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軍
摘 要:幼兒的思維很單純,在幼兒的心中老師是權威,老師批評的行為便是不對的,而獲得老師褒獎的行為就是對的。幼兒處于各種動機會出現(xiàn)告狀行為,本文將幼兒告狀行為按照動機分為尋求獎勵型、尋求幫助型、嫉妒同伴型、報復別人型。
關鍵詞:幼兒;告狀行為;引導
一、幼兒告狀行為的類型分析
幼兒產生告狀行為,通常有不同的動機,根據(jù)告狀動機將幼兒告狀的類型分為以下幾種:
(一)尋求獎勵型的告狀行為
幼兒希望自己能得到成年人,尤其是老師的關注、喜歡、贊揚。一旦發(fā)現(xiàn)同伴的行為與規(guī)則或者老師的要求相偏離,部分幼兒會借助“貶他抬己”的告狀方式,試圖希望得到老師的夸贊。
案例1:有一天午點是橘子,保育員將剝好的橘子平均分發(fā)給小朋友們,橘子上依然有一些白色的橘絡。老師之前交代過這些橘子上的白色橘絡是可以吃的,即便不喜歡吃也要將其扔進垃圾桶里面。而晨晨小朋友在吃橘子的時候,不喜歡吃橘絡就直接將其扔在地上,而且用腳將其踢到與其相隔較近的幼兒身邊。而相隔較遠卻看到了晨晨小朋友這一行為的萌萌小朋友,就離開座位將橘絡撿起,直接告訴老師:“老師,晨晨小朋友一點都不聽話,把橘絡隨便扔在地上,我剛看到就把它撿起來了?!背砍啃∨笥堰@一行為,是比較典型的尋求獎勵的一種告狀行為。
(二)尋求幫助的告狀行為
如果幼兒與其他伙伴之間有了沖突,而且自身利益受到他人的侵犯,或者看到有其他伙伴被人欺負的時候,自己沒有能力幫助自己或者他人從困境中解脫出來,便會通過向老師告狀進而得到幫助。
案例2:幼兒們都在按照老師的要求搭建模型,而成成小朋友覺得過程太無聊了,就不想繼續(xù)搭建模型,而離自己很近的果果小朋友卻已經快要竣工了,便去拿走果果小朋友的材料或者拆卸果果小朋友已經搭好的材料。果果小朋友多次警告成成小朋友,但是成成小朋友依然繼續(xù)搗亂,果果小朋友無奈之下就只好去找老師告狀:“老師,成成自己不好好做模型,一直偷走我的材料搗亂,讓我也弄不成?!庇變涸诔砷L過程中的認識并不全面,他們需要向老師尋求幫助,老師也就可以在解決事件的過程中慢慢的教會幼兒一些生活的為人處事和解決辦法的方法。
(三)嫉妒同伴的告狀行為
幼兒雖小,但已經有社會化的趨勢,逐漸也會形成嫉妒心里。有些在某個方面有特長的幼兒,經常會得到老師的夸獎,但自己因為沒有優(yōu)勢能得到老師的夸贊的時候,便會心里不平衡,會找機會損害這些優(yōu)勢學生的優(yōu)勢,讓老師不再“喜歡”他們。這種幼兒,嫉妒同伴,但是并不是通過努力來縮小與優(yōu)勢學生的差距博取老師夸獎,而是通過告狀損壞他人形象來達到目的。
案例3:平平小朋友時跟老師相處的比較好,經常跟老師一起活動。思語小朋友不服氣,就找機會跟老師告狀:“老師,平平小朋友來學??偸峭贤侠蠋熃涛覀兺嬗螒虻臅r候也不認真,你不要跟他一起玩了。”思語小朋友說著,便將老師拉走。
二、幼兒“告狀”行為的應對策略
幼兒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幼兒園和老師一起度過,幼兒的告狀行為實際上是把老師當成是除了爸爸媽媽之外最值得信任的人,相信老師會主持公道,要正確處理孩子的告狀行為。本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以下處理幼兒告狀行為的對策:
(一)區(qū)分幼兒告狀類型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幼兒告狀的動機有很多,老師需要根據(jù)幼兒之間矛盾出現(xiàn)的原因對癥下藥。
針對尋求獎勵型的告狀,老師不能一概而論。如果幼兒告狀的內容卻是有意義,需要先證實以后再進行處理,如果告狀其概況屬實則需要個幼兒相應的褒獎。比如案例1中,萌萌小朋友道出了事實,晨晨小朋友確實違反了規(guī)則,那么教師就應該對萌萌小朋友進行獎勵,并私下批評晨晨小朋友,讓其向表現(xiàn)較好的萌萌小朋友學習。
對于求助型的告狀,教師需要對欺負人的幼兒進行嚴厲批評,并讓其給受欺負者道歉,以避免以后類似的事情再次發(fā)生,而被欺負的一樣,教師除開要從心理上對其進行安撫之外,也要引導他們學會寬容對方。比如案例2中,教師應該幫助果果小朋友拿回材料,并給予安慰,在此之外也啟發(fā)她自我保護和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也要教育成成小朋友應該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并且不能夠不經過別人的允許就擅自動別人東西,不可以欺負其他同學。
對于嫉妒同伴的告狀行為,教師需要耐心的告知幼兒,受獎勵的幼兒確實有大家值得學習之處,并且找到告狀幼兒本身值得贊賞的地方,糾正他們的善妒心理。比如案例3中,教師應耐心引導思語小朋友,原來思語有不遵守規(guī)則啊,不過思語小朋友也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哦,對于老師布置的任務,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通過引導幼兒與其他同伴和平相處,培養(yǎng)共享意識,間接的引導他們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而成為同伴們的榜樣。
(二)重視培養(yǎng)幼兒獨立自主能力,降低幼兒告狀頻率
針對幼兒的告狀,大部分教師都會積極處理,而更有效的教育、引導方法,則應該是增強幼兒的獨立性,讓幼兒通過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解決一些與幼兒之間的矛盾,減少幼兒告狀事情的發(fā)生。比如,針對案例4,老師除開要打消幼兒的告狀心理外,也需要引導他,如果再有需要幫忙的,可以盡量多找與自己走得近的小伙伴,或者平時多與同學們接觸,打好關系,這樣有需要幫忙的時候,也會更容易。
(三)克服厭煩心理,注重對幼兒的引導
作為幼兒教師必須要有正確的認識:幼兒告狀是正常的,通過告狀教師能對幼兒有更深的了解,并發(fā)現(xiàn)幼兒的不足并可以及時加以糾正。應該耐心聽完幼兒的話,這樣不會傷到幼兒的心,并且會讓幼兒覺得自己受到老師較高的重視,教師不能因為工作任務繁重,而隨便說一些“好的”“我知道了”之類的話搪塞過去,更加不可以為幼兒的告狀置若罔聞,要通過適當?shù)囊龑?,培養(yǎng)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幼兒是一個人一生中的基礎也是很重要的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性格與習慣會對孩子未來的發(fā)展產生直接、重要的影響。告狀是幼兒時期的孩子較為常見的一種行為,教師收到狀子之后所需要秉承的態(tài)度是耐心傾聽、循循善誘,根據(jù)不同類型的告狀行為,給予正確的反饋,并在處理幼兒的狀子的過程中,注重幼兒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鐘曉蘭.幼兒“告狀”行為分析與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5):250.
[2]陸麗萍.幼兒告狀行為狀況及其對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10):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