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誼深,楊 薇,張丹璇,陳 峭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中醫(yī)醫(yī)院 治未病中心,廣西 柳州 545001)
中醫(yī)針灸源遠流長,流派眾多,或遵循傳統(tǒng),或獨樹一幟,各具特點?!吧栆嫖浮贬樂ǖ奶岢雠c應用,受《黃帝內經(jīng)》“神機”“氣立”“調神”理論的啟發(fā)以及金元四大醫(yī)家之一的李東垣之《脾胃論》、清代名醫(yī)黃元御《四圣心源》所闡脾胃相關理論的影響,遵循中醫(yī)的氣機升降理論。筆者將此針法運用于中醫(yī)內科臨床,取得滿意效果。
《素問·五常政大論》:“根于中者,命曰神機,神去則機息;根于外者,命曰氣立,氣止則化絕。”[1]《素問·六微旨大論》:“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1]以上《黃帝內經(jīng)》的論述指出了“神機”與“氣立”對于人的安身立命甚為關鍵,可以理解為人的生命在內依于“中”、以“神機”為主導,在外須賴“氣立”才能運行。換句話說,就是氣機的升降出入與人的生命活動及健康密切相關,而“中”的深意則蘊含在《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及其后的《素問·太陰陽明論》篇中。《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養(yǎng)生、養(yǎng)長、養(yǎng)收、養(yǎng)藏之道”的調神思想,《素問·太陰陽明論》中論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由此可見,脾胃的功能健運對養(yǎng)長“肝、心、肺、腎”四臟以調“神機”之“生、長、壯、老、已”甚為重要,脾胃的氣機升降出入對維系“氣立”之四時四臟的氣機升降“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發(fā)揮關鍵的作用。
李東垣將脾胃氣機升降的理論加以發(fā)展,更遵從于《黃帝內經(jīng)》“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之理論,《素問·平人氣象論》:“平人之常氣稟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端貑枴そ?jīng)脈別論》:“食氣入胃,散精于肝,淫氣于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于脈。脈氣流經(jīng),經(jīng)氣歸于肺,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jīng)并行?!睋?jù)此,東垣極為重視脾胃功能,將其對《內經(jīng)》的認識和理解加以提升與發(fā)揮,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著名醫(yī)論。李東垣認為脾胃屬土居中,是陰陽升降的樞紐,升則歸于肺,降則輸于腎,故有肺之脾胃虛、腎之脾胃虛,與其他四臟關系密切,脾胃受傷,上可累及肺、下可傷及腎;而不論哪臟受邪或勞損內傷,亦會傷及脾胃。同時,各臟腑的疾病也都可以通過脾胃來調和濡養(yǎng)、協(xié)調治療。
清代著名醫(yī)家黃元御對樞機的認識:脾胃為陰陽氣機升降之樞軸。其著《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陰陽變化》中提到:“氣含陰陽,則有清濁,清則浮升,濁則沉降,自然之性也……清濁之間,是謂中氣,中氣者,陰陽升降之樞軸,所謂土也?!盵2]《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藏府生成》:“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氣左旋,則為己土;中氣右轉,則為戊土。戊土為胃,己土為脾。己土上行,陰升而化陽,陽升于左,則為肝,升于上,則為心;戊土下行,陽降而化陰,陰降于右,則為肺,降于下,則為腎?!盵2]由此可見,脾胃中土對于四臟生理功能的影響與調治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不愧為后天之本。
筆者秉《內經(jīng)》所論要旨、遵李東垣《脾胃論》及黃元御《四圣心源》所述中醫(yī)理法,借李東垣所創(chuàng)“升陽益胃湯”[3]之名,有感而發(fā)并運用于針法實踐中,總結并創(chuàng)建了“升陽益胃”針法?!吧枴闭?,即升脾陽,脾以升為??;“益胃”者,即降胃氣,胃以通降為益。此針法突出脾胃后天之本、“脾升胃降”氣機樞紐的重要作用,以“脾胃”土之運行帶動“肝、心、肺、腎”四臟“木、火、金、水”四行的運行,以達“生、長、壯、老、已”之神機與“生、長、化、收、藏”之氣立的運行正常,在臨床中治療以虛證為主的脾胃病及其他臟腑疾病,取得較好的療效。其對脾胃病常見的如: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腹痛、功能性便秘,以及其他內科常見的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病、失眠、情志疾病、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腎炎等脾系、肝系、心系、肺系、腎系常見慢性疾病具有明顯的效果。
第一組:中脘、天樞、關元。
第二組:“神門、足三里”為一組穴,與八脈交會穴之“內關、公孫”為另一組交互配用。
