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欣 郭丹丹
胃潰瘍指在胃內(nèi)壁黏膜或更深層發(fā)生潰瘍,其屬于消化系統(tǒng)疾病,臨床表現(xiàn)為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該病在臨床上較常見,多發(fā)于中老年人群中,誘因即胃酸分泌增多、Hp 感染[1]。Hp 屬于微需氧菌,會誘發(fā)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等,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產(chǎn)生了嚴重威脅。在胃潰瘍伴Hp 感染治療中,強調(diào)胃酸抑制、Hp 根除,以口服藥物治療為主,大部分可根治。阿莫西林屬于半合成青霉素類廣譜β-內(nèi)酰胺類抗生素,胃腸吸收率>90%,殺菌作用強,能夠穿透細胞膜。甲硝唑能夠?qū)捬蹙鸬南到y(tǒng)或局部感染進行有效治療。雷貝拉唑不僅能夠抑制胃酸分泌,還能夠抗幽門螺桿菌感染。實驗證實[2],阿莫西林與甲硝唑及雷貝拉唑在胃潰瘍伴Hp 感染患者中應用效果好,有助于增強臨床療效,減少不良反應,故上述三聯(lián)療法在胃潰瘍伴Hp 治療中備受臨床醫(yī)師及患者認可,臨床應用普遍。本研究選取101 例胃潰瘍伴Hp 感染患者詳細論述其治療中,阿莫西林加甲硝唑加雷貝拉唑療法臨床應用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選取2018 年11 月~2019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101 例胃潰瘍伴Hp 感染患者,通過隨機綜合平衡方式,分為A 組(50 例)和B 組(51 例)。A 組中,男23 例,女27 例;年齡21~73 歲,平均年齡(47.34±8.65)歲;潰瘍直徑0.34~1.25 cm,平均潰瘍直徑(0.79±0.22)cm;B 組中,男25 例,女26 例;年齡24~71 歲,平均年齡(47.53±8.28)歲;潰瘍直徑0.32~1.29 cm,平均潰瘍直徑(0.80±0.17)cm。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臨床癥狀、體征與《中華胃腸病學》胃潰瘍診斷標準符合;②經(jīng)胃鏡、病理確診為胃潰瘍伴Hp 感染;③胃潰瘍直徑<2 cm;④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配合。排除標準:①潰瘍并發(fā)癥者;②食管糜爛或潰瘍;③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④惡性腫瘤。
1.2 方法 A 組采用阿莫西林聯(lián)合甲硝唑治療:阿莫西林(聯(lián)邦制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C20150055)口服,0.5 g/次,3次/d;甲硝唑(武漢武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1744)口服,0.4 g/次,2 次/d。B 組在A 組治療基礎上應用雷貝拉唑(成都迪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715)口服,20 mg/次,1 次/d。兩組均持續(xù)用藥6 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將《消化內(nèi)科學(第2 版)》作為參考,依據(jù)臨床癥狀、體征判斷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鏡檢顯示,胃潰瘍愈合,周圍組織炎性反應消失,尿素酶測定幽門螺桿菌感染呈陰性;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好轉(zhuǎn),鏡檢顯示,胃潰瘍范圍、周圍組織炎性反應病灶縮??;無效:臨床癥狀、體征未見任何改善,甚至加劇,鏡檢提示,胃潰瘍范圍未縮小,甚至擴大,周圍組織炎性變化加劇,尿素酶測定幽門螺桿菌感染呈陽性。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②比較兩組患者Hp 清除情況。Hp 清除率=Hp 陰性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③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腹脹、腹瀉、頭暈、惡心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不良反應發(fā)生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A 組患者中,顯效22 例(44.00%),有效20 例(40.00%),無效8 例(16.00%),總有效率為84.00%(42/50);B 組患者中,顯效31 例(60.78%),有效18 例(35.29%),無效2 例(3.92%),總有效率為96.08%(49/51)。B 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A 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129,P=0.042<0.05)。
