一種。明人鮑山《野菜博錄》云:“灰菜,生田野中。苗高二三尺。莖有紅線楞。葉有灰麱,結青子成穗,性甘,微苦。性暖,生墻下樹下者亦不用。采苗葉煠熟,水浸淘去灰氣,油鹽調食,或曬干煠食。穗熟時采子磨面作餅,蒸食?!盵23]《詩經》中提到“南山有臺,北山有萊?!逼渲腥R就是指藜。現(xiàn)代人食藜的方法與古人并無差別,或焯或蒸。藜在窖穴中大量的出現(xiàn)并非偶然,應該是古人生活中常備的蔬菜之一。豆科的胡枝子,籽實可舂米,做粥或炊飯。薔薇科的龍牙草可取其籽實,或搗或磨作面,食之。唇形科的紫蘇采葉煠食,籽實做粥。牻牛兒苗其嫩葉煠熟,涼水浸淘去苦味,油鹽調食。打碗花采根洗凈可蒸食,或者曬干搗碎,炊飯食用。

可做編制材料的有虉草、地膚、馬藺、苘麻等。其中虉草的稈可編織成生活用具。地膚的老株可以用來做掃帚使用。苘麻可編織麻袋、搓繩索、編麻鞋等。馬藺可作纖維植物,替代麻生產紙、繩等,葉是編制工藝品的原料,根可以制作刷子,明人吳寬《馬藺草》:“薿薿葉如許,豐草名可當?;ㄩ_類蘭蕙,嗅之卻無香。不為人所貴,獨取其根長。為帚或為拂,用之材亦良。根長既入土,多種河岸旁。岸崩始不善,蘭蕙亦尋常?!笨梢婑R藺用途之廣泛,窖穴中出土的較多的馬藺,說明馬藺在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此外,在窖穴中出土了較多的甜瓜種子,《隨息居飲食譜》載:“甜瓜,甘、寒,滌熱。利便除煩,解渴療饑,亦治暑痢?!盵24]甜瓜的主要利用價值就是食用,其可食用的部分是肉質化的果皮,不可食用的籽粒散布在多汁的胎座中[25],其瓜蒂和種子藥用。這些甜瓜的出現(xiàn)表明古人在滿足日常溫飽所需的情況下,對瓜果類的植物進行栽培利用,既能降低農業(yè)種植的危險,也豐富了人們的物產生活。

四、結論

從窖穴遺跡所出的農作物遺存來看,晉陽古城先民在當時環(huán)境下其農作物種植仍以粟和黍為主,通過對其絕對數量上的比對分析,其利用程度遠高于其他農作物,說明在魏晉十六國時期這一地區(qū)農業(yè)種植仍是中國北方旱作農業(yè)傳統(tǒng)。同時,窖穴中還發(fā)現(xiàn)了小麥、水稻、大豆、青稞等農作物,雖然數量偏少,但仍然反映這一地區(qū)農業(yè)呈現(xiàn)出多品種農作物種植結構,多種農作物交叉種植,不僅有效的利用了土地資源,而且能夠有效防止自然災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窖穴中還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雜草及其他植物種子,但從窖穴的功能分析來看,窖穴應是作為存儲糧食使用,不應該出土大量的雜草植物種子。并且在對土樣進行采集和浮選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碎陶片、骨頭、以及較多細碎的魚骨等。推測窖穴在早期是用作存儲糧食的,到了后期可能是在廢棄后作為垃圾坑使用,這些炭化植物遺存應是伴隨廢棄物一起埋藏在窖穴中的,這可能是導致窖穴中雜草植物種子偏多的原因。晉陽古城窖穴遺址植物遺存,是晉陽古城遺址第一次開展的植物浮選工作,對認識魏晉十六國時期晉陽地區(qū)生業(yè)方式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與科學意義。

[1]韓炳華,裴靜蓉.晉陽古城發(fā)掘二號建筑遺址群[N].中國文物報,2016-12-02.

[2]趙志軍,何弩.陶寺城址2002 年度浮選結果及分析[J].考古,2006(5).

[3]關于雜草種子鑒定參考以下書目: a.關廣清,等.雜草種子圖鑒[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b.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等.雜草種子圖說[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0. c.強勝.雜草學(第二版)[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9.

[4]潘富俊.詩經植物圖鑒[M].臺北市:貓頭鷹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fā)行,2014.

[5]潘富俊.草木緣情: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植物世界[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6](戰(zhàn)國)韓非,著.韓非子全譯[M].張覺,譯注.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

[7]孫永剛.栽培大豆起源與植物考古學研究[J].農業(yè)考古,2013(6).

[8](北朝)賈思勰,著.齊民要術譯注[M].繆啟愉,繆桂龍,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9] 趙志軍.小麥傳入中國的研究—植物考古資料[J].南方文物,2015(3).

[10] 靳桂云,王海玉,等.山東膠州趙家莊遺址龍山文化炭化植物遺存研究[C]//科技考古(第三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11]周振甫.詩經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2.

[12](南朝·梁)陶弘景,集.名醫(yī)別錄[M].尚志鈞,輯校.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6.

[13](南朝·宋)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14] 束海剛,等.論拯救晉祠水稻 重塑晉祠大米品牌形象[J].農業(yè)技術與裝備,2007(10).

[15] 李仰斌.灌溉水文化從智伯渠說起[N].中國水利報,2013-05-30(003).

[16] 傅大雄.西藏昌果溝遺址新石器時代農作物遺存的發(fā)現(xiàn)、鑒定與研究[J].考古,2001(3).

[17] 張思文,李忠嫻.我國古代對豌豆特征特性的觀察及栽培利用[J].農業(yè)考古,1984(1).

[18](清)王士雄,著.隨息居飲食譜[M].劉筑琴,注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19]楊瑞林.大麻及栽培利用[J].中國纖檢,2003(3).

[20](宋)樂史.太平寰宇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7.

[21] 劉興林.先秦兩漢農作物分布組合的考古學研究[J].考古學報,2016(4).

[22]同[3]c.

[23](明)鮑山,編.野菜博錄[M].王承略,點校解說.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7.

[24]同[18].

[25] 趙志軍.植物考古學:理論、方法和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猜你喜歡
植物種子炭化總數
竹片炭化工藝及裝備的設計開發(fā)與應用?
黍、粟炭化溫度研究及其植物考古學意義
帶刺的蒼耳
六大國有銀行今年上半年減員3.4萬人
《中國無線電管理年度報告(2018年)》發(fā)布
植物種子的旅行
活性炭炭化與焦炭焦化的區(qū)別
微距鏡頭下的種子之美
哈哈王國來了個小怪物
指甲油有毒嗎
沾化县| 班戈县| 内黄县| 安乡县| 漳州市| 大连市| 汕尾市| 乌海市| 慈利县| 横山县| 西乌珠穆沁旗| 平顺县| 洪湖市| 英吉沙县| 鹰潭市| 西充县| 洛浦县| 新河县| 环江| 临夏县| 商洛市| 清镇市| 会理县| 株洲市| 盐亭县| 新丰县| 内黄县| 杭州市| 长宁区| 博乐市| 永修县| 墨竹工卡县| 仲巴县| 乌兰察布市| 西城区| 庆元县| 天镇县| 嫩江县| 新乐市| 苗栗县| 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