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雨
(西南交通大學心理研究與咨詢中心 四川·成都 611756)
心理咨詢師和來訪者第一次會談時,咨詢師就要設法創(chuàng)設一種相互支持、理解與信任的氛圍,同來訪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訪關系是至關重要的。恰當?shù)淖稍L關系是咨詢順利開展的必要前提,而遵守咨詢的倫理原則是實現(xiàn)這種良好關系的重要保證,來訪者接收到不恰當、不勝任的心理咨詢后,可能會導致自己的狀況變得更加糟糕。幾乎每一位咨詢師在自己的職業(yè)生涯中都有跨過倫理界限的時候,在學校心理咨詢的現(xiàn)實情境下,咨詢師往往會面對保密原則的倫理困境,保密作為咨訪關系的基礎,也被稱為“神圣的責任”?!毒裥l(wèi)生法》第二十三條明確的規(guī)定:“心理咨詢?nèi)藛T應當尊重接受咨詢?nèi)藛T的隱私,并為其保守秘密?!弊稍L關系相較于其他關系有其特殊性,在一段咨訪關系中,來訪者往往會認為咨詢師是可以信賴的,并且會為自己保密,如果咨詢師沒有事先讓來訪者了解保密原則,那么在涉及一些突破保密限制的情況下,來訪者在心理上將會有一種被深深背叛的感覺。研究發(fā)現(xiàn),參與咨詢的來訪者大多數(shù)都希望自己與咨詢師交談的所有內(nèi)容都能夠被嚴格的保密。因此,咨詢師更應該從專業(yè)的角度出發(fā),去捍衛(wèi)來訪者的隱私,讓他們充分相信對咨詢師暴露自己的信息是安全的。然而,國外有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保密和突破保密限制問題是咨詢師最常遇到的倫理困境。在一項研究調(diào)查中,有18%的咨詢師表示經(jīng)常會面臨這一類的問題。另外一項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73%的咨詢師在一年之內(nèi)都會面臨大部分與保密原則有關的倫理困境問題。因此本研究認為對保密原則的倫理困境進行探討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學校心理咨詢的情境下。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之上,試圖探索學校心理咨詢保密倫理困境的成因和應對策略。
學校心理咨詢在現(xiàn)實情境中往往會面臨法律法規(guī)、倫理規(guī)范、文化傳統(tǒng)、師生關系、同事關系以及學生父母等多個方面共同作用所產(chǎn)生的阻礙。
作為心理咨詢師的職業(yè)角色,對于保密原則這一塊,只有在來訪者知曉并允許或者是出于對未成年人的最大利益考慮時才可以公開咨詢內(nèi)容;咨詢師也不能用某一來訪者的尷尬隱私作為促進與成人交流的談資。但作為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時,面臨這種文化的沖突,常常感到困惑,因為教育工作者需要和同其他同事一起探討,促進教學能力的提升,他們需要得到學校其他同事的接納與合作,但是當被問及有關學生在咨詢中的隱私時,因為保密原則,卻又不能透露信息,常常會使其他教育工作者誤解,甚至是抵觸心理咨詢。從職業(yè)道德上看:學校咨詢師在保密原則方面常常徘徊在咨詢師的職業(yè)操守與教師責任兩者之間的尷尬境地。此外,大多數(shù)學校在新生入學后會有新生入學篩查,通過篩查對一些在量表上分數(shù)高的學生進行名義上的“新生約談”,排查心理健康狀況,并對重點學生進行關注。這一舉措一方面對維護學生安全確實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或多或少會將學生的信息泄露給其他老師和同學,違反了保密原則。作為學校咨詢師而言,通常擁有重大的職責就是保護學生的安全。涉及到有自殺傾向的學生時,需要去評估問題的嚴重程度,同時也會遭遇很多倫理問題。
學校咨詢師和青少年父母對保密的態(tài)度可能會不一致。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下,中國父母對于孩子代表著權(quán)威,普遍認為自己有權(quán)利知道孩子的一切隱私,孩子咨詢的隱私也不例外。但是對于咨詢師,只有出現(xiàn)一些危急的情況時,比如自殺,才會選擇打破保密。另一方面,在當下運行的教育體制之下,學校的管理者在應對學生問題時,為了避免承擔責任,很多時候不會考慮到保密原則這一倫理原則,遇到了問題首先就想到及時地通知學生家長和相應的老師。