2.2 兩組患者Hp 清除情況比較 A 組患者Hp 陰性36 例,清除率為72.00%(36/50);B 組患者Hp 陰性45 例,清除率88.24%(45/51)。B 組患者的Hp 清除率顯著高于A 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91,P=0.041<0.05)。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A 組患者中,腹脹4 例(8.00%),腹瀉2 例(4.00%),頭暈3 例(6.00%),惡心2 例(4.00%),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2.00%(11/50);B 組患者中,腹脹1 例(1.96%),腹瀉1 例(1.96%),頭暈1 例(1.96%),不良反應發(fā)生率5.88%(3/51)。B 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A 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493,P=0.019<0.05)。
胃潰瘍指發(fā)生在胃角、胃竇、賁門、裂孔疝等部位的潰瘍,屬于消化性潰瘍的一種,該病在中老年人、長期加班者、飲食無度者及40~46 歲的中老年人群中多發(fā),常見癥狀為上腹部疼痛[3,4]。當前,我國社會經(jīng)濟呈現(xiàn)高速發(fā)展狀態(tài),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飲食結構發(fā)生了明顯改變,熬夜、過量飲酒等都會誘發(fā)胃潰瘍,該病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趨勢,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產(chǎn)生了嚴重威脅[5]。胃潰瘍臨床癥狀、特點決定了該病遷延不愈,復發(fā)率高,倘若未及時治療,很容易導致病情加劇,甚至危及生命[6]。研究證實[7],胃潰瘍誘因包括Hp 感染、胃酸分泌增多、胃蛋白酶等,臨床治療中,需對Hp 進行有效抑制和根除,通過這種方式,延緩病情進展,對復發(fā)率進行有效控制。Hp 屬于微厭氧菌,對生存環(huán)境要求非常高,其作為革蘭陰性桿菌,長期存在于患者胃部,并對其造成了嚴重感染,傳染性強。Hp 感染很容易誘發(fā)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在Hp 感染控制中,普遍傾向于聯(lián)合用藥方案,優(yōu)選此類方案,應用到胃潰瘍伴Hp 治療中,臨床效果顯著。胃動素本質(zhì)為活性多肽,由22 個氨基酸構成,對胃體、胃小彎運動具有刺激作用,能夠有效促進胃運動及排空,其與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道疾病具備關聯(lián)性。生長抑素屬于胃腸激素,有利于對胃酸、胃蛋白酶、胃腸激素等分泌進行有效抑制,從而對胃腸道動力進行有效調(diào)節(jié),進一步增強臨床療效,為后續(xù)各項治療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胃酸分泌物增多相關疾病治療中,普遍傾向于選擇質(zhì)子泵抑制劑,以此為基礎,實施三聯(lián)療法,能夠?qū)p 進行有效根除,不僅能夠增強臨床療效,還有助于提高患者依從性。研究指出,胃液pH 值>4 時,阿莫西林的抗菌、殺菌作用非常強。阿莫西林能夠在胃酸環(huán)境中保持穩(wěn)定,并且,胃腸道具有非常高的吸收率和很強的殺菌性,其能夠從細胞壁穿過直達病灶,把病菌合成細胞壁的途徑切斷,使病菌體內(nèi)轉(zhuǎn)肽酶喪失活性,阻斷肽糖合成,通過這種方式,對病菌細胞壁合成產(chǎn)生干擾,使病菌吸水破裂。甲硝唑?qū)儆谙趸溥蝾愌苌?在胃潰瘍防治中,運用效果好,二者均具備非常強的抗菌活性,同時使用,有利于消滅Hp,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雷貝拉唑能夠有效抑制基礎胃酸和因刺激所致的胃酸分泌,對抗Hp,并且對膽堿受體、組胺H2受體無拮抗性。故而,在胃潰瘍伴幽門螺桿菌感染治療中,同時應用阿莫西林、甲硝唑、雷貝拉唑,臨床效果顯著,能夠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清除幽門螺桿菌,減少不良反應等。結果顯示,B 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Hp 清除率顯著高于A 組;B 組患者的腹脹、腹瀉、頭暈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A 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阿莫西林聯(lián)合甲硝唑聯(lián)合雷貝拉唑能夠使胃潰瘍合并Hp 感染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有效清除Hp,促進潰瘍愈合,究其原因,上述三聯(lián)療法能夠?qū)ξ竸铀胤置凇⑨尫胚M行抑制,使胃運動、排空降低,對生長抑素的分泌、釋放起促進作用,控制胃酸、胃蛋白酶分泌,使上述藥物的抗菌、殺菌效果及臨床療效進一步增強。曾有研究[7]選取100 例Hp 感染胃潰瘍患者,隨機劃分為A 組和B 組,每組50 例,分別采用奧美拉唑+甲硝唑和奧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療,結果顯示,B 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2.00%,顯著比A 組的58.00%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實驗結果與本次研究結論具有相似性,再次證實了本研究的科學性和可靠性。
綜上所述,在胃潰瘍伴Hp 感染患者治療中,應用阿莫西林聯(lián)合甲硝唑聯(lián)合雷貝拉唑,有利于增強臨床療效,清除Hp,減少不良反應,說明該治療方式有效性強,值得臨床推廣應用。然而,由于本次研究中,選取的臨床病例資料有限,以至于實驗結果普遍性有所缺失,未來一段時間,將選取更多實驗數(shù)據(jù),再次開展臨床研究,得出更加準確的研究結論,為胃潰瘍伴Hp 感染患者治療提供理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