第三組:足厥陰肝經(jīng)“輸穴、原穴”太沖,或手厥陰心包經(jīng)“輸穴、原穴”大陵,或足太陰脾經(jīng)“輸穴、原穴”太白穴,或手太陰肺經(jīng)“輸穴、原穴”太淵,或足少陰腎經(jīng)“輸穴、原穴”太溪。
第一組配穴:中脘、天樞、關元。中脘、關元為任脈經(jīng)穴,為單穴,天樞為胃經(jīng)經(jīng)穴、左右各一的雙穴。此三穴,取象為意,可稱為“天地人平衡針法”。中脘為胃經(jīng)的“募穴”,八會穴中的“腑會”穴,是具有健運脾胃、調理腑氣作用的重要穴位;關元為小腸經(jīng)“募穴”,足三陰與任脈之會,為培元固本、調治腸腑之要穴;天樞為胃經(jīng)經(jīng)穴、大腸經(jīng)“募穴”。三穴位于肚臍(神闕穴)的上、下、左、右,與神闕穴在空間上相交感。中脘穴在上,象“天”,關元穴在下,象“地”,天樞穴左右各一,旁開正中“神闕”穴二寸,與神闕穴共居“中”,其象天地之間的“人”。四穴之中的神闕穴,釋其名,《說文》:闕,門觀也。神闕,為神氣的重要門戶,其穴對沖背后督脈之命門穴,具有調神養(yǎng)命之功,宜灸而禁針刺。中脘、天樞、關元與所處空間正中的“神闕”穴交感以調神,對調節(jié)人體的陰陽氣機升降出入,即調節(jié)人體的“神機”與“氣立”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三穴的特定穴作用與脾胃、大腸、小腸緊密相關,其位置位于脘腹的上下正中,正是中焦脾胃所處,因此對后天之本的“脾胃”有極其重要的調治作用。
第二組:“神門、足三里”為一組穴,與八脈交會穴之“內關、公孫”為另一組交互配用。神門為心經(jīng)原穴、輸土穴,心為陽中之陽,五行屬火,五行相生“火生土”,神門穴寓“以火補土”之義;足三里為胃的下合穴、胃經(jīng)合土穴,有健脾胃、調中焦之功,胃主和降,心火欲入中土,必由胃經(jīng)引心火下行而入脾土,因此神門與足三里相配,可達引火補土、健運脾胃之作用?!皟汝P、公孫”為八脈交會穴,內關為心包經(jīng)絡穴,公孫為脾經(jīng)絡穴,心包經(jīng)代心行令,具火之特性,公孫絡胃經(jīng),因此二穴相配也具“神門、足三里”之效,同時內關、公孫穴為靈龜八法開穴的八脈交會對穴之一,在開此二穴的時辰用之更能發(fā)揮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若臨床治療之時,靈龜八法開穴適逢開內關、公孫二穴,則加取此組八脈交會穴,若非開此二穴的時候,則只取“神門、足三里”一組穴。
第三組:肝經(jīng)“輸穴、原穴”太沖,或心包經(jīng)“輸穴、原穴”大陵,或脾經(jīng)“輸穴、原穴”太白穴,或肺經(jīng)“輸穴、原穴”太淵,或腎經(jīng)“輸穴、原穴”太溪。在“井、滎、輸、經(jīng)、合”的五腧穴中,五臟陰經(jīng)的“輸穴”五行屬性為“土”,而具有調理脾胃后天之本的功能。同時陰經(jīng)又以“輸穴”為“原穴”[4],《靈樞·九針十二原》:“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原穴,是臟腑元氣經(jīng)過及留止的部位,源于腎間動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針刺原穴能使元氣通達,從而發(fā)揮其維護正氣、抗御病邪的作用,有調節(jié)所屬臟腑經(jīng)絡虛實各證的功能[4]。通過臨床辨證分析,辨別為某臟或相關五臟所屬陰陽氣血、氣機、經(jīng)絡發(fā)生病變,取其臟所屬的輸土穴(原穴)進行治療,具有調治“所病之臟”及“后天脾胃”的雙重作用,同時又與第二組穴的胃經(jīng)“合土穴”足三里相配合,使脾升胃降的人體中軸樞機得以健運,共奏“升陽益胃”之功。
①脾胃虛弱:身倦乏力,精神不濟,納食少,大便溏爛,面色不華。舌淡紅,苔薄白,脈浮而弱或沉取無力。
選穴:第一組穴、第二組穴+第三組穴中的脾經(jīng)太白穴。
②肝胃不和證:胃脘脹滿或脹痛,脅肋脹痛,因情志不暢誘發(fā)或加重,噯氣呃逆,嘈雜吞酸,煩躁易怒,舌淡或舌紅,苔薄黃或見薄白,脈弦或帶數(shù)。
選穴:第一組穴、第二組穴+第三組穴中的肝經(jīng)太沖穴、心包經(jīng)大陵穴。
③脾腎陽虛:神疲倦怠,形寒肢冷,身體浮腫,大便溏瀉,完谷不化,飲食減少,食后脘悶不舒,舌淡苔白,脈細弱。
選穴: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穴中的脾經(jīng)太白穴、腎經(jīng)太溪穴。
④心腎不交:失眠,心悸不安,頭暈耳鳴,健忘,腰酸遺精,五心煩熱,咽干口燥,舌紅,脈細數(shù)。
選穴:第一組穴、第二組穴+第三組穴中的心包經(jīng)大陵穴、腎經(jīng)太溪穴。
⑤心脾兩虛: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眩暈健忘,面色萎黃,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神倦乏力,婦女月經(jīng)量少色淡或淋漓不盡,舌質淡,脈細弱。
選穴:第一組穴、第二組穴+第三組穴中的心包經(jīng)大陵穴、脾經(jīng)太白穴。
⑥脾肺兩虛:久咳不止,氣短而喘,疲倦乏力,聲低懶言,食欲不振,腹脹便溏,面色少華,舌淡苔白,脈細弱。
選穴:第一組穴、第二組穴+第三組穴中的脾經(jīng)太白穴、肺經(jīng)太淵穴。
“升陽益胃”針法以調神、補虛、調節(jié)氣機為主要特點。一則取象調神,調節(jié)人體的“神機”與“氣立”;二則以脾胃為本,兼以調補“肝、心、肺、腎”四臟;三則以脾升胃降之樞機調動肝肺左升右降之樞機、心腎上下相交之樞機,從而調節(jié)人體陰陽氣機的升降出入。筆者在長期針灸臨床中,以此“升陽益胃”針法為主治療脾胃病、五臟內科疾病以及治未病亞健康保健,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