美國學校咨詢守則明確指出:如果學生的狀況表現(xiàn)出明確而緊急的對自我或他人的危險,需告知父母/監(jiān)護人或者合適的權(quán)威人士。這樣的判斷需要建立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如果有可能,要與其他專業(yè)人員進行協(xié)商。當學生出現(xiàn)需要危機干預時,咨詢師需要立即啟動危機干預機制,但是有一些情況需要依賴于咨詢師的判斷能力和豐富的經(jīng)驗,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可能會增加來訪者利益受損的幾率,另外一方面對學校管理的責任問題造成困境。
相較于個體咨詢,團體咨詢能夠幫助更多的學生來訪者獲益,學校的團體只能由學生參加,這就導致參加團體的學生之間可能相互認識,增加了保密的難度,另外一方面,在中國當前對心理咨詢還存在諸多誤解,學生對于心理咨詢的了解還不全面,參加心理咨詢的學生可能被其他沒有參加咨詢的同學視為是“有問題的”,從而對參加咨詢的來訪者造成一定的傷害。學校咨詢師要在自己能力范圍內(nèi)提供指導,聚焦于團體所討論的問題并避免把心理教育或者支持性團體變成心理治療團體。
在學校心理咨詢中,可能不止咨訪雙方參與到咨訪關系之中,學校管理者、學生班主任或者輔導員以及學生家長可能參與到咨詢中;此外,學校心理咨詢師也可能是心理健康老師,甚至是學生的班主任,這種雙重關系甚至多重關系無疑增加了咨詢的復雜性,這些都增加了保密的難度。
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無疑是根深蒂固的,中國自古以來重視權(quán)威,崇尚尊師重道。父母通常充當著權(quán)威的作用,認為自己有權(quán)利知道自己子女的隱私問題,對于心理咨詢的保密原則有時候難以理解;另一方面,中國是個人情社會,人情關系是一個和心理咨詢界限發(fā)生沖突的可能性因素。
當咨詢師需要出庭作證時,或者法庭要求咨詢師作為顧問對處于法律程序中的當事人進行評估時,有可能無法再對信息進行保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咨詢師面臨著是否要保密打破以及衡量泄露哪些信息的困境。
(1)倫理培訓可以增強咨詢師的倫理意識,更好的去堅守保密原則。另外,咨詢記錄的保存也是一個基本而關鍵的工作。對于紙質(zhì)咨詢記錄,相關的咨詢工作管理規(guī)范和制度要完備,除了咨詢師以外的人員在沒有合法性的前提下無權(quán)查看咨詢記錄,同時,電子記錄也需要妥善的保管和加密,盡可能防止泄密,維護來訪者的利益。
(2)督導是提高咨詢師倫理意識和專業(yè)勝任力的有效途徑。通過專業(yè)的督導,咨詢師可以促進自身的專業(yè)成長,提高倫理素養(yǎng),同時能夠更好地去幫助到自己的來訪者解決問題。因此,不斷推進和完善對學校心理咨詢師的督導制度,促進高校心理咨詢的專業(yè)化和規(guī)范化,是未來高校心理咨詢工作的一個重要工作。
(3)知情同意不是一次性的行為,而是在整個咨詢階段,循序漸進的去引導來訪者,并且將保密的注意事項和限制都要告知來訪者。在咨詢過程中,一旦出現(xiàn)需要來訪知道的情況時,都需要告知其實際的情況,讓來訪者有權(quán)自己做出選擇。
倫理教育工作的開展有利于讓學校其他科任老師和學生家長更多的了解心理咨詢的設置和倫理考量。由于學校這一特殊的情境,雙重關系、自愿原則可能無法很好地規(guī)避,但是保密原則、知情同意原則等可以運用倫理教育工作,逐步地推進和完善。
“產(chǎn)生于真正本土心理學的倫理學法典才有生命力?!毙睦碜稍兤鹪从谖鞣絿遥鋫惱硪?guī)范的某些方面在我國的文化背景下可能不太適用。因此,在多元文化的基礎上構(gòu)建我國學校心理咨詢倫理體系是十分必要的。倫理規(guī)范要及時適應不斷變化的新形勢新情況,相關部門也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和完善相關的心理咨詢法律法規(guī)和倫理守則等以便有效推進學校心理咨詢工作的健康和諧發(fā)展,維護咨詢師和來訪者的權(quán)益。
當下學校咨詢師在面對心理咨詢中保密原則的倫理困境時要如何恰當?shù)貞獙σ琅f困難重重,且任重道遠。對保密原則這一問題的研究還需在文化的基礎上不斷深入,心理咨詢師要將相關的倫理原則進行理解,并隨著心理咨詢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和個人專業(yè)水平的不斷提高,更加靈活地應用倫理原則,從機械的應用倫理守則到努力尋求專業(yè)倫理與個人倫理的平衡。因此,心理咨詢師要堅持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保持對來訪者的敏感和工作效能,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咨詢倫理,更好的為來訪者謀福祉。